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罕见腹膜后坏死性筋膜炎1例

    作者:王朋妹;张忠伟;朱彪

    腹膜后坏死性筋膜炎非常罕见,患者通常存在潜在的致命性感染,早期诊断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当患者病情迅速恶化,出现与临床表现不对等的脓毒症时,需要高度怀疑此病[1].本例为1名64岁的女性肥胖患者,根治性子宫术后第1天出现胸闷气促伴腹胀,并迅速发展为腹膜后坏死性筋膜炎,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4岁,身高155 cm,体重65 kg,因“阴道不规律流血2年加重1个月”入院,于2016年10月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既往有高血压10余年,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qd).术后第1天20:00患者出现胸闷、气急、腹胀,无法缓解;第2天10:00转入ICU.查体T:36.7℃,SPO2:97%,BP:108/65 mmHg(1 mmHg=0.133kPa,下同),R:32次/分,神志清、躁动、气促、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哕音,HR:126 bpm,齐,无病理性杂音,腹部膨隆,无压痛、肌紧张,双下肢不肿.急查血常规、PCT、CRP、心损标志物、生化等(表1),行胸腹盆CT检查:肠管明显扩张、积气,胸腹盆皮下组织及筋膜明显水肿增厚,盆腔术区及腹部盆部皮下组织见散在积气,肺部未见明显异常.考虑严重脓毒症,予留取血培养,泰能(1 g q8h)抗感染.

  • 重症胆源性胰腺炎致腹腔间室综合征25例分析

    作者:贾军峰;彭宁安

    重症胆源性胰腺炎(severe biliary pancreatitis,SBP)是普外科常见急腹症,发展迅速,病死率高.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其严重的并发症.

  • 严重腹腔感染伴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护理

    作者:彭南海;邹志英;叶向红;黎介寿

    腹腔间室综合征(ACS)是由于腹内压(IAP)非生理性急剧升高导致腹腔脏器、心、肺、肾、脑等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综合征[1-3].有研究表明, ACS发生后3 h内及时治疗的病死率在10%~30%, 超过24 h后处理的患者,病死率>66%[4].而腹内压增高是一个渐进过程,因此,早期发现,及时处理,能有效预防腹腔间室综合征的发生.现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收治的33例严重腹腔感染伴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报道如下.

  • 腹腔开放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合并腹腔间室综合征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聂垚;张璐瑶;周晶;柯路;童智慧;李维勤

    目的:回顾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合并腹腔间室综合征(ACS)接受腹腔开放术后器官功能的变化及临床结局,分析腹腔开放治疗对病人预后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 方法:收集SAP合并ACS并且接受腹腔开放减压的病人10例.记录腹腔开放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器官功能指标和病人的临床结局.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例病人,平均年龄为(47±13)岁,胆源性胰腺炎为主要患病原因(6/10).行腹腔开放减压术的具体原因分别为血流动力学紊乱5例,呼吸功能衰竭3例,肾功能衰竭1例,腹腔出血1例.腹腔开放减压后腹腔压力(IAP)明显下降[(30.4±3.062) mmHg vs(14.5 ±1.179) mmHg,P<0.05)],但血流动力学和器官功能指标变化趋势各异.10例病人中死亡5例,病死率为50%. 结论:腹腔开放减压可明显降低SAP合并ACS病人的IAP,但仍会导致继发性器官功能损害,影响ACS病人的预后.

  • 不同腹腔减压方式对腹腔间室综合征大鼠肠道功能的影响

    作者:聂垚;张璐瑶;周晶;柯路;童智慧;李维勤;黎介寿

    目的:观察腹腔开放减压和腹腔梯度减压两种方式对腹腔间室综合征(ACS)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方法:将18只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开放减压组和梯度减压组.其中开放减压组大鼠ACS持续4h后,经腹正中切口迅速使腹腔压力(IAP)降至0mmHg;梯度减压组大鼠ACS持续4h后,通过减慢气腹充气速度,以ΔIAP=-0.5 mmHg/min的速度减压,直至IAP恢复至0 mmHg(减压时间为50 min).在IAP降至0 mmHg后4h处死动物,取末端回肠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肠系膜淋巴结细菌易位测定、肠黏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测定. 结果:梯度减压组与开放减压组比较,肠道病理损伤更小,细菌易位率更低,炎性因子水平更低.其中肠道通透性、细菌易位菌落数、IL-6水平在不同减压方式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同的腹腔减压方式对ACS大鼠的肠道功能影响不同.梯度腹腔减压比开放减压对ACS大鼠肠道功能的损伤更小.

  • 腹腔敞开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作者:袁春娟;倪元红

    0 引言腹腔间室综合征(ACS)是指因创伤、手术或某些疾病引起腹内高压(IAH)导致心血管、肺、肾、腹腔内脏、腹壁和颅脑等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综合征.ACS的治疗之一是敞开腹腔减压.外科ICU的病人发生ACS可高达15%~38 %[1].因此,在病人心、肺、腹腔脏器内稳态稳定后,适时给予肠内营养(EN)对维持胃肠道正常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减少细菌和内毒素移位、防止肝内胆汁淤积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 辨证通腑法联合早期滴定肠内营养治疗腹腔高压病人的临床疗效

    作者:朱宏坤;张海东

    目的 观察辨证通腑法联合早期滴定法实施肠内营养(EN)对腹腔高压病人腹腔压力(IAP)、肠功能、呼吸、循环、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根据IAP值将入组病人分为腹内高压(IAH)组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组,每组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个亚组,每个亚组10例病人.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辨证通腑法(通腑消积、通腑化瘀、通腑益气)并联合早期滴定法实施EN,测定各组之间IAP、EN开始与达标时间、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瓜氨酸、气道压、中心静脉压(CVP)、胱抑素C1(CysC1)水平并记录机械通气(MV)持续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 d死亡人数.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病人均提前了EN开始和达标时间,IAP、iFABP、气道压、CVP和CysC1水平降低(均P<0.05).IAH亚组间MV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CS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亚组间28 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辨证通腑法联合早期滴定法实施EN能够有效降低腹腔高压病人的IAP,提前EN开始和达标时间,改善呼吸、循环、肾功能等器官功能.

  • 腹部手术患者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关系

    作者:王林;李丰

    目的 分析腹部手术患者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44例腹部手术患者资料,其中,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66例(A组),无腹腔间室综合征278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有40例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为60.61%(40/66),明显高于B组的23.02%(64/278)(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腹部手术患者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与多脏器功能衰竭具正相关(r=0.322,P<0.01).结论 腹部手术患者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容易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

  • 腹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理念、内涵及护理应对

    作者:彭南海;叶向红;高勇;陈月英;徐丹丹

    外科危重疾病如腹部严重战创伤、腹腔大出血、严重腹腔感染、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往往合并代谢性酸中毒、低体温、凝血功能障碍、多脏器功能不全,必须紧急外科手术处理,但此类患者又难以承受较长的手术时间.此时,外科手术理念必须从传统模式中摆脱出来,这不仅是手术的成功率,更重要的是患者的存活率.因此,损伤控制性手术(DCS)应运而生,并且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从仅适用于外伤濒死患者的外科技术,拓展为危重患者外科治疗的一种新理念,对其相应的护理工作亦有着巨大挑战.作者就这一理念和内涵阐述其发展历程、理论依据、适应证及治疗策略,制订出护理工作的积极应对措施,明确每一治疗阶段的护理重点,为成功救治危重患者发挥积极作用.

  • 腹内高压对大鼠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伟;朱维铭;李宁;张伟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腹内高压对大鼠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内压10mmHg组和20mmHg组,每组10只.运用氮气气腹法制作大鼠腹内高压动物模型,12h后处死动物取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ELISA法观察不同腹内高压大鼠小肠黏膜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IgA+浆细胞及小肠黏液中sIgA量的变化.结果:腹内压10mmHg组和20mmHg组大鼠肠黏膜CD3+、CD4+及小肠黏液中sIgA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腹内压20mmHg组大鼠肠黏膜CD8+、IgA+浆细胞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肠黏膜CD3+及小肠黏液中sIgA量显著低于10mmHg组(P<0.05).结论:持续的腹内高压可引起大鼠肠黏膜免疫功能下降,导致肠屏障功能障碍.

  • 理气通便方辅助治疗危重患者腹内高压22例

    作者:潘蕾;汪彩红;毛敏杰

    根据腹腔间室综合征协会规定患者腹腔内压力(intra-abdominal pression,IAP)≥10cmH2O称为腹腔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IAH是重症监护患者常见并发症,IAP持续升高会影响腹腔内、外组织器官的血液循环及器官组织功能,形成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导致发生心血管、肺、肾、脑等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合并ACS的危重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1].

  • 腹部手术后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杨玉仙;贾忠

    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一种预后凶险的临床综合征,严重创伤、严重腹腔感染、腹膜后血肿、腹壁血肿等均是其危险因素.2001 年7 月-2010 年7 月本院外科收治严重创伤患者4 528 例,手术后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121 例.为增强临床护士对腹腔间室综合征的认识,提高ACS的有效监护,现将有关监测与护理报道如下.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6例的护理

    作者:陈焱媛;陈爱玲;黄敏

    总结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动态监测腹内压,加强脏器功能监测与护理,做好腹腔减压护理.6例中5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

  • 骨盆骨折合并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的监测与护理

    作者:应瑛;胡红飞

    总结18例骨盆骨折合并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的监测与护理.早期行腹内压、心血管系统功能、呼吸系统功能、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监测,加强腹腔开放后的护理、腹腔关闭修复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可降低死亡率.

  • 三升袋联合维斯第在创伤后ACS腹腔减压术中的应用(附12例)

    作者:杨越涛;王理富;叶永根

    目的 报告了12例创伤后腹腔间室综合征严重腹腔高压病人实施腹腔开放减压术,术中使用三升袋暂时关闭腹腔,联合应用维斯第(VSD)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有效减轻腹腔压力,持续吸走大量渗出的水分,避免过多更换敷料,减少感染机会,减轻患者痛苦及恐惧心理,为病人顺利进入下一治疗环节创造条件.本组患者10例痊愈,1例因凝血功能衰竭,持续出血死亡;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三升袋联合维斯第在创伤后ACS腹腔减压术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32例病情监测与护理

    作者:魏华丽;展思东;乐胜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 ACS)的监测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SAP并发ACS患者采取的监测和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痊愈24例(75%),死亡8例(25%)。结论:疾病严重评分、监测腹内压及各脏器功能、疏通肠道、加强腹腔引流管理、尽早肠内营养等综合护理措施是降低SAP并发ACS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 腹腔间室综合征的微侵袭治疗

    作者:李世宽;胡三元

    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可导致心血管、肺、肾、内脏、胃肠道、腹壁/伤口和颅内生理紊乱和器官功能不全.腹腔开放减压是处理ACS的主要手段,一些学者致力于探索微侵袭减压的可能性,并进行了动物实验,取得良好的结果.

  • 腹腔高压时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作者:沈璟;田亚萍;张勤

    腹腔与外界相对隔绝,密闭腹腔内压力可随呼吸变化,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正常范围为0~5 mmHg(1mmHg=0.133 kPa),一般认为IAP≥12 mmHg即为腹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tion,IAH).当IAP继续升高超过20 mmHg,将引起系统病理生理改变及单个或多脏器功能衰竭,这种临床综合征称为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an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1].

  • 小儿腹内高压和腹腔间室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刘成军;白科

    腹内高压(IAH)和腹腔间室综合征(ACS)是临床危重征象,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若不能早期认识IAH的存在,并给予及时处理,将很快进展到ACS,导致多器官衰竭,乃至死亡.现就IAH/ACS的定义、诊断与治疗等方面作一介绍.

  •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在腹腔间室综合征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作者:杨连祥;刘洪峰;张福楠;张磊;王立军;田贺永;王国强

    目的 探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普外科急性重症胰腺炎、重症肠梗阻及严重腹部创伤等腹部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所有患者均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每日定时测量腹腔压力、血生化检查、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和APACHEⅡ评分.观察2组的治疗有效率、病死率,发生不良事件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3.33%,低于治疗组的93.3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病死率为10.00%,高于治疗组的3.33%,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6.67%,明显高于治疗组的16.67%;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高于治疗组的6.67%,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有着相对较高的治疗有效率,且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84 条记录 3/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