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奥曲肽联合来曲唑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管小青;顾书成;吴骥;郑向欣;袁牧;吴际生;陆锡艳;沈毅;张永振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来曲唑对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1例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in receptor,SSTR)、ER和(或)PR阳性表达的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分为3组:A组为未治疗组9例;B组为来曲唑治疗组21例;C组为奥曲肽联合来曲唑治疗组31例.比较3组患者6、12、18、24个月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结果 A组6、12、18、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1.1%(1D)、0%(0/9)、0% (0/9)、0%(0/9);B组分别为76.2%(16/21)、28.6% (6/21)、9.5%(2/21)、4.8%(1/21);C组分别为93.5% (29/31)、64.5%(20/31)、41.9%(13/31)、12.9 %(4/31).3组间6、12、18个月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优于B组和A组.结论 奥曲肽可能是治疗SSTR阳性的复发转移乳腺癌的新的靶向药物;奥曲肽和来曲唑联合应用能提高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生存率.该方法依从性好,易被患者接受.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临床研究

    作者:余陆;李大剑

    目的:观察补肾调经汤、耳穴贴压、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值和睾酮(T)值的影响.方法: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予补肾调经汤内服、耳穴贴压、来曲唑口服治疗,对照组仅用来曲唑口服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周期排卵率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LH、FSH比值和T值均降低,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补肾调经汤、耳穴贴压、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肝郁型不孕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育卵促孕汤配合来曲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观察

    作者:徐德伟;吴克明;严永惠

    目的:观察育卵促孕汤配合来曲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用育卵促孕汤配合来曲唑促排卵治疗,对照组35例用氯米芬促排卵治疗.结果:治疗组妊娠17例(48.57%),对照组妊娠8例(22.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育卵促孕汤配合来曲唑促排卵效果好,可明显提高妊娠率.

  •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研究进展

    作者:刘佳;陈义钦;刘丛盛

    多囊卵巢综合征(plo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一种内分泌失调性疾病,占育龄期妇女的5%~10%[1],占不孕症中排卵障碍患者的50%~70%[2],是引起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故促排卵治疗是解决PCOS不孕患者常用的手段。西医多采用氯米芬、来曲唑、绒促性素等药物促排卵,虽见效快,但副作用较大,会产生卵巢过度刺激、卵泡黄素化、高排卵率低妊娠率等问题,且不适合长期连续使用。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中医对PCOS促排卵治疗安全有效,综述如下。

  • 不同剂量来曲唑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妊娠结局的比较

    作者:肖楠;赵华;孔平平;靳镭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来曲唑(letrozole,LE)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uman manopausal gonadotropin,HMG)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的妊娠结局,总结联合促排方案中LE的佳用药剂量。方法作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142例单纯接受LE促排卵无优势卵泡发育的PCOS患者,分为LE 2.5 mg组(n=70)及LE 5.0 mg组(n=72),两组分别于月经第6、8、10天肌肉注射HMG 75 IU。比较两组患者促排卵治疗过程中优势卵泡数目、注射HCG日雌二醇水平、子宫内膜厚度,HMG总用量及临床疗效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D3卵泡刺激素、D3黄体生成素、D3雌二醇水平及D3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接受联合促排卵治疗后,两组患者14~18 mm卵泡数、排卵率、HCG日子宫内膜厚度、生化妊娠率、多胎妊娠率、流产率、取消周期率及OHSS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LE 5.0 mg联合HMG组≥18 mm卵泡数、HCG日E2水平、HMG用量及使用天数均高于LE 2.5 mg联合HMG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LE 2.5 mg联合HMG组相比,LE 5.0 mg联合HMG组的临床妊娠率呈增高趋势,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单纯接受LE治疗无优势卵泡发育的PCOS患者行LE联合HMG方案时,LE的剂量选择5.0 mg/d更加适宜。

  • 三种用药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成本分析

    作者:李恬静

    目的:分析三种乳腺癌治疗方案的疗效成本.方法:将12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A组给予他莫昔芬治疗,B组给予托瑞米芬治疗,C组给予来曲唑治疗,3个月后对比三组不良反应,评价疗效并分析成本.结果:三组的药物成本-效果比为1.4、6.6和11.8.结论:口服他莫昔芬治疗乳腺癌成本较低且效果显著.

  • 补肾活血调经方联合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 TNF-α、IGF-1及CRP水平的影响分析

    作者:赵小渤;张丽;郑娜;齐向芳;段金琳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调经方联合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TNF-α、IGF-1及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将180例患者根据红蓝球分组法分为2组,90例/组.红球对照组(来曲唑单用),蓝球观察组(补肾活血调经方+来曲唑).将两组患者的免疫指标进行比对.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免疫指标对比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数据同治疗前相比改善明显,且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联合应用补肾活血调经方和来曲唑治疗有助于其血清性激素水平的改善,临床推广价值高.

  • 探究金匮温经汤治疗不孕不育的治疗效果

    作者:余艳霞

    目的:研究与分析金匮温经汤对于治疗不孕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5月~2017年11月期间内接收的不孕不育患者中,随机抽取76名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进行治疗,遵从医嘱服用来曲唑,观察组患者接受金匮温经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1.0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金匮温经汤对于治疗不孕不育的效果较为显著,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不同剂量来曲唑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李金香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来曲唑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的具体疗效与存在的安全性.方法:探究对象都是在我医院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的4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依照计算机表法完成各组的分配,参照组(n=24)口服2.5mg的来曲唑进行治疗,而实验组(n=24)口服5.0mg的来曲唑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实际排卵率达到20例、不良反应产生2例,与参照组实际排卵率达到13例、不良反应产生8例,呈现出P<0.05的统计数值,存在讨论价值.结论:以大剂量的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进行治疗,终结局好于小剂量应用结果,同时存在更高的安全性.

  • 来曲唑和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价值

    作者:翟倩

    目的:探讨来曲唑和枸橼酸氟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至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实行枸橼酸氟米芬治疗,实验组实行来曲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过程中,应用来曲唑治疗,有非常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 氯米芬和来曲唑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微刺激促排卵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程燕;董旭峰

    目的:探讨氯米芬(CC)和来曲唑(LE)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微刺激促排卵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210例PCOS不育患者,将患者分为CC组、LE 2.5 mg组、LE 5.0 mg组.评估.结果:①CC组、LE 2.5 mg组及LE 5.0 mg组周期妊娠率分别为7.1%、21.43%、30.00%.3组周期妊娠率比较,CC组与LE 2.5 mg组及LE5.0 m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C组、LE 2.5 mg组及LE 5.0 mg组促排卵应用HMG率分别为28.57%、48.57%、35.71%.CC组与LE 2.5 mg组及LE 5.0 m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组、LE2.5 mg组及LE 5.0 mg组促排卵应用戊酸雌二醇率分别为74.29%、50.00%、32.86%.CC组与LE2.5 mg组及LE 5.0 m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诱发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CC组较LE 2.5 mg组及LE 5.0 mg组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诱发排卵日E2量CC组大于LE 2.5 mg组及LE 5.0 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OS微刺激促排卵应用LE较CC对子宫内膜影响小、周期妊娠率比较稳定,易于计算.

  • 阿司匹林联合来曲唑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排卵障碍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牛冉冉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与来曲唑联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排卵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排卵障碍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单用枸橼酸氯米芬,观察组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来曲唑治疗.对比两组性激素水平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各项性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排卵障碍患者采用阿司匹林与来曲唑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性激素水平,提升治疗效果.

  • 二甲双胍预处理在胰岛素抵抗不孕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郭翠翠;李俊林;杨琳;何玮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预处理后使用来曲唑促排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其中45例通过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后用来曲唑治疗,纳入对照组,4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预处理后用来曲唑治疗,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预处理后观察组排卵率及妊娠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二甲双胍预处理后再予以促排卵治疗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显著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

  • 对比分析克罗氯米芬、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不孕症实际价值

    作者:梁梅;邱晓华

    目的:于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中分别应用克罗氯米芬与来曲唑实施治疗,探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从2016年1开始到2018年9月结束,在我院选取100例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探讨分析,遵照均匀分组的原则实施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在对照组中应用克罗氯米芬实施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来曲唑实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实施比较.结果:和对照组实施比较后发现,优质及成熟卵泡数量、宫颈粘液评分、子宫内膜厚度以及血清E2水平观察组患者显著较优(P<0.05);实施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多囊卵巢不孕症患者中应用来曲唑的效果优于克罗氯米芬的治疗效果,不仅提升了妊娠率,而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较高.

  • 不同剂量来曲唑联合氯米芬对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结局、雌二醇水平和内膜厚度的影响

    作者:金丹

    目的 对不同剂量来曲唑联合氯米芬对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助孕以及生殖激素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参与对象为60例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月份到2017年6月份收治.采用抽签法分成三组,1组30例,取2.5 mg/d来曲唑以及50 mg/d氯米芬进行治疗;2组30例,取5.0 mg/d来曲唑以及50 mg/d氯米芬进行治疗.同期取30例月经正常的育龄女性作为对照组.对3组的排卵情况、生殖激素变化、妊娠情况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和比较.结果 1、2组患者的黄体生成素、雌二醇以及卵泡刺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低,睾酮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高,2组的黄体生成素、雌二醇以及卵泡刺激素与1组比较相对更高,睾酮水平与1组比较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成熟卵泡数量、优势卵泡数量、子宫内膜厚度以及排卵率差异不明显,P>0.05.1、2组患者的成熟卵泡直径与对照组比较更低,2组的成熟卵巢直径与1组比较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妊娠率与其余2组比较更高,2组的妊娠率与1组比较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5 mg/d来曲唑联合氯米芬对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施治疗,对患者的助孕效果好,且不会对子宫内膜造成影响,有利于生殖激素的分泌.

  • 来曲唑与黄体酮联合使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机体卵巢功能的影响

    作者:彭晓慧;朱红荣

    目的 探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来曲唑与黄体酮联合治疗的效果和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来曲唑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来曲唑、黄体酮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率为50.0%(20/40),对照组患者的妊娠率为27.5%(11/40),同时在无差异的基础上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卵巢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来曲唑与黄体酮联合使用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同时改善患者卵巢功能,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比较来曲唑、枸橼酸托瑞米芬对绝经后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杰;王丽萍;韩博;崔一正;王亚兰

    目的 探讨在绝经后期乳腺癌患者中采用来曲唑、枸橼酸托瑞米芬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针对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绝经后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枸橼酸托瑞米芬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来曲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毒副反应的发生率、用药时间以及肿瘤转移率,明显低于对比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的肿瘤分期情况,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绝经后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来曲唑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促排卵及生殖激素变化的影响

    作者:田颖;许歆;赵霞;孟凡婷;赵晓晶

    目的 将采取来曲唑与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观察其对促排卵及生殖激素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给予来曲唑治疗;对照组47例,给予克罗米芬治疗.结果 观察组排卵率91.49%、妊娠率46.8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0.21%、2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H、E2、T等各项生殖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够促进患者排卵,降低生殖激素水平,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 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疗效分析

    作者:龚建华

    目的:分析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所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来曲唑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克罗米芬药物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血清促卵泡素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雌二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熟卵泡数、周期妊娠率及排卵率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用克罗米芬进行药物治疗,能够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不同剂量来曲唑联合HMG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的影响分析

    作者:赵爱伟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来曲唑联合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1日~2015年6月1日收治的行促排卵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2.5 mg/d来曲唑治疗,观察组采取5.0 mg/d来曲唑治疗,当发现卵泡发育,则给予HMG肌内注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成熟卵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周期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 mg来曲唑联合HMG治疗PCOS较来曲唑2.5 mg更加有效,并且负面效果两者相当,因此可认为来曲唑5 mg是治疗PCOS的适宜剂量。

822 条记录 38/42 页 « 12...34353637383940414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