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丹红注射液对心肾综合征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王蒙;汪涛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心肾综合征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心肾综合征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及常规组,每组25例.常规组采用抗心力衰竭+多巴胺利尿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TNF-α、hs-CRP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TNF-α、hs-CRP以及IL-10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肾综合征,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TNF-α、hs-CRP以及IL-10水平,改善其心脏及肾脏功能,临床获益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赖海峰;肖超烈

    目的 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心肾综合征患者影响.方法 将58例需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心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给予无创通气及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29例加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C)、B型尿钠肽(BNP)水平,无创呼吸机时间、心功能改善时间等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Scr、CysC、BN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治疗组BNP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Scr、CysC下降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功能NYHA分级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使用无创呼吸机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无创通气治疗心肾综合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脏功能,缩短无创通气时间.

  • 济生肾气丸加味治疗心肾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周卫国;李龙;贾倩;叶钊婷;麦建华

    心肾综合征( CRS)是指心脏与肾脏中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功能损害不能代偿时,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终导致心脏和肾脏功能的共同损害[1-2]。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常合并肾功能损害,心脏与肾脏相互影响、互相加重导致恶性循环,进一步加速了多器官的功能衰竭,使病死率增高。由于病情复杂,目前尚缺乏大规模的循证医学证据,治疗效果及预后不佳。济生肾气丸又名加味肾气丸,出自《济生方》,具有温补肾阳、利水消肿功效。本文旨在观察济生肾气丸加味对心肾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光抑素( CysC)、肌酐( Scr)、血浆B型脑利钠肽前体( Pro-BNP )的影响。

  • 基于真武汤药物反证的心肾综合征阳虚水泛证血清蛋白组学研究

    作者:欧阳秋芳;郭鹊晖;连艳平;严锦贤;魏仲南;赵红佳

    目的 应用蛋白组学方法,从方证对应的角度寻找心肾综合征(CRS)阳虚水泛证的证效关系蛋白质,并探讨心肾综合征阳虚水泛证的本质内涵.方法 收集健康对照组、CRS阳虚水泛证患者治疗前及真武汤对证治疗后血清,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获得各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比较真武汤治疗前后CRS阳虚水泛证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变化,分析与温阳利水方真武汤疗效相关的CRS阳虚水泛证蛋白质指纹图谱.结果 CRS阳虚水泛证患者真武汤治疗后临床症候评估、体力状况、心功能均明显改善.CRS阳虚水泛证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共找出57个蛋白峰,其中37个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32个蛋白峰在CRS阳虚水泛证组呈高表达,5个蛋白峰呈低表达.CRS阳虚水泛证真武汤治疗后,有27个蛋白峰的相对强度下降,11个蛋白峰值表达相对增强.M/Z分别为1903.01、2033.14、2316.20、2594.36、3089.16、3307.51、3641.74、2268.14、2715.08、3148.72的蛋白可能为CRS阳虚水泛证的特异蛋白.结论 M/Z分别为1903.01、2033.14、2316.20、2594.36、3089.16、3307.51、3641.74、2268.14、2715.08、3148.72的蛋白可能为CRS阳虚水泛证的血清蛋白标志物,通过调节上述蛋白峰,可能是真武汤治疗CRS阳虚水泛证的分子基础.

  • 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和Ⅰ型心肾综合征的关系

    作者:古振拓

    目的:研究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DHF)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Ⅰ型心肾综合征(CRS)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因ADHF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用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的急性肾损伤标准评估Ⅰ型CRS并分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45例患者,其中140例(31.5%)发生Ⅰ型CRS,其RDW水平显著高于无Ⅰ型CRS者[(15.9±1.4)vs.(13.2±0.8),P<0.01].AKI亚组1~3级的RDW水平分别为(14.2±1.2)、(15.8±1.9)和(16.4±2.2),P=0.028,有递增趋势.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中,经年龄、糖尿病、脑钠肽和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校正后,RDW每增加1单位,Ⅰ型CRS发生风险增加39.8%(OR值1.398,95%CI 1.024~1.570).结论:RDW和ADHF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独立相关,可能是一种新的Ⅰ型CRS标志物.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心肾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作者:徐光顺;胡泉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心力衰竭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同时,随着对慢性肾脏疾病认识的深入,终末期肾病乃至轻度、中度肾功能不全的发病率均显著升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糖尿病、脂代谢异常、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已经成为心衰和慢性肾脏疾病的共同病因.当心衰与肾衰竭共存时即为心肾综合征(CRS),二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产生叠加、放大的病理损害效应,进一步加速了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增加[1].在常规综合性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于是就需要血液净化治疗来缓解上述危急情况.我院心内科近几年应用CVVH治疗心肾综合征取得了很好的成就,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 蛋白结合尿毒素在心肾综合征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赵凤琦

    Protein-bound urimic toxins (PBUTs) accumulate once renal excretory function declines,and are not cleared by dialysis.There are increasing experiment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BUTs are involved not only in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but also in the generation and aggrava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PBUTs are likely to be a potential missing link in cardiorenal syndrome (CRS).They are derived from dietary amino acid metabolites by colonic microbial organisms.Therefore,targeting the colon where these toxins are initially produced appears to be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alternative for the progression of CKD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CRS.The aim of this review is to evaluate the causal role of PBUT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RS and their elimination based on recent clinical studies.

  • 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老年Ⅱ型心肾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声喜;马虹

    目的 比较间断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和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ustained low-efficiency hemodialysis,SLED)两种血液透析方法治疗老年Ⅱ型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老年Ⅱ型CRS患者,均采取右侧锁骨下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按照治疗方法分为IHD组和SLED组,2组观察治疗时间为1周,治疗期均避免大量超滤脱水,避免造成肾灌注不足,加重肾损伤.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测量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心率(heart rate,HR),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奥林帕斯AU2700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采用Re-LIA多功能免疫检测仪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采用飞利浦IE33超声诊断仪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eraction,LVEF)、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PAP).结果 2组病例均为老年患者,年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BUN、SCr、NT-proBN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HD组治疗后HR、CVP、PAP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D组治疗后HR、CVP、PAP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D组治疗后HR、CVP、PAP较IHD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HD和SLED这两种血液透析方法对于老年Ⅱ型CRS患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SLED缓慢清除体内多余液体和维持内环境的平稳,并可以持续地清除肾脏髓质在血供不足情况下产生的肾素等多余的心毒性物质,且能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相对于IHD治疗在血液动力学方面更稳定.对于老年Ⅱ型CRS患者采取SLED治疗,既能达到IHD治疗紧急清除毒素、迅速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又能获得较好的血液动力学稳定,而且节约医疗资源,治疗效果更优于IHD.

  • 心肾综合征低钠血症患者抗利尿激素测定及高渗盐水强化利尿的疗效

    作者:井景;刘小光;王俊峰;付文军;袁超;郑红菊;胡清凤

    目的:探讨抗利尿激素(ADH)在心肾综合征(CRS)伴低钠血症中的作用及高渗盐水强化利尿(HS+aggDiu)对心肾功能和ADH释放的影响.方法:CRS伴低钠血症患者25例,测定其血浆ADH水平.将患者随机分为(HS+aggDiu)13例和单纯强化利尿组(aggDiu组)12例,分别给予高渗盐水并大剂量呋塞米静脉滴注和单纯大剂量呋塞米静脉滴注,记录2组患者心肾功能、水钠潴留和血钠的变化.结果:HS+aggDiu组尿量增加、体重减轻、血肌酐下降、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等方面显著改善、水钠潴留减轻,血钠水平升高,其疗效显著优于aggDiu组.同时,血ADH水平并未随着血钠和渗透压的恢复而明显升高,说明HS+aggDiu减少了ADH的非渗透性释放.结论:CRS伴低钠血症与ADH的非渗透性释放有关;可有效减轻水钠潴留,改善心肾功能,并减轻ADH的非渗透性释放.

  • 心肾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汤日宁;刘必成

    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 CRS)即指心脏或肾脏中任一器官损害或功能障碍导致另一器官受损或功能障碍[1-3].近年来CRS正逐渐受到临床心脏病和肾脏病学家的普遍关注,近国际上还就CRS诊治制定了共识性文件,本文就此进行扼要综述.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尿液肾损伤分子-1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吴君;邓根群;李永旺;钟雪焱

    目的:检测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的水平,探讨KIM-1水平与心功能、心衰严重程度、肾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慢性心衰患者60例为慢性心衰组,对照组为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对照者30例.所有入选者均行左室射血分数(EF),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浆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尿白蛋白排泄率(ACR)和KIM-1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心衰组患者尿KIM-1水平显著升高(P<0.05).将患者按EF≥40%和EF<40%分组发现,EF<40%组患者尿KIM-1水平显著高于EF≥40%组(P<0.05),2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研究发现尿KIM-1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45,P<0.05);与EF呈负相关(r=-0.38,P<0.05),慢性心衰组患者尿KIM-1水平与Scr无显著相关性(r=0.11,P>0.05);与eGFR无显著相关性(r=-0.13,P>0.05).尿KIM-1水平与ACR水平显著正相关(r=0.42,P<0.05).结论:肾功能正常的慢性心衰患者尿KIM-1水平显著升高,与心功能和心衰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提示慢性心衰患者存在肾小管损伤,并且尿KIM-1水平可以间接反映慢性心肾综合征的严重程度.

  •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1型心肾综合征的风险预警评分

    作者:王银娜;越桐;程虹;谌贻璞

    目的:创建并验证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发生1型心肾综合征(CRS)的预警评分.方法:对1 709例AHF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60%的病例(1 010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创建预警评分,其余40%(699例)进行验证.结果:AHF患者1型CRS的发病率为32.2%.年龄≥70岁、反复心力衰竭史、收缩压<90 mmHg(1 mmHg=0.133 kPa)、血钠<130 mmol/L、心功能Ⅳ级、蛋白尿、基线血肌酐(SCr)≥104μmol/L及静脉呋塞米大日剂量≥80 mg/d是1型C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据各危险因素β偏回归系数并结合临床建立预警评分,评分佳诊断分界点为8分,≥8分的患者1型CRS发病率较<8分患者显著增加(55.1%∶18.0%,P<0.01).经验证该预警评分具有较好的鉴别力及校准度.结论:本研究所创建的预警评分能有效地预测AHF患者1型CRS的发生,可供临床应用.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肾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段培林;田婧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HF)合并心肾综合征(CRS)的发病特点及其临床高危因素.方法:收集年龄>60岁慢性HF患者167例的临床资料,按照血肌酐(Cr)水平分为CRS组(42例)与非CRS组(125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方法评价慢性HF患者合并CRS的临床高危因素.结果:与非CRS组比较,CRS组患者中既往高血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等基础病以及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者较多,急性感染患病率和脑血管意外患病率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感染、血尿酸(UA)、血Cr、既往糖尿病史、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老年慢性HF合并CR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老年慢性HF合并CRS存在自身特征性,急性感染、血Cr升高、UA升高、既往糖尿病史及hs-CRP升高是老年慢性HF合并CRS的临床高危因素.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发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东;马建新;宋成运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发心肾综合征(CRS)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8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Cr变化值分为CRS组44例和非CRS组140例,采用logistics回归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发CRS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8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CRS发生率为23.9%,2组患者在年龄、心功能分级、糖尿病病史、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性别、肺心病病史、房颤病史、脑血管病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S组患者多伴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腔积液、少尿、低血压,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Hct)、尿pH水平较低,WBC、中性粒细胞比例、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尿蛋白、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高(均P<0.05).年龄>70岁、糖尿病史、心功能Ⅳ级、入院期间Cr、CRP水平升高,Hb水平降低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并发CRS的高危因素.结论:年龄>70岁、糖尿病史、心功能Ⅳ级、入院期间Cr、CRP水平升高,Hb水平降低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容易发生CRS.

  • 持续静脉-静脉血液净化联合应用临时心内膜下心脏起搏器救治心肾综合征1例

    作者:康德;吴轲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的发生率为9% ~ 34%[1],而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者,常常在休克发生后的早期即出现急性肾衰竭,可划归为心肾综合征(cardio renal syndrome,CRS)1型,后者与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显著相关,可作为判断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2].我科2011年4月接诊1例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有窦房传导阻滞,急性肾功能损伤,给予行床边临时心内膜下心脏起搏器植入,持续静脉-静脉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短时间内症状改善,病情恢复,生化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报道如下.

  • 心肾综合征的血液净化治疗

    作者:石明;贾汝汉

    心肾综合征的定义和分类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CRS)的概念是由急性透析质量倡议组织(Acute Dialysis Quality Initiative,ADQI)于2008年提出.定义为心脏和肾脏在病理生理异常情况下,其中一个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障碍会导致另一个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障碍.根据不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心肾综合征可分为5种类型[1].Ⅰ型即急性心肾综合征:特点为急性心功能不全导致肾脏损伤,其中心功能不全包括4种亚型:①左室功能正常的高血压肺水肿;②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③急性心源性休克;④右心衰竭.此类型中急性肾损伤既有新发的急性肾损伤,又有在原有慢性肾脏病基础上的急性肾损伤.Ⅱ型即慢性心肾综合征:特点为慢性心功能异常导致慢性肾脏病的进展.Ⅲ型即急性肾心综合征:特点为急性肾损伤引起急性心功能异常.Ⅳ型即慢性肾心综合征:特点为慢性肾脏病导致心功能下降,心室肥厚,舒张功能异常和心血管事件危险性增加.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处于心血管病的极高危状态.Ⅴ型即继发性心肾综合征:特点为急性或慢性全身性疾病同时所致的心脏和肾脏的功能障碍,如脓毒血症或血管炎等.

  •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Ⅰ型心肾综合征时机选择分析

    作者:王海玲

    Ⅰ型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是指急性心力衰竭导致急性肾损伤出现的综合征[1,2].随着顽固性心力衰竭发病率增加,常规内科药物优化治疗已不能满足治疗需要.其中,患者体内容量超负荷与心脏泵功能水平下降是其主要矛盾问题[3].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对血液动力学影响轻微,被广泛应用于Ⅰ型CRS治疗,但临床上对于CRRT开始治疗时机尚存在争议[4,5].本文分析不同时机行CRRT治疗对Ⅰ型CRS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 左西孟旦联合托拉塞米在心外监护室心肾综合征病人中的应用

    作者:吴建涛;乔慧;牛兆倬;张文锋;生伟;李好友;王英;池一凡

    目的 比较左西孟旦联合托拉塞米与单独应用托拉塞米对心外科ICU心肾综合征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心肾综合征病人360例,分成两组,联合治疗组124例,采用左西孟旦联合托拉塞米治疗;单纯治疗组236例,单纯采用托拉塞米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经治疗1周后多巴胺使用剂量和体重变化、脑尿钠肽(brain nnatriuretic peptide,BNP)、左室射血分数、肌酐清除率、应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情况、血气电解质、监护室停留时间、住院死亡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疗1周后多巴胺使用剂量、BNP、监护室停留时间、住院死亡率、持续肾脏替代治疗使用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较单纯治疗组下降(P<0.05);而联合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1周体重减轻数、肌酐清除率与单纯治疗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联合治疗组血气电解质、住院费用与单纯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托拉塞米治疗促进心脏外科ICU心肾综合征病人恢复,且不增加治疗费用,在监测状态下也不增加病人电解质紊乱风险.

  • 右美托咪定对脓毒性心肾综合征大鼠心肌的影响

    作者:姚兰;周青山;王璐;周晨亮;唐其柱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腹主动脉阻断合并脂多糖(LPS)双重打击诱导脓毒性心肾综合征大鼠心肌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33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腹主动脉阻断合并脂多糖攻击组(AAC +LPS组)、腹主动脉阻断合并脂多糖攻击右美托咪定干预组(DEX组).DEX组分离腹主动脉前30 min进行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大鼠腹腔内注射右美托咪定5μg/kg,腹主动脉阻断再灌注2h后,腹腔注射LPS 20 mg/kg.所有大鼠于腹主动脉阻断后8h处死后,取血清和心脏组织,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损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及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的表达.结果 (1)S、AAC+ LPS、DEX组血清cTNⅠ水平分别为(1.321±0.204)、(8.723±0.572)、(4.257±0.364)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脏组织病理学显示:S组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AAC+ LPS组心肌细胞明显肿胀,肌间隙增宽,小血管充血明显,内有大量红细胞聚集,肌间隙内可见大量红细胞漏出,纤维变性、坏死,肌间隙炎性细胞明显增多聚集、贴壁,甚至出现结构模糊的溶断现象;DEX组心肌组织紊乱,心肌细胞略肿胀或皱缩,部分心肌纤维断裂,肌间隙内可见红细胞漏出、炎性细胞浸润.(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心肌TNF-α表达数量S组<DEX组<AAC +LPS组;心肌SOD1及SOD2表达数量S组>DEX组>AAC+ LPS组,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腹主动脉阻断合并LPS双重打击诱导的脓毒性心肾综合征大鼠早期的心肌损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 托伐普坦对心血管外科术前利尿剂抵抗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作者:吴建涛;马晓琳;王英;池一凡;张文峰;牛兆倬;生伟;李好友;王天毅

    目的 对比分析托伐普坦联合传统利尿剂与单纯应用传统利尿剂对心脏外科利尿剂抵抗患者围术期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统计作者医院心脏病中心自2011-12/2017-12月术前合并利尿剂抵抗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抽取56例经托伐普坦利尿剂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和同期108例单纯应用传统利尿剂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基线一般资料及经治疗后各指标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脑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下降率、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水平、体质量减轻公斤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急症手术比例、手术等待时间、术后辅助机械通气时间(assist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AMV)、应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使用率、住院费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Na+补充量、住院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伐普坦对心脏外科术前利尿剂抵抗患者围术期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但未显著降低住院死亡率.

322 条记录 12/17 页 « 12...9101112131415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