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起家庭聚集性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报道

    作者:叶凌;任宜;毛彬;刘瑞定

    目的 分析和探讨聚集性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传播途径和传播媒介.方法 通过对一起家庭聚集性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探索该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家庭成员4人中,2例有发热、腹泻、腹痛和恶心症状,其中首发病例发病前有蜱叮咬史,另一例病例血WBC和PLT呈进行性下降,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报告2例病例均为阳性;急性期血清检测IgM报告阳性.外环境用布旗法采集蜱类标本中检测出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鼠笼法进行捕鼠后,采集肺、肝、脾等器官进行PCR检测未发现核酸阳性.结论 此次家庭聚集性发病并未见明显的血液传播,2例病例间属于共同暴露还是家庭内传播,人际传播的途径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蜱外是否存在其他传播媒介,该病的储存宿主、传播途径和传播媒介尚需进一步验证.

  • 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新布尼亚病毒L基因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虞吉寅;王忠发;任宜;毛彬

    目的 建立敏感、特异、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RT-PCR)方法,用于新布尼亚病毒的核酸检测.方法 以新布尼亚病毒L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以及TaqMan探针,建立real-time RT-PCR方法,并对舟山市岱山县50份临床疑似患者血清、血浆、25份正常人群血清和从患者血清中分离到的2株病毒样本进行了检测鉴定,并验证了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结果 建立的real-time RT-PCR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标准曲线的循环阈值(Ct)与模板拷贝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 =0.999),低检出浓度为1拷贝/μl,重复性评估批内变异系数均<1.0%.在103份检测标本中,50份临床病例血清血浆标本,30份为阳性,健康人群血清25份和28份鼠肺、鼠肾均为阴性,8份病毒分离培养血样中2份为阳性.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real-time RT-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可用于人与动物新布尼亚病毒核酸的快速检测、病毒分离培养的初步鉴定等.

  • 铜陵市一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作者:何益新;黄永;何嗣胜;齐博;赵武;吴福清

    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聚集性病例发生的原因和传播方式,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分析和实验室检测探讨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显示,该起疫情涉及2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系妯娌关系)和2例隐性感染者(1例为亲属,另1例为同村村民);首发病例由蜱虫叮咬感染,续发病例因接触血液而感染,1例同村村民隐性感染者因接触首发病例血液或分泌物而感染,另1例亲属隐性感染者可能通过气溶胶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感染途径除与蜱虫叮咬有关外,也与接触病例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相关,也不排除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

  • 浙江省舟山市2011-2013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邬辉;王建跃;仝振东;唐安;任飞林;叶凌;王承维

    目的 分析浙江省舟山市2011-2013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例的流行特征,为防控提供建议和对策.方法 收集整理舟山市2011-2013年SFTS病例个案调查表及人口学资料,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1-2013年舟山市共报告SFTS 45例,病死率为11.11%(5/45),其中岱山县41例(91.11%).病例以山区丘陵>50岁人群为主(93.33%),5-7月为发病高峰(84.44%),多数为农民(42.22%)和家务待业(3111%),男女性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病例有发热(97.78%)、食欲减退(9111%)、乏力(62.22%)、畏寒(44.44%)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且均伴有血小板、白细胞水平进行性下降.病例居住地环境卫生普遍较差,且病前2周进行农田种植等户外活动的比例为68.89%(31/45),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蜱叮咬史,并发现3起流行病学相关事件.结论 舟山市SFTS是由新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具有清晰流行病学特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蜱为主要的传播媒介,且可能存在人传人现象.改善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及做好户外防护措施对降低发病具有一定意义.

  • 一起聚集性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作者:唐晓燕;崔宁;康锴;王海峰;尤爱国;赵国华;杨家强;黄学勇;杜燕华;陈豪敏;刘国华;许汴利

    目的 分析和总结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和诊疗经验.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收集病案资料,对2010年河南省一起聚集性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共5例)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效果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实时荧光RT-PCR和病原分离方法检测病例血液标本.结果 5例病例新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其中2例标本中分离出新布尼亚病毒.病例出现发热(5/5)、全身酸痛(5/5)、乏力(5/5)、纳差(5/5)、恶心(5/5)、畏寒(4/5)、咳嗽(4/5)、咳痰(4/5)、呕吐(3/5)、眼结膜充血(3/5)等症状;伴有白细胞下降(5/5)、血小板减少(5/5)、谷丙转氨酶升高(4/5)、谷草转氨酶升高(4/5)、乳酸脱氢酶升高(5/5)、肌酸激酶升高(4/5)、尿蛋白阳性(3/5).经对症、支持治疗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首发病例死亡,4例续发病例均痊愈出院,平均病程为15.4d.结论 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临床表现复杂,呈多脏器损害,及时对症治疗,预后良好.

  • 河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区蜱类分布及媒介携带新布尼亚病毒状况调查

    作者:刘洋;黄学勇;杜燕华;王海峰;许汴利

    目的 调查河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地区蜱的种类分布、季节消长和有关吸血媒介携带新布尼亚病毒情况.方法 2011年3-12月,在信阳和济源市,采用人工布旗法采集游离蜱,以及采用宿主体表捕捉法采集寄生蜱,并进行分类鉴定,分析蜱的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采集牛虻(16组38只)、牛虱(16组224只)、蚊子(17组238只)、蜱(77组825只)等吸血媒介,用RT-PCR方法进行新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在信阳、济源两个地区共采集蜱12 388只,隶属于2个科5个属6个种.在信阳市获蜱622只,分为2个科3个属3个种,分别为拉哈尔钝缘蜱2只(0.32%),长角血蜱451只(72.51%),微小牛蜱117只(18.81%);在济源市获蜱11 766只,分为1个科4个属5个种,长角血蜱7718只(65.60%),小亚璃眼蜱164只(1.39%),其他蜱种(如残缘璃眼蜱、微小牛蜱、血红扇头蜱等)共710只(6.03%),其中长角血蜱在两个地区均有分布,为河南省绝对优势种.3-10月份均为蜱的活动期,平均密度为160只/人工小时,其中5-7月份分别为278、209、542只/人工小时,为活动高峰期.在11组蜱和3组牛虻中检测到新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其余吸血虫媒均为阴性.结论 拉哈尔钝缘蜱、长角血蜱、微小牛蜱、小亚璃眼蜱、血红扇头蜱、残缘璃眼蜱等在河南省均有存在,长角血蜱为优势种,蜱的密度随季节变化;部分蜱、牛虻中新布尼亚病毒PCR检测结果为阳性.

  • 新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黄学勇;杜燕华;李幸乐;马宏;满瑞琴;康锴;唐晓燕;陈豪敏;刘国华;许汴利

    目的 建立检测新布尼亚病毒IgG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方法 用分离到的5株新布尼亚病毒株感染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制备抗原片,优化IFA工作条件,进行IFA法的特异度和敏感度评价,应用建立的IFA方法对2007-2011年在河南省信阳地区采集的126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并与RT-PCR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筛选出免疫荧光反应特异、稳定性较好的WZ69毒株作为建立新布尼亚病毒IFA检测方法的抗原种子株.IFA方法的佳工作条件:一抗(患者血清)适稀释度为1∶40;二抗(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羊抗人IgG抗体)适稀释度为1∶150;二抗中伊文思蓝适稀释度为1∶20000.在126例患者中,新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性者96例,阴性者30例,抗体阳性率为76.19%,与RT-PCR的检测阳性率[72.22%(91/1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的新布尼亚病毒IgG抗体IFA检测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可用于新布尼亚病毒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实验室检测.

  • 新布尼亚病毒在非洲绿猴肾细胞中的培养与分离鉴定

    作者:杜燕华;黄学勇;邓文斌;马红霞;马宏;满瑞琴;康锴;陈豪敏;刘国华;许汴利

    目的 应用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培养并分离鉴定新布尼亚病毒.方法 在2009-2011年河南省信阳地区发热伴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综合征病例的血清标本中,筛选出新布尼亚病毒RT-PCR检测阳性且保存质量较好的164份标本,在Vero细胞系中培养,观察细胞致病变效应,进行实时荧光RT-PCR、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和电镜观察.选取10份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序列进行比对.结果 164份标本经Vero细胞培养,未观察到明显的特异性细胞病变;有67份实时荧光RT-PCR检测阳性,阳性率为40.85%.10份标本的核酸相似度在97.8% ~ 100%之间,与新布尼亚病毒分离株(登录号HQ141600.1)相似度>99%;67份实时荧光RT-PCR检测阳性标本中有58份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可见特异性的荧光颗粒,对1份实时荧光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均为阳性的标本进行电镜观察,可见80~ 100 nm的球形病毒颗粒.结论 Vero细胞适用于新布尼亚病毒的培养、分离和鉴定.

  • 一起经接触传播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调查

    作者:黄文忠;余向华;吴红照;张磊;缪梓萍;吕华坤

    目的:调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例的感染来源,为疫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2例患者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史,并对其居家周围的宿主动物(鼠、羊、犬)和蜱进行监测,对采集到的鼠形动物肝、脾标本和蜱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特异核酸,对采集到的鼠形动物血清和羊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SFTSV抗体。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测结果病例乙可以确诊为SFTS新发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病例无蜱接触史,很可能是在护理期间接触病例甲的分泌物被感染;患者同村居民的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村存在既往感染或隐性感染,而且该村家畜和野生动物(鼠)携带蜱,提示该村可能存在SFTSV的疫源地。结论 SFTS可以经接触传播,密切接触者应加强个体防护。

  • 国内发现首例非亚裔人种感染新布尼亚病毒临床分析

    作者:盛丽娜;楼莲青;胡永桃;吴霜;叶韦玮;金凌震;朱鑫明;董选军;朱列波

    2009年3月起,我国先后在湖北、河南及浙江等多省发现蜱虫叮咬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此类患者严重者会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2010年5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这些患者血液中分离得到了一种新的RNA病毒,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简称新型布尼亚病毒[1].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新布尼亚病毒感染与蜱虫叮咬相关,地理分布主要在中国、韩国和日本,基本以东亚地区为主,均为亚裔人种[2-4].日本在2005年发现2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患者,后血清中分离到新布尼亚病毒,为世界先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2].目前国内发现新布尼亚病毒感染均为亚裔人种,未发现其他人种感染的报道.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于2016年10月收治了国内首例外籍非黄种人感染新布尼亚病毒患者,现报道如下.

  • 信阳市新布尼亚病毒实验室检测结果

    作者:吕惠荣;杨云惠

    目的 分析信阳市新布尼亚病毒实验室检测结果,掌握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趋势,为该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综合防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采集临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断病例血清标本579份,应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新布尼亚病毒.结果 579份样本中,新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95份,阳性率50.95%;其中商城县阳性率为22.45%,光山县阳性率为7.08%,占总阳性率的比例为44.07%(130/295)和13.90%(41/295).病例发病集中在4-7月份,布尼亚病毒感染阳性率以61 ~70岁组高,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0.552,p<0.01).结论 信阳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大年龄组高发,新布尼亚病毒为其主要病原.

  • 130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作者:姜真实

    目的 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13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0例患者中的主要职业为农民,发病时间多在5~10月,25.38%患者被蜱虫叮咬过;主要症状为乏力、发热、全身不适、恶心、腹泻、肌肉酸痛、头痛、呕吐、纳差等;主要体征为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接触有痛感;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尿蛋白、CK、AST、ALT、LDH升高,PLT和WBC降低.130例患者中,19例发生死亡,病死率为14.62%,其中大多数为年龄较大,有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以及有基础性疾病,但未进行有效治疗的患者病死率高.结论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确诊后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以减少死亡率.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的实验室研究

    作者:郑瑞;戴美珍;王青;陈华忠;林慧君;陈葆国;李伯利

    目的 探索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的免疫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台州医院2015年3月至10月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形态学分析患者的外周血及骨髓涂片表现,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浆细胞免疫表型特点,并检测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不同类型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数量及细胞因子水平之间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结果 16例患者外周血浆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增生,此类外周血浆细胞表型为CD38++ CD138+ CD45+CD19+,为正常成熟浆细胞.其中10例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比例>0.030,2例患者浆细胞比例>0.300.重型及危重型组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比例较普通型患者显著增高(0.052比0.016,P<0.05).9例患者骨髓涂片均可见组织细胞及噬血细胞,其中3例患者达到噬血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诊断标准,8例患者浆细胞比例≥0.030.患者极期血清IL-6、IL-10及γ干扰素水平明显增高,中位数值分别为49.75、26.98及17.57 ng/L,而IL-2、IL-4及TNF α血清水平无明显改变.重型及危重型组患者血清IL-6(132.36比22.81 ng/L)和IL-10(75.28比6.33 ng/L)较普通型患者显著增高(均P<0.05),而γ干扰素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极期血清IgG、IgA及IgM水平中位数分别为11.6、2.56和1.60 g/L,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本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表现出过度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现象,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外周血浆细胞比例及细胞因子IL-6和IL-10水平相关.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六例患者骨髓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青;李伯利;陈葆国;陈华忠;邵燕萍;郑瑞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骨髓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11月台州医院新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的6例 SFTS 患者的骨髓形态学和临床资料。结果6例 SFTS 患者骨髓涂片中淋巴样和单核样组织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多,比例为0.02~0.23,且均伴有噬血现象。其中2例符合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的临床诊断标准,4例为 HLH 高度疑似患者。结论 SFTS 疾病进展很可能与新布尼亚病毒继发的HLH 密切相关,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有助于 SFTS 的早期鉴别诊断。

  • 一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

    作者:陈少军;周荣光;朱成艳

    目的 对句容市发生的一例罕见病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为防控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一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进行调查,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结果 该病例系由蜱叮咬感染新布尼亚病毒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密切接触者无发病.结论 句容市是新布尼亚病毒流行区域,医疗防疫人员应提高警惕加强该病种防控.

  •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临床和血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施超;喻荣彬;石平;陈善辉;谭文文;周建刚;钱燕华

    目的:分析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的临床特点和血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依《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诊断标准共收集17例患者,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总抗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进行病原学诊断.结果:1996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暴发疫情发病11例,2010年对留存的7例患者血清进行复核,5份检出新布尼亚病毒总抗体阳性;2010年对1996年疫情中的4例病例再次采样检测,4份标本新布尼亚病毒总抗体阳性.1996年疫情病例1 1例,2010~2012年监测发现新布尼亚病毒病例6例,合计17例病例中,死亡5例,重症1例,轻症11例,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发热(100.00%)、血小板减少(100.00%)、白细胞减少(76.47%)以及出血症状、全身中毒症状等.结论:初步观察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抗体阳性可持续14年以上;该病毒感染临床上包括无症状、轻症、重症和死亡病例;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出血和全身中毒症状等.

    关键词: 新布尼亚病毒 感染
  • 丽水市首例新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调查

    作者:李晔;蓝玉清;柳付明;潘孝猛;於洋;孙继民

    目的 报告丽水市一例新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为SFTSV感染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患者进行个案调查、 病毒实验室检测,对患者居住和工作环境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媒介生物监测,对当地接触者进行血清学筛查,分析致病原因.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 乏力、 腹泻、 意识障碍和多器官功能损害;血常规显示外周血小板减少(低5×109/L),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高75 mg/L),红细胞降低(低1.07×1012/L),白细胞降低(低1.80×109/L);血液样本检测SFTSV核酸阳性;经抗病毒、 抗感染对症治疗后,抢救无效死亡.患者有野外作业史和蜱虫叮咬史,但活动地区的蜱检测SFTSV核酸阴性.采集患者家属及周边居民的血液标本32份,检测SFTSV抗体,发现血清学阳性1例,病例搜索未发现其他病例.结论 该患者确诊为丽水市首例新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传染来源高度怀疑为当地蜱虫.

  • 2014年浙江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马婷;孙继民;龚震宇;张蓉;严剑波;任宜;常玥;顾时平;施旭光

    目的 分析浙江省2014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4年浙江省SFTS病例资料,建立数据库并分析.结果 2014年浙江省SFTS确诊病例57例,死亡10例,病死率为17.54%.病例呈现出5月和8月两个高峰期;平均年龄为(58.75±16.30)岁,不同年龄组人群病死率不同(x2=10.148,P=0.008,P=0.05);农民占89.29%.病例发病前2周内53.85%的病例有户外活动史,多从事种地、割草、采茶等活动,29.09%有明确蜱暴露史,54.90%家里饲养动物,51.06%有老鼠暴露史.大部分病例有发热、疲劳、畏寒、肌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且均伴有血小板和白细胞进行性下降;存活和死亡病例间牙龈出血症状不同(x2=4.114,P=0.043,P=0.05).存活组从发病到确诊时间间隔平均5.5d,死亡组7.5d,病例从确诊到死亡平均3.5d,其中有2人是死亡后才被确诊.结论 浙江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季节性,中老年农民高发,户外活动做好个人防护及早诊断、早治疗对该病的预防控制有重要意义.

  • 2013年河南省新布尼亚病毒的分离与S片段基因特征分析

    作者:杜燕华;王海霞;黄学勇;马红霞;许汴利

    目的 分离2013年河南省新布尼亚病毒分离株,并了解S片段序列特征.方法 采集2013年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急性期血清,用Vero细胞分离新布尼亚病毒,对分离到的毒株采用RT PCR法扩增病毒S片段基因,并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从采集的64份标本中分离到新布尼亚病毒22株,新分离的毒株的S片基因序列比对发现,同源性在94.6%~100%之间,其双义编码的两个蛋白质,NSs蛋白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在95.90%~100%之间,N蛋白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在99.50%~100%之间.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22株病毒株分属于A、B和E三个基因型,其中A型18株,B和E型各2株.结论 2013年河南省新布尼亚病毒以A基因型为主要流行型别.

  • 辽宁省首次发现的新布尼亚病毒其培养特性的研究

    作者:刘芸;姚文清;耿英芝;孙英伟;陈静乙;王博;韩仰欢;孙海波;雷露;李建东;于丹梅;宫润妍

    目的 探讨发热伴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在细胞分离培养时表现的特异性.方法 收集发病一周以内发热伴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血液,首先做血清学检测排除汉坦病毒(Hantavirus,HV),然后将样本采用多种细胞培养的方法进行病毒分离.后采用逆转录(RT-PCR)方法对病毒进行鉴定.结果 从我省发热伴出血征候群血液样本分离出病毒12株,经鉴定均为新布尼亚病毒.结论 我省东部山区及丘陵地带有新布尼亚病毒流行,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与肾综合征出血热极为相似.但体外细胞培养及核苷酸序列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3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