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析中医“治未病”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内经》以来,中医“治未痛”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它是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医药预防保健的特色优势所在.现阶段国家卫生工作的战略重点往预防疾病的方向转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
唐容川血证治疗与病后防复首重气机观点探讨
<血证论>为清末名医唐容川的代表著作,是主要阐发血证因机证治以及病后防复的临床理论专著.笔者认为,唐氏通过调理人体气机状态,解决临床血证治疗及病后防复的观点,对当前临床防治类似病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将个人浅见简述如下.
-
高血压一级预防的重要性
《社区预防与保健》中的实施策略之首是"三级预防",它是按照中医学的"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的预防思想,针对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而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科学依据的防治措施.三级预防内容:第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第二级预防为临床前期预防;第三级预防为临床期预防.三级预防的重中之重是一级预防.由此,在高血压的全方位防治策略中,一级预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据考查结果证明: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一级预防,可使高血压的发病率下降55%,患病率、合并症、医疗费用均可大幅度下降,使整个高血压防治的费用和工作量下降一半.
-
“治未病”理论在支气管哮喘诊治中的应用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针对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各环节,从未病先防、病后防复、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等4个方面,可防治哮喘的发作及进展.其中,“未病”指未发展成典型哮喘阶段,“病后”指典型哮喘缓解期的阶段,“欲病”指哮喘未发作向发作过渡期阶段,“既病”指典型哮喘发作期的阶段,针对4个阶段不同病因病机,配合中药辨证施治,可达到“治未病”目的.
-
从"治未病"谈消化性溃疡的防治
"治未病"是中医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中医药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突出优势和特色的一种防病治病方法,它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及病后防复.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治未病"思想.此后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发展、进步、完善,如今"治未病"的方法,已渗透到中医临床的各个学科中.笔者就"治未病"在防治消化性溃疡方面的应用,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建议
中医"治未病"包含"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三个方面,与社区卫生服务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有着密切的联系.《黄帝内经》有"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的说法,就是要重视预防和保健,防患于未然,这是中医预防疾病思想的好体现.以医疗为载体、人民健康为终目的,把人民健康建立在预防保健的基础上,就是"上工治未病"的精华所在[1].
-
"治未病"理论在中医耳鼻喉科的应用
"治未病"思想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3个方面.中医耳鼻咽喉之"治未病"思想在治愈耳鼻喉疾病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耳鼻咽喉疾病的诊治中贯穿"治未病"思想,不仅能有效的控制疾病的发生,更可以减少疾病复发和并发症,对于耳鼻咽喉疾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
"调肝治未病"的临床意义
肝的生理功能的重要性和病理变化的复杂性,以及与亚健康和衰老的相关性都表明,从肝调理治未病,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是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具体体现.
-
从“治未病”角度探讨中医的科学性
目的:从“治未病”角度来探讨中医的科学性.方法:从对“治未病”的角度,用现代科学评价来探讨中医的科学性,通过“治未病”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反证其理论的科学性.结果:“治未病”学说可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3个方面.结论:“治未病”学说是中医对治病防病领域的独特认识,同时也证实了中医的科学性.
-
浅谈治未病理论在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的指导作用
青光眼是因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而引起的一种中老年常见眼病,能对眼球各部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甚至视野可全部丧失而致失明,为我国五大致盲眼病之一.该病相当于中医所称的五风内障(即绿风、青风、黑风、黄风、乌风内障),临床以绿风内障常见,多由风、火、痰、湿、郁致气血失和,经脉水利,目中玄府闭塞,珠内气血津液不行,神水瘀积所致[1].本病可一眼先患,也可双眼同病,虽然致盲是不可逆的,但笔者2009~2010年间在护理116例青光眼病人时,运用“治未病”理论指导临床护理,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护理干预,早期治疗,大多数病人可以终生保存视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现笔者从如下儿个方面浅析“治未病”理论在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
治未病在乙肝预防治疗中的运用
本文通过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三个方面探讨中医"治未病"在乙型肝炎预防治疗中的作用,中医治未病思想贯穿始终,达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终止肝纤维化和肝癌发生发展的目的.
-
浅谈中医膏方治未病中的“阴平阳秘”思想
治未病是近年来中医重点研究的一个领域,膏方则是中医传统的一种内服滋补方式。中医膏方之所以能达到治未病的效果,其主要的原因则在于其遵循了“阴平阳秘”的中医核心健康理念。
1治未病的渊源
《黄帝内经》中载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论述[1]。《千金要方》云:“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证治心传》云:“欲求上之道,莫妙于治其未病”[2]。对治未病进行细分,则又可分为治其未生(养生防病,却老全形)、治其未成(救其萌芽,防微杜渐)、治其未传(既病防变,截断扭转)、病后防复(痊后谨调,养正防复)4种情况[3]。 -
浅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随着中医的发展,该理论有了不同的注解;在临床上,这些理论不管是应用于养生治未病、治已病,还是应用于病后防复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该篇试先从理论再到临床浅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
治未病思想在预防人流后月经失调中的应用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灵枢·顺逆》:“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曰:“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此后《难经·七十七难》又提出了“治未病”的另一重要方面,即“治未病”的脏腑,并在后世不断发展和完善了这个理论.当代社会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治未病思想已逐步被人们所认可和重视,具体而言包括三层次的含义:即“未病先防”、“己病防变”、“病后防复”.它在养生、保健、防病、治疗、康复等健康医学与临床医学全过程中都具有突出意义,对妇女保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贯穿于女性生理、病理、预防、保健的全过程,现将其在预防人流后月经失调中的应用阐述于下,冀望能对临床预防人流后月经失调有一定的警示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