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国10个市县老年人大肠癌流行特征与趋势

    作者:雷涛;方罗;陈万青;张思维;应倩;何兆毅;雷通海

    目的 分析中国10个市县老年人大肠癌流行特征.方法 描述1988-2002年10个市县老年人(≥65岁)大肠癌发病、死亡的件别、年龄、城乡、时间变化特征与趋势.结果 10个市县肿瘤登记处人口覆盖数为312 330 727人年,新发大肠癌62 793例,发病率20.10/10万.老年人大肠癌33 906例,发病率113.16/10万,占大肠癌发病的54.00%.老年人直肠癌和结肠癌发病率分别为49.81/10万和63.35/10万,占大肠癌发病的44.01%和55.99%.大肠癌死亡35 545例,死亡率11.38/10万.老年人大肠癌死亡22 753例,死亡率75.92/10万,占全部年龄大肠癌死亡的64.01%.老年人直肠癌和结肠癌死亡率分别为37.09/10万和38.86/10万.男性老年人大肠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分别高出女性30.23%、27.53%.城市老年人大肠癌发病率为农村地区的457%;死亡率是农村的366%.1988-2002年老年人大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老年人为大肠癌的高发人群.老年人大肠癌的防冶已成为社会的重大课题.

  • 饮茶对大鼠大肠变性隐窝病灶及大肠肿瘤的影响

    作者:贾旭东;王伟;崔文明;韩驰

    以二甲基肼诱发Wistar大鼠大肠癌为模型,研究了绿茶和茶色素(红茶的主要成分)大肠癌的化学预防作用和对大肠肿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第16周2个饮茶组动物的变性隐窝病灶(ACF)形成数比阳性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在第32周时阳性对照组100%发生了肿瘤(平均瘤数为2.6个/只,平均瘤体积为294.7mm3/瘤).绿茶组和茶色素组的平均瘤数抑制率分别为47.1%和43.1%,平均瘤体积抑制率分别为77.1%和68.1%.表明绿茶和茶色素对实验性大肠肿瘤具有预防作用,ACF作为一个有用的中间终点可代替癌发生率进行大肠癌化学预防剂研究.

  • 六类肿瘤遗传倾向强

    作者:施源

    肿瘤:案例4:肠镜检查让他吓了一跳30岁出头的史先生正值事业的上升期,却得到了一个他无论如何始料未及的噩耗:医院通知他,经检查,他被确诊为直肠癌,需要立即手术治疗.得到医生诊断报告和治疗方案的时候,史先生的内心是极度恐惧的.自己的父亲早早离开了自己,原因就是大肠肿瘤,本以为这样的事发生概率不大,当时也只顾着悲伤难过没有细想,没想到现在同样的悲剧竟发生在自己身上,难道这种病还会遗传吗?

  • 社区大肠癌因症就诊早发现工作十年评估

    作者:孙才坚;姚淇;徐静罡;郁宝铭

    目的评估上海市卢湾区社区大肠癌因症就诊早发现十年工作(1991.7~2001.6)的方法和效用.方法1.在区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①建立全区一、二级医院参加的社区大肠癌因症就诊早发现网络;②培训医技人员和对有二周以上肛肠症状的病人推行4项常规检查程序(直肠指检,乙结镜或结肠镜检查,大便隐血试验和X线气钡灌肠双对比造影);③开展社区大肠癌防治健康教育;④对大肠癌因症就诊早诊断技术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2.上海市卫生局、市肿瘤防治办公室于1994年起向全市推广卢湾区大肠癌早发现工作经验.结果①卢湾区建网后组(n=63)大肠癌初发肛肠症状至确诊的持续时间比建网前组(n=14)缩短;②卢湾区组和区外对照组南市区组大肠癌的期别构成有显著差别;③卢湾区组早诊断技术挽回每个DALY费用折合727.03美元;④上海市于1994年起推广卢湾区大肠癌早发现的工作经验,至1998年,全市大肠癌早期率达18.48%,较以前的6.5%和7.3%有了提高;⑤健康教育干预后,居民大肠癌防治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结论本研究提示,社区大肠癌因症就诊早发现网络是开展大肠癌二级预防工作的有效形式.大肠癌因症就诊早诊断技术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宜技术.社区大肠癌防治健康教育能对肛肠病人的就医行为产生干预效果,对大肠癌的早期发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端粒酶检测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陈军;冯树臻;王朝晖

    目的探讨端粒酶检测对大肠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有银染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对35例大肠癌及相应癌旁组织、21例大肠腺瘤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35例大肠癌中,端粒酶阳性者33例,阳性率94.29%;癌旁正常粘膜中端粒酶阳性1例,阳性率为2.86%;21例大肠腺瘤中5例端粒酶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19.05%.对大肠癌进一步分期研究发现,端粒酶活性与Dukes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端粒酶活性检测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 结肠黑变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沈德海;陈宗永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与大肠肿瘤是伴发还是因果关系及其转归.方法1998-01/2001-12在2 768例结肠镜检查中发现58例粘膜呈虎皮样改变,作粘膜活检后观察病理组织学上的表现.结果58例经病理证实为结肠黑变病,其中60岁以上42例,40~60岁16例.随访32例中结肠黑变消失6例,好转19例,无改变7例.结论结肠黑变病是一种以肠粘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疾病,便秘和长期服用泻药是发病原因之一,有息肉及癌变的发生倾向.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对症治疗可使结肠黑变逆向转归.

  • 大肠腺瘤及癌组织中β-catenin、APC及CD44V6异常改变的意义

    作者:王东旭;苏铃;房殿春;李伟;王建文;闫晓初

    目的探讨β-catenin、APC基因及黏附分子CD44V6在大肠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运用PCR-SSCP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肠腺瘤25例,大肠癌90例及癌旁正常粘膜45例中APC、β-catenin基因突变、蛋白表达及粘附分子CD44V6的表达.结果大肠粘膜中未见β-catenin、APC基因突变及CD44V6阳性表达(0%,0%,0%),而APC蛋白表达阳性率为100%(45/45).大肠腺瘤β-catenin突变率及蛋白异常表达率分别为24%(6/25),32%(8/25).APC突变率及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2%(3/25)、80%(20/25).CD44V6异常表达率为4%(1/25).大肠癌中β-catenin突变率、蛋白表达率分别为27.8%(25/90)及32.2%(29/90),APC突变率、蛋白表达率分别为22.2%(20/90)及44.4%(40/90).CD44V6表达率72.2%(65/90).大肠癌及腺瘤中β-catenin突变率及蛋白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P<0.05,P<0.01),而大肠癌与腺瘤组织间无显著差别(P>0.05).大肠癌中APC突变率及蛋白表达缺失率、CD44V6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腺瘤及正常大肠黏膜(P<0.05,P<0.01),而大肠腺瘤与正常组织间无显著差别(P>0.05).CD44V6表达异常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三种基因改变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β-catenin、APC基因改变在大肠腺瘤向癌的转化中起一定作用.黏附分子CD44V6表达异常与大肠癌的预后有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 大肠肿瘤形成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的表达研究

    作者:冯莉;江晓华;付极;罗志谋;吴云林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EGFR、c-erbB-2和c-erbB-3在大肠肿瘤转化过程中的表达方式.方法选取病理检查证实的大肠息肉、大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和大肠腺癌病人共355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技术,分别对所选取的标本进行EGFR、c-erbB-2和c-erbB-3检测,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增生性息肉组EGFR、c-erbB-2和c-erbB-3三者的阳性表达率均较低;EGFR与c-erbB-2的腺瘤表达率较腺癌高;而c-erbB-3的腺瘤表达率较腺癌低.EGFR、c-erbB-2在管状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较管状绒毛状腺瘤高,而c-erbB-3在管状绒毛状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管状腺瘤.EGFR、c-erbB-2和c-erbB-3三者在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和粘液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较高,均>50%.三者均有共同表达,其阳性表达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EGFR,c-erbB-2与大肠腺癌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而c-erbB-3蛋白与大肠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形成过程中,EGFR家族蛋白起着不同的作用,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在不同类型的大肠肿瘤中,EGFR家族蛋白的表达或共同表达具有不同特点;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三种蛋白在信号传导过程中有共同作用,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

  • 康巴地区大肠癌发病率调查分析

    作者:张春燕;徐国庆;邓明琼;徐丽

    目的探讨研究康巴地区大肠肿瘤的发病学特点.方法分析2000~2004年间康巴地区的304例肠镜检查病人临床资料.结果全部受检查病人中检出大肠肿瘤46例(15.13%),其中直肠癌28例(60.87%),结肠癌18例(39.13%).民族分布:藏族16例,汉族30例,检出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康巴地区大肠肿瘤中汉民检出率高于藏民检出率.建议少食油煎及焙烤食品,多食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食物.

  • 淋巴显影对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作者:汪金生;吴桂荣;薛松;吴小超;庄永敬;卢良声

    目的:了解淋巴显影对大肠癌系膜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术中向肿瘤两端的正常肠壁浆膜下各注射美蓝1ml,观察肠系膜淋巴结显影情况,并切取系膜各站淋巴结做病理检查.结果:18例肠系膜淋巴结显影良好的病例,术后淋巴结病检无一例转移;15例显影不良的病例,术后病理检查13例淋巴结转移.结论:肠系膜各站淋巴结显影良好的病例,提示区域淋巴结可能没有转移,而淋巴结显影不良的病例则强烈提示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这对医生术中判断大肠癌患者淋巴转移有一定指导意义.

  • 梗阻性大肠癌的外科治疗体会

    作者:邓军奇;李青云

    目的:探讨梗阻性大肠癌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右半结肠癌24例,横结肠癌3例,结肠脾曲癌8例,降结肠癌14例,乙状结肠癌5例,直乙状结肠交界2例.结果:56例病人中Ⅰ期切除33例,Ⅱ期切除18例,捷径手术5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8例,肺部感染6例,腹腔感染3例,胸腔积液1例,肠瘘1例,经积极治疗后痊愈.死亡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9%,手术病死率为1.8%.结论:对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病人,施行个体化手术方案及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 不可忽视的大肠息肉

    作者:刘继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逐渐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近,我国原本发病率较低的大肠肿瘤,近年来发病率跃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占癌症死因的第5位,严重危害大众生命健康.目前普遍认为,大肠癌的发生经历了息肉、腺瘤、癌变的演进过程,即大肠息肉可以发生癌变,终演变为大肠癌.相关研究表明,这一过程需要10~15年的时间.西方国家大肠肿瘤的发病率近20年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分析其原因,社会认识程度普遍提高,特别是大肠息肉的及早发现及内镜下切除是重要的因素.

  •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艳菊;刘吉纯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以正常人作对照分析.结果:大肠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而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的改变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CD3+、CD4+及NK细胞数量CD4+/CD8+细胞比值越低,CD8+细胞水平越高(P<0.05).结论: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可用于大肠癌患者的免疫状态监测.

  • β-catenin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李竞平;高志安;马丙兰;彭大颖

    目的: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23例大肠腺瘤及62例大肠癌标本中β-catenin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β-catenin在大肠癌表达缺失率、异位表达率高于大肠腺瘤中相应表达率(P=0.00,P=0.027);大肠癌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缺失率、异位表达率及表达程度在中、低分化间,高、低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浸透浆膜组高于未浸透浆膜组,在淋巴结有转移组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TNM分期(Ⅲ+Ⅳ期)高于(Ⅰ+Ⅱ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catenin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有密切关系.

  • 谷胱甘肽转移酶M1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发生关系的多水平Meta回归分析

    作者:何寒青;陈坤;张扬;童峰;范春红;宋亮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GST)M1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发生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水平Meta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合并效应值估计和异质性相关因素的研究.结果GSTM1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发生有关(合并OR值为1.17,95%CI:1.08~1.26),种族类别、人群GSTM1基因基线缺失率等为研究间异质性的相关因素(P<0.05);分层回归中,亚洲人、高加索人及低基线缺失水平人群(50%以下)中的GSTM1基因缺失型是大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合并OR值分别为1.14、1.25、1.29),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TM1纯合缺失型是大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与人群的GSTM1基线缺失率和种族类别有关.

  • 大肠癌序贯筛检方案在人群中应用的前瞻性评估

    作者:刘希永;郑树;陈坤;马新源;周伦;余海;姚开颜;陈康;蔡善荣;张苏展

    目的 建立并验证大肠癌序贯筛检方案在我国人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以大肠癌高发区嘉善县1989年30岁及以上者作为目标人群,采用随机分组空白对照研究设计,以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结合个体危险度隶属度函数(AD值)为初筛手段,纤维肠镜为复筛的序贯筛检方案.结果 经筛检后筛检人群与对照人群的大肠癌8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3.95‰(95%CI为3.81~4.10)和4.01‰(95%CI为3.86~4.1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而大肠癌的累积死亡率则分别为2.08‰(95%CI为1.96~2.18)和2.44‰(95%CI为2.33~2.55),筛检人群较对照人群约下降了15%左右.其中直肠癌累积死亡率下降达31%,经生存分析筛检区直肠癌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区(log-rank=9.01,P=0.002 7).结论 粪便潜血试验和个体危险度AD值的序贯筛检方案在人群中实施,可降低人群大肠癌的死亡率.

  • 山西省肿瘤医院1989~1999年大肠癌手术病例特征及趋势分析

    作者:詹建民;刘东博;王文渊;韩存芝

    目的 通过对山西省肿瘤医院90年代手术大肠癌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点的分析,探讨本地区90年代大肠癌流行规律及变化趋势.方法 统计1989~1999年在该院住院的大肠癌所有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 11年共收治大肠癌3 050例,其中手术2 246例,占73.64%,男女之比为1.08∶1,男性略高于女性.1991~1994年住院人数变化不明显,但高于1989年和1990年.1995~1999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居住在农村的住院患者高于城市,但采用1992年人口为基数,计算城市患者住院率为14.66/10万,是农村(5.96/10万)的2.46倍.行政划分8个地区中,太原市、晋中地区的住院人数明显高于其他地区.Dukes分期表明,住院患者多数为中、晚期.患者年龄从40岁开始上升,50~70岁为高峰.发病部位以直肠为主,共1 850例占82.36%.组织学类型以腺癌和乳头状腺癌为主,占56.23%和20.88%.结论 本研究提示,应加强对大肠癌预防和临床症状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人群防癌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城市及高危人群中,积极开展普查,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生存率.

  • 大肠肿瘤智能化专科电子病历及其管理

    作者:但汉雷;刘宇虎;樊继宏;杨玉捷;白杨;张亚历

    目的探索科学收集和处理临床信息的新方法,提高大肠肿瘤专科电子病历计算机管理效率.方法对大肠肿瘤病例信息进行要素化、准化分析和分解,利用Microsoft Access软件设计、编制一种智能化大肠肿瘤专科电子病历并与现行Word文档病历进行应用比较.结果建立了一种病历记录要素与数据库电子表格联动的大肠肿瘤专科电子病历计算机管理系统,明显提高了病历资料的录入速度和质量.结论智能化表格式大肠肿瘤专科电子病历比Word文档病历方便快捷、科学准确,有利于临床病例资料的快速录入、统计分析和智能化管理.

  • 胆囊pH值与大肠癌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子鑫;王晓婷

    目的 研究胆囊pH值与大肠癌的发病关系.方法 设立A、B两组对照,每组30只小鼠.A组给予含MgSO420mg/( kg·d)的饲料,制备胆囊酸性环境;B组给予NaHC03 15mg/( kg.d)的饲料,制备胆囊碱性环境,二甲基肼(DMH) 30mg/kg皮下注射,每周1次,连续给药11周.分别于给药后第12周、18周和24周分3个阶段处死小鼠,观察大肠癌的发生率,胆囊的pH值.结果 实验12周两组小鼠未见肿瘤发生;18周时A组小鼠肿瘤发生率为53.3% (16/30),B组小鼠肿瘤发生率为23.3%(7/3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24周结果,A组小鼠肿瘤发生率为90.0% (27/30),B组小鼠肿瘤发生率40.0% (12/30).结论 胆囊pH值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 结直肠癌中医药研究进展与思考

    作者:许云;杨宇飞

    目的:综述与评价结直肠癌的中医药诊疗研究进展。方法:中医药目前是我国结直肠癌多学科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辨证规律研究、治疗进展、疗效评价研究等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临床研究进行综述。结果:辨证治疗结直肠癌的客观化研究成为热点,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得到进一步肯定,但仍缺乏统一的辨证标准和适用于中医药的疗效评价标准,仍然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结论: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研究取得了可喜进展,但仍需进一步的多单位协作研究。

943 条记录 1/48 页 « 12345678...474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