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疫情应对中的生物安全问题
本文针对目前疫情处置巾的生物安全现状,根据国内颁布实施的生物安全法律法规,结合国内外参观考察的一些体会,就疫情处理不同环节中的生物安全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疾病预防控制有所帮助.
-
医疗机构针对生物恐怖设定的训练
美国对恐怖分子使用生物、化学武器进行的恐怖活动提高了认识,在炭疽杆菌事件以前就进行了针对恐怖活动的对策训练班.2001年8月曾参加该学习班的大阪大学急救中心机体功能调整医学系的岛津岳士副教授对此作了介绍.
-
四种重要生物恐怖毒素液相芯片多重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包括蓖麻毒素B(Ricin toxion B,RTB)、肉毒梭菌毒素A(Clostri botulinum toxin A,CBTA)、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SEB)及产气荚膜毒素ε(Clostridium perfringens toxin ε,CPTε)在内的4种重要生物恐怖因子的多重液相芯片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双抗夹心法原理和液相芯片技术平台,通过优化偶联抗体浓度和检测抗体浓度以及抗原抗体佳孵育时间,建立4种生物恐怖因子液相芯片多重检测方法.[结果]反应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表明,RTB、CBTA、SEA和CPTε偶联抗体的佳用量分别为20 μg、40μg、80 μg、80μg; RTB、CBTA、SEA和CPTε检测抗体的佳稀释比分别为1:5000、1:1000、1:2000、1:4000:4种毒素抗原抗体佳孵育时间为60min.多重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毒素液相芯片多重检测方法可有效检测上述任意1种毒素、任意2种毒素组合、任意3种毒素组合并能同时检测4种毒素.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RTB、CBTA、SEA、CPTε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 ng/ml、10 ng/ml、5 ng/ml、10 ng/m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4种常见生物恐怖毒素液相芯片多重检测方法通过1次检测能同时检测RTB、CBTA、SEA、CPTε,是一种准确、灵敏、快速和高通量的检测方法.
-
国境口岸生物恐怖特征及医学现场关键应对要点的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国境口岸生物恐怖特征及医学现场关键应对要点.方法 结合《国际卫生条例(2005)》和卫生检疫工作实践,对国境口岸生物恐怖特征及医学现场关键应对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我国面对国际生物恐怖活动的威胁依然存在,国境卫生检疫机构作为第一道防线,应提高认识,从人员防护、技术能力建设、生物战剂样品采集与制备、现场监测、现场排查以及现场处置等方面制定应对措施.结论 国境口岸卫生检疫机构应进一步加强生物恐怖医学应对能力建设,切实加强并提高针对生物恐怖活动的防备和应急能力.
-
生物恐怖应对的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美国“9·11”事件及邮件炭疽袭击事件发生以来,生物恐怖活动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各国政府正在加紧采取措施,防范生物恐怖事件的发生。生物恐怖(bioterrorism)是使用致病性微生物或毒素等作为恐怖袭击武器,通过一定的途径散布致病性细菌、病毒,造成烈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导致人群失能和死亡,引发社会动荡。由于生物恐怖技术含量低、隐蔽性强、威胁性大,一旦发生,后果极为严重[1]。
-
国家级公共卫生机构的概念、发展和作用
1 国家级公共卫生机构的概念疾病全球化和疾病负担模式的转型正使各国公共卫生机构面临严峻挑战.无论富贫强弱,发展程度高低,各国的公共卫生机构应不仅具备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生物恐怖、环境和职业卫生灾害以及其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挑战的能力,还应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控制造成慢性疾病和伤害的危险因素,达到促进全民健康的终目标.
-
生物恐怖应急消毒技术
2001年10月,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生了"炭疽白色粉末邮件"事件,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纽约州、新泽西州、马里兰州、弗吉尼亚州、宾夕法尼亚州、康涅狄格州等地陆续发生了类似事件,尽管只有百余人受感染,22人发病,5人死亡,却造成巨大的社会恐慌和心理恐怖.
-
现场流行病学 第二讲 生物恐怖及其应对
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纽约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根据有关报道,在这次事件中,总共造成了3 646人死亡.自此,恐怖对人类社会的潜在危害给全世界一切善良的人们敲响了警钟.其后发生的由白色粉末邮件引起的炭疽恐怖事件,则使人们对生物恐怖及化学、核恐怖的危害有了更高的警惕和更加清醒的认识.曾有学者估计,如果恐怖分子不是使用飞机撞击世贸大楼,而是成功地使用天花作为生物武器对世贸大楼进行袭击,则其影响可能要延续数个月,终导致约40万人生病,15万人死亡的严重后果.所以进一步认识生物恐怖,做好生物恐怖的防范和应对工作也就成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
-
生物恐怖流行病学
当美国"9·11"恐怖事件的阴霾尚未挥去之际,接二连三的炭疽菌事件,又给美国带来新一轮的社会恐慌.
-
现场流行病学及其特征
现场流行病学正受到我国流行病学同行的热情关注.虽然现场观念和现场调查历来就是流行病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疾病爆发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已经记载了流行病学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但由于微观流行病学方法的出现,对宏观流行病学发展构成严峻挑战;也由于新、旧传染病的出现和复燃,以及生物恐怖等重大公共问题的应急应对越来越受重视,国内多位知名教授呼吁重视现场调查和现场流行病学研究[1-3],结合<现场流行病学>[4]一书的翻译,对现场流行病学的概念和特征作进一步思考.
-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建立病例定义值得注意的问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emergent events of public health)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近年来,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发生,如食物中毒、生物恐怖、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人感染猪链球菌、人禽流感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给整个国家或局部地区带来明显影响,甚至影响社会安定,因而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变得十分重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要的方法是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尽早查明其原因,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事件的发展.在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的过程中,建立病例定义是关键,是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探索病因的基础,因此作为流行病学工作者,应知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病例定义的确定问题,以便在现场处理时能建立一个合适的病例定义,科学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公众应对生物病毒传播防护方法浅析
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之后,发生在美国的炭疽邮包事件标志着生物病毒传媒成为一种新的恐怖袭击形式.在随后几年的国际反恐行动中,也多次在捣毁的恐怖组织窝点发现过对已经绝迹的病毒的研究资料和实践记录.2011年11月初,美国司法部又逮捕了4人涉嫌制造致命的蓖麻毒素,图谋袭击亚特兰大市以打击联邦政府的恐怖分子.由此可见,生物恐怖的威胁形势十分严峻.同时,近几年大规模公共卫生事件也频繁出现,非典、禽流感、甲流感接踵而至,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针对可能发生的生物病毒传播和疫病,公众应了解一些必要的常识,以便在大灾大疫面前沉着应对,科学自救,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病魔之战.
-
通用型基因悬浮芯片检测生物恐怖细菌的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快速、高通量的基因悬浮芯片检测方法,用于生物恐怖病原体的快速筛检.方法 选择保守的细菌16 S rDNA序列,并针对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B.a)、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Y.p)、布鲁菌属(Brucella spp.,Bru)、土拉弗朗西斯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F.t)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等5种生物恐怖细菌设计种(属)特异性探针,经16 S rDNA通用引物341A、519B扩增基因组DNA,用基因悬浮芯片方法进行检测,并对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重复性、检测能力进行验证.结果 经16 S rDNA通用引物扩增,特异性探针杂交检测,能将样本细菌鉴定到属水平,同属菌出现交叉反应;检出限分别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1.5 pg/μl,布鲁菌属20 ps/μl,炭疽芽孢杆菌7 pg/μl,土拉弗朗西斯菌0.1 pg/μl,鼠疫耶尔森菌1.1 pg/μl;15次重复检测各探针变异系数(CV)为5.18%~17.88%,具有较好的重复性;方法可正确检出模拟白色粉末样本中炭疽芽孢杆菌和鼠疫耶尔森菌.结论 建立了通用型基因悬浮芯片检测体系快速高通量筛查生物恐怖细菌的方法.
-
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疫点和疫区的处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员交往、流动越来越频繁,部分人群的免疫力十分低下,给传染病的传播流行创造了条件;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各种自然灾害(地震、水灾、火灾和旱灾等)的发生接连不断,救灾防病形势日益严峻;经济全球化,世界文明之间的冲突使得生物恐怖和其他人为生物破坏越来越成为可能.
-
媒介生物在生物恐怖中的作用及防范策略
人类的历史总是充满着矛盾与斗争,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局部战争巨大灾难的今天,战争的面貌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中东战争、9.11袭击事件和其后发生的白色粉末邮件引起的炭疽恐怖事件,使人们对战争制造者和恐怖组织试制的生物及化学、核武器的危害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在核、化、生毁伤武器中,生物武器的面积及效应大,难于发现和预警,对人、畜和农作物都有传染性,一旦使用,可能形成大面积长期污染.生物武器中媒介生物是藏匿和快速传播疾病的重要环节,进一步认识并做好预防控制是一项长期任务.
-
初步建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东部马脑炎抗体
东部马脑炎病毒(ea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 EEEV,以下简称为东马病毒)是引起东部马脑脊髓炎的病原体.东马病毒主要是通过黑尾脉毛蚊(Culisetamelanura)和环跗库蚊(Culex tarsalis)传播,而且可以经含有病毒的气溶胶通过呼吸道感染人类,感染后发病率高,传染性强,致死率高,缺乏有效的预防方法,病愈后多留有后遗症,所以被国际社会列为防制生物恐怖的主要病种之一,备受世界各国关注.
-
加强临床微生物室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作用
随着新发感染性疾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的涌现,曾已被控制的感染性疾病卷土重来,临床微生物室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愈显突出[1].首先,微生物实验室获得的数据对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了关键性作用;其次,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微生物实验室是感染控制的重要部门;第三,实验室也是抗击新发病原微生物,包括抗生素耐药及生物恐怖的一线战场;第四,它为培训感染科医生提供了场所和必要设施[2].
-
病毒性出血热新进展
病毒性出血热(viral hemorrhagic fever,VHF)是由不同类型病毒所引起,以发热、出血、休克及高病死率为特征的一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当前全球紧锣密鼓反恐怖声中,生物恐怖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包括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BHF)在内的一些易于传播的强致病性出血热病毒被利用于生物恐怖的可能性受到了国内外卫生界的高度重视.
-
国外反生物恐怖演习对我国的启示
目的 介绍国外重要反生物恐怖演习,分析演习所取得的经验教训,为我国的生物恐怖应对及开展反生物恐怖演习服务.方法 搜集整理相关网站及论著中关于反生物恐怖演习的介绍及报告,从这些演习中找到一些规律.结果 等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反生物恐怖演习工作,通过演习可以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得到改进.结论 我国有必要开展相应的反生物恐怖演习,在演习中需要重视及检验:领导层的决策,部门间的合作,新成立机构的作用,现存的一些机制需要改进的方面,国际合作,通讯交流,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医疗机构的应对,疫苗及药品的储备等.
-
美国生物恐怖应对多级实验室网络对我国的启示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反生物恐怖能力建设,但仍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研究分析美国生物恐怖防御实验室网络建设的经验对于我国做好反生物恐怖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