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孕前体质指数和孕期增重对母亲血脂水平及胎儿发育的影响

    作者:郝葡萄;王桂花;刘艳华

    目的 研究不同孕前体质指数和孕期增重对母亲血脂水平及胎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2015年间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共1500例.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获取孕妇整个孕期的产检记录,前瞻性追踪新生儿出生结局资料.利用线性回归分析不同孕前体质指数和孕期增重对孕妇血脂水平和胎儿发育的影响.结果 孕期增重过多组的孕妇产下的胎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各项指标高于孕期增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孕前消瘦组、体重正常组相比,超重肥胖组的孕妇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低,孕期增重过多组与增重不足组相比,其TC水平升高,与增重正常组相比,其HDL?C水平升高.甘油三酯与巨大儿发生率呈正相关,HDL?C与巨大儿发生率呈负相关.结论 孕前体重过重、孕期增重过多会使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增加,增大巨大儿发生风险,HDL?C降低巨大儿发生风险.

  • 健康孕妇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张淑萍;史新;梁文化;陶红

    目的 探讨影响健康孕妇新生儿体重的相关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2013年3-8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检查并决定在本院分娩的早孕妇女480例,排除个别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共376例进入研究,追踪调查至孕妇分娩.详细记录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身高、分娩孕周、分娩前体质量、孕期体质量增长、新生儿体质量,并检测妊娠32~34周孕妇血脂及血糖水平,分析各因素与新生儿体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孕期体质量增长、甘油三酯水平与新生儿体质量呈正相关(r=0.213,P<0.01;r=0.244,P<0.001).甘油三酯与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质量增长呈正相关(r=0.172,P<0.05;r=0.178,P<0.01).巨大儿组孕妇甘油三酯水平为(3.82± 1.47) mmol/L,正常儿组孕妇为(3.21±1.2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组孕妇空腹血糖水平为(4.45±0.063) mmol/L,正常儿组孕妇血糖水平为(4.17±0.50)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孕妇血脂、血糖水平及孕期增重显著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孕期应该平衡膳食、合理增重,并进行血脂、血糖监测,对控制新生儿的体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接受高效价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HIV感染孕妇营养状态与不良出生结局的关系

    作者:梁丽;李晶;李征;郭晓峰;戴卫东;何浩岚

    目的 研究接受高效价联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妇的营养状况与不良出生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接受正规治疗并定期产检的HIV感染孕妇跟踪研究首次产检和孕期体重及体质指数、孕期增重、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等多项指标,描述接受HAART治疗的HIV感染孕妇的基础营养状况,分析孕妇的营养状况和不良出生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有55例孕妇完成调查随访,孕妇孕期体重增加2~20 kg,平均增重(10.35±3.98)kg.分娩孕周31~39+6周,新生儿体重1.8~3.95 kg,平均(2.8±0.47)kg,新生儿评分8~10分,无窒息儿出生.出生低体重儿12例(21.8%),胎儿生长受限7例(12.7%),早产7例(12.7%).孕期增重不足组33例,占60%,其新生儿体重、身长、头围值显著低于孕期增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显著高于孕期增重正常组(P<0.05).Pearson简单相关分析表明,孕期增重与新生儿体重呈显著正相关(r=0.549,P<0.01).结论 接受HAART治疗的HIV感染孕妇营养状况一般,孕期体重增加明显不足,出生低体重儿发生率高,孕期增重不足与新生儿出生低体重相关.

  • 孕妇体质指数及其孕期增重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作者:郑宋英;李冬红;姚春花

    目的 探讨孕妇体质指数(BMI)及其增重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孕妇7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BMI分为3组:体重不足组(BMI<20 kg/m2),正常组(20 kg/m2≤BMI≤24.9 kg/m2),超重组(BMI≥25 kg/m2).再根据整个孕期BMI的增幅分为3组:轻增组(BMI增幅<4 kg/m2),中增组(4 kg/m2≤BMI增幅≤6 kg/m2),重增组(BMI增幅>6 kg/m2).结果 (1)超重组孕妇的妊娠期并发症、巨大儿、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 (P<0.05);(2)中、重增幅组的妊娠期并发症、巨大儿、剖宫产率及胎儿窘迫率均明显大于轻增幅组 (P<0.05).结论 孕妇孕期体质指数是妊娠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与妊娠不良结局有关.孕前控制体重、孕期合理膳食能有效加强母儿健康.

  • 孕前体重和孕期增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

    作者:刘三连

    目的 观察孕妇孕前体重和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孕期适宜的增重范围,为孕期保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门诊建卡并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629例,测量身高,询问孕前1个月体重,并跟踪至分娩,剔除人为影响因素384例,记录终纳入研究的1245例妊娠期并发症、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结果 (1)肥胖组妊娠糖尿病、妊高征、难产、剖宫产的发生率分别为6.47%、7.43%、51.56%、47.48%,肥胖组妊高征、难产、剖宫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体重组和正常组(P<0.05),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肥胖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巨大儿的发生率分别为6.47%、5.52%、11.27%,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2)超增重组妊娠糖尿病、妊高征、难产、剖宫产的发生率分别为5.57%、9.79%、56.43%、49.32%,超增重组妊高征、难产、剖宫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增重组和正常增重组(P<0.05),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增重组(P<0.05).超增重组新生儿窒息、巨大儿的发生率分别为6.53%、14.97%,明显高于低增重组和正常增重组(P<0.05).结论 对于备孕和孕期女性进行个性化干预,使孕前BMI控制在18.5 ~ 24 kg/m2,孕期增重10 ~ 15 kg可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

  • 孕期增重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谭小燕;何萍;陈远华;林华;农月稠;颜晓东;路文盛

    目的:探讨孕期增重与妊娠期糖尿病( GDM)的相关性,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0-05~2012-05在我院接受围生期保健并确诊为GDM的84例孕妇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围生期保健的150例糖代谢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妊娠年龄、孕前体重指数( BMI )、孕期增重等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妊娠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孕期增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增重可能是GDM的危险因素,应予以重视并采取干预措施,从而降低GDM发病率和母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母儿安全。

  • 孕妇孕期增重与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吕霞

    目的 探讨孕妇的体重指数与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1~12月在我院就诊并住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妇34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孕产妇的一般特征、孕前体重指数(BMI)、怀孕期间体重增加值、妊娠结局和新生儿体重,并分析孕期体重指数与新生儿出生时体重的关联性.结果 孕前肥胖组的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孕期增重15.1~20kg则孕妇妊高征、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加(P均<0.05),孕妇体重正常组和肥胖组组新生儿体重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女怀孕前的体重增长过大对妊娠结局有影响,具有潜在风险,但孕期妇女体重增加对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影响不大.

  • 孕期增重及婴儿喂养方式对儿童肥胖的影响

    作者:鲁承熙

    目的:探讨孕期增重以及婴儿喂养方式和儿童肥胖的关系,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所在辖区2个社区的5所幼儿园中的1296名儿童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的身高、体质量等一般情况,母亲孕期情况以及婴儿的喂养方式等。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以探讨孕期增重及婴儿喂养方式和儿童肥胖的关系。结果本组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296份,成功回收有效问卷1280份,调查问卷的回收率为98.77%。受访的1280例儿童中,10.08%的儿童为肥胖(129/1280),13.20%的儿童为超质量(169/1280)。单因素分析显示,孕期体质量增加超过15 kg和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是儿童肥胖的相关因素(P=0.002、0.009)。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期体质量增加超过15 kg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 P=0.004)而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是儿童肥胖的保护因素( P=0.017),与其他因素没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在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的工作中,要指导孕妇合理调整膳食结构、适当控制体质量增长,鼓励采用纯母乳喂养。

  • 孕妇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出生身长的影响

    作者:冯望;刘欣雨;陈燕红;沃西文;任群慧;杨琦

    目的 研究孕妇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出生身长的影响.方法 选取解放军第三二四医院收治的400例足月单胎产妇,回顾性记录其身高、孕前体质量和孕晚期体质量,并记录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和出生身长,分析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身长和出生体质量的关系.结果 孕期增重超标组巨大儿发生率显著高于增重正常组(x2 =9.320,P<0.01),该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也显著高于增重正常组(F=48.572,P<0.01),而新生儿出生身长则没有显著变化(F=3.541,P>0.05).与增重正常组相比,孕期增重不足组的巨大儿发生率(x2 =0.072,P>0.05)、新生儿出生体质量(F=0.02,P>0.05)和新生儿出生身长(F=1.052,P>0.05)均没有显著变化.结论 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存在重要影响,孕妇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控制孕期增重,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 孕期增重以及产后软饮料的摄入对产后体重滞留的影响

    作者:周雅琳;朱小语;张敏佳;刘伟;李雍;秦勇;黄汉明;许雅君

    目的 研究孕期增重以及产后膳食对产后体重滞留的影响 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以在北京北方医院进行产后复查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产后1个月、6个月进行追踪随访,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信息、孕前、分娩前、产后1个月、6个月的体重;用半定量的食物频数法,收集研究对象的膳食摄入信息.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孕期增重以及膳食摄入量与产后体重滞留的关系.结果 孕期增重(β=0.73,95%CI:0.52~ 0.71,β=0.67,95%CI:0.51~0.77)、软饮料摄入量(β=0.14,95%CI:0.14~1.34,β=0.15,95%CI:0.05~ 1.53)与产后1、6个月体重滞留呈正相关关系,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按照喂养方式分层后,孕期增重、软饮料摄入与产后1个月、6个月喂养方式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孕期增重与产后软饮料摄入与产后体重滞留有关,与软饮料摄入量相比,孕期增重是产后体重滞留更重要的预测因子.

  • 成都市孕妇孕期增重与妊娠期糖尿病、孕中期血脂的关系

    作者:陈燕容;罗交;薛红妹;田果;包玉欣;龚云辉;周容;成果

    目的 探讨成都市孕妇孕早、中期增重与妊娠期糖尿病、孕中期血脂情况的关系.方法 选取成都市243例单活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体格状况、个人信息、孕中期血糖、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 (1)孕前身体质量指数为消瘦、体重正常和超重肥胖人群的孕早、中期增重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各期高低增重量人群中,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对于24 ~ 29岁孕妇,孕中期体重增长较高时,其HDL浓度较高.30 ~ 35岁孕妇血TC浓度随着孕中期体重增长而增大,另外30~35岁孕妇孕早中期体重增长较高时TG水平也较高.结论 孕妇孕中期及孕早中期增重可能影响孕中期血脂代谢,但孕期增重对血脂代谢的影响存在年龄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 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年龄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风险的研究

    作者:马亭亭;丁桂凤;李莉;张世瑶;陈培培;顾亚静;热孜亚.阿不来提;古丽.艾提尔

    目的 探讨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年龄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病风险关系,为GDM的预防、诊治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09/2016-09于新疆某妇幼保健院产检孕妇并确诊为GDM的孕妇496例为病例组,并随机抽取同期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6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不同年龄阶段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情况.结果 病例组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平均年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孕前体质指数对孕前体型分型分析,偏瘦、正常体重、超重、肥胖孕妇GDM逐级增加发生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 ~ 25岁孕妇GDM发生率46.4%,26 ~30岁之间孕妇GDM发生率52.4%,31 ~35岁孕妇GDM发生率59%,36岁以上孕妇GDM发生率74%,随年龄增加,GDM发生率增加,不同年龄阶段孕妇发病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孕前体质指数大(OR=7.388,95% CI=1.045 ~52.244)、孕前腰围大(OR=4.054,95% CI=1.105~ 14.876)、年龄大(OR=3.596,95%CI=0.955 ~ 13.538)均增加孕妇发生GDM的风险.结论 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年龄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 孕期妇女营养、增重水平与出生婴儿体重关系探讨

    作者:李喜凤;吕玲;李志斌;马惠娟

    根据正常妊娠、分娩而确定的孕期增重水平,能为孕期健康状况评估及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以往的学者认为:健康妇女若不限饮食,孕期一般增加体重10~12.5kg,孕早期(1~3个月)增重较少,而孕中期(4~6个月)和孕后期(7~9个月)则每周稳定地增加约350~400 g.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服务及保健意识的增强,对孕期增重水平进行新的评估势在必行.

  • 母体体重情况对分娩巨大儿的影响

    作者:袁世琳;康冬梅;张丹

    目的 分析母体孕前体重、产前体重及孕期增重对分娩巨大儿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巨大儿(≥4 kg)66例,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正常体质量的新生儿11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间母亲孕前体重、产前体重、孕期增重以及GDM、羊水过多、剖宫产等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研究孕妇体重情况对分娩巨大儿的影响.结果 巨大儿组母体产前体重较对照组增加,孕期增重较对照组增加,巨大儿组母体孕期并发GDM的概率及羊水过多的发病率亦增加,剖宫产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分娩巨大儿与产前体重过重、孕期增重及并发GDM有关.

  • 中国西南地区妇女孕前体质量指数、孕期增重与妊娠期糖尿病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作者:梁一;李丹婷;陈梦雪;龚云辉;张啸;杨雯雁;刘影;成果;杨大刚

    目的 分析中国西南地区育龄妇女孕前体质量指数、孕期不同时期体质量增长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GDM组3 593例,对照组15 346例)的方法,选取18 939例于2013~2015年在四川、贵州、云南定期产检的单胎孕妇,测量身高及孕期体质量,于孕24~28周进行GDM筛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前体质量指数(BMI)(暴露水平1)、孕期增重(暴露水平2)与GDM结局的关系.结果 孕前超重和肥胖可增加GDM的发生风险[比值比(OR)=2.44,95%可信区间(CI):1.98~2.99;OR=4.98,95%CI:2.52~9.91).采用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IOM)孕期增重标准,调整了预产年龄及孕前BMI后,与增重适宜组相比,孕早期增重过多或孕中期增重过多均是GDM的危险因素(OR=1.33,95% CI:1.03~1.70;OR=1.48,95%CI:1.26~1.72).孕早期,高龄组(预产年龄≥35岁)中,与增重适宜者相比,孕期增重过多发生GDM的风险更大[OR和95%CI为1.42(1.02~2.28)],而非高龄组(预产年龄<35岁)中,上述OR值无统计学意义;孕中期,高龄组和非高龄组发生GDM的风险均是增重过多者高于增重适宜者[OR和95%CI分别为1.59(1.14~1.88)和1.49(1.20~1.72)].结论 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妇女中,孕前超重和肥胖、孕期增重过多均是GDM的危险因素,孕期增重过多的高龄妇女尤应注意.

  •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作者:景小凡;柳园;饶志勇;戴婷婷;李雪梅;蒲芳芳;胡雯;乔蓉

    目的 探讨孕期饮食情况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并分析GDM对孕期增重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9月-2011年3月128例GDM孕产妇及267例非GDM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法调查孕期饮食情况,随访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对象平均每日总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上,GDM组孕期增重不足和增重过多的发生率均高于非GDM组(P<0.05),而孕期增重适宜的比例低于非GDM组(P< 0.01);GDM组孕产妇发生羊水过多、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和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危险性高于非GDM组(P<0.05),而两组孕产妇发生早产、剖宫产和胎膜早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在1 min和5 min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新生儿发生死胎、先天畸形、巨大儿和轻度窒息的危险性高于非GDM组(P<0.05),而低体质量儿、脐带缠绕和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与GDM发病有关,可导致孕产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和并发症的增多,应尽早对高危人群及时干预和治疗,减少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婴健康情况.

  • 孕前体质量指数、孕期增重对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刘海燕;蔡毅媛;徐琨;许艳晶;周佳敏;龙凤鸣;宋泳红

    目的:探讨初产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及孕期增重情况对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孕前BMI将755例单胎足月初产妇分为正常、消瘦、超重及肥胖组,采用美国IOM 2009年重新修订的健康单胎孕妇孕期增重指南对孕期增重进行评价,分析孕前BMI和孕期增重对分娩方式及早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胎儿窘迫等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孕前BMI消瘦组、孕期增重不足组孕妇自然分娩比例及分娩低出生体重儿比例较高,而孕前BMI超重及肥胖组、孕期增重过多组孕妇剖宫产比例及分娩巨大儿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增重不足组孕妇早产发生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出血、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发生的比例在不同孕前BMI及孕期增重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BMI及孕期增重均不同程度的影响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

  • 孕前BMI与妊娠结局及胎盘转运效率的关系

    作者:王晶晶;王鑫;陈书强;姜锋;邸曼;王晓红

    目的 探讨陕西西安地区育龄妇女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与孕期增重(GWG)、妊娠结局及胎盘转运效率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至4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产科分娩的产妇245例,记录其一般情况 、孕期增重 、妊娠结局 、新生儿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中国成人BMI分类推荐,分为低体重组(A组,BMI<18.5kg/m2),正常体重组(B组,BMI 18.5~23.9kg/m2)和超重组(C组,BMI≥24kg/m2).结果 ①3组的孕期增重:与B组相比,A组孕期增重不足率显著升高 、增重超标率显著降低(χ2值分别为4.706、4.493,均P<0.05);C组孕期增重正常率显著降低,增重超标率显著升高(χ2值分别为10.548、14.754,均P<0.01);②3组的妊娠结局:C组妊娠期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糖尿病 、胎膜早破 、羊水过少)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χ2值分别为12.854、3.943、5.818、4.322,均P<0.05);③ 比较3组新生儿情况,巨大儿比例及剖宫产率均有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12.897、6.538,均P<0.05),新生儿性别比例并无统计学差异(χ2=0.028,P>0.05),3组新生儿体重 、胎盘重量及新生儿BMI均有统计学差异(F值分别为7.261、5.190、3.097,均P<0.05),新生儿身长及胎盘转运效率(P/F)并无统计学差异(F值分别为0.895、0.150,均P>0.05).结论 过高的孕前BMI是诱发妊娠期并发症及巨大儿的可能原因,合理控制孕前BMI及孕期增重,有利于获得良好的母婴结局.

  • 围孕期体重管理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霞;吴俊妍

    目的 探讨围孕期体重管理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张家港市妇幼保健所产后门诊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进行产后盆底功能筛查的1 035例初产剖宫产后42~56天的产妇,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按孕前体质指数(A1组<24kg/m2,A2组≥24kg/m2)、孕期增重(B1组<15kg,B2组≥15kg)、产后体质指数(C1组<24kg/m2,C2组≥24kg/m2)、新生儿出生体重(D1组<4 000g,D2组≥4 000g)分别进行分组,统计其盆底功能筛查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盆底Ⅰ类肌纤维肌力在孕期增重(x2=7.283,P=0.007)、产后体质指数组(x2=10.135,P=0.001)均有统计学差异;盆底Ⅱ类肌纤维肌力在孕期增重(x2=6.397,P=0.011)、产后体质指数(x2=8.686,P=0.003)组均有统计学差异,阴道前壁脱垂POP-Q评分在孕前体质指数组(x2=13.631,P=0.000)、孕期增重组(x2=27.422,P=0.000)、新生儿出生体重组(x2=54.023,P=0.000)均有统计学差异,阴道后壁脱垂POP-Q评分四组均无统计学差异,子宫脱垂POP-Q评分四组均有统计学差异(孕前体质指数组:x2=27.94,P=0.000;孕期增重组:x2=6.7845,P=0.009;产后体质指数组:x2=10.474,P=0.001;新生儿出生体重组:x2=24.95,P=0.000).结论 围孕期体重管理对产后盆底功能有影响,孕前、孕期及胎儿出生体重的严格控制能够有效降低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 妊娠20周前体重增长与妊娠期高血压关系的研究

    作者:赵明;李光辉

    目的:探讨妊娠20周前的体重增长与妊娠期高血压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对自2013年1月至2013年4月在北京妇产医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并在本院分娩的1263例孕妇进行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对照组为血压正常的孕妇。收集年龄、身高、孕前体重、分娩前体重、妊娠期体重记录、高血压家族史、孕次、产次等资料,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的孕期总增重(17.94.5kg)高于对照组(16.44.4kg),t=2.54,P=0.01;病例组的妊娠20周前体重增长(6.12.8 kg)也高于对照组(5.03.1kg),t=2.72, P=0.01。按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分组后,对于BMI<24 kg/m2的孕妇,病例组的孕期总增重和妊娠20周前的体重增长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BMI≥24 kg/m2的孕妇,病例组的孕期总增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妊娠20周前的体重增长与对照组相比虽然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年龄、孕前BMI、孕次、产次、高血压家族史、测量体重时的孕周等混杂因素后,妊娠20周前的体重增长每增加1kg,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增加12.5%(95%可信区间为1.038~1.220,P=0.004)。结论妊娠20周前的体重增长是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控制妊娠20周前的体重增长对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孕前BMI<24 kg/m2的孕妇。

136 条记录 6/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