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MELD评分对肝移植手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赖添顺;郭振辉;苏磊;霍枫;汪邵平;浦淼水;蔡敏捷

    目的 探讨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在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早期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106例终末期肝病患者行肝移植治疗的临床资料.计算术前MELD评分,根据并发症、死亡检验ROC曲线中佳曲线Youden指数高时的MELD截断值进行分组.并对各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06例肝移植患者中各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9-25%.住院28 d和术后3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0.57%和89.62%;非并发症组、并发症组以及生存组、死亡组的MELD评分均值分别为12.00、21.19和13.28、28.27,其MELD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评价并发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24±0.05(p<0.01),死亡检验ROC曲线下面积为0.87±0.06(P<0.01),死亡检验ROC曲线You den指数高时的MELD截断值分别为18.42和27.15:与MELD≤18.42组相比.18.42~27.15组和≥27.15组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 终末期肝病患者术前MELD评分分值越高,肝移植后早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越高;MELD分值对行肝移植术的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预测效果较差.但对死亡的预测效果较好;高分值MELD(≥27.15)是预测肝移植患者术后高并发症发生与死亡的较好指标.

  • 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体会

    作者:张培松;曹葆强;龚仁华;陈淦

    目的 分析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对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普外三科收治的55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5例中血吸虫性肝硬化29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23例,酒精性肝硬化3例.均行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MEDL<14分有44例,20分>MELD≥14分有11例.结果 腹腔镜下成功切除胆囊49例,胆囊次全切除5例,1例因术中胆囊床出血而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31.2±8.8)min,术中出血(52.3±5.85)mL,住院时间(7.6±0.7)d.术后肝下引流管引流大量腹水2例,经对症治疗后,康复出院.无肝功能衰竭、肺感染等不良并发症.结论 术前准确评估肝硬化分级,针对性地进行保肝治疗;术者手术熟练,术中谨防出血,LC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是安全有效的.

  • 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肝移植患者围术期的变化

    作者:施新萍;周露露;毛卫林;娄域峰

    目的:检测外周血中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H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MFR)和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LFR)等在肝移植患者围术期的变化,探讨其在评价术后疗效中的价值。方法应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定量检测37例肝移植受者术前、术后20d外周血中的HFR、MFR、LFR,评估HFR、MFR、LFR及网织红细胞(Ret)的变化;同时连续监测患者移植前后ALT、AST、TP、TB、ALB、PT、INR等肝功能生化及凝血功能指标,并在术前对患者进行肝移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评估HFR、MFR、LFR变化趋势及与MELD评分、肝功能变化趋势的相关性。结果 Ret百分比第5天升至移植前水平;术后第7天显著增高,第10天升至峰值;网织红细胞未成熟指数(IRF)移植后第1天高于移植前水平并呈上升趋势,第7天达到峰值;LFR、TB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MFR、HFR、Ret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而AST、ALT、TP、ALB与MELD评分无相关性(P>0.05)。肝移植术后7d,ALB和TB与术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LT、AST肝移植术后第1~15天显著升高(P<0.05)。结论 LFR、MFR、HFR、IRF与MELD评分相关性良好,能对肝移植患者评估术后疗效提供参考。

  •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估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及预后

    作者:占国清;谭华炳;李芳;李儒贵;张薇薇;胡波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和对短期预后的预测能力.方法 21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被分成血浆置换组(85例)和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MELD评分及3个月时的病死率的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评价MELD评分系统的准确性.结果 治疗后2周,两组MELD评分均有明显的降低(P<0.01),但在MELD>40的患者,则无明显降低;PE组患者病死率(49.4%)低于对照组(64.8%,P<0.05),在MELD≤39的患者,两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佳MELD临界值为26,其敏感度为80.2%,特异度为79.5%,准确性为80.0%,而PE组为30,其敏感度为76.2%,特异度为69.8%,准确性为72.9%.结论 MELD评分能较准确地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短期预后.

  • HBV DNA对不同临床分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

    作者:高洪波;许敏;施海燕;肖蕾;张复春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早、中、晚期患者HBV DNA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统计我院2004-2008年197例不同时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HBV DNA阳性情况,并统计早、中、晚期HBV DNA阳性与阴性组的3个月死亡率,入院2周终未期肝病模型(MELD)分值变化情况.结果 早期HBV DNA阳性及阴性组3个月死亡率分别为34%、7.4%(P<0.01);中期分别为48.8%、44.4%(P>0.05);晚期分别为80.0%、76.9%(P>0.05).早期HBVDNA阳性及阴性组入院2周ΔMELD值分别为3.6±4.8、0.8士4.1(P=0.01);中期分别为1.5±4.2、1.1±6.5(P>0.05);晚期分别为-1.6±7.3、-1.1±5.8(P>0.05).结论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HBV DNA阳性对预后有影响,但中、晚期HBV DNA阳性对预后无影响.

  •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邹美银;章幼奕;赵云;吴月平

    目的 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8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并常规进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探讨它们对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在8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25例短期内死亡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为255.5±92.3 pg/ml,终末期肝病模型计分为25.8±7.3,而存活患者则分别为130.3±100.3pg/ml和15.0±4.9(P<0.005);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终末期肝病模型计分、凝血酶原时间呈正相关(r=0.444,r=0.443,P<0.0001);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终末期肝病模型计分对预后判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和0.882,以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0.9pg/ml和终末期肝病模型计分>22.9为佳截断点,其对患者短期死亡判断的特异性为98.3%,准确率为88.1%.结论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和终末期肝病模型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不同真菌感染对肝衰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林芳;王慧芬;苏海滨;许海苗;赵鸿;牟劲松;闫涛;李晨

    目的 研究不同真菌感染对肝衰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总结肝衰竭合并不同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后者对患者病情和转归的影响.结果 在资料完整的200例患者中,亚急性肝衰竭3例,慢加急性肝衰竭92例,慢性肝衰竭105例.其中浅部真菌感染39例,侵袭性念珠菌感染89例,侵袭性曲霉菌感染72例.感染前三组患者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分别为25.3±6.0、25.1±6.4和26.2±6.2(P>0.05),感染后则分别为25.8±8.7、28.7±9.8和32.9±7.7(P<0.05).MELD评分分别增加0.46、3.66和6.75,感染后三组间MELD评分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0).浅部真菌感染出院时生存18例(46.1%),死亡21例(53.9%),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生存34例(38.2%),死亡55例(61.8%),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生存11例(15.3%),死亡61例(84.7%),三组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对肝衰竭患者病情恶化的影响明显,其次是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浅部真菌感染影响较小.

  • 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丁贵杭;张蓉;马玉爱

    目的 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预测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方法 9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应用MELD评分系统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和治疗前后的血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在MELD≤30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清肌酐(Cr)、MEL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的病死率为47.4%,低于对照组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ELD分值30~39的患者,治疗后的TBIL、INR、Cr、MELD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病死率为72.0%,与对照组的86.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ELD分值≥40的患者,治疗后的TBIL、INR、Cr、MELD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病死率均为100%.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可降低MELD≤30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死率,但不能降低MELD>30患者的病死率,故治疗宜在疾病的早期使用.

  •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对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美龙;窦宇明;沈桂堂;邢同京;咸建春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肝病患者预后预测的准确性.方法 肝硬化患者228例,重型肝炎患者156例,分别计算Child-Pugh及MELD评分,分析两种评分系统对肝病预后评估的优缺点.结果 MELD评分与Child评分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74,MELD评分的预测准确率显著优于Child-Pugh评分(Z =1.96,P <0.05).结论 MELD评分较好地预测肝病患者死亡发生的危险度,其评估效率优于Child-Pugh分级.

  • 多种肝功能评分系统预测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探讨

    作者:曹力;徐海峰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和MELD-Na评分系统及Child-Pugh分级系统对血浆置换治疗的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238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MELD、MELD-Na和Child-Pugh评分系统判断患者在观察3个月期内的预后情况。结果在3个月的观察期内,本组患者生存145例,死亡93例(39.1%);生存患者入院时凝血酶原时间、INR、血清总胆红素、血清钠和肌酐水平分别为(19.6±3.7)秒、(1.6±2.2)、(199.8±50.6)μmol/L、(137.6±7.7) mmol/L和(127.3±10.8)μmol/L,与死亡患者比[分别为(25.3±5.8)秒、(2.3±1.5)、(332.7±120.9)μmol/L、(127.0±14.6) mmol/L和(210.7±75.3)μmol/L],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生存患者MELD、MELD-Na和Child-Pugh计分分别为(19.3±6.9)、(21.1±4.6)和(11.4±2.3),均显著低于死亡患者[分别为(29.2±13.4)、(32.4±5.7)和(15.2±6.7),P<0.05];MELD-Na和MELD评分系统在预测肝衰竭近期病死率方面优于Child-Pugh分级计分。结论MELD、MELD-Na评分系统和Child-Pugh分级系统对于肝衰竭患者的病情判断均有较好的价值,但MELD和MELD-Na评分系统对肝衰竭预后判断的价值更高。

  • 两种评分系统对慢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

    作者:王全楚;岳玮;张凌云;贾战生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和柯伟民评分系统对慢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后3个月转归情况分为生存和死亡组,进行预后预测。结果柯伟民评分系统包括肝性脑病、总胆红素、腹水、PTA、血清肌酐、肝脏斜径或厚度和感染等指标进行计分。在70例慢性肝衰竭患者中,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MELD计分分别为(10.8±6.7)和(27.3±9.7),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柯伟民评分<10分42例,死亡3例(7.1%),10分≤评分<20分26例,死亡12例(46.2%),20分≤评分2例,死亡2例(100%)。柯伟民评分判断肝衰竭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7,标准误为0.041,P<0.000,95%置信区间为(0.796,0.958)。应用该模型判断70例慢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敏感性为94%(16/17),特异性为68%(36/53),准确性为74%。结论 MELD模型和柯伟民评分系统均可以用于慢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判断,但后者计算更为简便。

  • 肝功能评级指标预测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价值分析

    作者:戴光荣;刘文娜;李蓉

    目的 探讨门静脉内径(PV)、血清钠(Na+)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Child-Pugh评分(CPS)、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及MELD-Na评分对预测食管静脉曲张(EV)程度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Child-Pugh分级、CPS、MELD及MELD-Na评分.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将EV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分析以上各指标与EV程度的关系,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上述无创性指标预测中重度EV的能力.结果 EV程度与Child-Pugh分级或评分、PV、MELD评分及MELD-Na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81、0.371、0.302、0.500、0.537,P均<0.05);与血清钠呈负相关(r=-0.574,P<0.05).Na+水平的AUC为0.780,当Na+水平< 133.25mmol/L时预测中重度EV的敏感度为97.7%,特异度为76.9%.结论 Child-Pugh分级和评分、PV、Na+水平、MELD及MELD-Na评分均能较好地反映EV程度;Na+水平是预测中重度EV较敏感的无创性指标.

  • 四种基于MELD的评分系统对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的预测价值分析

    作者:李磊;胡辉;郑晓玮;江守伟;沈强

    目的 比较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及其衍生模型iMELD、MELD-Na和MESO对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12周生存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按照现行中国肝衰竭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纳入67例HBV-ACLF患者,收集患者诊断成立时的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分别计算MELD、iMELD、MELD-Na和MESO模型评分,应用MedCalc 15.8软件分析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MELD及其衍生评分系统对ACLF患者12周死亡风险预测的佳截断点和约登指数,以评价不同评分预测ACLF患者短期生存的效能.结果 在治疗12周内,在67例HBV-ACLF患者中,死亡45例(67.2%);入组时,生存组MELD、iMELD、MELD-Na和MESO评分分别为(22.12±3.24)、(41.59±5.30)、(22.55±4.07)和(1.64±0.24),显著低于死亡组[分别为(30.47± 9.01)、(51.88±11.09)、(32.35±11.58)和(2.28±0.70),P<0.01];MELD、iMELD、MELD-Na和MESO模型预测患者12周生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4、0.802、0.806和0.817,其佳截断点分别为22.70、47.76、22.16和1.69,约登指数分别为0.5040、0.5535、0.4808和0.4818,提示四种模型的预测效能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ELD、iMELD、MELD-Na和MESO四种评分系统对于HBV-ACLF患者12周生存情况均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

  • 酒精性肝病患者肝功能评估方法

    作者:王燕;陆伦根

    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呈迅速增长的趋势,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真实、客观地判断酒精性肝病的病情,能为临床医生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有力的依据.本文介绍了酒精性肝病的各种评估方法.

  • 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预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预后

    作者:张志成;何金秋;杨文龙

    目的:通过观察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在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后3个月时的预后分析,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对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9例重型肝炎患者分成对照组争人工肝组,应用MELD模型公式对每个患者进行评分,观察两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MELD的评分变化及3个月时的死亡率.结果: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MEL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20≤MELD≤29和30≤MELD≤39者MELD评分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人工肝组与对照组比较MELD评分下降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MELD≤19和MELD≥40者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人工肝治疗后分值20≤MELD≤29和30≤MELD≤39者3个月时的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MELD≤19和MELD≥40者人工肝治疗后的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应用该模型判断患者3个月内死亡与否的佳MELD临界值,人工肝组为30,敏感性80.0%,特异性52.0%,c统计值为0.777;而对照组的临界值为25,敏感性为82.6%,特异性为86.7%,c统计值为0.869.结论:20≤MELD≤29和30≤MELD≤39患者应积极进行人工肝治疗,MELD≤19者临床可以积极内科保守治疗而不必进行人工肝治疗,MELD≥40者应尽旱行肝移植手术以挽救患者生命.

  • MELD评分联合Child—Pugh分级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

    作者:官亮;朱水山;邓薇;文艺

    目的 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与Child-Pugh评分系统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2001年8月-2008年2月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失代偿期肝硬化住院患者101例,其中死亡(A组)35例,存活(B组)66例,将2组患者人院及出院时MEID和Child-Pugh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MELD评分:A组为(17.63±2.61)分,B组为(12.53±2.96)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ild-Pugh评分:A组为(12.87±2.05)分,B组为(7.93±1.89)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ELD评分越高.病死率越高(P<0.01),Child-Pugh评分越高,病死率亦越高(P<0.01).结论 MELD评分及Child-Pugh分级均可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做出评估.

  • 人工肝联合内科治疗重型肝炎36例短期预后效果观察

    作者:林志鹏;苏智军;刘江福;郭如意

    目的 探讨人工肝联合内科治疗重型肝炎例短期预后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就诊的72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接受人工肝联合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内科综合治疗,观察两组入院时和治疗3个月后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总胆红素(totalbilirubin,TBIL)和血清肌酐(creatinine,Cr),计算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forend-stageliverdisease,MELD)分值,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后TBIL和IN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14、4.576,P<0.05),且治疗后INR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5,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20≤MELD<30和30≤MELD<40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78、2.860,均P<0.05).结论 人工肝联合内科治疗重型肝炎例短期预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齐雯俊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均进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根据MELD评分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MELD分值、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腹水量水平变化、肝性脑病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两组干预后MELD分值、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腹水量水平、肝性脑病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MELD评分对肝硬化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肝脏储备,降低肝性脑病发生率及病死率.

  • 慢加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患者血清 HBV标志物水平变化及其与 MELD 评分的关系

    作者:鲁旭;韩涛;李莹;张倩

    目的:观察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慢性肝衰竭(CLF)患者血清HBV标志物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ACLF患者62例(ACLF组)、CLF患者52例(CLF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50例(CHB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sAg、HBeAg、HBcAb,并计算MELD评分。分析ACLF组、CLF组血清HBsAg、HBeAg、HBcAb水平与MEL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CLF组、CLF组血清HBsAg水平降低,与CHB组相比,P均<0.05。 ACLF组、CLF组HBeAg阳性者血清HBsAg水平低于CHB组(P均<0.01)。 CLF组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sAg水平低于CHB组(P<0.05)。 CHB组内,HBeAg阳性、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sAg、HBcAb水平相比,P均<0.05。 ACLF组、CLF组MELD评分分别为(23.65±5.23)、(19.73±5.01)分,两组相比,P<0.01。 ACLF组、CLF组血清HBsAg、HBeAg、HBcAb水平与MELD评分无相关性( P均>0.05)。结论 ACLF、CLF患者血清HBsAg水平较CHB患者降低;ACLF、CLF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后情况与HBV标志物水平无相关性。

  • 终末期肝病的预后模型评分与失代偿期肝硬化预后关系研究

    作者:陈国庆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的预后模型评分与失代偿期肝硬化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4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终末期肝病的预后模型评分与病死率评估患者预后.结果 随终末期肝病的预后模型评分增加病死率逐渐增高;死亡组终末期肝病的预后模型评分高于生存组(P<0.05).结论 终末期肝病的预后模型对指导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176 条记录 6/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