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从孙一奎医案谈五脏阴阳辨证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家玮

    五脏阴阳辨证渊源于<黄帝内经>,是一种集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于一体的医学思辨模式,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黄帝内经>以后,五脏阴阳辨证作为一种重要的辨证思维模式一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举明代医家孙一奎医案为例,通过分析医案的辨证立法、处方用药,说明五脏阴阳辨证在中医临床诊疗方面的指导意义.即通过加强和调整五脏的功能活动,使各脏腑的功能状态恢复到"阴平阳秘"的理想水平,从而增强机体的自稳调节能力和抗病敌邪能力,正是中医临床治疗的诀窍所在.

  • 论中医医案在《中国医学史》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王雅丽

    中医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记录所形成的文字资料.在<中国医学史>教学中合理引入中医医案,其作用在于:有利于使学生认识中医学的发展历史、历代医学发展特点与成就、医家对中医发展做出贡献,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有利于学生对扎实学习中医课的了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事半功倍.

  • 名医陈伯咸治脂肪肝的清肝化滞汤

    作者:张时彻

    陈伯咸(1917~1997)生于北京,幼年时因父亲体弱多病而立志学医,17 岁时考入华北国医学院,得到名医施今墨的真传.他曾任济南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济南市中医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等职,是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其医学著作有<内经选讲>、<中国现代名老中医医案精华>、<黄河医话>、<济南中医药志>等.陈伯咸一生治学严谨,学验俱丰,十分擅长治疗中医内科、妇科、儿科疾病,尤其在治疗肝病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认为,人体内三焦的通调、水液物质的运化代谢、血液的调节运行乃至人的精神和思维活动无不与肝脏息息相关.他说:"肝助肺金以肃降,助脾胃以升降,助心肾以相交.诸症治之于肝,稍佐调脾,其病可愈."根据这种理论,陈伯咸创立了一系列"治肝"的名方.下面就介绍一下他常用于治疗脂肪肝的名方---清肝化滞汤.

  • 《心太平轩医案》成书与版本考略

    作者:焦振廉

    《心太平轩医案》为清乾隆中期至道光初苏州医家徐锦的医案选集,载案230余则。《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著录有“清黄寿南抄本”、“1912年长沙徐氏刻本”等。经本文考证,“清黄寿南抄本”实为“民国黄寿南抄本”,“1912年长沙徐氏刻本”应为“1912年长洲徐氏刻本”。医案文辞简练,风格平实,多引《内经》及唐宋以下医家文献,选方则多常用者,于现今中医临证有借鉴价值。

  • 1949年以前岭南医家医案整理研究方法探讨

    作者:李禾;刘小斌;赖文;贺小英

    岭南中医源远流长,医家众多,著述纷然,虽难比中原,然因其地势、气候、民俗独特,而不可替代.各名家医术亟待发掘,学术特色有待总结.近年有关岭南医学的研究日益蓬勃发展,成绩可观,但岭南医家医案资料仍处零散状态,尤其以1949年以前医案为甚,检阅不便,难以充分利用,亟待系统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为此,笔者于1999年底申报了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岭南医家1949年以前医案整理研究",对岭南医家1949年以前医案展开全面调查.其调查情况及研究方法概述如下.

  • 中医医案类数据库的构建与数据处理研究

    作者:陈玲玲;刘诗发;张晨

    中医医案是承载历代名医经验和诊疗特色的唯一素材,后辈中医总是以学习前人医案为提高临床和学术水平,进而成材的一个主要途径.本文论述了中医医案数据库的研发背景,详细介绍了中医医案数据库的构建步骤,以及数据库的具体功能:包括查询检索、统计分析、药物研发及用户交互等功能.总结了中医医案数据库研发的意义并对起应用前景做出展望:①中医医案数据库大大提高中医医案资源在各方面的利用效率和价值.②纸质图书产品资源的重复利用.③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医学客观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 中医医案学的历史与成就

    作者:陶广正

    众所周知,中医的生命在临床,历代名医医案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宝贵经验.中医医案不仅是中医理论的有力验证,也是中医理论不断发展的摇篮.近哲章太炎先生指出:"中医之成绩,医案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清代医家周学海也曾断言:"宋以后医书,唯医案好看,不似注释古书之多穿凿也.每部医案中,必有一生得力处,潜心研究,能汲取众家之所长."由此可见,要挖掘中医宝库,要总结前人经验,研究其学术思想,要提高临床疗效,要升华新的理论,均有必要认真研究中医医案学.本文就中医医案学的悠久历史和光辉成就予以概述.

    关键词: 中医医案 历史 成就
  • 宋金元时期医案发展的成就和特点

    作者:陶御风

    两宋时期唐代开创了方、论、药后附案的先河,但还不普遍.到了宋代,随着官方对医学的重视,医学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当时医学教育十分注重对学生实际诊疗能力的训练,不但把医案分析列入考核范围,而且要求学生每治一病都要留下医案,记录诊疗经过及所施方药,等到年底,根据医案反映的实际治病水平,决定能否升级或毕业.这种教育方式和制度,大大促进了医案的普及与提高,而方、论、药后附案的格局,至宋代也逐渐被固定下来了.

  • 独茧抽丝言有序融贯古今文简凝 ——名老中医盛增秀临证医案撰写特色浅析

    作者:李晓寅;庄爱文;安欢

    中医医案是医家学术思想、学术流派及诊疗特色的鲜活体现,对于传承中医学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全国名老中医专家盛增秀老师临证医案记叙严谨、结构规整,极具研究价值.医案撰写特色为理法方药环环相扣、标本虚实层层剖析、引证据典切中肯綮、融会古今师古不泥、评价疗效实事求是、文句精彩文白相生,对当今临床医生医案写作无不启迪.文中援引盛老临证医案数则以说明.

  • 中医医案数据库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作者:翁晓兰;申力;贾佳;吕瑛;陈裕;杨晓娟

    文章构建了由中医数据库与方剂筛选系统相结合的名老中医临床信息分析平台,利用结构化医案方剂录入模块将临床病例数据化,利用医案方剂分析系统模块进行分析挖掘,形成知识挖掘.应用方面,结合浙江省中医院吴良村教授的门诊病历,开展肺癌疾病关乎中医治疗的医案实例分析.

  • 借古鉴今写好医案

    作者:盛增秀;陈永灿

    医案是记载诊疗疾病的病历.早在西汉时期,淳于意就将自己诊病的记录称为"诊籍",语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意所诊者,皆有诊籍."这可以说是病历医案的肇始.说起医案,笔者认为它是中医优秀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也是中医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国学大师章太炎对此有极高的评价,尝谓:"中医之成绩,医案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清代医家周学海也曾说过:"宋以后医书,唯医案好看,不似注释古书之多穿凿也.每部医案中必有一生得力处,潜心研究,能汲取众家之长."的确,医案是历代医家活生生的临证记录,能反映各医家的临床经验,对临证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同时,医案又是临证医生业务技术具体的体现,诚如国医大师干祖望所说:"医案是衡量中医临床特色与水平的重要砝码."

  • 中医医案的文化特征探讨

    作者:王英;陈永灿;高晶晶;白钰

    中医医案,又称诊籍、病案、方案、脉案、脉语等,是医生临证对患者疾病诊断、治疗过程、疗效分析、预后转归等的真实记录.章太炎对其评价极高,尝谓:"中医之成绩,医案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笔者近年参加大型中医类书《医案类聚》[1]的编撰工作,研读了大量清末以前医案专著,深刻体会到中医医案所蕴含的巨大文化魅力,本文就其所具有的文化特征作一探讨.

  • 老中医医案著作权案例分析

    作者:周艳杰

    [目的]结合著作权案例,探讨老中医医案的著作权归属问题,旨在供类似事件的当事人参考,为合情合理解决同类问题提供借鉴.[方法]借助一则典型的老中医医案著作权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老中医医案的著作权应归老中医本人及其继承人与医案整理者共同拥有.[结论]妥善处理老中医医案的著作权问题,是相关人员及出版单位的共同责任.

  • 重视中医医案案例式教学,培养研究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胡国俊;季红燕;朱春冬;李春颖;任薇;周群;王胜

    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的研究生在教学过程中需贯彻“以中为体,以西为用,中西并重”的原则,要突出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近年来,笔者在研究生教学实践中认识到重视中医医案案例式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其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将个人体会浅述如下.

  • 基于信息挖掘技术探讨刘喜明辨治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

    作者:刘华珍;候宇辉;李壮;刘喜明

    目的: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研究刘喜明教授辨治2型糖尿病的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方法:建立“刘喜明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信息”数据库,主要记录证候、治则、药物等指标,采用频数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合专家访谈、运用中医药理论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刘喜明教授使用治法名称共18种,其中祛湿、活血、化痰、通络、行气治法133次,占61.01%;补气、滋阴、温阳57次,占26.15%;使用频次居前41位中药分布,依次为:丹参42次、半夏36次、薏苡仁28次、生黄芪28次、黄连28次、枳实28次、僵蚕25次、麦冬24次、川牛膝21次、太子参18次、橘络18次、巴戟天18次、黄芩18次、佩兰14次等。结论:刘喜明教授辨治2型糖尿病善用“芳香宣通”及“平补阴阳”,常用治法:芳香化湿、行气活血、化痰祛湿、通络、调补阴阳等;常用药物:丹参、半夏、薏苡仁、枳实、僵蚕、橘络、佩兰、麦冬、玉竹、巴戟天等。

  • 中医医案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概况

    作者:赖新梅;陈梅妹;杨雪梅

    中医医案,早称为诊籍,又称脉案、方案,现在也称病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即是由医者将病人的病因、症状、脉象、舌象、病机、转归、治则、治法、注意事项以及病人的体质等作扼要的记述与辨证分析,同时记录下处方药物名称、剂量、炮制方法、服用方法等处理方案而形成的文字资料[1].古代中医文献浩如烟海,其中医案数量繁多,这些宝贵医案资料对现代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历代医案数量繁多,具有重视个案、突出创新以及实用性、文学性等特点,撰写形式、体例不拘一格,对这些医案的汇编整理方式也是各有特色[2].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医医案的规范整理与深度挖掘利用有重要意义.

  • 基于本体的名老中医医案研究应用系统

    作者:郑健;林丹红;李其铿

    1 系统研究背景目前已出现的对中医医案的相关系统,如肝病诊疗系统、中医电子病历系统、中医电子医案系统等[1~3],都只是基于中医临床病案或文献检索的研究,局限于对名老中医选方用药的临床经验总结.

  • 基于数据仓库技术发掘中医古文献医案哮喘证治规律

    作者:刘小生;朱立成;吴新开;林色奇;查青林

    目的:探讨哮喘中医古文献医案的数据仓库构建技术,挖掘哮喘中医证治规律.方法:收集历代哮喘中医文献医案,将医案四诊信息、用药按小知识单位进行分解标注、规范,构建哮喘文献医案数据仓库,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医案症-药相应规律进行挖掘分析.结果:共收集历代哮喘文献医案350例,构建了四诊信息、中药等哮喘证治主题数据仓库.因子分析结果提示,哮喘患者症状的出现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可概括为6组基本症状组合,分别反映了哮喘患者肺气郁闭、痰热蕴肺、肺阳虚弱、外邪侵袭、心肾两虚、痰浊阻肺等证候特征;哮喘治疗中药的组合可概括为7种,与小青龙汤、七味都气丸、定喘汤、解痉平喘方、麻杏甘石汤、玉屏风散、苏子降气汤的组方规律接近.关联规则分析提示哮喘的核心药物组合为甘草、麻黄、杏仁、半夏.症状-药物之间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症状组合与中药组合相关.结论:采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能较好的挖掘出中医文献医案资料中潜藏的中医证治规律.

  •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医案领域的应用进展

    作者:黄利兴

    面对中医日益增多的中医医案,不少学者开始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以期发现医案中隐藏的知识与规律,并且取得了不少成果,故综述近年来的这方面的学术研究以反映其新进展.

  • 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中的应用

    作者:勇行;宋咏梅;陈聪

    通过分析归纳数据挖掘在医案中运用的相关文献,总结出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医案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医医案的继承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

115 条记录 5/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