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13例临床分析

    作者:邹传胜;刘祥;何立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acute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AMVT) 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98年至2005年收治的13例AMVT患者资料作回顾性研究.结果:13例经彩色多普勒、CT、MRI、手术及病理证实,11例行坏死肠段切除,2例死亡.结论:AMVT是一种少见病,临床上多以急腹症就诊,并具有症状与体征不符的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时应用彩色多普勒、CT、MRI检查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围术期采取恰当的溶栓、抗凝治疗是防止复发、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手术治疗适用于出现腹膜炎等肠坏死征象的病例.

  • 多层螺旋 CT 肠系膜静脉造影技术优化研究

    作者:石海峰;李若坤;强金伟

    目的::优化多层螺旋 CT 肠系膜静脉造影(MDCTV)成像技术。方法:将140例行全腹部 MDCT 增强扫描的患者根据扫描准直、重建层厚、对比剂浓度、注射速率和延迟时间分成7个组,每组20例。重建方法采用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薄层大密度投影(TSMIP)。比较不同参数、重建方法显示血管的效果。结果:准直为0.6 mm 时,1.0 mm 和1.5 mm 重建层厚的 MDCTV 像优于0.6 mm 层厚,其中以1.0 mm 层厚佳;0.6 mm 准直、1.0 mm 重建层厚的图像质量优于其他准直、层厚。370 mgI/mL 对比剂 MDCTV 像优于300 mgI/mL,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不同注射速率 MDCTV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静脉期延迟时间以动脉期延后25 s 佳。对于肠系膜静脉的显示,MIP、TSMIP 优于 VR,使用高浓度的对比剂及1.0 mm 层厚重建可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结论:0.6 mm 准直、1.0 mm 重建层厚、对比剂浓度370 mgI/mL、3.0 mL/s 注射速率、团注测试法确定动脉期延后25 s 为佳 MDCTV 成像方案。

  • 41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治体会

    作者:魏小龙;赵志青;景在平;梅志军;包俊敏;曲乐丰;冯睿;陆清声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41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组及非手术治疗组,并比较其治疗结果.结果:非手术治疗31例,治愈30例,死亡1例.手术治疗10例(含保守治疗无效中转手术2例),治愈8例,死亡2例.全组共治愈38例(92.7%),死亡3例(7.3%);术后随访1-8年,复发3例.结论: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应以抗凝治疗为基础,无明显肠管坏死表现者尽早给予溶栓治疗,并把握手术时机,可进一步改善病人预后.

  • 急性原发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7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卞育海;沈志勇;曹晖;吴志勇;陈治平

    目的:探讨急性原发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APSMVT)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至2007年收治的17例APSMVT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病人(100%)均有持续性渐行加重的腹痛,常见伴随症状有恶心呕吐(82%)、消化道出血(53%)、肠梗阻(53%)、发热(59%)等.11例(65%)腹腔穿刺获血性腹水.17例均行超声检查,1例术前明确诊断;14例CT检查中2例增强扫描后得以确诊,12例平扫可见间接征象.16例行坏死肠段切除手术及抗凝治疗,其中3例首次剖腹探查未见异常,在症状未缓解或加重后再次手术发现肠坏死并行肠切除.2例病人行经皮肝穿刺肠系膜上静脉导管溶栓治疗,1例血栓复发者行肠系膜上动脉导管溶栓后治愈.3例术后因脓毒症死亡.结论:APSMVT术前诊断困难,对不明原因急性剧烈腹痛者应及时怀疑本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方能提高本病的治愈效果.病程早期可采用介入溶栓疗法,后期出现肠坏死征象者应及时手术,并予以抗凝治疗.

  • 结直肠癌发生部位与肝转移分布的关系

    作者:任黎;蔡成机;詹绍康

    目的:初步探讨结直肠癌部位与肝转移分布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1月至1997年7月间137例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病人的资料.结果:52例右侧结肠癌的肝转移灶多位于右叶.另85例左侧结肠癌或直肠癌的肝转移灶分布在左叶、右叶或两叶无显著差异.结论:结直肠癌的部位可影响肝转移的分布,本文结果有助于结直肠癌肝转移部位的诊断,并为选择经肠系膜下静脉途径行门静脉化疗预防肝转移提供依据.

  •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

    作者:朱雷明;孙保军;姜卫东;王学志;朱才松;杨军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占肠道缺血性疾病的5%~10%,由此引起的急腹症有较高的误诊率和死亡率.我院2003~2006年共收治4例MVT病人,对该病诊治过程中的经验体会进行了总结,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治疗

    作者:叶猛;张纪蔚

    1895年,Elliot[1]先报道了肠系膜静脉血栓可通过影响肠道静脉同流而导敛肠坏死.随后于1935年Warren等[2]正式将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MVT)作为一个独立的肠坏死致病因素提出来,以便与系膜动脉阻塞引起的肠坏死相区别.MVT所致的肠道缺血约占整个肠系膜血管性疾病的5%~15%,通常MVT主要累及肠系膜上静脉,而肠系膜下静脉发牛血栓较少[3],由于MVT临床表现隐匿,往往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早期诊断较困难,易延误治疗,甚至很多病例是在剖腹探查或尸检时才终被发现.近年,飞速发展的影像学技术为早期诊断MVT提供了手段,同时介入技术的进展也为治疗MVT开拓了新的途径.

  •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作者:程瑾;叶泉忠;陆炜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的一种少见的肠系膜血管性疾病,由于起病隐匿,且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体征,早期诊断较困难,往往发展至出现弥漫性腹膜炎并剖腹探查时才确诊,误诊率和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我院2006年1月-2012年6月共收治此类患者18例,现报道如下。

  • 急性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经验

    作者:周亚勇;何赞

    急性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是普外科及血管外科较少见的急腹症,临床表现为血运性肠梗阻,如延误诊治常引起缺血性肠坏死,病死率高达60%~100%.2001年5月至2007年6月,我科共收治肠系膜血管栓塞11例,现将治疗与护理报告如下.

  • 肠系膜上静脉损伤的治疗体会

    作者:李留峥;俸家伟;彭联芳;向春明;徐雷升;王志萍;张洪波;于杰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静脉(SMV)损伤的处理和预防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4月8例SMV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损伤原因、处理方法及病死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7例因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时损伤SMV,1例因切除后腹膜肿瘤损伤门-肠系膜上静脉(PV/SMV).8例均在术中即时修补裂口,其中修补成功5例,行大隐静脉移植1例,术中死亡2例.结论 精细的手术操作,丰富的胰腺和血管外科经验是SMV损伤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肠系膜静脉 损伤
  • 急性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27例临床分析

    作者:费正磊;严志龙;陆才德

    目的 探讨如何改善急性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APMVT)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AP-MVT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行手术探查、取栓或肠切除17例,行保守抗凝溶栓治疗10例.26例存活,死亡1例.随访9例血管完全再通,17例血管部分再通,其中1例并发短肠综合症.结论 改善本病疗效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CT是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抗凝溶栓结合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重点是恢复肠管的血运;术后抗凝也是必要的.

  •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分析

    作者:谢文涛;査斌山;朱化刚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连续收集30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的临床资料.结果 肝硬化及脾切除患者更易发生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cute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AMVT),首发症状常为腹痛,影像学检查是诊断AMVT的主要手段.11例经超声检查、16例行CT检查,3例经MRI检查确诊.抗凝治疗组16例,好转率81.25%,而非抗凝对症支持治疗14例,好转率仅为57.14%.抗凝治疗组临床好转率明显好于非抗凝组,且有较低的中转手术率.结论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正确的诊断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有效的评估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好转率降低中转手术率,改善预后.

  •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所致腹痛12例诊疗分析

    作者:马力;杨鸿梅

    腹痛是临床科室,尤其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病因多种多样,有些诊断非常困难,临床上常因忽视腹痛的少见病因而贻误治疗者不在少数。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 ,MVT)为一引起腹痛的少见病因,由于其诊断困难,不易早期发现,常出现严重并发症[1]。本文通过对12例MVT所致腹痛病例的诊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以便有助于MVT的早期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诊断

    作者:陈顺平;胡元平;陈丽霞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手术病理、CT及临床随访证实的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影像特点。结果 17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影像学表现中,9例肠系膜上静脉内可见低回声及无血流信号或(和)血流信号充盈缺损,4例门静脉或(和)脾静脉内可见低回声及无血流信号和血流信号充盈缺损,2例肠管扩张及肠壁增厚,2例可见腹腔积液。超声对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准确率为65% (11/17)。根据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时门静脉或(和)脾静脉是否同时受累其被分为大血管型(10例)和小血管型(7例)。超声对大血管型和小血管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9/10)和29%(2/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1,P<0.05)。结论超声检查对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大血管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率更高。

  •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并肠坏死18例诊治体会

    作者:王坤;李振想;施海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血栓形成的诊断及不同程度肠缺血坏死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京消化病医院消化外科2011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18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并肠坏死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 其中9例患者行肠切除肠吻合术,5例患者行肠切除+空-回肠端侧T型吻合+远端回肠残端造瘘术,2例患者行肠切除+近端造瘘+远端造瘘置入营养管术,1例患者行肠切除+近端造瘘远端关闭术,1例患者仅行开关腹术.18例患者中,除一例自动出院外,其余均康复出院.6例患者于6~9个月后行造瘘还纳术.随访有1例发生短肠综合症.结论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症状隐匿,易延误诊治;对于急性肠系膜血栓形成肠坏死的患者,应早期手术切除坏死肠管,剩余肠管可一期吻合或肠切除+空-回肠端侧T型吻合+远端回肠残端造瘘术,术后早期积极抗凝治疗.

  • 肠系膜混浊征在腹部病变CT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邓章基;闫淑丽;舒予静;万昆明;陈科

    目的:阐述肠系膜混浊征在腹部病变C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腹部病变累及肠系膜脂肪的CT表现.结果:所有病例除能显示原发病变外,还显示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即肠系膜混浊征.结论:肠系膜混浊征是腹部病变敏感的CT征象,沿着混浊的肠系膜脂肪常能在其周边或邻近器官发现原发病变,对腹部病变的诊断有重要辅助价值.

  •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致肠坏死并脾梗死1例

    作者:郝国祥;徐新宇

    患者女,49岁.主诉上腹部疼痛7天.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难忍,呈持续性,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不含咖啡样及新鲜血,来院就诊.

  •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MDCT诊断价值

    作者:陈寅;姜新宇;魏红

    目的:探讨肠系膜静脉栓塞的临床特点和MDCT表现。方法对15例肠系膜静脉栓塞患者行CT增强检查,分析MDCT表现及临床特征。结果15例增强扫描均可见肠系膜静脉内充盈缺损,3例可见肠系膜上静脉增宽,6例可见肠壁增厚呈“靶环状”,1例可见肠壁积气,11例可见腹水形成,3例可见肠系膜周围脂肪水肿。结论 MDCT检查早期诊断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是有效可靠的影像学方法。

  •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10例诊治体会

    作者:杨卫军;贾彬;张广栋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是普外科较少见的急腹症,一旦发生病情凶险,很快导致肠管缺血性坏死,病死率高达60%~100%.由于该病临床表现不典型,现阶段缺乏特异性检查方法,极易造成误诊[1].

  •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致肠坏死的临床分析

    作者:胡永岐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 MVT)是比较少见的外科疾病,后果往往非常严重.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MVT9例,总结报道如下.

162 条记录 5/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