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米力农联合地高辛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顾红军;胡志雄;马彩艳

    目的 评价米力农联合低剂量地高辛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控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 对照组予以地高辛0.125 mg·d-1 ,每日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米力农注射液2 mg+0.9%氯化钠20 mL静脉推注,随后静脉滴注米力农注射液13 mg+0.9%氯化钠250 mL,2组疗程均为2周. 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率、肺动脉压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改善心功能方面,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和93.33%(P<0.05). 治疗后,2组患者血氧分压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心率、二氧化碳分压和肺动脉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 ) ,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米力农联合地高辛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CT诊断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像分析

    作者:苏义堂;郑世军

    目的 探讨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的螺旋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治疗证实的CTEPH病例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平扫及肺动脉增强扫描.结果 10例CTEPH病例中,肺动脉主干(MPA)增粗10例,室间隔左偏1例,腔静脉返流3例.肺栓塞类型有弥漫外围型2例,混合型8例.结论 螺旋CT能够体现CTEPH的影像学特征.

  • 老年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缺血12例临床分析

    作者:胡白瑜;汪爱云;李金礼;肖芳

    目的:探讨老年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缺血的原因分析。方法12例老年性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缺血患者入院时与治疗后症状、体征、实验室资料进行对比,观察疾病转归及分析原因。结果治疗后复查心肌酶学均在正常范围内,血气分析:pH 7.35~7.37, PaO2(63±2)mm Hg (1 mm Hg=0.133 kPa), PaCO2(54±4)mm Hg, HCO3-(26±3)mmol/L, K+(3.9±0.3)mmol/L, Na+(141±2.6)mmol/L。(8±3)d 后心电图提示:倒置 T 波逐渐恢复正常。10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 2例后因病情加重死亡。结论老年性肺心病可因各种诱因,使患者心肌供氧失衡或缺氧加重,出现心肌缺血, T 波改变,治疗过程中,要合理使用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碱性药物及机械通气等,避免因医源性因素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

  • 肺心病的中医药诊治探讨

    作者:关立娟

    肺源性心脏的中医病机是肺病日久,波及五脏,并产生水饮、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治疗上采用气脏兼调法以恢复五脏气机,清除病理产物,取得较好疗效.

  • 抗凝治疗COPD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作者:郭菊杰;陈静;杨小琴

    目的 总结抗凝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 56例COPD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抗凝组, 每组2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 抗凝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抗凝组的有效率、显著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COPD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低分子钙抗凝治疗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果糖二磷酸钠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

    作者:李爱霞

    目的:探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416例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在确认无用药禁忌证后,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25例)和对照组(191)。治疗组在传统“吸氧、止咳平喘、化痰、缓解支气管痉挛、抗感染、利尿、扩管、营养心肌、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对症处理”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果糖二磷酸钠5 g,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仍按传统的止咳平喘、化痰、缓解支气管痉挛、吸氧、抗感染、强心、利尿、扩管、营养心肌、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定期复查血常规、电解质、血气分析、胸部CT、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血常规、血气分析及射血分数(EF值)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4%,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糖二磷酸钠可作为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常规治疗。

  • 血管扩张剂治疗肺心病疗效观察

    作者:姜万年

    目的 观察血管扩张剂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肺心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11例)和治疗组(17例).对照组采用吸氧、抗感染、祛痰、平喘、利尿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巯甲丙脯酸或心痛定口服.比较两组心率(HR)、心搏出量(SV)、肺动脉楔压(PAWP)、肺动脉压力(PAP)、肺血管阻力(PAR)、肺动脉阻力(TPR)变化及好转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HR、PAWP、PAP、PAR、TPR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治疗后PAP、TPR与治疗前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 治疗组PR、PAP及PAWP改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相当,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扩张剂能显著地减轻肺心病患者的心脏前后负荷, 降低肺动脉压, 但对肺心患者急性发作期控制无明显促进作用.

  • 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钟声宇

    目的:分析老年人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40例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统计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中31例患者显效,心肺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患者7例,无效患者2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治疗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首先明确病因,采取综合治疗的方式。抗感染治疗可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改善老年患者肺功能的微循环;静脉滴注黄茅和丹参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管的血压状态;微量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够降低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同时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改善其预后,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 硝普钠、小剂量多巴胺、呋塞米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临床观察

    作者:张福新;宋菊兰;苏晓林

    目的:观察硝普钠、小剂量多巴胺、呋塞米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抗生素控制感染,低流量吸氧,改善通气,止咳、祛痰、平喘、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硝普钠50 mg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中,以4~12/min滴速度静脉滴注,多巴胺20 mg+呋塞米6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中,以10~20滴/min速度静脉滴注。7 d 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86%。结论硝普钠、小剂量多巴胺、呋塞米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 舒适护理在肺心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张毅宇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舒适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增高,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0.6 d,平均住院费用2778.3元。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5.8 d,平均住院费用3328.5元,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舒适护理,能够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

  •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薛丙辰

    目的:探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65例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对其进行一般常规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等个性化综合护理。结果65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访1~2年38例痊愈,22例明显好转,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3%(60/65)。结论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治疗结合正确、有效的个性化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的抑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36例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作者:刘菊香

    目的 寻找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医院住院的36例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病例资料,主要的护理措施有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呼吸道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 36例患者中6例呼吸困难症状完全缓解,21例患者部分缓解.结论 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实施精心护理,促进了患者康复,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 矽肺患者的护理

    作者:丁幼春;宫双凤;王金平

    矽肺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多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病而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我院呼吸科自2000年以来,共收治25例此类患者,现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浅析老年慢性肺心病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萍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72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提供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5.83%。结论为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预后效果。

  • 个性化护理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作者:曾淑媛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中的护理效果.方法80例行HFHD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心排量(CO)、心室射血分数(EF)、干体质量、不良情绪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CO、EF明显高于对照组, 干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间各值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间各值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应用个性化护理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具有显著临床应用效果,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探讨

    作者:姚美芳;仇红霞

    目的:探讨针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和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患者36例,评估所有患者健康状况和心理状况,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药物护理、氧疗护理、心理护理等手段进行护理,并联合家属制定护理方案。护理时限为14 d,结束后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患者COPD及肺心病症状改善情况,36例患者在肺功能、胸部CT、血氧饱和度及生命体征方面改善明显。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 肺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89例临床分析

    作者:周翔;胡泽福

    目的 探讨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以提高该类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2008年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病例,分析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肾功能不全程度及预后.结果 89例肺源性心脏病并发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与长期使用对肾脏有损害药物和严重缺氧、心力衰竭、上消化道出血、休克等并发症密切相关,药物因素占了55.06%.治疗后显效21例(23.6%),有效36例(40.45%),无效10例(11.24%),死亡20例(22.47%),其他不明显原因的出院2例(2.25%).结论 肺源性心脏病并发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病率高,对治疗反应差,预后差.根据肾功能情况选药及早期干预对预后可起一定作用.

  • 依那普利、丹参酮联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振州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丹参酮联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PaCO2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输出量(C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V、LVEF及CO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SV、LVEF及CO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老年喘症患者的出院指导

    作者:张桂珠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老年喘症患者因反复发作而住院治疗,而且症状越来越剧烈,后导致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因此,对经过治疗病情好转出院的患者,做好出院指导,是促进机体康复的重要一环.

  • 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对肺源性心脏病的效果研究

    作者:刘彦廷

    目的 探讨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对肺源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 8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5.0%,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1334 条记录 9/67 页 « 12...6789101112...66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