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鼠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的生后发育特点及围生期电生理特性的研究

    作者:陈鹏慧;蔡文琴;王丽雁

    目的 研究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PC)的发育特点及围生期电生理特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观察生后不同发育阶段大鼠大脑皮质、海马等区域OPC细胞数量.应用脑片膜片钳记录出生后7 d大鼠皮层白质和海马OPC电生理学特性.结果 出生后0、7、14、21、35、50 d、18个月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区域均有OPC细胞表达.在发育生后7d,细胞数量密度高,成年大鼠也有较高数量OPC的分布.P7d大鼠海马OPC有小的内向Na+电流,而白质区域OPC仅表现外向K+电流和细胞膜被动反应.结论 P7d大鼠皮层及海马区域OPC细胞数量及NG2蛋白表达量大,海马和白质区域的OPC表现电生理学特性的异质性.

  • MiRP1对异源转染的CHO细胞上HCN1和HCN2通道电生理特性的调节

    作者:佘强;邓松柏;Uta C.Hoppe

    目的 评价Mink相关肽1(MiRP1)对异源转染的CHO细胞上的HCN1、HCN2通道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 将MiRP1质粒DNA分别和HCN1、HCN2质粒DNA共转染CHO-K1细胞,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细胞膜上的HCN通道电流.结果 MiRP1显著增加HCN2 [(37.8±4.8) pA/pF(n=11) vs (25.9±1.7) pA/pF(n=10); -140 mV, P<0 05]的电流密度,但是对HCN1的电流大小没有影响[(41.3±10.9) pA/pF(n=13) vs (34.9±7.8) pA/pF(n=11); P>0 05];MiRP1可加快HCN1[时间常数:(180.9±8.6) ms vs (306.1±45.6) ms; -80 mV, P<0 05]和HCN2 [时间常数:(391.8±33.6) ms vs (763.5±106.1) ms; -80 mV, P<0 05]激活动力学;MiRP1对HCN1及HCN2通道激活的电压依赖性没有影响.结论 MiRP1可加快HCN1和HCN2通道激活,且增加HCN2的电流表达.

  • 钠钙交换体亚型2在大鼠逼尿肌细胞中的表达与功能

    作者:钟晓;王平贤;胡文刚;王青青;李龙坤;黄赤兵

    目的 检测大鼠逼尿肌细胞是否表达钠钙交换体亚型2(NCX2),并测试其功能.方法 10只大鼠(7只雌性,3只雄性)为实验对象,取膀胱组织为实验组,大脑组织为对照组.首先利用急性酶分离技术,制备和培养大鼠逼尿肌细胞,再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大鼠膀胱组织中是否表达NCX2基因及蛋白;免疫荧光技术进一步明确NCX2与逼尿肌细胞的关系;膜片钳技术测试逼尿肌细胞是否存在NCX2电流.结果 首先制备了光镜下以梭形为主,免疫组化染色α-actin呈阳性的逼尿肌细胞;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在大鼠大脑组织、膀胱组织中分别发现NCX2 mRNA表达;免疫印迹技术在上述组织中检测NCX2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免疫荧光双抗进一步证实NCX2蛋白与逼尿肌细胞共表达;膜片钳检测到逼尿肌细胞上的NCX2电流,电流密度为(0.79±0.45) pA/pF.结论 发现NCX2表达于大鼠逼尿肌细胞,电生理证实NCX2具有维持逼尿肌细胞内钙离子平衡的能力,其生理作用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低龄扩张型心肌病模型鼠心功能及心室肌钠通道的影响

    作者:刘奇峰;计晓娟;余更生;陈恒胜;白永虹;曹丽娜

    目的 观察阿霉素诱导的低龄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模型鼠心功能和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的情况,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移植后低龄DCM鼠心功能和钠通道的改变,探讨BMMSCs移植后钠通道对心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 75只14 d龄的雌性SD鼠分为5组:正常组、正常+BMMSCs移植组(正常鼠左室前壁注射BMMSCs)、DCM组、DCM+ PBS移植组(DCM鼠左室前壁注射PBS)、DCM+BMMSCs移植组(DCM鼠左室前壁注射BMMSCs),以腹腔注射阿霉素来诱导低龄DCM模型鼠;移植后4周以荧光显微镜观察心肌组织冰冻切片评价BMMSCs植入情况,通过超声心动图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各组大鼠心功能和钠通道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荧光干细胞示踪检查显示植入的BMMSCs在注射点附近呈团分布或沿进针路径分布,生长良好;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DCM组心功能较正常组及正常+BMMSCs移植组降低(P<0.05),DCM+ BMMSCs移植组心功能较DCM组及DCM+ PBS移植组提高(P<0.05),DCM+BMMSCs移植组移植4周后心功能较移植前提高(P<0.05);膜片钳检查显示DCM组钠电流(sodium channel current,INa)的电流密度峰值较正常组及正常+BMMSCs移植组降低,电流-电压(I-V)曲线上移,激活减慢,激活曲线右移,失活加快,失活曲线左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CM+BMMSCs移植组的INa电流密度峰值较DCM组及DCM+PBS移植组提高,I-V曲线下移,激活加快,激活曲线左移,失活减慢,失活曲线右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MSCs移植能改善低龄DCM鼠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BMMSCs移植后钠通道功能增强有关.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内向钠电流的研究

    作者:农耀明;宋治远;陈鹏慧;尹戴佳佳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内向钠电流的状态.方法取健康SD大鼠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获得MSCs,传至第两代,以10 μmol/L的5-氮杂胞嘧啶(5-aza)孵育诱导24h.培养4周,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鉴定心肌样细胞(cardiomyocyte-like cells);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胞膜内向钠电流,并与未经诱导的MSCs和急性分离的心肌细胞进行比较.结果MSCs经5-aza诱导后部分表达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在诱导后4周记录到快速激活和失活的膜内向钠电流.与急性分离的心肌细胞比较,相同刺激脉冲下心肌样细胞所产生的电流幅值较小,Ⅰ-Ⅴ曲线向右偏移.结论经5-aza诱导后,MSCs可分化成具有兴奋性内向钠电流的心肌样细胞.

  • 模拟缺血预适应对原代培养乳鼠窦房结细胞起搏离子流的影响

    作者:张倩;仝识非;黄骥;宋治远

    目的通过比较模拟缺血预适应(IP)及模拟/再灌注(I/R)对原代培养乳鼠窦房结细胞起搏离子流(If)的影响,探讨IP对I/R时乳鼠窦房结细胞电生理活动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培养2 d的乳鼠窦房结细胞,随机分为:①对照组;②模拟I/R组;③模拟IP组.以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窦房结细胞If的变化.结果①模拟I/R组各指令电压下的If密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激活曲线右移,半数大激活电压由(-98.9±2.4) mV变为(-85.2±2.5) mV (P<0.01 ).②模拟IP能显著降低I/R后的If密度,使激活曲线左移,半数大激活电压变为(-93.3±2.8)mV (P<0.01 ),但未恢复到对照水平(P<0.05 ).结论模拟IP可抑制模拟I/R后活化增强的If,有助于维护I/R时窦房结细胞电生理活动的相对稳定性.

  • 听皮层-内侧膝状体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及其突触前机制的研究

    作者:赵明亮;刘国龙;万子兵;隋建峰;阮怀珍;熊鹰

    目的研究大鼠听皮层(AC)-内侧膝状体(MGB)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及其突触前机制.方法刺激听辐射纤维,采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技术在MGB分离和记录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s);诱导LTP,并观察谷氨酸受体阻断剂对LTP的影响;采用配对脉冲实验对LTP的发生机制进行探讨.结果①AC-MGB突触的兴奋性传递主要由NMDA和AMAP/kainate受体介导,可在MGB成功诱导出LTP;②应用AP-5或KYN阻断突触后神经元的去极化后仍然可在MGB成功诱导出LTP;但用无Ca2+的ACSF替代正常ACSF后,在MGB难以诱导出LTP.③AC-MGB突触传递的LTP伴随着配对脉冲比率(paired-pulse ratio,PPR)的下降.结论AC-MGB突触传递存在LTP机制,其诱导过程不依赖于突触后NMDA受体,但依赖于细胞外Ca2+的浓度;LTP的发生与突触前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概率增加有关.

  • 小鼠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顶侧膜钾通道的膜片钳研究

    作者:刘亚利;黄维;高恩泉;叶本兰

    目的研究小鼠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顶侧膜K+通道的生理学特性.方法采用膜片钳细胞贴附式单通道记录急性分离的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顶侧膜K+通道电流.结果该通道在超极化状态下表现为内向电流,斜率电导为(11.4±0.6)pS,且通道开放活动随极化程度增大而增加.在反极化状态下表现为外向电流,并具有内向整流特性.结论小鼠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顶侧膜上存在一类低电导的K+通道,其分布广泛,可能参与钾离子转运、调节细胞体积及维持电势能的稳定.

  • 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P2X受体对ATP、suramin的反应

    作者:赵延东;阮怀珍

    目的研究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P2X受体对ATP的反应和suramin、ivermectin(IVM)及低pH值对诱发电流的影响.方法采用酶加机械分离法分离后7 d的Wistar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测定P2X受体激动剂ATP,阻断剂suramin,调节剂ivermectin(IVM)及低pH值(pH=6.5)对跨膜电流的作用.结果分离神经元对P2X受体激动剂和阻断剂反应明显,P2X受体调节剂对不同细胞有不同的作用.结论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有丰富的P2X受体表达.细胞间P2X受体的表达类型有一定差别.

  •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ATP对背根节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作者:黄华;阮怀珍;蔡文琴;胡志安;吴喜贵;宋承辉

    目的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探讨ATP对坐骨神经损伤所引起的背根节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损伤组,损伤组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离断模型,采用酶加机械分离方法急性分离背根节神经元,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测定神经元被动膜电特性,观察坐骨神经损伤后背根节神经元兴奋性的变化及ATP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坐骨神经损伤后1、10、100 μmol/L ATP引起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的去极化反应上升幅度比率分别为458%、187%、75%(P<0.01).结论坐骨神经损伤后背根节神经元兴奋性提高,ATP受体对ATP反应敏感性增强.

  • 大鼠发育过程中视皮层神经元电学特性的研究

    作者:涂娅莉;刘应兵;张莉;赵妍君

    目的研究大鼠发育过程中视皮层神经元的电生理学特性,探讨相邻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局部神经元网络的整合功能.方法应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盲法)获得4~28 d龄SD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的全细胞记录,在电压钳下应用强度为0.1~1.0 mA刺激来引起神经元的突触后电流(Post synaptic currents, PSCs).结果 156个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的PSCs可分为无反应型、单突触反应型和多突触反应型3种类型.大鼠睁眼后多突触反应型细胞所占的百分率显著增加.某些细胞在不同的刺激强度下有不同的突触反应;个别细胞在相同刺激强度下,多突触反应的曲线不同.双脉冲刺激视皮层神经元引起的时间整合作用的形式表现为突触反应增强型、压抑型和无影响型3种类型.结论多突触反应的神经元可接受两个或多个延时不同的突触输入.视皮层神经元在出生后发育过程中,其功能的成熟表现为在视觉刺激下,视觉依赖性突触的重新分布,表明了相邻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局部神经元网络的整合功能.

  • 谷氨酸和GABA对额叶皮质锥体细胞自发性电活动的影响

    作者:宋承辉;胡志安;阮怀珍;蔡文琴;吴喜贵;张金海

    目的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急性分离大鼠额叶皮质Ⅴ、Ⅵ层锥体细胞自发性电活动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酶加机械分离法分离8~12 d鼠龄的Wistar大鼠额叶皮质Ⅴ、Ⅵ层锥体细胞,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测定电生理学特性,观察不同膜电位水平时自发性电活动的特点及谷氨酸和GABA对其影响.结果 73.44%的分离神经元具有自发性电活动(n=64),膜电位在-40~-60 mV时较易出现.1 mmol/L的谷氨酸显著增加放电活动的频率,100 μmol/L GABA则明显抑制放电活动的产生.结论急性分离的大鼠额叶皮质锥体细胞有自发性电活动,且受谷氨酸和GABA的调节.

  • 大鼠睁眼前后视皮层神经元突触后电流变化

    作者:涂娅莉;刘应兵;阴正勤;胡志安;赵妍君;张莉

    目的研究大鼠发育过程中视皮层神经元的突触后电流变化,探讨视皮层视觉依赖性突触的形成和重新分布的细胞内机制.方法应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 获得4~28 d Sprague-Dawleg (SD)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的细胞内微电极记录,记录突触后电流(Post synaptic currents, PSCs)的变化.结果 (1)共记156个大鼠视皮层神经元,根据其电生理学特性可将神经元分为3种类型:无反应型、单突触反应型和多突触反应型.睁眼后无反应型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而多突触反应型细胞数量明显增多.(2)在同一刺激强度和钳制电压下,对视皮层神经元的输入阻抗和PSCs的各项指标进行组间比较:①输入阻抗IR:睁眼前与睁眼后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3周龄与4周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②PSCs的峰值、到达峰值所需的时间、10%~90%上升时间、10%~90%下降时间、半波宽和潜伏期:1周龄组与2周龄、3周龄、4周龄组之间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视皮层神经元在出生后发育过程中,其功能的成熟表现为在形觉刺激以及局部神经元网络的整合作用下,视觉依赖性突触的形成和重新分布.

  • 改良大鼠膀胱平滑肌细胞急性酶分离法及膜片钳应用

    作者:钟晓;王青青;何鹏;邓建平;李龙坤;黄赤兵;宋波

    目的 改良大鼠膀胱平滑肌细胞急性酶分离方法,为利用膜片钳技术研究膀胱疾病提供必要的技术平台.方法 采用木瓜蛋白酶和胶原酶Ⅱ,采用一步法和二步法,分别消化5只新生和成年Wistar大鼠膀胱组织,在膜片钳工作台上分别对平滑肌细胞钠钙交换体电流行全细胞记录.结果 建立了稳定的新生和成年大鼠膀胱平滑肌细胞急性酶分离方法.新生大鼠钠钙交换体(Na+/Ca2+ exchanger,NCX)电流密度(pA/pF)为[(0.21±0.07),n=4],成年大鼠NCX电流密度为[(0.19±0.06),n=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B-R7943在5μm浓度下,有阻滞NCX正向模式的能力.结论 本方法改良了大鼠膀胱平滑肌细胞急性酶分离,并成功应用于膜片钳技术检测.

  • 一种适合膜片钳研究的成年大鼠DRG神经元急性分离方法

    作者:黄华;阮怀珍;蔡文琴;吴喜贵;陈鹏慧

    目的 建立一种适合膜片钳研究的成年大鼠DRG神经元急性分离方法.方法 采用结合酶消化及机械分离的方法,急性分离成年大鼠DRG神经元,用于膜片钳研究.结果 本方法可分离2~3个月的成年大鼠,不损伤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电生理学特性,形态上易于区分.结论 本方法步骤单一,操作简单,分离效率高,适合膜片钳研究.

  • 与视皮层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相结合的生物素标记技术

    作者:涂娅莉;刘应兵;阴正勤;胡志安

    目的在视皮层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的同时,建立神经元的生物胞素标记技术.方法利用盲法获得视皮层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在电生理记录的同时,Biocytin通过记录电极尖端灌注到所记录的细胞内,标记成功后再进行组织学染色.结果能观察视皮层同一细胞的电生理和形态学特性及神经元之间的染色耦合.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细胞标记成功率高,易于推广使用.

  • 建立大白鼠视皮层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

    作者:涂娅莉;阴正勤;刘应兵

    目的建立大白鼠视皮层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方法利用盲法获得膜片记录,即根据电极进入溶液中到获得全细胞膜片的过程中,测试方波脉冲的变化来寻找细胞。结果能成功地进行视皮层全细胞记录。结论本法操作简便,所需仪器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 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在人心房中的增龄性变化

    作者:余奕言;何容芳;于风旭;范学慧;张娟;李涛;李妙龄

    目的 研究增龄对人心房肌小电导钙激活钾(SK2)通道的影响.方法 选取3个不同年龄阶段:<40岁(n=22)、40~60岁(n=34)和>60岁(n=18)窦性心律(SR)患者为研究对象,于体外循环手术中获取患者右心耳组织.急性酶分离方法分离单个人心房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不同年龄患者心房SK2通道电流的差异.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不同年龄患者心房组织SK2通道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 采用该急性酶分离方法可获得细胞完整、横纹清晰、有电生理活性的心房肌细胞;<40岁患者组(n=18)与40~60岁患者组(n=8)相比,SK2通道电流无明显变化(P>0.05),与<40岁患者组(n=8)相比,>60岁患者组(n=10)SK2通道电流明显增加(-130 mV,P<0.01);与40~60岁患者组(n=8)相比,>60岁患者组(n=10)SK2通道电流也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0 mV,P<0.01).分别与<40岁(n=12)和40~60岁患者组(n=18)相比,>60岁患者组(n=10)SK2通道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心房组织中SK2通道电流、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增龄导致的SK2通道重构可能参与了心房颤动的病理生理过程.

  • 人心房肌细胞分离方法的改良研究

    作者:王笑宇;范忠才;周伟;余奕言;周涛;李妙龄

    目的 探索改良的人心房肌细胞分离方法.方法 采用两步酶消化法急性分离人心房肌细胞,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结果 该分离方法可获得数量较多的心房肌细胞,窦性心律患者可获得完整有横纹细胞320±30,慢性房颤患者可获得完整有横纹细胞230±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方法可获得大量形态完整,横纹清晰的单个人心房肌细胞,且能在所分离的心房肌细胞上记录到典型的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电流.结论 该试验所采用的分离方法简便,稳定有效,可获得细胞数量多和细胞质量好的单个人心房肌细胞.

  • M 3受体激动剂对急性缺血性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栾海蓉;孙健;王得利;李丽;吴红

    目的:研究 M 3受体激动剂胆碱对大鼠急性缺血性心肌的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低 pH 值(pH 6.8)乏氧液来模拟缺血环境,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 L-型钙电流(ICa-L )变化;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观测细胞内钙变化,探讨胆碱对细胞内钙及钙库的影响。结果在膜片钳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缺血组 ICa-L 电流密度明显增高,应用胆碱后 ICa-L 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聚焦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缺血组细胞内钙升高明显(P<0.01),胆碱组细胞内钙升高幅度不明显;预先给予4-DAMP 可部分逆转胆碱抑制细胞 ICa-L 及细胞内钙升高的作用。结论 M3受体参与保护缺血心肌的可能机制为通过抑制缺血心肌细胞 ICa-L ,从而抑制细胞内钙超载。

664 条记录 29/34 页 « 12...2627282930313233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