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亚健康阳虚体质人群躯干功能区红外热图特征初探

    作者:周浩;朱佳玲;江南;王芹芹;黄祖波;余葱葱;王超

    目的:探讨亚健康阳虚体质人群躯干功能区红外热图典型特征.方法:将94例研究对象分为健康平和质组30例、亚健康阳虚质组34例和亚健康阴虚质组30例,采用DH-2010-B型短焦距非制冷远红外热像仪和IRMView热图分析系统采集并分析热图.结果;阳虚质三焦温度呈“倒金字塔”分布,具有“上热下寒”特征,热图表现为胃脘温度低,腹部呈“水池样”改变,局部有一个或多个“冰块样”低温区;阴虚质热图表现为胃脘温度高,腹部呈“板块样”高温分布,沿髋骨外缘出现“截断”现象.结论:亚健康阳虚体质人群躯干功能区红外热图特征符合中医辨证论治,可为中医精准诊疗提供可视化依据.

  • 乳腺癌局部皮温变化和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柯红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红外热图中局部皮温升高的主要机制,探讨局部皮肤温度变化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 利用红外热像仪测得乳腺癌患者局部皮肤温度变化,分析局部皮肤温度变化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结果乳腺癌红外热图中两乳腺热像不对称,患侧有异常热区及血管形态改变.患侧血管数量增多,患侧乳头温度、乳晕温度也有不同程度增加; 微血管计数值与乳腺肿物与对侧乳腺相同位置的温差呈正相关.结论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是乳腺癌热图中局部热点或热区的主要机制,病灶处局部温升,与MVD呈正相关,与组织学分级有关,红外热像仪在诊断乳腺癌的同时有对患者预后进行预测的可行性.

  • 彩超和红外热图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价值的探讨

    作者:孙丽滨;李雁平;张蔚;田鹏;李雪晶;于英姣

    目的:评价彩超和红外热图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差异和临床价值.方法:对100例患者进行彩超和红外热图检查,将其图像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彩超诊断良恶性肿瘤特异性为88%,恶性肿瘤特异性为97.64%.红外热图诊断良恶性肿瘤特异性为88%,恶性肿瘤特异性为97.59%.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从不同方面反映乳腺肿瘤的情况,综合分析两种结果可提高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

  •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及连续星状神经节注药治疗头面部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研究

    作者:王家双;魏星;包佳巾;杜雯琼;汤达承;吴秋韵

    目的: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头面部疼痛疾病中为剧烈的疼痛疾病之一.本文报道使用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神经妥乐平)及连续星状神经节注药(CSGB)对比药物治疗三叉神经区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本组40例患者,病程3个月~4年.使用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使用改良HAMD评价抑郁程度;同时检查治疗前、后损伤区域红外热图.门诊(OP)组治疗方法:甲钴胺2 mg/日,神经妥乐平2~4片/日,加巴喷丁600~900mg/日或普瑞巴林150~450mg/日.住院(IP)组治疗方法:口服药同OP组,CSGB处方:0.1%罗哌卡因200 ml+神经妥乐平6ml,连接PCA泵(ZBB-Ⅰ型,南通产),持续量0.5~1 ml/h,追加剂量0.5 ml/次,持续使用一周.两组患者均于治疗两周及随访一年后评价效果.结果:患者主诉头面部自发性闪电样疼痛、刀割样疼痛、烧灼样疼痛为主.两组患者平均HAMD评分为21.8±3.8分,平均VAS评分为7.8±1.6分.经过治疗后OP组和IP组患者平均VAS评分分别为5.4±1.2:3.2±0.8分,HAMD评分为18.5±3.1:11.2±2.1分;复发率为45%:20%;治疗前、后局部红外热图平均差值为:1.2~5.8℃.IP组经过14~18个月的随访,疗效相对稳定.对于复发患者则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治疗.结论:两组头面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初步结果表明:与OP组治疗结果比较,IP组加用CSGB方法安全,有效,能够快速控制剧烈疼痛,患区后遗症状大部分缓解.经过一年左右随访大部分患者效果稳定,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 红外热图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肃陵;王正

    红外热图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临床辅助诊断手段,在临床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其理论基础主要是基于人体不同部位体表温度的不同,以及生理和病理状态下体表温度的差异,从而对其进行分析并作出诊断.笔者现将近年来有关红外热图技术在临床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舌象特征的量化研究

    作者:姜智浩;诸凯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不同舌象特征的客观衡量指标与证候的关联性,与舌诊客观指标的临床辨证意义.[方法]以先进技术手段获取不同舌象舌体的图像与热图、表面津液和舌体血液血流灌注率,分析与证候的关系.比较分析了阴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冠心病患者舌象对应的舌色度、津液、血流量、红外热图特征,探索分析客观反映不同证型冠心病患者舌象特征性因素间的关系.气虚血瘀组舌体血流灌注率低于其他两组.[结果]阴虚血瘀组舌色红(R)比高.气虚血瘀组次之,各组舌体温度分布各不相同.舌津液比较中,以对照组舌表面津液量大,阴虚血瘀组小,对照组高.[结论]不同证型冠心病患者舌体色度、温度与分布、血流灌注率及舌表面津液量具有不同表现规律.是舌象客观化研究的重要参数.有临床参考价值.

  • 红外热图对脑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郑秀萍

    目的探讨脑供血不足的红外热图特点.方法运用临床对照实验方法对两组病人进行红外热图的扫描,并存储分析相关资料.结果对照组左右温差无明显差异,温度对称性好.病例组都有不同部位的异常高温区及低温区,同时伴有明显的头面部表浅动脉收缩及舒张功能异常.结论局部的温度高低不仅反映了脑血管的舒缩状态,而且也反映了脑动脉的供血情况.

  • 寒证热证大鼠模型的红外热图研究

    作者:袁永明;陈晓;潘志强;程珂;宫燕;廖明娟

    目的:运用红外热像仪采集和分析大鼠寒热证候信息.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寒药组和热药组,并分别灌服生理盐水、知母加黄柏和附子加干姜,在用药第1、4、7、14天拍摄红外热图和测量腋温.结果:第7天寒药组大鼠尾根部和耳部的温度小于空白组(P<0.05),热药组尾根部温度大于空白组(P<0.05);第14天热药组尾根部和耳部的温度大于空白组和寒药组(P<0.05),3组大鼠腋温无显著差异.结论:红外热图能够反映寒证热证动物模型的部分寒热证候信息;大鼠尾根部是比较灵敏的反映红外热图寒热证候信息的部位;红外热图比腋温更灵敏,更客观.

  • 亚健康态颈部不适的红外热图特征探讨

    作者:王超;张晓抒;高祺;黄祖波

    目的:针对亚健康态颈部不适人群,采用红外热成像检查,提供亚健康态颈部不适的红外热图特征.方法:符合条件者,进行健康体检,分健康组、亚健康组、疾病组,共120例进行颈部红外热图对比分析.结果:①亚健康组的颈部不适部位与热图异常区域符合;②各区域的平均温度、高温度、低温度的组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颈部红外热图可作为判断亚健康态颈部不适的客观依据.

  • 红外热图温度与肿瘤中医证型的关系

    作者:谷华;孙丽斌;于畅;李海存

    目的 通过对特定穴位的热图分析,寻求疾病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 选取病例58例.根据文献研究对于特定疾病,选取特定穴位进行温度测量,观察热图有无异常,试图找到规律.结果 平均温度比较结果显示:气血两虚>实证>虚实夹杂>阴虚>气阴两虚>气虚>阳虚.肿瘤患者在特定穴位会出现异常热区.结论 红外热图显示的整体温度可以作为证型诊断的一个参考,但由于病例数不足,没有确切的温度标准,故不能作为诊断的确切指标.

  • 手机与计算机之间的图像无线交互传输技术及其医学应用

    作者:黄硕;刘静

    研究了一种以手机为医学图像载体的辅助管理系统,实现针对个人的医学影像信息的存储、管理和健康信息的综合分析.文中讨论了以手机为核心的管理系统所涉及到的无线传输技术、手机在移动医疗中的技术能力和手机管理医学图像的方案,并以医用远红外图像的手机-计算机交互为例验证了此系统的可行性.

  • 红外技术在中医舌诊中的应用

    作者:王子焱;张志枫;应荐

    舌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舌诊通过观察舌象了解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之一.传统的舌诊是依靠医生对舌象进行观察、判断、分析、描述,有很大的主观性.红外线是一种波长大于可见光中红光的电磁波,在应用中具有非接触性、无辐射、无创无损等特点.红外热像技术为中医舌诊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也为临床诊疗疾病提供了客观依据.它是通过观察、测定生物体表面温度场和热流的异常来发现或预示病变,故可以利用红外热像仪测定舌面温度场,再通过生物传热计算得其内部温度,进而获取其他参数以使舌诊量化[1].

  • 医用红外热像仪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附500例报告)

    作者:敖宇空;邹卫兵;余小琴;王燕玲;黄香梅;符卫芳

    我院自2005年10月~2006年12月应用HR-2型医用红外热像仪对500例妇女进行乳腺检查,得到1 000个乳腺的热图.经分析归纳,现总结报告如下:

  • 红外热图技术在病毒性肝炎诊断及普查中的应用

    作者:宋朝阳;巩凌彩

    目的:探寻红外热图技术在病毒性肝炎疾病诊断及普查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红外热图技术对63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进行红外热像检查,获取红外热图资料.结果:63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红外热图均出现异常改变.结论:红外热图技术作为一种无损伤的检查手段,对于慢性肝炎在群体普查、病例筛选、早期发现方面无疑有其独特作用.

  • 兔胫骨内血流分布与骨内压的关系

    作者:吴珊鹏;陈巧凤;张灿洪

    目的 探讨兔胫骨内血流分布与骨内压的关系.方法 将15只新西兰纯种大白兔制作成右胫骨上端骨内高压模型,模型制作前后测量患、健肢骨内压,采用红外热像图技术和同位素扫描方法分别检测患膝及健膝温度及放射浓集情况,比较其差异.结果 患膝热像图呈现以膝关节为中心的温度升高图,患膝前、后侧温度为(25.06 ±0.67)、(25.17±0.36)℃,较健膝的(23.89±1.67)、(24.65±1.03)℃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膝放射性浓集度为(13.68±2.89)较健膝的(12.07±1.8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内血流分布与骨内压呈正相关,红外热像图技术可用于测量骨内血流分布.

  • 围绝经期妇女背部督脉红外热图特征研究

    作者:游雄;朱嵘;晏峻峰

    目的:探索围绝经期妇女背部督脉红外热图的特征.方法:选取20岁及以上的269例女性志愿者,采集其背部督脉红外热图,按年龄分成A、B、C3组,A组为绝经前整个生理期组,20 ~44岁妇女67例;B组为围绝经期组,45 ~55岁妇女112例;C组为绝经后期组,56岁及以上妇女90例.分别对背部督脉温度高值、低值以及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温度高值比较,A组高于B组、B组低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温度低值比较,两两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温度平均值比较,A组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女背部大椎穴至长强穴段督脉红外热图在温度表现上围绝经期整体要低于绝经前整个生理期以及绝经后期.

  • 中医脏腑不同证候背俞穴红外热图特征研究

    作者:樊新荣;罗云

    目的:探索中医脏腑不同证候背俞穴红外热图特征.方法: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医脏腑辨证等,从全国亚健康红外测评协作网数据库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9500例脏腑功能异常的红外案例,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不同中医证候肾阳虚、心阳虚、脾虚湿困、胆气虚、肾气虚、脾气虚、肺气虚、心气虚、肺阴虚、肝阴虚、大肠湿热、肝气郁结、胃热、膀胱湿热对应脏腑背俞穴温度依次增高.结论:(1)阳虚、气虚人群对应脏腑背俞穴温度较其他为低,且阳虚更为明显;(2)阴虚人群多表现为背俞穴温度稍高的虚热状态;(3)肝气郁结人群肝脏背俞穴温度较高;(4)实热、湿热人群背俞穴温度较气虚、阳虚、阴虚为高;(5)右侧背俞穴的温度一般较左侧微高.

  • 亚健康态胸痹的临床红外热图特征表现的研究

    作者:丁松屹;陈衍明;王超

    目的:应用医用热成像诊断系统,采集不同人群的红外热图,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并总结出关于亚健康态胸痹的临床红外热图特征表现,为亚健康态胸痹的诊断提供便利和依据,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通过门诊及临床选取研究对象分为健康组(60例)、亚健康态胸痹组(240例)分别进行红外热成像数据采集分析.结果:经红外热成像技术,所有研究对象顺利采集到相应温度数据及相应热区分布变化,通过各组之间对比发现了亚健康态胸痹人群的红外热图的特征性表现.结论:亚健康态胸痹的红外热图表现与正常人群有显著性差异,其特征表现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