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谈通下法在温病中的应用

    作者:韩振杰

    本文就通下法在温病中的应用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即苦寒攻下法、扶正攻下法、通瘀破结法、导滞通下法.

    关键词: 通下法 温病学 医话
  • 姜良铎教授应用通下法与承气汤类方经验

    作者:魏文浩;解红霞;李耀辉

    姜良铎教授临床善用通下法而著称,倡"通则不病,病则不通"的学术思想.通下法是指以通下导便为目的的法则,属八法中之下法,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姜老师指出:"治疗热病、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病,凡有通下指征者皆可用通下法.用之得当,可缩短病程,力挽沉疴;用之不当,亦会贻害非浅."所以,临床应系统深入地了解和掌握通下法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姜良铎 通下法 经验
  • 通下法在临床的运用

    作者:蒲启曙;蔡敏儒;米明超

    通下法在临床中可一应用于多种疾病,效果显著,今将部分案例整理于后,供大家参考.1 胆石症陈某,女,38岁.因"胆结石"、 "胆总管结石"于2007年8月25日来诊.

    关键词: 胆结石 水肿 通下法
  • "通下法"在治疗胃痛时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明兴;梁国英

    目的 观察"通下法"在治疗胃痛时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用通腑之品"大黄",收集门诊病例331例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 在基础方中加入大黄治疗各种胃痛的疗效显著,有效率高.结论 在大黄治疗胃痛的观察中发现了在治疗胃肠疾病时,通腑的重要性.

  • 通下法治疗中风病的文献数据挖掘分析

    作者:陈星;邹忆怀;李匡时;郎奕;任毅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近30年来以通下法治疗中风病的文献资料进行质量分析并总结中风病发病、证候及方药应用规律。方法收集1979-2013年在CNKI上公开发表的应用通下法治疗中风病的文献,录入设计数据库中,对符合文献纳入标准的文献通过改良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同时对于文献中病例基本资料、辨证分型和方药的使用进行分析,利用Microsoft Excel工具对病例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频数分析对病例症状、舌脉、证型、常用方剂和药物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结果中风病的症状除了中风病本身五大主症外,大便不通、腹胀、喉中痰鸣出现频率高,头痛、烦躁、头晕、发热、呕吐呃逆、面赤、喘息气粗等症状相对出现较多。舌质以红、暗红、绛红和紫瘀为主,脉象多表现为弦脉、滑脉和数脉,脉象并见以弦滑脉多,其次为弦数脉和滑数脉。主要病理因素中痰证出现频率高,其次为热证、风证、瘀证、虚证和火证。处方用药除了大量运用泻下剂,也兼顾祛风、清热、祛痰、理血、表里双解和治疡。药物使用频次以大黄、芒硝、胆南星、瓜蒌、枳实、厚朴和菖蒲应用多。除了使用汤剂、丸剂外,还有胶囊及颗粒剂。方药服用方式包括口服、鼻饲、灌肠、静脉滴注以及浴脐。方剂大多数为4~12味药,总量50~150 g之间居多。结论中风病痰热及腑实证集中出现,且在治疗中以应用泻下药及化痰止咳平喘药物为主,临床辨证时应重视痰热腑实病机对中风病各阶段的影响,灵活应用通下法。

  • 李乃卿教授运用通腑汤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经验

    作者:李璐;陈晓珩;李哲;户蕊;黄盛;付金香;丁治国

    肠梗阻为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临床典型症状为腹痛、呕吐、腹胀、无排气排便.李乃卿教授对于肠梗阻的治疗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他认为肠梗阻按照其病情发展的不同特点,可以分为肠腑痞结(正盛邪弱)、肠腑瘀结(正虚邪盛)、肠腑疽结(正虚邪陷)3个阶段.临床上分为气滞血瘀证、肠腑热结证、肠腑寒凝证、水结湿阻证、食积中阻证、虫积阻滞证6个证候.治疗以通里攻下、降逆理气为总的治法,根据不同的证候进行辨证后,以总治法为基础,灵活运用通腑汤加减化裁,以缓解患者痛、吐、胀、闭的临床症状.

  • 通下七法治疗皮肤病

    作者:薛世坚

    肺主皮毛,肺与皮毛相表里,一些皮肤病就是因便秘而使湿热火毒等对人体有害之物积聚阻滞在肠道不能及时通畅地排出而引起;而一些皮肤病则是在治疗时恰当地配伍通下药,使准有害之物及早排出体外而疗效大大提高.笔者在临床治疗皮肤病时,注重使用通下法,而更多的是把通下与其它治法有机地相结合,取得了满意疗效.

  • 漫谈中医的治疗学(八)——治疗八法(之三)

    作者:哈孝贤;哈小博

    三、下法(一)应用具有泻下、攻逐作用的药物,以通导大便,荡涤实热,消除积滞,攻逐水饮等的治疗方法,称之为“下法”,也称泻下、攻下、通里、通下法.其运用方式,主要是通过口服药物取效,但在少数情况下也有用外导法以达到治疗目的的,如蜜煎导法、猪胆汁导法等.但外导法只用于直肠干燥所致的大便秘结,倘燥屎结了直肠之上,其作用便不甚可靠.

  • 通下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

    作者:白玉霞

    目的:观察通下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口服通下祛腐愈疡汤,150 mL/次,每日2次,后期酌加补脾肾药.结果:共治疗35例,近期治愈20例,有效11例,无效4例.结论:通下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无毒副作用.

  • 通下法在脑病急症中的应用

    作者:朱明龙;王润嵩

    "通下法"源于汉代张仲景,是古今医家用以"通腑泄热,荡涤积滞,逐瘀破结",使邪从下而去的一种方法.金元张子和有"?s陈()而肠胃结,()瘕尽而营卫昌,不补之中存真补焉"的见解.目前临床应用通下法颇为广泛,恰似釜底抽薪,急救危候.笔者使用通下法救治脑病危证颇有验证,现将施治体会略举一二.

  • 通下法在内科急症中的应用

    作者:杨丽阳

    通下法是中医的重要治法之一,笔者辨证使用,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急腹症郑某,女性,50岁.因胁脘急痛、呕吐、发热7个小时入院.患者既往有类似的发作史.每因饮食失节则发.症见胁脘疼痛、疼痛拒按、口干口苦、恶心呕吐、畏冷发热、二便正常、舌红苔黄厚腻.查体腹部稍抵抗,上腹部压痛、墨菲氏征(+),肝区叩击痛(+),血液淀粉酶735单位,尿淀粉酶3027单位.B超提示胆囊炎,胆道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辨证由于饮食失节,温热中阻,肝胆失疏.治宜清热化湿,疏肝利胆,通脏止痛.予大柴胡汤化裁:柴胡15g,大黄9g,枳壳15g,厚朴10g,木香10g,金钱草30g,黄芩10g,栀子10g,郁金10g.水500ml煎150ml顿服,去渣再服.配合输液及支持疗法,药后大便溏泻,每日3~7次,胁脘疼痛顿减.呕吐停止,续用3剂,诸症若失.守法出入8剂.血尿淀粉酶正常.体征消失出院.

  • 通下法在治疗疑难病症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顾奎兴

    指出,通下法适应范围:恶性肿瘤、肥胖症及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其合并症、肝炎、肝硬化及其脂肪肝、外伤及其它病症.作用机理是,恢复和促进胃肠功能、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抑杀细菌及其体内毒素作用、改善肺功能、保护肝细胞.认为通下法作为中医学的一种方法,当然应该建立其信息系统,将其药物配伍、适应症等实行数字化、信息化以便准确选用.

  • 温病学中的通下法

    作者:魏大燕

    温病学派临床通下之法甚多,有苦寒通下、凉膈散热、增液润下、邪正合治、破瘀散结及轻重缓急之别等.对于通下法运用,注意正气的强弱和津液的盈亏.强调里结阳明,必用下法,邪热为本、结粪为标,脉证合参,贵乎察舌,急证宜急攻,湿邪宜轻下及切忌妄下等.

  • 通下法治疗急症举隅

    作者:黄小民

    笔者用通下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枢性高热、急性胃炎等急症,每获满意疗效,兹举验案如下.1 冠心病心绞痛

  • 通下法治疗药品不良反应举隅

    作者:王国夫

    1 剥脱性皮炎患者,男,7岁,因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诊所予林可霉素针0.6静滴3天后,出现全身皮肤似鱼鳞样皮屑剥脱,在当地市医院诊断为"剥脱性皮炎"(药源性反应),经抗炎对症治疗5天,症状无明显减轻,患儿全身搔痒、痛苦,拟行血透疗法,因患儿年少,家属转诊中医.刻下全身皮肤如鱼鳞样剥脱、搔痒,皮屑干燥,皮屑下肉色红艳,烦躁、腹胀、便秘、尿黄、舌红苔黄干、脉滑数,证属药毒内蕴,灼液伤津,腑气不通,治以通下热结,佐以养阴,大黄6g后下,厚朴3g,炒枳壳3g,淡竹叶6g,生地6g,生甘草3g,麦冬6g,火麻仁6g,5剂.1剂后便下,4剂后全身皮屑脱落,未再出现剥脱,患儿神气爽朗.

  • 异病同治验案4则

    作者:程明阶

    临床对症状表现各异,但病因病理相同的疾病,均可采用同一种方法,随症加减,灵活辨治,从而获得理想疗效.现举案例4则,均以通下法取效,以示异病同治之理.

  • 通下法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贵在掌握时机

    作者:冯永增

    中风后人体气机逆乱,清者不升,浊者不降,足阳明胃经通降之责失司,积滞内停,风、火、痰、瘀、壅塞隧道,形成大塞大壅的腑实证.因此,恢复脾胃升降功能是病机转化的中心环节.若及时应用通下法,使清升浊降,则可达到“泻下以清上”的目的.临床上只要有“腑实”证,就要抓住时机即刻通之、下之!无论是中风之急性期还是后遗症期.及时应用通下法使患者转危为安者确系不少,大有起死回生之妙.临床不失为一种极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 《温病学》开窍法及通下法之适应证剖析

    作者:沈强;陈孝银

    通过对温病开窍法及通下法适应证的分析,认为在临床运用时,不要拘泥开窍法或开窍药的使用禁忌,不能以昏迷而界定开窍法的使用标准;对通下法则认为攻下燥粪只是下法的作用之一,并提出表证、湿温若能灵活运用通下法,将取得事半功倍的临床疗效.

  • 谢晶日教授运用“通下法”治疗胃肠病验案3则

    作者:梁国英;郭鲁义;谢晶日;任公平;李明

    “通下法”属“八法”中的下法,用于浊邪阻滞,腑气不通,气机不畅引起的腹胀,腹痛,便秘,暖气,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由于积滞有寒热,正气有盛衰,邪气有夹杂,故下法有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之别.谢晶日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国家第5批名中医指导教师,黑龙江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业医40余载,学识渊博,造诣匪浅,经验丰富,在中医治疗胃肠病方面有独到之处,他认为脾胃为中焦气机升降之枢纽,运用“通下法”通调脾胃气机则余病尽减,疗效倍增.笔者有幸侍诊谢晶日教授10余载,现将谢教授临床妙用“通下法”治疗胃肠病之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 通下法治疗急性阑尾炎42例疗效分析

    作者:孙陟中

    目的:探讨通下法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解毒通腹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48%,对照组为64.29%,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体温、中医症状积分、白细胞计数、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上述指标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抗感染结合中医通下法治疗急性阑尾炎,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