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左归降糖解郁方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频率及幅度的影响,探讨其对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17~19 d胚胎大鼠离体培养海马神经元,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抑郁组、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空白血清组、左归降糖解郁方组和阳性药组,培养10 d后加入皮质酮(50μmol/L)和/或高糖(15 mmol/L)建立细胞模型,给予药物血清干预18 h,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神经元mEPSC,比较各组神经元mEPSC频率和电流幅度.结果经NSE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培养7 d后神经元纯度达95%以上.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抑郁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大鼠海马神经元mEPSC的频率和幅度均显著上升(P<0.01);与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组比较,左归降糖解郁方组和阳性药组大鼠海马神经元mEPSC的频率和幅度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左归降糖解郁方可降低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mEPSC的频率和幅度,对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 膜片钳 大鼠 -
Amphotericin B在全细胞穿孔膜片钳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为研究海德氏突触的电生理特性,建立用amphotericin B穿孔的膜片钳技术.方法:本文应用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在小鼠脑干的calyx细胞上进行穿孔膜片钳技术的研究.结果:应用amphotericin B进行穿孔后,通道电流衰减现象显著变慢.Amphotericin B的适浓度为400 μg/ml.结论:本研究摸索出了一种稳定的穿孔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可以更有效,更真实的反应神经元通道电流的电生理特性.为穿孔膜片钳技术在听觉信息传导和调控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
贝沙罗汀拮抗Aβ25-35诱导的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谷氨酸能突触传递的抑制效应
目的:初步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25-35损伤海马CA1区兴奋性突触的靶点及贝沙罗汀的可能桔抗效应.方法:以出生7~14 d Wistar大鼠海马脑片为研究对象,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电压钳模式下记录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细胞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EPSCs)和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s),分析不同组神经元sEPSCs和mEPSCs幅度及频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Aβ25-35(1μmol/L)处理后,海马神经元sEPSCs与mEPSCs平均幅度和平均频率都显著降低(均P< 0.05).向Aβ25-35处理过的海马脑片中加入贝沙罗汀(5μmol/L)后,sEPSCs与mEPSCs平均幅度和平均频率较Aβ25-35组都显著提高(均P< 0.05).贝沙罗汀处理组sEPSCs与mEPSCs平均频率和平均幅度与对照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均P> 0.05).结论:Aβ25-35可作用于CA1区,导致海马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降低,突触功能损伤,贝沙罗汀通过作用于突触前和突触后位点拮抗Aβ25-35的损伤效应.
-
不同阿片受体激动剂对海马培养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阿片受体激动剂对海马培养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s)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元18 d,荧光倒置显微镜下选择健康神经元入组,分别在培养液中加入阿片受体激动剂吗啡(浓度为10 μmol·L-1)、[D-pen2,D-pen5]-enkephalin(DPDPE)和埃托啡(浓度均为1 μmol·L-1)处理3 d,对照组不加药.全细胞模式记录mEPSCs,用软件MiniAnalysis 6.0(Synaptosoft,Inc)对mEPSCs频率及幅度进行分析.结果:吗啡显著降低了海马神经元mEPSCs的频率和幅度,与对照组相比,频率和幅度分别下降了38.5%和38.0%(均P<0.01);埃托啡对mEPSCs的幅度无影响(P>0.05),但频率增加了26.0%(P<0.05);DPDPE对mEPSCs的频率及幅度均无影响(P>0.05).结论:不同的阿片受体激动剂由于其引起受体内化的能力不同,对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有不同的突触后作用.
-
BK8644对河豚毒素引起的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AMPA受体介导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频率和幅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L-型钙通道(LTC)开通剂BK8644对河豚毒素(TTX)引起的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á-氨基-羟基-5-甲基-4-异唑-丙酸(AMPA)受体介导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AMPA)的影响,探讨LTC是否作为神经环路兴奋性的感受器在调节突触稳态中发挥作用.方法 建立培养海马神经元的稳态可塑性离体模型,并采用膜片钳全细胞模式记录突触内自发的mEPSC.结果 TTX组mEPSCAMPA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mEPSCAMPA电流幅度无显著差异(P>0.05);BK8644组和TTX+BK8644组与对照组比较,mEPSCAMPA的频率和幅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TTX+BK8644组与TTX组比较,mEPSCAMPA频率降低(P<0.05),电流幅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BK8644可对抗TTX引起的mEPSCAMPA 频率升高,提示L-型钙通道可能参与稳态突触可塑性的调节.
关键词: L-型钙通道 海马神经元 膜片钳记录 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
皮质酮对大鼠孤束核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激情况下接收大鼠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传入信号的延髓孤束核二级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变化特征.方法:通过神经示踪技术追踪大鼠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传入纤维在延髓孤束核的投射位点,从而对其二级神经元进行定位,利用脑片膜片钳技术,以全细胞电压钳方式记录高浓度(100 nmol/L)皮质酮处理组与对照组孤束核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变化.结果:高浓度皮质酮处理后孤束核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振幅明显增高,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事件发生的频率,上升时间及衰减时间常数等参数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大鼠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传入信号的孤束核二级神经元受到高浓度皮质酮刺激后,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特征发生改变系突触后事件.
关键词: 皮质酮 孤束核 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颈动脉体 -
NMDA受体在培养神经元突触内和突触外发育中的变化
目的 观察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在突触内和突触外发育中的变化.方法 采用膜片钳的全细胞模式和外面向外模式分别记录突触内和突触外NMDA受体通道电流.结果 培养2周海马神经元突触内NMDA受体通道介导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NMDA)幅度比培养1周神经元小,对NMDA受体亚单位NR2B的特异拮抗剂ifnprodil的敏感性远低于培养1周神经元;培养2周神经元突触外NMDA受体的单通道电流幅度和开放概率比培养1周神经元增大,但两者的电导和翻转电位无显著差异.ifenprodil降低培养1周和2周神经元突触外NNDA受体单通道电流的电导和开放概率,且对培养2周神经元开放概率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结论 NMDA受体通道电流在培养海马神经元突触内和突触外有发育变化,提示NMDA受体NR2亚单位在培养1周的神经元突触内和突触外均主要为NR2B亚单位;而神经元培养到2周时,突触内NR2B亚单位逐渐被NR2A亚单位取代,突触外仍主要为NR2B亚单位.
-
阿斯巴甜对果蝇中间神经元胆碱能突触电活动的影响
目的 阿斯巴甜是食品工业广泛使用的人造甜味剂.其对神经中枢的作用目前研究较少,本文拟探讨阿斯巴甜对果蝇中间神经元胆碱能突触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利用膜片钳技术研究阿斯巴甜对果蝇投射神经元(projection neurons,PNs)电活动的影响.结果 高浓度的阿斯巴甜造成目标神经元自发性动作电位(spontaneous action potential,sAP)和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ini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mEPSC)显著变化,而低浓度则影响有限.结论 本实验为进一步评估阿斯巴甜的生物安全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阿斯巴甜 果蝇 膜片钳 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自发电活动 -
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参与大振幅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形成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是否作用于大鼠脊髓背角胶状质层(SG)神经元大振幅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形成.方法 选用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2%~3%异氟烷麻醉后,分离其腰骶部的脊髓,然后切片.采用全细胞电压钳技术,玻璃微电极的电阻为4~6 MΩ,钳制电压为-70 mV,记录胶状质层神经元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mEPSC)电流.将电流信号用Axopatch 200来放大并储存于电脑.对照组和用药结束后,持续采样mEPSC电流30 s.mEPSC电流的频率和振幅用Clampfit 8.1进行分析.结果 钳制电压为-70 mV时,所有SG神经元均有自发性的EPSC.辣椒素增加mEPSC发生的频率和波幅.钴离子抑制辣椒素诱导的大振幅mEPSC.钴离子抑制辣椒素诱导的mEPSC的平均振幅,而不抑制其发生频率.结论 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参与了辣椒素引起的痛觉形成.
关键词: 辣椒素 电压依赖性钙通道 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大鼠 -
神经降压素对大鼠脊髓背角胶状质内突触前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
目的:研究内源性神经肽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在脊髓背角胶状质(substantia gelatinosa,SG)内对突触前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电压膜片钳记录方法,在脊髓薄片上观察NT对SG内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s)和微小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PSCs)的频率和幅值的影响.结果:(1)灌流NT(2μmol/L)对SG内神经元mEPSCs的频率和幅值均无明显影响,说明NT不影响SG内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2)灌流NT(2μmol/L)能增加SG内神经元mIPSCs的频率,但对幅值无明显影响,即NT可引起突触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增加,但对突触后神经元无明显影响.结论:NT可通过增加SG内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的途径抑制伤害性信息的传递,从而实现镇痛效应.
关键词: 神经降压素 胶状质 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微小抑制性突触后电流 全细胞电压膜片钳 -
D-丝氨酸对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突触后NMDA受体功能的调制作用
目的:观察在发育大鼠视皮层脑片标本上D-丝氨酸对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突触后NMDA受体功能是否具有调制作用.方法:应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13-15 d SD大鼠视皮层Ⅱ/Ⅲ层椎体神经元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s),观察D-丝氨酸对mEPSCs的调制作用.结果:mEPSCs包含两种受体电流成分,即AMPA受体与NMDA受体电流成分;应用外源性D.丝氨酸(1,10和100μmol/L)均增强了mEPScs的NMDA受体电流成分(P<0.01),并呈现浓度依赖性,而应用NMDA受体阻断剂D-APV(50μmol/L)完全阻断这种增强效应.此外,D-丝氨酸没有影响mEPSCs的AMPA受体电流成分.结论:在大鼠视皮层Ⅱ/Ⅲ层锥体神经元上,突触后NMDA受体的甘氨酸结合位点是不饱和的,应用外源性D-丝氨酸可以增强NMDA受体功能,本研究为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意义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