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七根际土壤中酚酸类物质的鉴定及含量测定

    作者:吴立洁;刘杰;王文祎;戴待;程新宇;张子龙;杨瑶珺

    目的:对云南文山三七根际土壤中酚酸的种类进行鉴定,并对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MS、HPLC技术,并通过文献和对照品比对,鉴定了云南文山三七根际土壤中酚酸的种类并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从三七根际土壤提取液中检测到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丁香酸、对香豆酸、阿魏酸和苯甲酸6种酚酸类物质,其中对香豆酸含量高(24.01μg·g-1),丁香酸含量低(1.26μg·g-1)。6种酚酸类成分在三七根际土壤中的含量顺序为对香豆酸>香草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丁香酸。结论:三七根际土壤中的酚酸类物质可能为三七植物须根残体腐解产生,也可能是三七根系分泌产生。

  • 根际土壤化学性质对防风色原酮、香豆素含量的影响

    作者:孙晶波;杨鹤;李鑫;张连学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采集的防风根际土壤化学性质对防风色原酮及香豆素含量的影响.方法:甲醇回流提取,HPLC测定防风中8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根据国家标准规定方法测定根际土壤pH,速效N,P,K,全N及有机质含量.用SPSS 13.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总体上,1批防风样品中4种色原酮含量高于2批样品,且受其根际土壤影响不显著.2批防风有效成分含量受其根际土壤影响显著,土壤pH与药材中补骨脂素和花椒毒素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欧前胡素呈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速效P的含量与除升麻素苷之外的7种有效成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防风色原酮和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含量在不同采收期受其根际土壤的影响不同,采集于10中旬的防风有效成分含量受其根际土壤的各种化学性质影响显著.

  • 三峡库区栽培重楼属药用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

    作者:张静;肖国生;周浓;丁博;赵学巧;郭冬琴;祁俊生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不同品种重楼属药用植物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实地调查与采集三峡库区重楼属药用植物根际土壤,采用微生物稀释平板培养法对重楼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不同产地重楼根际土壤微生物各生理类群数量差异显著,土壤微生物区系中细菌为优势类群,放线菌次之,真菌很少。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不同产地重楼根际土壤磷酸酶、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各异。相关分析显示,根际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选择合适的重楼品种和栽培基地,有利于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提高,从而为重楼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微生态环境。

  • 连作地黄根际土壤中酚酸类物质的动态变化

    作者:杜家方;尹文佳;李娟;张重义

    目的:通过对正茬和重茬地黄进行大田生物测试,并检测土壤中的一元酚酸类物质,为缓解地黄化感自毒作用和消减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检测不同生育时期的正茬和重茬地黄根际土壤中与化感现象密切相关的5种酚酸(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香豆酸和丁香酸).结果:正茬地黄生长健壮.收获时,正茬地黄的块根干重和体积分别为重茬地黄的6.02,7.71倍.结论:苗期和伸长期是连作地黄自毒作用发生的关键时期,此时期,重茬地黄土壤中阿魏酸、香豆酸、丁香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和重茬地黄叶片、块根的生长有较强的反比关系,其中阿魏酸对重茬地黄的抑制作用占主要方面.

  • 根际土壤元素有效性与丹参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沈晓凤;张琦;严铸云;杨新杰;郭晓恒;陈新;万德光

    全国8个省25个产地栽培和野生丹参根际土壤的分析结果表明,丹参产区土壤有效氮(N)、磷(P)、钾(K)、硼(B)、铁(Fe)、锰(Mn)、锌(Zn)、铜(Cu)含量丰缺水平差异较大.有效P,Fe极其丰富,有效K,Zn,Cu较为丰富,有效N,Mn含量较大面积上缺乏,整个产区有效B极缺乏.各元素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并与10种丹参活性成分也存在相关性,其中有效N,B,Fe,Mn影响为显著,其余成分未呈现统计学意义.研究表明土壤营养元素有效性影响着丹参品质,丹参肥料管理的重点是分阶段控制N,B,Fe,Mn肥,并应减少磷肥的施用或不施用磷肥.

  • 不同种植年限黄连根系土壤细菌PCR-DGGE分析

    作者:谭渊;陈强;刘汉军;宋三多;余秀梅;董振寰;唐雪;钟宇舟

    该研究应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不同种植年限正常生长、发病的黄连Coptis chinensis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细菌种群多样性指数,并选取代表性DGGE条带进行克隆测序,构建细菌系统发育树状图.结果表明,正常土样与发病土样土壤细菌种群差异明显,且发病土样多样性指数(H)高于正常土样;代表性条带克隆测序结果表明,黄连种植土壤中未培养细菌为优势菌群,其余类群为食酸菌属、芽孢杆菌属、不动杆菌属、未培养克吕沃尔菌属以及未培养丛毛单胞菌,未发现已报道的植物病原细菌.发病土样中Clone band d的谱带亮度高于正常土样,该条带菌株在分类上属于食酸菌属.显然,黄连种植过程中,根际土壤中细菌种群发生了改变,其中食酸菌属的细菌在发病根际土壤增加,很可能与黄连病害发生有关.

  • 西洋参根腐病发生与根际真菌群落变化关系研究

    作者:余妙;蒋景龙;任绪明;李丽;焦成瑾;杨玲娟;徐皓

    根腐病是西洋参栽培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分析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西洋参根腐病间关系,可为解决根腐病问题提供一定线索.该研究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了空白地(C组)、健康参根际土壤(N组)和根腐病参根际土壤(R组)样品中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组成变化.通过测序,共获得高质量序列505968条,样品稀释曲线表明测序深度充足,取样合理.真菌群落主要属于Ascomycota(54.9%),Basidiomycota(5.6%)等9个门,其优势菌门为Ascomycota;MonograPhella(9.3%),Archaeorhizomyces(3.9%),Mortierella(2.9%)等115个属,其优势菌属为MonograPhella.在属水平上,与C和N组相比,R组中MonograPhella和Mortierella丰度均显著增加.α多样性指数表明,与C组相比,N和R组中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降低,真菌种类减少,R组达到小.β 多样性指数表明,各样品中真菌群落结构均存在明显差异.聚类热图显示各样品中菌属差异较大,R组中MonograPhella和Mortierella比例显著高于C和N组,Trichoderma,Penicillium,CadoPhora在R组中所占比例较小;Phoma和Gibberella在R组中较N组中所占比例显著增加.该研究通过分析土壤根际真菌多样性及群落构成变化,表明真菌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和群落结构失衡可能导致西洋参根腐病的发生,这为防治西洋参根腐病发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当归根际土壤水浸液的自毒作用研究及化感物质的鉴定

    作者:张新慧;郎多勇;张恩和

    目的 通过对当归根际土壤提取液的生物学试验和有机化合物的分离鉴定,探讨当归连作障碍与自毒作用的关系.方法 设置水(CK)、当归根际土水提液100、125、250、500 mg/mL共5个处理,用于当归自毒作用的生物学实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鉴定当归根际土壤有机化合物.结果 125 mg/mL当归根际土壤水提液能显著抑制当归自身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胚根和胚芽的伸长,且随水提液浓度的升高,这种抑制作用增强.在当归根际土壤水提液中鉴定到17个化合物,包括有机酸、酮、醛、酯和烃类等化感物质,其中很多被报道是化感物质.结论 当归根际土壤水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自毒作用,且自毒效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推断自毒作用可能是造成当归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

  • 不同茬口对当归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新慧;张恩和;郎多勇;赵云生;王惠珍

    目的 研究当归正茬、迎茬、连茬对根际土壤主要酶活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比色法测定不同茬口当归根际土壤中脲酶、磷酸酶、多酚氧化酶活性,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 苗期和收获期连茬土壤中的脲酶和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正茬,脲酶活性分别降低16.53%和37.17%,中性磷酸酶活性分别降低28.01%和30.69%;多酚氧化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期均是连茬显著高于正茬,苗期、根膨大期和收获期分别比正茬增加15.10%、83.67%、38.53%.连茬当归产量、挥发油和浸出物量均显著低于正茬,分别比正茬下降49.00%、25.26%、12.58%.结论 连茬栽培中当归产量、挥发油和浸出物量显著低于正茬;连茬栽培当归根际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而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呈升高趋势.

  • 宏基因组学与道地药材研究

    作者:陈晓辰;宋经元;董林林;姚辉;陈士林;韩建萍

    宏基因组学是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微生物基因总和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现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海洋生态环境、土壤生态环境等领域.道地药材凭借其质优、疗效好的优势自古以来被各医家所青睐,其形成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根际微环境在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着重介绍宏基因组学的概念、技术策略以及其在道地药材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一步阐明土壤微生物对道地药材形成机制的影响,并为解决药用植物连作障碍提出新的研究思路.

  • 不同年生的辽宁GAP基地龙胆根际土壤真菌变化特征

    作者:葛彩艳;段宇;韩威;潘华奇;吴小兰;刘晓秋

    目的 研究龙胆根际土壤真菌在不同月份、不同年限变化的特征和趋势,为寻找防治病害的有益真菌种类奠定基础.方法 对辽宁省清原县英额门镇龙胆GAP基地6~9月的二年生和三年生龙胆根际土壤样品进行真菌分离、纯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鉴定11个属,分属于28种真菌,分别为青霉属(Penicillium)9种,木霉属(Trichoderma)4种,镰刀菌属(Fusarium)4种,毛霉属(Mucor)3种,Plectosphaerella2种,毛壳属(Chaetomium)、肉座菌属(Hypocrea)、小球腔菌属(Leptosphaeria)、Gongronella、Simplicillium和Myrmecridium各1种.结论 随生长年限增加,其中真菌属增多,真菌总数增多,有益真菌总数减少,有害真菌总数增多.说明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平衡遭到破坏,可能是植物病害原因之一.

  • 人参化感物质对人参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作者:陈长宝;许世泉;刘继永;李昌禹;王英平;张连学

    目的 探讨人参连作障碍的内外在因素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添加人参提取物和根际土壤物质培养愈伤组织方法研究人参化感作用,通过酶联免疫法分析生长激素(IAA)探讨对抑制生长的机制.结果 生晒参和根际土提取物均显著抑制愈伤组织发育,根基土壤提取物抑制高于人参提取物.各种人参愈伤组织内源IAA的含量各处理变化趋势差别明显,根际土壤提取物两部分处理与对照及生晒参处理区别各异,根基土壤处理内源IAA的含量0~20 d呈下降形式,对照和生晒参处理,0~7 d呈上升趋势,7~20 d又逐渐降低.结论 通过生晒参和根际土提取物均显著抑制愈伤组织发育,显示人参植株及其根基土壤提取物均有抑制效应的化感作用,根际土壤抑制高于参根.

  • 红海榄根际土壤中短小芽孢杆菌菌株DH-11的鉴定及其抗菌活性的分析

    作者:刘冰;彭海燕;赵瑞;李谦;叶波平

    根据菌体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将一株分离自中国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红海榄根际土壤的细菌菌株DH-11鉴定为芽孢杆菌属的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strain DH-11).菌株DH-11是一种革兰阳性短杆菌,大小约为(0.5~0.6)μm×(0.7 ~ 1.5) μm,卵圆形芽孢侧端生.其细胞中的主要脂肪酸为Iso-C15:0和Anteiso-C 15:0,它们的含量占菌体总脂肪酸含量的47.49%和26.21%,其它脂肪酸还包括Iso-C17:1(7.27%)、Anteiso-C17∶ 0(6.92%)、C16∶1 N Alcohol(3.45%)以及C16∶ 0(2.33%)等.与已报道的短小芽孢杆菌菌株B.pumilus ATCC 7061的不同之处在于:菌株DH-11不能利用木糖和甘露醇产酸,且硝酸盐还原呈阳性.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菌株DH-11在改良马铃薯培养基中培养时,获得的培养液及其提取浸膏不能抑制革兰阴性细菌Escherichia coli和Pseudomonas aeruginosus的生长,但对革兰阳性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taphylococcus aureus、Bacillus subtilis和Sarcina lutea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发酵液浸膏1和浸膏2对上述菌株的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500.0和250 μg/mL,浸膏2还可抑制真菌Candida albicans的生长,其MIC为500 μg/mL.

  • 浙贝母土壤真菌DNA提取方法的优化

    作者:袁小凤;路京;宋皓军;刘文洪

    [目的]由于土壤理化性质的复杂性和真菌细胞壁结构的特殊性,从土壤样品中提取真菌基因组DNA往往比较困难,本实验通过方法优化以寻找适合浙贝母土壤真菌DNA的佳方法.[方法]分别采用传统玻璃珠法,Ultra CleanTM土壤DNA提取试剂盒法及改进的试剂盒法等3种方法,提取宁波浙贝母种植区的根际土壤微生物总DNA,利用巢式PCR扩增真菌DNA片段.[结果]3种方法均可提取土壤微生物总DNA.其中改进的试剂盒法提取的DNA电泳结果条带清晰,试剂盒法提取的DNA电泳结果次之,传统玻璃珠法提取的DNA电泳条带不清晰,且有拖尾.对上述三种方法所提取的DNA做巢式PCR分析真菌特异性,传统方法电泳无目的条带,试剂盒法只有第一次PCR电泳有目的条带,只有改进的UltracleanTM土壤DNA提取试剂盒法终获得了350 bp左右的目的条带,而且利用变性凝胶梯度电泳技术(Denatured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成功地检测到不同种源以及根际与非根际土中微生物的差异.因此认为改进的试剂盒法为提取土壤真菌DNA的优选择.[结论]在土壤真菌DNA提取中,合适的振荡方法是土壤真菌能否破壁的关键性因素.

  • 石台县虎杖药材及其根际土壤中硒及重金属元素含量检测与相关性分析

    作者:梅桂林;王星星;孙煜铮;罗汉;方文韬;程翔;相英龙;张雨凤;任勇;刘耀武;方成武

    目的 测定石台县虎杖药材及其根际土壤中Se和重金属Pb、Cd、As、Hg、Cu的含量,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测定Se和重金属Pb、Cd、As、Hg、Cu的含量,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石台县7个乡镇虎杖药材中Se、As、Cu、Cd、Pb、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59、0.32、7.42、0.12、1.38、0.005 mg/kg;根际土壤中Se、As、Cu、Cd、Pb、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34、65.77、44.65、0.95、111.61、0.22 mg/kg.结论 石台县虎杖药材及其根际土壤皆达富硒水平,且虎杖药材与其根际土壤中硒含量呈正相关;但虎杖药材与其根际土壤中As、Cu、Cd、Pb、Hg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不具相关性;石台县7个乡镇虎杖药材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不同产地泽泻及其根际土壤中无机元素分布特征和相关性研究

    作者:谷巍;申修源;周娟娟;吴启南;徐飞;储鸿宇;高杰

    目的:对福建、江西、四川等主产地泽泻块茎及其根际土壤中的无机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研究其元素分布规律,探讨其关联关系.方法: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泽泻块茎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呈现有规律的分布特征,均以S、P、K、Mg、Ca含量较高;建泽泻块茎中S、P、K、Fe、Mg、Ca、Al、Zn等元素含量高于江泽泻和川泽泻,有害重金属含量较低;各产地泽泻对P、S、Zn、Mg、Cu元素有富集作用,其中对P、S元素强烈富集;泽泻块茎中无机元素与根际土壤中无机元素呈现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研究工作为对泽泻药效成分生物合成进行人工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泽泻的道地性成因及品质形成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 太子参根际土壤酚酸类自毒物质的分析测定

    作者:吴丹;赵立;庞文生;周美兰;胡娟

    目的:对太子参根际土壤中酚酸类自毒物质进行分析测定.方法:1 mol/L的NaOH溶液超声提取样品,过滤;HCl调节滤液pH至2.5,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挥干;甲醇定容,高相液相色谱检测.结果:太子参种植后的土壤中对羟基苯甲酸、 香草酸、 丁香酸、 对香豆酸等物质含量高于种植前土壤.结论:太子参种植后的土壤中酚酸类自毒物质含量升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