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湿温治验1则

    作者:李明秀;王宏志;李巧霞;陈学忠;周明贤;尹芳

    湿温是感受湿热病邪而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多发生于夏秋雨湿较甚之季.在跟随导师四川省名中医陈学忠主任医师学习的过程中,对湿温的辨证论治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现以湿温病1则,论之,以飨同道.

  • 许子春疑难急重病证临诊治验拾萃

    作者:许晓哲;许振;许子春

    许子春为桐庐名中医之一,今择其疑难病、急性病证临诊治验数则,整理成章,供同道切磋交流,并作引玉之砖.

  • 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沁芳;赵青;原慧云

    目的 探讨小儿牛黄清心散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5~8月我院手足口病患儿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治疗组加用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后观察两组退热时间、皮疹及口舌疱疹消退时间、治疗天数、便秘缓解时间.结果 治疗组在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治疗天数、便秘缓解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5%,对照组为7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牛黄清心散辅助治疗手足口病起效快、疗程短,值得推广.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副伤寒58例疗效分析

    作者:刘丙林;黄星

    2007年5月~2007年11月在我市发生甲型副伤寒病疫情,我医院内三病区共收治甲型副伤寒病人93例.临床观察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副伤寒对退热、减轻毒血症状、缩短病程有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93例病人均为2007年5月~2007年11月我院内三病区甲型副伤寒患者,均符合副伤寒临床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为发热(T≥38.5℃),伴(或不伴)咽痛、咳嗽、头痛或发热及恶心、食欲不振、头重如裹、腹胀、大便不爽或泄泻.

  • 袁红霞教授运用甘露消毒丹经验体会

    作者:胡蓆宝;田晶晶;袁红霞

    甘露消毒丹首见于清《续名医类案》卷五·疫证篇,中有"雍正癸丑,疫气流行,托吴使者嘱叶天士制方救人"之句.本方源自《续名医类案》,后收于王孟英《温热经纬》,又名普济解毒丹."甘露",指甘美的雨露.老子云:"天地相合,以降甘露".王晋三云:"消暑在于消湿去热……湿热既去,一若新秋甘露降而暑气潜消.""消毒",谓能消除毒疫之气.本方清热解毒,淡渗利湿,芳香化浊法赅备,用于湿温,邪在气分诸证,疗效甚佳,以消除湿热毒邪,有如"甘露"降临,而暑气潜消,因此称为"甘露消毒丹".临证见发热困倦,胸闷腹胀,肢酸,咽肿,颐肿口渴,身黄,小便短赤,淋浊,吐泻,舌苔淡白或腻或干黄.本方为夏令暑湿季节常用方,故王士雄誉之为"治湿温时疫之主方".

  • 布鲁氏菌病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作者:许早荣;郑爱红

    目的 通过查询大量文献及资料总结目前布鲁氏菌病的中医药治疗现状.方法 查询文献资料后归纳总结.结果 中医对布鲁氏菌病病名、病机及治疗逐渐达成共识.结论 中医学认为布鲁氏菌病归属湿温,病因病机为感受湿热病邪所致;中医药治疗布鲁氏菌病方式多样,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湿温之"给邪以出路"

    作者:张晋;姚怡;周文泉

    1 湿温的概念湿温是温病之一类型,以湿与热胶结为患的病变.清王孟英<温热经纬>中引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中说:"吾吴湿邪害人广",湿邪伤人有地域性,对于北京而言尚有季节性.薛生白<湿热病篇>云:"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而成内湿,复感外邪,内外相引,而成湿温病.湿为阴邪,属水之类,其性重浊黏腻,若湿与热合,"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故湿热为病"繁且苛"病位在中焦脾胃,虽有外感之邪,但根在脾胃.

  • 三仁汤在小儿脾胃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涛

    三仁汤是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创立治疗湿温病的代表方,由杏仁、薏苡仁、白豆蔻仁、滑石、白通草、竹叶、厚朴、半夏组成。具有宣畅气机、清热利湿之效。原方主要为湿温病而设,“湿”乃脾土所生,与脾胃系统疾病联系密切。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小儿脾胃病,如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小儿腹泻病、肠系膜淋巴结炎、细菌性痢疾取得了满意疗效。

  • 湿温病浅析

    作者:杨莹洁

    湿温是临床常见的较为特殊的一种湿热类温病,临证易与"湿热""暑温"混淆,易误识误治.在临床实践及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分析湿温的病因病机特点,发生发展演变规律,遣方用药的治疗原则.强调湿温属于温病,而异于其他温病,乃阴阳合邪,内外合邪致病,起病虽缓,但病势较重,且病机复杂,传变多端.以清热祛湿为治疗大法.本文意在为湿温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谨守病机,随机策应,以提高临床疗效.

  • 从湿温辨治噬血细胞综合征高热病危1例

    作者:孟佳;倪博然;彭平;石京花;李智

    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临床上罕见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初期临床表现与病毒性感冒十分相似,常以发热为首要症状,进展迅速,随后便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及肺、肝、脾等多脏器损伤危急重症,病死率很高,约62.5%[1]。本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持续高热病危患者,辗转几家医院,西医诊断明确,但治疗效果不佳。中医诊治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诊断从初的伤寒,治疗未效;到终发现疾病的本质是湿温,使用科室协定处方胃肠感冒退热方使患者热退身凉,转危为安;后期仍从湿邪入手,使患者白细胞等血象恢复正常,患者完全康复。

  • 基于多维宏观量化方法的湿温证清热化湿方组方规律初探

    作者:武少玮;陈守强;张铁峰;部帅;高蕾;马艳

    采用量化计算对湿温证代表方药四气五味作用度比例,细化方证的湿温轻重、病变部位和证候虚实。运用数学方法设定四气五味计分,并将中药实际计量转化为标准化相对剂量并对两者进行加权运算,得到四气五味作用度。共得出:(1)9个方剂的四气作用度比例(偏寒性作用度/偏热性作用度),如藿朴夏苓汤:34,43%/65,57%;(2)9个方剂的五味作用度量化(按酸、苦、甘、辛、咸、淡、涩顺序),如藿朴夏苓汤:0、29,88%、14,37%、33,26%、0、22,48%、0。文中以单味中药的性味作为衡量药效的标准,能准确、客观的反映所选方药的寒凉药物和温热药物的作用比例,(1)按偏温热性到偏寒凉性排序前三位的是:雷氏芳香化浊法、藿朴夏苓汤和宣清导浊汤。温热燥湿,寒凉清热,所以偏温热方药适宜湿温证中湿性症状较重的情况,偏寒凉方药适宜热性症状较重的情况。(2)所选方药五味均以苦、甘、辛为主。(3)所选方药辛味所占比例前三位的是:雷氏宣透膜原法、雷氏芳香化浊法和宣清导浊汤;按苦味所占比例前三位的是:达原饮、雷氏芳香化浊法和王氏连朴饮;按甘、淡味所占比例前三位的是:宣清导浊汤、三仁汤和白虎加苍术汤。由于上焦芳化,中焦苦燥,下焦淡渗,因而辛味占比大者宜用于上焦湿温,苦味大者用于中焦湿温,甘淡味占比大者用于下焦湿温。

    关键词: 量化 四气五味 湿温
  • 叶薛二氏论治湿温之异同

    作者:钟燕春;杨进

    湿温是临床常见的较为特殊的一种湿热类温病,通过对叶天士、薛雪论治湿温病的思想和方法作比较,分析病因病机、辨证思路、用药方法等异同之处,提出重视湿与热合邪侵犯人体,重视患者体质差异对疾病传变和转归的影响,侧重舌诊,在三焦分治的基础上结合脏腑、表里辨治,提倡分治湿热平衡阴阳,选用质轻灵动的药物治疗湿温病,意在为湿温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谨守病机,随机策应,以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湿温 治疗 温病学 中医
  • 基于季节性差异分析的薛伯寿教授外感热病学术思想管窥(二)

    作者:刘歆颖;于大兴;薛燕星

    目前,新发、突发传染病等单因素致病性疾病仍不断挑战着人类,而薛老师继承蒲辅周教授善治急性热病经验,其辨证思路、立法用药,皆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外感温病.文章继之前文,进一步从温毒、暑温、湿热3个季节性温病特点入手,探索薛老师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经验.

  • 以湿温理论指导痰湿证的治疗

    作者:张之文;郑秀丽

    湿与痰在病机和病证上有共通性.病机上,湿与痰俱为津液代谢异常产物,其性重浊黏滞,易于阻遏气机,损伤阳气;病证上,二者俱属阴邪,随气升降,流布全身,致病广泛.湿痰常交互为患,病位主要在肺脾肾,分属三焦.笔者将温病学派辨治湿温的丰富理论引申转化用于痰湿证的治疗,提出治痰亦需分三焦,痰湿在上焦宜开泄肺气涤痰,在中焦宜健运脾气而祛痰,在下焦则应温肾气、助气化而化痰的观点,兹详述如下.

    关键词: 湿温 湿热 痰湿 治疗
  • 湿温病"内外相引"的机理研究

    作者:舒发明;刘业方;黄英;冯全生;郑秀丽

    目的:观察外湿(湿邪)对正常大鼠和脾虚造模大鼠胃肠功能影响的规律及其机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揭示湿邪作用机体产生损伤的机理,探讨湿温病"内外相引"的机理.方法:将4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空白对照组、外湿组、内湿组、内外兼湿组4组各10只.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胃窦生长抑素(SS)、P物质(SP)、血清中胃动素(MTL)及胃泌素(GAS)的变化,HE染色观察胃肠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外湿组、内湿组大鼠胃窦SS、SP、MTL及GAS含量均较空白对照组降低,内外兼湿组显著降低.病理结果显示,外湿组、内湿组、内外兼湿组胃组织均存有不同程度的充血、炎症、糜烂,小肠组织亦发现充血、炎症,内外兼湿组可见轻度糜烂,且小肠组织病理形态改变较胃组织轻.结论:外湿组、内湿组、内外兼湿组均存在大鼠胃肠激素、胃肠病理组织改变,表明湿与脾胃关系密切,而内外兼湿组改变明显,客观表明"内外相引"为湿温病的重要病机.

  • 论滋阴药在湿热病证中的运用

    作者:邓怀涵;刘兴隆;贾波;冯瑞权;陈岚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湿温病“禁润”一说,认为湿温初起“润之则病深不解”.据此后人在湿温及湿热病论治时,多畏阴柔滋润之药会导致病邪入里而难治,对滋阴药的使用与否往往存在争议.临证中湿热、湿温兼见阴伤者并不罕见,故据多位名医之论述并结合笔者临证观察与导师临床经验,认为湿热、湿温并非禁用滋阴药,且合理使用滋阴药有助于除湿热,并对湿热病证兼夹“阴虚”之机理进行论述,探讨了滋阴药在湿热病证中的运用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湿热 湿温 滋阴药
  • 人布氏杆菌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王栋才;赵新芳;白贺霞

    近年来,人布氏杆菌病发病率在我国有回升趋势,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该病发病机制复杂,很难根治,且易复发,并发症多,采取现有的治疗手段存在易耐药,不良反应多,治疗周期长等问题.目前国内对人布氏杆菌病治疗方面的研究大多为临床观察及回顾性的病例分析,缺乏高质量的RCT及多中心、大样本的科学研究.因此,加大对人布氏杆菌病的治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湿温治疗体会

    作者:黄怀得

    叶天士先生在<外感温热篇>第十条论湿温开始即说:"且吾吴湿邪害人广……".吴即江苏,为水湿较盛之乡,故叶天士先生才有感叹"温邪害人广"之语!

    关键词: 湿温 中医 治疗体会
  • 黄芩滑石汤治疗湿温舌脉质疑

    作者:刘永生;李寿彭

    黄芩滑石汤系清代医家吴鞠通首创,吴氏在温病条辨中论述本方所治湿温的病机为湿热并重,蕴蒸不化,胶着难解;症状以"脉缓身痛,舌淡黄而滑,汗出热解,继而复炽"为主.本文根据病机特点,主要症状表现,结合临床实践,认为脉当濡数不应缓,苔当黄腻不应淡黄而滑,目的在于学先贤之长,纠前人之谬,以便正确使用古法古方.

  • 湿温变证治验2则

    作者:金培祥

    湿温之为病,证候繁多,变化复杂,加之失治误治,变证迭起,如不仔细辨别,极易误诊.今录笔者临证所遇不同类型之湿温病变证治验2则,仅供临床参考,请同道斧正.

    关键词: 湿温 变证 证治
97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