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泸州市1999年麻疹流行特点分析
我市自1978年开展计划免疫活动以来,麻疹的发病大幅度下降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近几年来由于一些县区常规免疫接种率出现滑坡,监测系统敏感性降低,致发病回升,个别县区甚至出现局部暴发.
-
广东省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为巩固消灭脊灰成果,保持无脊灰状态.广东省自1991年建立脊灰专报系统以来,在保持高水平的脊灰疫苗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接种率的同时,加强领导和管理,实行AFP病例快速报告和调查、处理,严格执行旬、月报和"零病例"报告制度,开展主动监测,加强对AFP病例监测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的检查督导,已建立了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省-市-县-乡四级AFP病例监测网络,监测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自1996年以来AFP病例监测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现将广东省2003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
红河州健康儿童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我州自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以来,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不断提高,麻疹发病大幅度下降,但部分地区还存在麻疹流行趋势.为分析我州儿童麻疹免疫状况,确定易感人群,预测麻疹暴发,为制订与调整麻疹控制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于2000年10月对屏边、元阳两县273名1-5岁儿童进行了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监测结果如下.
-
莱芜市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莱芜市1992年已把乙肝疫苗的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为了解我市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加强对接种儿童的接种监测,保持高水平的合格免疫接种率,促进计划免疫工作的发展,我们分别于1997年、1999年和2001年分三次对我市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
崇左县1990-200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系统评价
消灭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除保持高水平OPV免疫接种率外,加强AFP病例监测,采取措施提高其高敏感性,及时地发现可疑病例,愈显重要.现将我县1990-200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运行情况评价如下.
-
华北油田2000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评价
常规免疫是计划免疫工作的基础,是控制和消除相应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和监测是评价计划免疫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报告系统的建立与不断完善对于了解华北油田常规免疫接种状况,及时发现和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高计划免疫工作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2000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及评价报告如下.
-
常州市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的几点做法
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控制乃至终消灭传染病的目的[1].计划免疫的概念提示计划免疫为重要的特点是目的性强.为了达到计划免疫相应的目标,不但要有免疫效果理想而又安全的疫苗,还要有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高质量的免疫成功率.而要保证达到这些目标,计划免疫管理是核心内容.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预防接种的接受程度普遍提高,对计划免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导致了流动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和流动性的愈加频繁,所有这些都对计划免疫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考验.
-
2014年赤峰市免疫人群HBsAg、抗-HBs水平监测报告
目的:跟踪赤蜂地区免后人群HBsAg携带情况及抗体水平。方法:将监测对象分为6岁、12岁两个年龄组,每个旗县采集血清标本每年龄组20份共计40份,采集血清送北京CDC免疫规划所进行实验室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定性检测HBsAg,定量检测抗-HBs。结果:全市共监测6、12岁免疫人群480人,其中HBsAg阳性4人,阳性率0.83%,抗-HBs阳性257人,阳性率53.5%。结论:赤峰市调查人群HBsAg携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抗-HBs抗体阳性率有所下降,应该及时提高 HepB疫苗接种及时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
-
计划免疫接种率的调查分析
为了解免疫疫苗接种情况,促进我市免疫规划工作,提高国家免疫疫苗接种率,评价预防接种效果.开展本次免疫接种率调查,对全市5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进行了适龄儿童接种率情况进行现场调查.
-
长沙市2007年常规免疫接种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为了解长沙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工作的现状,评价长沙市2007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方法:应用<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规定的接种率监测评价方法,对长沙市2007年的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各县市区报告完整性、及时率均为100%,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99.45%~99.64%,全市基础免疫估算接种率97.26%~102.71%.结论:长沙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但由于预防接种单位分布不平衡,仍存在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常规免疫监测工作质量和规范化管理仍待提高.
-
福建省2001-2003年常规免疫接种率评价
实施计划免疫是控制、消除及消灭相应传染病经济、有效的手段,常规免疫是计划免疫工作的基础,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免疫预防工作的质量.为了更好地评价计划免疫工作,为制订和修改免疫预防策略提供依据,现将近3年来,福建省常规免疫接种率评价如下.
-
建湖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率及影响因素
建湖县自 2003 年 7 月始,将乙型肝炎疫苗(HBV)接种纳入了儿童计划免疫,对新生儿实行全程免费的乙肝疫苗接种.为了解其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2007 年 4 月,全县开展了 HBV 接种情况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
龙游县2005年常规免疫接种率可信度评价报告
自建立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系统以来,对加强免疫规划管理和提高免疫接种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解龙游县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的实际情况,根据卫生部<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中的评价方法,对龙游县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结果分析如下.
-
慈溪市2005年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评价
计划免疫是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经济有效的手段,常规免疫接种又是计划免疫工作的基础.如何利用现有的接种数据正确地评估计划免疫的实际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持高水平的常规免疫接种率,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按<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的方法,对慈溪市2005年基础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
2002/2003年度山东省枣庄市脊髓灰质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评价
枣庄市曾是山东省脊髓灰质炎(脊灰)高发地区,通过实施消灭脊灰的策略后,全市已有12年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发生.
-
上海市虹口区外来儿童免疫规划管理现况与分析
近年来,随着大量外来流动人口进入,给上海市虹口区的免疫规划工作带来了挑战.为维持免疫规划工作成果,控制和消除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该区制定了一系列外来流动儿童(以下简称外来儿童)管理办法,通过提高外来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接种率,降低外来儿童传染病的发病.现将虹口区外来儿童免疫规划管理现状报告分析如下.
-
质量指标与电子医疗系统
国家质量评估委员会NCQA(Th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Quality Assurance)明智地选择了定量定性指标.NCQA要求这些指标反映的医疗过程有强而有力的科学基础,正是由于意识到医疗质量回顾的价值,故已采用在大多数行政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可反映出的有根有据的指标.例如,旨在反映员工健康信息的肺炎球菌免疫接种率,其分母源于计算机的能检索的所有适合于接种肺炎双球菌疫苗的病人,如那些年龄高于65岁的患者,或患有国家已明确分类的疾病,以及第9次修汀(ICD-9)标准下的心脏病、慢性肺疾患和其它慢性病.而它的分子则源于通过程序码的查询来获得已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的患者数,或者是从分母(大样本)中取一个小样本的回顾来获得.故而,计算机在回顾性分析工作中是大有作为的.
-
无锡市麻疹发病现状和计划免疫工作评价
无锡市先后3次通过了计划免疫接种率85%的联合审评,麻疹发病率明显下降,但发病率依然处于不稳定状态.麻疹发病率是评价儿童计划免疫质量的一个敏感指标,目前较能客观而迅速反映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是麻疹疫情.免疫空白的流动儿童和成人的麻疹疫情,对无锡市麻疹发病现状和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的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
四川省1999~2003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评价
为了解四川省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现状,对1999年以来的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全省市(州,下同)、县(区、市)级报告的及时率和完整性1999年分别为93.7%和97.5%;2003年提高到100.0%和99.4%.1999~2003年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的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为65.9%~97.2%,1999~2003年卡介苗等5种疫苗估算接种率为36.9%~81.2%,与报告接种率有一定的差距.D值显示:6个市的资料为可信,8个市可疑,7个市不可信.提示计划免疫工作发展不平衡,主要与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不完善和部分市工作薄弱有关.
-
唐山市1996~1999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与监测评价
为了客观评价唐山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的报告情况,及时掌握全市常规免疫接种中存在的问题,现将我市1996~1999年常规免疫接种月报系统工作情况作一简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