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2年和2016年上海某区苯作业环境浓度情况分析

    作者:周颖;赵锦江;刘晓晓;陆辰汝

    [目的]分析2012年和2016年上海市青浦区苯作业企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基本情况,并比较两年作业场所苯的浓度,为辖区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和2016年分别检测存在苯作业的企业26家和12家,比较两年作业场所苯的浓度差异.[结果]2012年和2016年分别检测69个和33个苯作业岗位,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作业岗位苯的浓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作业岗位苯浓度高于2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6年青浦区苯作业企业工作环境中的苯浓度(平均值和中位数)比2012年有所增高.有必要增加苯作业企业主动监测的频率,对不同行业和工种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

  • 江苏省食源性疾病社区人群主动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戴月;袁宝君;史祖民

    目的:了解江苏省食源性疾病的现状和发病规律.方法:采用电话调查方法,对社区人群食源性疾病进行主动监测.结果:受调查人1个月内出现食源性疾病症状的占3.0%,发病病人当中只有52.7%去医院就诊;发病原因中,不明原因引起的占36.4%,果蔬类食物不洁引起的占20.0%.结论:食源性疾病的危害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应加强对食源性疾病预防知识的宣教.

  • 苏州市社区人群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

    作者:田礼钦

    目的 通过对苏州市社区人群食源性疾病的主动监测,探讨其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实施科学、有效的人群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入户调查入选对象食源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 共有效调查9 275人,其中过去4周内,发生腹泻或呕吐病例173例,食源性疾病月均发病率为1.9%;发病人群中有61.0%的病例认为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可能与食用受污染的食品有关;54.3%的病人去医院就诊,其中12.8%的病人进行了粪检;6.4%的病例因病误工和误课.结论 苏州市食源性疾病发病处于较低水平,但在特定人群和季节的发病情况仍不容乐观,应采取主动监测等有效针对措施,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2015年无锡市崇安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

    作者:何迎峰;李春毅;葛丽燕;顾伟超

    目的 了解和掌握无锡市崇安区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15年哨点医院肠道门诊的腹泻病患者进行信息采集,粪便或肛拭子样本开展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霍乱弧菌检测.结果 2015年共监测肠道门诊病人101例,病原不明的占绝大多数;从22例患者粪便中分离出病原菌23株,阳性检出率为22.77%,其中致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为14.85%,其次沙门菌检出率为4.95%;6-8月为发病高峰,≥60岁年龄组为高发人群,可疑食品中肉与肉制品和水果蔬类所占比例较大.结论 致泻大肠埃希菌是目前崇安区食源性疾病致病的主要病原,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风险仍然存在.

  • 2009-2011年绵竹市地震灾后援建人员血吸虫病监测

    作者:李大明;蒋健;谷勇;汤传兴;刘克刚

    为掌握5·12地震后绵竹市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因素,于2009-2011年对5 128名来自血吸虫病流行省的援建人员进行了血吸虫感染情况监测,共发现血清学阳性261人,血检平均阳性率为5.09%,但未发现粪检阳性者.提示,外来援建人员的血检阳性率显著高于本地居民,今后仍应加强对外来援建人员的主动监测,防控传染源的输入,巩固当地血防成果.

  • 2008年广西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监测

    作者:林睿;黎学铭;张鸿满;谭裕光;张陆娟;黄福明;江河;阮廷清;欧阳颐

    目的 了解广西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情况,为制定血吸虫病监测技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2008年卫生部血吸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关于开展浙粤沪桂闽"达标"五省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监测的通知>方案,在广西历史流行血吸虫病的19个县(市),根据整群随机抽样原则,各县(市)抽取1~3个行政村作为调查点,以≥3周岁的外来流动人口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IHA阳性者再以尼龙绢集卵孵化法结合沉渣镜检进行粪检;并在调查点采用系统抽样或环境抽样调查法查螺.结果 共调查流动人口2 866人,其中来自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云南等省份105个尚未控制血吸虫病流行县、38个疫情回升县(简称143个疫区县)1 380人,其他县份(下称非疫区县)1 486人.2 428人进行了血清学检测,血检阳性率为3.46%(84/2 428),其中来自143个疫区县的流动人口阳性率为4.67%,显著高于来自非疫区县的2.19%(P<0.01).84例血清学阳性者中60人进行了粪检,粪检结果均为阴性.查螺面积899.3 hm~2,发现有螺面积4.97 hm~2,未发现阳性钉螺.结论 流动人口为广西血吸虫病潜在流行的主要传染源,需加强流动人口血防监测工作.

  • 食源性肠道疾病的主动监测进展

    作者:樊欣钰;陆敏

    食源性肠道疾病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肠道疾病,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长,带来的健康及经济方面的问题快速涌现,目前已成为全球广泛存在并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文章除了介绍食源性肠道疾病的定义、基本要素、分类、发病特点等基本信息以及主动监测的内容、方法、结果报告以外,重点搜集了包括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外食源性肠道疾病主动监测的现状以及我国国内食源性肠道疾病主动监测的现状,从相关政策法规、医疗机构、食源性肠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媒体等方面介绍食源性肠道疾病主动监测的进展.

  • 应用入户调查估计社区人群感染性腹泻流行水平的研究

    作者:郑琳;沈利明;黄闽燕;黄利明

    目的 了解杭州市西湖区社区居民感染性腹泻患病与发病水平的研究.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2011年1月-2012年6月入户问卷调查社区居民共3603人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情况.结果 2011年1月-2012年6月西湖区社区人群感染性腹泻月患病率为0.92%,发病率约为0.12/人年.不满5岁儿童的感染性腹泻患病率高(7.41%),其次为≥65岁(1.96%);未到入学年龄人群的感染性腹泻患病率高(7.41%);不同性别、收入人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36%的患病者有可疑病因,为受污染的食物.结论 建立行之有效的感染性腹泻监测系统,有助于发现感染性腹泻的易感群体,指导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

  • 余姚市2000~2005年麻疹疫情分析

    作者:黄大利

    余姚市于1998年按《浙江省控制麻疹方案》建立了麻疹监测专报系统.8年来,通过不断完善麻疹主动监测系统功能,随着麻疹监测、控制质量的逐年提高和病例的积累,我们发现了一些带有趋向性的麻疹发病规律.为达到更具有针对性地提高麻疹疫情监测系统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本文以余姚市2000~2005年麻疹监测资料为依据,对199例麻疹确诊病例进行分析.

  • 奉化市1994~1999年淋病疫情分析

    作者:樊伟方;袁荣宝;王勇强

    掌握我市淋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现将1994~1999年淋病疫情资料分析如下。资料来源1 疫情资料来自全市各级医疗单位报告的STD报告卡和传染病报告卡,以及每年对重点人群性病主动监测的淋病资料。2 人口资料奉化市统计局提供。

  • 金华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吕恭进;申屠平平;朱珈慧

    目的 分析2015年金华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为金华市食源性疾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金华市11家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2015年报告的以腹泻症状为主诉的疑似食源性疾病个案资料和病例粪便/肛拭子标本病原菌检测结果,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患者5094例,其中住院患者854例;男性2795例,女性2299例,男女比为1.22:1;夏秋季高发,占59.46%;以农民(54.12%)、 儿童(13.90%)和学生(8.78%)为主;可疑食物前3位分别是水果(5.97%)、 蔬菜(4.83%)和肉与肉制品(4.36%);共检出206株致病菌,检出率为4.20%,其中沙门菌占41.26%、 副溶血性弧菌占20.87%;诺如病毒检出率为8.44%;患者临床症状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其中水样便多(88.20%),其次为腹痛(49.98%)、 恶心(28.63%)和呕吐(23.10%).结论 金华市食源性疾病主要致病原是沙门菌和诺如病毒,应加强食源性疾病知识宣传,提高居民健康意识.

  • 兰溪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

    作者:童健;单晓斌;黄抱抱

    目的 分析2015年兰溪市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结果.方法 通过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2015年哨点医院监测数据,建立Excel数据库,对食源性疾病时间分布、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兰溪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423例,6—7月发病相对较多(23.64%),0岁~(24.11%)和≥60岁组(32.39%)比例较大,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100.00%),病原体阳性检出13例(3.07%),均为沙门菌.报告的可疑食品以禽肉类比例大(30.77%);可疑进食场所以家庭为主(53.85%).结论 沙门菌是兰溪市食源性疾病致病的主要微生物,应加强主动监测,针对儿童和老年人开展食品安全教育.

  • 国产乙脑灭活疫苗安全性主动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许玉洋;许二萍;李倩;车鑫仁;刘仕俊;杜渐;张小平;王骏;顾雯雯

    目的:评价乙脑灭活疫苗常规应用后的安全性。方法采用主动监测法,将纳入观察的接种儿童分为乙脑灭活疫苗第一剂组和第二剂组,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麻风疫苗)组,乙肝疫苗第三剂组以及乙脑灭活疫苗和麻风疫苗联合接种组5个组,分别在接种后24、48及72 h对各组儿童进行一次主动随访,并收集疑似预防接种不良反应(AEFI)等疫苗安全性相关信息。结果3289名观察对象接种相应疫苗24、48和72 h后出现AEFI者分别为101人(3.07%)、47人(1.43%)和31人(0.94%),均无严重异常反应发生。乙脑灭活疫苗接种第一剂组接种后24 h内出现发热人数高于其他各组(P<0.01),且发热者平均体温比乙脑灭活疫苗第二剂组高(P=0.04)。乙脑灭活疫苗第一剂和第二剂接种后48 h的发热率较24 h均显著下降(P<0.01);接种后72 h发热率与48 h相比显著减少(P<0.01)。同时,乙脑灭活疫苗和麻风疫苗联合接种后48 h发热人数高于其他组(P<0.01);但与其接种后24 h的结果相比,发热率显著下降(P<0.01);接种后72 h发热率与48 h相比也显著减少(P<0.01)。结论乙脑灭活疫苗接种后无严重异常反应发生,且所有接种反应均为一过性;联合接种的AEFI发生率是否高于单苗接种尚需进一步研究。

  • 宁波市城市生活饮用水主动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屈凌燕;刘颖;王群利

    目的:了解宁波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饮用水卫生管理和防制介水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在宁波市范围内抽取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共787份,并依据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和GB/T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检测评价。结果水样合格率为94.54%;共检出14项不合格指标;出厂水和末梢水氯化消毒的水样合格率为97.61%,高于二氧化氯消毒水样的86.15%(P<0.01);新发生产许可证的水厂水样合格率97.51%,高于延续/变更生产许可证水厂的合格率92.13%(P<0.01),二次供水中有水质检验记录的水样合格率95.41%,高于无水质检验记录的86.05%(P<0.05)。结论宁波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不合格指标,应加强饮用水的生产、储存、输送等各个环节的管理。

  • 信息化管理在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胡菊妹;董旭;沈志昊;温晓红;曹军;陆晓明;邵学平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在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工作中的应用。方法以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承担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15名临床医生和1名防保专职人员为对象,统计信息化管理前后临床医生填表时间、专职人员收取及录入表格时间。同时比较2012年3-10月(对照组)和2013年3-10月(改进组)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例报告数和填表完整率。结果实施信息化管理后,临床医生填表时间从(148.5±17.0) s减少至(57.1±18.2)s(P<0.01);防保人员录入表格时间从(237.3±35.7)s减少至(46.2±4.3)s(P<0.01);此外省去了人工收取表格环节。食源性疾病报告数从332例增加至464例;表格完整率从74.40%提高至100.00%(P<0.05)。结论实行信息化管理能有效提高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质量和效率。

  • 伏立康唑所致肝功能损害的主动监测研究

    作者:赵全凤;符佩姝;马欢;赵粟裕;郭代红;唐敏

    目的:探究伏立康唑致肝功能损害的真实世界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伏立康唑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主动监测系统,筛选本院2018年1月至6月使用伏立康唑的住院患者,回顾性统计分析伏立康唑致肝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结果:系统共监测251例患者,肝功能损害的总体发生率为12.35%,轻中度肝功能损害占87.09%.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二项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肝功能损害与血浆谷浓度成正相关(P值分别为0.000,0.005);且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谷浓度大于5 mg/L,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00).结论:伏立康唑致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与血浆谷浓度有良好相关性,临床应用中需重点关注血药浓度大于5 mg/L者,以期减少肝损害风险.

  • 沈阳市2011-2013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

    作者:连英姿;刘虎生;安静;赵常智;侯元;魏夺;刘建敏

    目的 通过对沈阳市食源性致病菌的主动监测,分析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分布.方法 据国家CDC《食源性致病菌工作手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4789系列,2011-2013年在沈阳市的大型超市、农贸市场、餐饮店和专卖店等采集食品检测致病菌.结果 2011年共检204份样品776项次,致病菌检出率5.4%;2012年共检240份样品830项次,致病菌检出率10.0%;2013年共检370份样品1010项次,致病菌检出率8.7%.3年共检814份样品,检出67株致病菌,总检出率8.2%,其中沙门菌3株、副溶血性弧菌1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2株、蜡样芽胞杆菌13株、单增李斯特氏菌9株、志贺氏菌1株.结论 通过对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主动监测,掌握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 南平市1993-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分析

    作者:刘振江;林光宇;胡平;丁建华;张辉;郭齐华

    [目的]总结南平市11年来AFP监测工作,探讨消灭脊灰后AFP监测工作重点. [方法]根据AFP诊断病种分类法对上报的127例AFP病例进行汇总、分类和分析. [结果]南平市11年AFP监测共报告127例,年平均发病率1.226/10万.127例中口服脊灰疫苗3次以下及服苗史不详占19.9%;1、2岁发病占40.2%,5岁内占67.7%;男为女的2.6倍;报告AFP病例10病种,以GBS、短暂性肢体麻痹、外伤性神经炎发病率高;检出脊灰Ⅰ型病毒3例(1例脊灰相关病例),10例检出非脊灰肠道病毒,24例无粪便标本;15.0%肢体麻痹待查病例;86.6%的病例60 d随访时已恢复正常,但横贯性脊髓炎、肌病和单瘫等残留率较高. [结论]我市AFP主动监测系统应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监测工作敏感性和监测质量有待提高.脊灰病毒株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 2001年新浦区麻疹病人资料分析

    作者:崔凤云

    自实行计划免疫以来,新浦区的麻疹发病率一直控制在部颁标准以下.2001年我区出现麻疹流行,为探索其流行因素及规律,制订有效防治措施,指导今后的麻疹防治工作,对2001年的麻疹病例有关情况进行分析.1 对象与方法对2001年新浦区各医疗机构报告的麻疹病例与主动监测发现的麻疹病例共49例,采用统一的<麻疹个案调查表>逐个进行询问调查.2 结果2.1 发病强度 2001年3~12月,新浦区合计发生麻疹病人49例,发病率为20.36/10万,无死亡病例.2.2 地区分布 49例麻疹患者分布在新东、新南、市东、新海、路南、浦西6个办事处,分别发病14例、10例、10例、2例、6例和7例.2.3 时间分布首例病人发生于3月2日,末例病人发生于12月17日.3~7月分别发病4例、3例、19例、17例、3例,9月、11月和12月各1例,5~6月为发病高峰,合计发病36例,占总数的73.47%.

  • 莱芜市性滥妇女性病发病情况分析

    作者:张松;栾贻银;陈国;纪秀军;刘明江

    为了解莱芜市高危人群中性病的流行情况,掌握流行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对我市1999~2003年累计登记5 466例性滥妇女进行了主动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79 条记录 6/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