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下虚上实"是慢阻肺病机特点和临床表现的高度概括

    作者:张峻斌;罗侃

    通过对326例慢阻肺患者在形体、藏象、呼吸、精神的调研,发现该病患者普遍存在"下虚"与"上实"的明显分野,在"气失和顺"的同时,还有"体失柔韧"及"情志失调"等身心症状,认为"下虚上实"既是慢阻肺病机特点,也可扩大概括为一系列特殊的临床表现.透过动态X线观察,认为膈肌的伸缩功能异常是人体阴阳虚实转换不足及肺降肾纳失常的关键.在治疗上采取中药内服配合自编"吐纳呼吸体操",发挥动静结合、内外同治、医患合作优势,初步取得较好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呼吸肌功能、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有助重建肺降肾纳的正常呼吸生理.

  • 应用不同频率、部位腹肌电刺激的反馈式呼吸电刺激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膈肌功能和呼吸效率的影响

    作者:张雷;刘亚康;张鸣生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频率、不同腹肌电刺激的反馈式呼吸电刺激训练对腹肌功能、膈肌功能和呼吸效率的影响.方法:募集15例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同一周内分别随机进行30Hz下腹肌、30Hz腹直肌、50Hz下腹肌、50Hz腹直肌刺激的反馈式呼吸电刺激训练.呼吸电刺激训练主要由膈神经和腹肌电刺激、呼吸反馈、腹式呼吸三个部分组成.膈神经和腹肌电刺激:有两个交替输出的电流通道,A通道输出双向对称方波,频率30Hz,脉宽为0.5ms,刺激膈神经;B通道输出低频调制中频正弦波,载波频率4kHz,调制波频率在30Hz或50Hz,刺激下腹肌(腹股沟中点上2cm)或脐旁水平2cm处的腹直肌.在平静状态时和训练的第15min分别检测下腹肌肌电、腹横肌厚度、膈肌活动度、潮气量、死腔通气等指标.结果:30Hz、50Hz下腹肌和腹直肌刺激后下腹肌肌电和厚度明显增加,且50Hz下腹肌刺激较其他三组下腹肌肌电和腹横肌增厚率大,且差异显著.30Hz、50Hz下腹肌和腹直肌刺激后膈肌活动度、潮气量明显增加,死腔通气明显减少,且50Hz下腹肌刺激较其他三组刺激膈肌活动度和潮气量大,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反馈式呼吸电刺激训练可以增加腹肌收缩,提高膈肌活动度和呼吸效率.

  • 矽肺患者氧哌嗪青霉素药物热误诊感冒1例

    作者:魏萍

    1 病历报告患者,男,57岁,曾在服兵役期间从事国防施工打坑道13年,任风钻手,接触矽尘,已诊断为"I+矽肺、并发肺结核".因胸闷、憋喘7年,加重90余天于2000年8月23日入院治疗.查体:T 37.2℃,P 100/min,R 24/min,BP 124/79mmHg,无发绀.桶状胸,肋间隙加宽,语颤、语音传导双侧相等,叩过清音,呼吸音粗糙,右肺可闻干湿罗音.心率100/min,律齐,无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下肢无水肿.血WBC 16.2×109/L,N 0.93,ESR 80mm/h,RBC 4.83×1012/L.X线胸透:两肺纹理扭曲紊乱,肺野透光度增强,膈肌活动度减弱,肋膈角变钝.心电图正常.常规口服千金藤素片80mg、喘舒片4片、急支糖浆15ml,3/d,10%GS 500ml、丁胺卡那霉素0.6g+5%GNS 250ml+青霉素960万U静滴,1/d.用药12d,WBC+DC已恢复正常,但T 36.6~37.4℃,血沉40mm/h,咳嗽,咳白或黄痰,每d约150ml.留置痰液48h后观察,明显分三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液化的浆液,底层为坏死组织),故补充诊断支气管扩张并感染.加服抗痨药:利福平0.45g/d,异烟肼0.4g/d,吡嗪酰胺0.5g,3/d.痰作细菌培养加药敏后给予5%GNS 250ml、妥布霉素24万U、氨茶碱0.25g、10%氯化钾10ml和5%GNS 250ml、氧哌嗪青霉素8g(皮试阴性)静滴,1/d.10d后患者发热,T 38.9℃.考虑感冒,给安痛定2ml、柴胡4ml、肌注,体温渐降.查血WBC 5.5×109/L,N 0.87.3d后当静滴完氧哌嗪换上妥布霉素30min时,患者出现胸闷、憋喘加重,继之寒战、发热,T 38.4℃,处理除同前用药外,加用吸氧,地塞米松5mg、非那根25mg,肌注.经院外会诊,认为药量不足,氧哌嗪青霉素改为2/d静滴,结果氧哌嗪青霉素用完20min后患者出现2次寒战、发热反应.此时方考虑药物热,即停止一切静滴用药,半个月后体温降至正常.复查WBC+DC均在正常范围.好转出院.

  • 超声监测膈肌功能在食道癌患者术后脱机中的价值

    作者:潘灵爱;王艺萍

    目的 探讨超声下膈肌活动度对食道癌患者术后脱机的指导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2014-06 ~2017-05我科ICU食道癌术后有创机械通气≥72 h的患者,共108例.自主呼吸试验(SBT)后成功脱机且48 h内未再插管或使用无创通气患者74例(A组)和未成功患者34例(B组)分别测量和记录两组患者在SBT 1 h的膈肌活动度和其他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膈肌活动度为(1.28±0.29) cm,氧分压为(102.3±9.6)mm Hg,B组膈肌活动度为(0.89±0.21)cm,氧分压为(78.2±11.7)mm Hg,B组膈肌活动度明显小于A组,氧分压较A组明显减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监测膈肌活动度对食道癌术后患者的脱机有一定指导价值.

  • B超下膈肌活动度监测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困难撤机的预测价值

    作者:徐杉;步涨;潘纯;王俊;付建红;陆士奇

    目的 研究超声下膈肌活动度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困难撤机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4-01~ 2015-12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行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对通过撤机前筛查的患者行自主呼吸试验(SBT)1 h,按照SBT结果分为成功撤机组和困难撤机组.对困难撤机组患者按照其基础肺功能指标分为轻中度COPD组和重度COPD组.记录患者SBT 1 h的膈肌活动度及一般临床指标.分别比较成功撤机组和轻中度COPD困难撤机组及重度COPD困难撤机组患者的膈肌活动度和一般指标的统计学差异,并依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膈肌活动度对重度COPD患者困难撤机的预测价值.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02例,成功撤机组62例,困难撤机40例,困难撤机组中轻中度COPD患者21例,重度COPD患者19例.重度COPD困难撤机组患者的入组前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大于成功撤机组(P< 0.05).重度COPD困难撤机组患者SBT 1 h的膈肌活动度明显小于成功撤机组(0.96±0.11 vs.1.26±0.34,P<0.05).以膈肌活动度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预测重度COPD患者困难撤机的曲线下面积为0.819,敏感度为73.8%,特异度为89.5%.结论 超声下膈肌活动度监测对重度COPD患者的困难撤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膈肌活动度超声检测、血清NT-proBNP及被动抬腿试验容量反应性对机械通气患者困难撤机的预测价值

    作者:刘英芹;卢广民;刘耿熙;李占东;刘存华;张丽萍;高超;李芸

    目的:探讨膈肌活动度超声检测、血清NT‐proBNP及被动抬腿试验容量反应性对机械通气患者困难撤机的预测价值。方法将86例通过撤机前筛查的机械通气患者纳入研究,入组后行SBT试验60min,SBT通过且48h内未再行有创或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为成功撤机,SBT未通过或撤机拔管后48h内再行有创或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为困难撤机。在行SBT试验前检测膈肌活动度、血清NT‐proBNP及被动抬腿试验容量反应性心脏指数变化率。对SBT试验前检测的膈肌活动度、血清NT‐proBNP及心脏指数变化率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预测困难撤机并确定界值。结果8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撤机成功54例(62.8%)、撤机失败32例(37.2%)。对SBT前的膈肌活动度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预测困难撤机,曲线下面积(AUC)为0.83,以膈肌活动度1.26cm为界值,敏感度71.9%,特异度为82.2%;对SBT前血清NT‐proBNP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预测困难撤机AUC为0.86,血清NT‐pro BNP以1191.5pg/ml为界值,敏感度75.0%,特异度为86.2%;对SBT前的心脏指数变化率(△CI%)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预测困难撤机AUC为0.87,心脏指数变化率以11.4%为界值,敏感度77.3%,特异度为83.7%。联合膈肌活动度、容量反应性心指数变化率及血清NT‐proBNP预测困难撤机的AUC0.81,敏感度60.1%,特异度为89.4%结论撤机前通过膈肌活动度超声检测、血清NT‐proBNP及被动抬腿容量反应性评估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困难撤机预测有临床指导价值。

  • 人工气腹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

    作者:刘真;马传芹

    人工气腹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利用气胸箱将过滤后的空气注入腹腔,迫使膈肌上移,挤压过度膨胀的肺,使之缩小.相当于双侧肺的全面减容,随着膈肌活动度的增加以及残腔的减少,有效通气量增加,协同腹膜的呼吸作用,病人的呼吸功能得到改善.应用该法治疗159例,除2名病人未能坚持且无法随访外,其余病人肺活量均不同程度地提高,膈肌上移2~3个肋间,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超声监测膈肌活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病情判定的价值初探

    作者:徐颖;张锐利;邓建永;李俊

    目的 探讨M型超声法、B超直接法和B超间接法三种超声检测方式监测膈肌活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判定的意义.方法 以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50%为分界线,选取高风险COPD患者(FEV1<50%,高风险组)和低风险COPD患者(50%≤FEV1≤70%低风险组)各4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一般情况、肺功能、血气,以及三种超声检查和X线检查的膈肌移动度.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分析三种超声检查结果和X线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价三种超声检查方法预测COPD严重程度的价值.结果 高风险组M型超声法移动度、B超直接法移动度、B超间接法移动度和X线移动度均低于低风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型超声法移动度、B超直接法移动度、B超间接法移动度和X线移动度均是高风险组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M型超声法移动度、B超直接法移动度、B超间接超移动度均与X线移动度呈正相关(r=0.738、0.667、0.634,均P<0.05).M型超声法和X线检查联合应用诊断COPD的ROC曲线下面积大(0.781).结论 M型超声法、B超直接法和B超间接法均可用于COPD病情判定,M型超声法和X线联合诊断的效果更佳.

  • 超声评价膈肌活动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岷;骈林萍

    目的 应用超声探讨膈肌活动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能力的相关性,并分析影响膈肌活动度的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男性慢阻肺稳定期患者48例.测定患者身高、体重、膈肌活动度[M型超声测定深呼吸时膈肌运动幅度(△M)]、气流阻塞程度[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和运动能力[6分钟步行距离(6MWD)].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48例慢阻肺患者AM小值1.89 cm,大值8.11 cm.△M与患者SGRQ评分的总分、症状分、影响分、活动分以及6MWD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74、-0.416、-0.432、-0.502和0.536.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AM的因素是身高(β=0.407,P=0.021)和FEV1%pred (β=-0.391,P=0.035).结论 慢阻肺患者膈肌活动度与生活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身高及FEV1%pred对膈肌活动度影响大.患者膈肌活动度越小,生活质量越差,活动能力越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