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疗效分析

    作者:王茜;冯佳庆;沈备;刘超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DM)患者,应用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组和皮下多点胰岛素注射(MDI)组强化治疗1个月后血糖、血脂及β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初诊2型DM患者38例(CSII组24例,MDI组14例),分别在初诊时和胰岛素(Ins)强化治疗1个月后,测定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分泌的曲线下面积(AUCins0~120min)和C肽分泌的曲线下面积(AUCc-p 0~120min)代表第二时相分泌量,以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β细胞敏感指数(HOMA-β).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均获得良好控制,AUCins 0~120min、AUCc-p 0~120 min、HOMA-β显著改善(P<0.05).结论:Ins短期强化治疗可改善初诊2型DM患者的糖代谢、β细胞功能以及Ins敏感性.

  • 糖尿病患者胰岛自身抗体测定与血清C肽水平的关系

    作者:张玲

    目的研究胰岛自身抗体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302例住院的糖尿病(DM)患者的血清C肽、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的水平.并按病程的长短、抗体的阳性进行分组分析.结果46例速发型1型DM中,21.7%呈现ICA阳性,39.1%呈现GADA阳性.在临床初诊为2型DM的256例患者中,18.7%有一种以上抗体阳性,其中4.7%呈现ICA阳性,15.6%呈现GADA阳性.并且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均有空腹和餐后2hC肽水平的下降,下降速度以1型DM快,LADA次之,2型DM慢.结论GADA和ICA联合测定有助于诊断LADA,而且LADA患者β细胞功能衰退较慢,保护残存β细胞有利于延缓病情发展.

  • 1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损伤研究的若干进展

    作者:顾丽萍;吴艺捷

    近年来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T1DM)是T细胞介导的,以选择性易感人群胰岛β细胞的损害、胰岛素分泌绝对减少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基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病理生理过程涉及淋巴细胞、细胞因子、自由基等各个环节.现对此作一综述.

  • 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曾志红;周晓明;翁利红

    目的 探讨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CSⅡ)及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Ⅱ)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1~12月在本院就诊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CSⅡ组及MSⅡ组治疗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两组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治疗费用.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HOMA-IR降低,HOMA-β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两组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治疗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短期CSⅡ及MSⅡ强化治疗均可改善初诊断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CSⅡ较MSⅡ疗效好.

  • 2型糖尿病高血糖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作者:余玉慧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高血糖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并比较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纠正前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C-肽.结果所有病人治疗后随着血糖好转,空腹及餐后2小时C-肽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1个月时所测值虽高,但与2周、2个月时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长期高血糖可损害β细胞对葡萄糖刺激下的正常促胰岛素分泌反应,加重胰岛素的分泌缺陷;(2)血糖控制后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得到一定改善,其早出现在开始降糖治疗后2周,高峰在1月余,并持续一段时间.

  • 皮下连续输注式胰岛素泵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

    作者:王永健;谷卫

    强化胰岛素治疗的目的是更稳定控制血糖以避免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β细胞功能差的1型糖尿病患者是强化治疗的首先适应人群.

  • 吡格列酮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任跃忠;宋作珪;单江

    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衰竭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自然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目标。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hiazoli dinediones,TDs)是一类新型的胰岛素增敏剂,能明显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其单独或与磺酰……

  • 不同空腹血糖水平人群胰岛β细胞功能的研究

    作者:戴武

    目的研究不同空腹血糖(FPG)水平人群的胰岛素分泌状况,以了解空腹血糖水平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118例受试者根据FPG水平将研究对象分成6个组:FPG1:3.7~6.09 mmol/L;FPG2:6.1~6.99mmol/L;FPG3:7.0~7.99 mmol/L;FPG4:8.0~9.99 mmol/L;FPG5:10.0~14.99 mmol/L;FPG6:15.0 mmol/L以上.测定患者FPG、空腹胰岛素(FINs)、OGTT后0.5 h、1 h、2 h血糖和胰岛素.结果当FPG<8 mmol/L时,随着FPG升高,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逐渐上升,当FPG>8 mmol/L时开始降低(P<0.05),随着空腹血糖的增高,lnHOMA-β及In△ln3o/△G3o呈逐渐上降趋势.结论高血糖对B细胞具有毒性作用,直接影响糖负荷后早期胰岛素分泌及β细胞基础胰岛素的释放.

  • 调脂治疗对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临床观察

    作者:孙虹云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调脂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方法2型糖尿病并高脂血症者,以标准馒头餐试验中空腹C肽,餐后30分钟C肽,作为反映葡萄糖刺激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然后分调脂治疗组、未调脂治疗组作为对照,均采用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结果调脂治疗组,餐后30分钟C肽分泌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增加.结论调脂治疗后,解除脂毒性可使β细胞功能得到相应改善.

  •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炎症状态的影响

    作者:孙虹云;吴志昊

    目的 探讨阶梯式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和炎症状态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31例进行为期2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和后续10周的预混胰岛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FPG、2hPG、HbA1C、Fc-p、2hcp、TC、TG、hsc-RP、WBC、HDL-C和LDL-C.结果 治疗后患者FPG、2hPG、HbA1C显著下降;TG、hsc-RP、WBC均下降;Fc-p、2hcp、HDL-C升高(P<0.05);TC、LDL-C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对血糖明显升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及后续数周顸混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血脂、明显改善胰岛素β细胞功能并减轻胰岛素抵抗和炎症状态.

  • 利拉鲁肽对β细胞的保护和早期获益

    作者:郭晓蕙

    如何有效保护β细胞功能和长期维持血糖控制,是当前糖尿病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型降糖药物人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能有效保护和恢复β细胞功能,逆转糖尿病前期进展的作用。本文围绕利拉鲁肽对β细胞的保护作用及2型糖尿病的早期临床获益作一综述。

  •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与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作者:袁军铭;周玲英;袁园英;熊桃红;张其鸿

    2型糖尿病的胰岛功能是慢性进行性衰竭,如果能迅速纠正高糖毒性,β细胞功能有可能恢复,甚至延长逆转β细胞功能衰变的过程[1],近来的研究表明,早期启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2],但随着血糖达标,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加,特别是夜间低血糖.

  • BMI正常的糖代谢异常孕妇胰岛素抵抗与分泌的研究

    作者:王小杰;李双弟;徐先明;万小平

    目的:探讨BMI正常的糖代谢异常孕妇胰岛素抵抗与分泌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月1日在我院进行正规产检、孕前BMI正常孕妇538例.于孕24~28周行50g葡萄糖筛查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根据检查结果将产妇分为:血糖正常孕妇组(NGT)178例、50g葡萄糖筛查(glucose challengetest,GCT)(+)组94例、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estational impaired glncose tolerance,GIGT)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166例,同期测定空腹血胰岛素及空腹血糖.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计算各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BCI),比较各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能力的差别.结果:(1)GDM组与NGT、GCT(+)、GIGT组孕妇相比,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B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OMA-IR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NGT、GIGT组孕妇的HOMA-IR与HBCI呈正相关关系(P<0.01).GCT(+)、GDM组孕妇的HOMA-IR则与HBCI无关(r=0.123,P>0.05).结论:孕中期BMI正常的GDM妇女胰岛素抵抗与NGT、GCT(+)、GIGT孕妇相比无增高,但胰岛β细胞分泌能力明显降低.

  •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媛媛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单药及联合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于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二甲双胍组、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组,每组20例.治疗12周后,对患者治疗期间的相关情况进行检测与记录.结果 治疗后患者相关指标均发生改变,西格列汀组与二甲双胍组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组患者和其他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分析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西格列汀起始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对血糖的控制及胰岛 β-细胞功能的改善与二甲双胍相似,将两者联合使用后,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更佳,未有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1型糖尿病防治进展

    作者:李桂梅;高飞;马沛然

    1型糖尿病(IDDM)为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一旦发病需终生注射胰岛素,其急慢性并发症是儿童及其成年后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防治和恢复内源性β细胞功能成为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快,现对常用药物及方法进行综述。

  • 门冬胰岛素30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戚蓓蓓;宋文春;江冬梅;纪敏

    目的 对比预混双相门冬胰岛素30与口服药+预混人胰岛素30R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两组分别为30例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予以门冬胰岛素30及口服药+预混人胰岛素30R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检测治疗前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及餐后2 h C肽等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门冬胰岛素30较口服药+预混人胰岛素30R治疗组能更好的降低HbA1c的水平.结论 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给予3次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

  • 诺和龙与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作者:张玲

    目的:比较诺和龙与格列吡嗪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单纯饮食及运动治疗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诺和龙组32例和格列吡嗪组36例,疗程12周.结果:诺和龙与格列吡嗪有相似的降糖效果(P<0.01),相互比较差别不大(P>0.05).两者都能提高空腹和餐后2h血清C肽水平(P<0.05),空腹C肽水平的提高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 ),但餐后2h C肽水平比较有差异(P<0.05).两者对体重指数的影响比较有临床意义(P<0.05).两者对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诺和龙未发现明显的低血糖反应,格列吡嗪有3例出现餐前低血糖症状.结论:诺和龙是一个非磺脲类的胰岛素促分泌剂,起效快,模拟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降糖效果好,对β细胞功能影响小,比格列吡嗪更完全、更方便、依从性更好.

  • 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

    作者:赵士业;刘艳梅

    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下降,胰岛素分泌不足,早期应用胰岛素可保护和恢复β细胞功能,但并非只有胰岛素才可减低糖毒性,改善胰岛素分泌,任何方法只要能有效降低血糖,纠正高血糖毒性都有可能显著改善β细胞分泌功能,每天多次胰岛素注射患者依从性差,综合社会经济效益低;磺脲类药物原发或继发失效是临床常见问题,对此类患者我们应用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每日1次注射,取得了与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相似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为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我科住院和门诊随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2例,符合1990年WHO诊断标准,并要求:①没有明显心肝脑功能损害,无胃肠吸收障碍;②无急性并发症;③未用过胰岛素或虽应用胰岛素但<40 U/d能很好控制血糖;④空腹血糖﹤13.9 mmol/L,餐后血糖﹤16.5 mmol/L,HbA1c﹤10%;⑤无明显多尿、口渴、体重下降等.

  • 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史晓阳;赵志刚;汪艳芳;袁慧娟;张会峰;王遂军;虎子颖;苏永;郑瑞芝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在评价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方面的价值.方法:3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分别于次日及规律治疗7 d后隔夜空腹状态下提前15 min口服2 mg瑞格列奈,再次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并分别定义为A,B,C组.各组均抽取空腹、30 min和120 min静脉血,测定血糖、真胰岛素及放射免疫性胰岛素,并计算真胰岛素/放射免疫性胰岛素值及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结果:30 min时,3组真胰岛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胰岛素/放射免疫性胰岛素值C组>B组>A组(P<0.05);C,B组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均较A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瑞格列奈能够显著增加早时相真胰岛素释放量及真胰岛素/放射免疫性胰岛素值;瑞格列奈联合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较常规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和储备功能.

  • 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金文波;黄文平;徐娜;金毅;陈丽君

    目的:探讨二种不同疗法对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10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二组:强化治疗组和口服药组.强化组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使血糖完全达标.强化治疗15 d后停止皮下连续输注.口服药组口服降糖药物,使血糖达标.患者均在治疗前测体重,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馒头餐试验检测0、0.5 h、2h胰岛素水平,并计算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3个月后复查上述指标 . 结果:强化治疗组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值,0.5 h胰岛素水平有明显升高( P<0.05),口服药组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值,0.5 h胰岛素水平无明显改变,而2 h胰岛 素水平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皮下连续输注治疗可使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的更好,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0.5 h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皮下连 续输注强化治疗使β细胞功能恢复,而口服药组胰岛素释放延迟更明显,加重β细胞负担,不利于β细胞功能的恢复 .

302 条记录 11/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