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例特重型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作者:耿玲;唐言华;张咏梅;罗月彬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其主要病变是周围神经广泛的节段性脱髓鞘,部分病例有轴索性变性,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涉及自身免疫的周围神经病[1].

  • 应用陈士铎《辨证录》治验2则

    作者:杨灵生

    近十年来,笔者逐条研读了明末清初著名医家陈士铎所著<辨证录>一书,其内容近似医案,包括了伤寒、杂病、疮疡、妇幼、五官各科,对每一病症均先列症状,继之以病机,更用阴阳互根、五行生克之理,以为立法处方之本,随之说明其作用与配伍关系,且备有一附方可资互参.

  • 血浆置换法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21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青;张国珍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静脉血入ACD保养液袋,离心处理,废弃有害因子,补充等量健康人血浆,隔日一次,连续5-8次为一疗程.结果:21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血浆置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简单、有效的方法.

  • 不同类型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期免疫学改变

    作者:吴梅;蔡方成

    目的探讨急性运动轴索神经病(AMAN)与急性炎症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AIDP)等不同类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急性期免疫学改变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AMAN组12例、AIDP组9例、健康对照组16例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上清液白细胞介素IL-2、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IgG水平,同时检测血清IgA、IgM、IgG亚类及T细胞亚群等.结果两类GBS患者血清IL-2、PBMC上清液中IL-2、IL-6、TNF-α和IgG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q=3.0~7.5,P<0.05或0.01),AMAN患者血清TNF-α高于对照组(q=3.78,P<0.05),经LPS刺激后,其PBMC上清液中TNF-α不仅高于对照组(q=7.5,P<0.01),还高于AIDP组(q=3.38,P<0.05);两组均有一半以上患者有1种以上Ig或IgG亚类升高;与对照组比较,AMAN和AIDP组CD+3、CD+4无异常,CD+8降低(q=5.2和4.27,P<0.01),致CD+4/CD+8比值升高(q=3.89和3.20,P<0.05).结论 AMAN和AIDP患者都存在着T细胞功能紊乱和B细胞多克隆活化等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异常.AMAN患者TNF-α水平显著升高可能是导致周围神经发生轴索变性的重要因素.

  • 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作者:张彩云;王涛;解艳霞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清IL-22和IL-37表达的影响.方法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肌力变化及IL-22与IL-37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P<0.05);两组治疗后的上下肢近端肌力都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的肌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L-22与IL-37水平明显下降,但治疗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能有效促进肌力的改善,提高综合疗效,其作用的发挥可能与降低血清IL-22与IL-37表达有关.

  • 13例颅神经型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总结

    作者:黄泽敏;窦德才;徐文桢

    本文报道13例颅神经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其中1例患者于病程第5 d出现呼吸肌麻痹行气管切开,人工辅助呼吸15 d后拔管,经治疗后所有患者在7~37 d好转出院.本组无听神经受损.结果治愈5例,好转8例,无1例死亡,有效率100%.

  • 贵州省2007-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情况分析

    作者:王涛;蒋凤;张丽;刘铭

    目的:分析贵州省2007-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防范输入性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病例发生.方法:整理贵州省AFP监测系统2007-2011年5年AFP病例数据,分析AFP病例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评价AFP监测系统质量及监测效果.结果:1068例AFP病例报告覆盖全省9个市(州),AFP发病时间无明显的季节性,以4岁及以下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83∶1.AFP病例以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为主,占35.7%.以省为单位,每年<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均>1/10万,各项及时性指标均>80%.病例就诊2次时,粪便标本不合格率为18.0%,≥3次时,不合格率达到52.4%.结论:贵州省2007-201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质量较高,病例就诊次数越多标本采集不合格率越高.

  •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体会

    作者:王瑞凤;李锦鸣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由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组成.本方原治血痹证,功效益气温经,和营通痹.凡症见肌肤麻木不仁,脉微而涩紧均可用此方.笔者以此方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亦取得显效.现将治疗心得介绍如下.

  •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现代研究进展

    作者:陆晖;史润霞;仝树坡

    本文对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近年来在流行病学、病因病理学、发病机制、电生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合并症及变异、西医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作者:甘汉彪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drome,GBS),也称为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造成急性肢体瘫痪的常见疾病之一.GBS是自限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即使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在病程2-3周也开始逐渐恢复;而危重病例可导致死亡,若抢救及时,治疗适当,大多数患者恢复良好现就近年来对GBS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白细胞介素-6在有关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瞿芬茹;李晓红;宗军健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炎性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近年来,IL-6的作用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实验证明,IL-6参与机体免疫反应及免疫调节,可诱导机体急性反应期蛋白的合成,故与体内感染、免疫有密切关系.为临床观察、治疗、判断疾病的轻重程度及预后转归等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指标.

  • 格林-巴利综合征112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海宝

    目的: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临床的表现特点以及治疗方法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选择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共计112例,对其临床的资料进行探讨与分析。结果绝大多数患者发病较急,存在着前驱感染的情况,临床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以及对称性的肢体无力等症状,脑脊液呈现出蛋白与细胞的分离,经过肌电图检测表明,神经传导的速度较之于正常人出现了一定的减慢,在临床中,主要给予患者丙种球蛋白以及糖皮质激素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结论对于患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来说,若是疾病症状较轻,则能够具有较好的预后情况,若是疾病较重,则具有着较高的病死率。

  • 格林-巴利综合征护理

    作者:张晓丽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护理体会。方法总结本科32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结果32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25例临床治愈出院,7例病情稳定后转康复科康复治疗,32例病例中11例合并呼吸肌麻痹,给予呼吸机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治疗,病情好后均成功撤机,无死亡病例。结论在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过程中,护理措施起到关键性作用,尤其对重症患者,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严格细致的护理,能使患者平稳度过急性期,减少患者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神经肌电图分析

    作者:开金津

    目的:学习研究患者肌电图以及神经肌肉传导测定对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的在临床实践中的全新价值和意义.方法:通过肌电图设备给60例GBS患者对感觉神经元传导速度、运动神经元传导速度及肌电图三项进行检测.结果:肌电图出现自发电位主要因为平均动作电位时限延长,运动神经传导战缓63%,然而感觉神经传导降低或测不出51%.结论:神经肌电电生理测试肌电图分析不但用于GBS患者的附带检查.还可以整体性来决定和评估GBS患者外周神经元由近到远损害的特征、面积、严重与否等,对GBS的诊治疗和预后分析评估均有重要的价值.

  • 红斑型天疱疮伴发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

    作者:杨春俊;刘盛秀;高建国;李卉;杜文辉;王培光;杨森

    报告1例红斑型天疱疮伴发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男,40岁.全身反复水疱5年,根据临床表现和免疫病理确诊为红斑型天疱疮,不规则服用糖皮质激素,皮损未痊愈.2周前始四肢麻木、乏力进行性加重.根据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表现、MRI及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诊断格林-巴利综合征.

  • 血浆免疫吸附治疗重症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8例

    作者:崔成志;周六斤;刘晓红

    1 临床资料 2000-01/2006-06我院神经内科收住的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共8例,年龄13~52岁,男性6例,女性2例,病程(7±5)mo. 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编委会制定的GBS诊断、分型和疗效标准(1993). 5例属于重型,3例属于极重型,4例患者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3例有腹泻史,1例为麻疹感染后所致. 病例均有四肢对称性软瘫、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有3例眼球肌受累, 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 格林-巴利综合征电生理改变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马亚玲;朱永庆;张团炜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电生理改变的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均在发病2 w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以及F波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电生理改变特点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及波幅下降,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下降,F波潜伏期延长,出现率下降.发病1 w内F波的阳性率达100%.结论总结得出以传导速度减慢者恢复快,预后好;而以波幅下降者恢复慢,预后差;感觉异常率低于运动,电生理除了可作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同时可作为临床判断疗效和预后的客观指标之一,以及神经康复的动态随访指标.

  • 临床结局不良的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早期识别

    作者:吴顶锋;王巍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CGBS )规范治疗的临床疗效和结局。方法:收集衍生组GBS病例150例,应用mEGOS评价体系对GBS患者入院后第4周,3个月和6个月的结局进行评定,应用回归分析验证与不良结局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变量分析显示高龄,前驱腹泻症状和入院时及入院第7天低 M RC评分与患者在第4周,3个月和6个月时的不良结局相关。结论:mEGOS评价体系能够在早期较为准确的判定GBS患者在发病半年后的临床结局,还能够早期识别那些规范治疗后结局较差的患者,以期在未来可以针对他们给予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 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致呼吸肌麻痹患者的护理

    作者:任庆玲;凌燕;尤敬

    格林-巴利综合征( Guillaine Barre syndrome,GBS)是一种以周围神经及神经根脱髓鞘病变和小血管炎性细胞浸润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总结了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致呼吸肌麻痹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严密观察及有效的评估判断病情,配合医生做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抢救工作,做好人工气道的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患者病情基本恢复正常后出院.

  • 免疫吸附血浆净化法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25例

    作者:田飒;彭学军;何宇明;吴蓉

    目的观察免疫吸附血浆净化法治疗(IAPP)格林-巴利综合征(CGBS)的疗效。方法25例CGBS患者进行IAP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补体和总蛋白水平。结果25例患者共进行IAPP治疗108例次,平均每人治疗4.32次。治愈18例,有效7例,无效0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均显著降低(均P﹤0.05),而血浆总蛋白水平没有显著变化。结论免疫吸附血浆净化法治疗是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有效的方法,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其机制与与降低血液中免疫球蛋白有关。

532 条记录 25/27 页 « 12...19202122232425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