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火郁与阴火学说浅探
火郁并非一病的专名,而是一系列病证的共同病机,凡因火热被郁遏于内,不得发越而引起的一系列病证,皆是火郁证,因火与热同性,故火郁又常称为热郁;阴火,从广义来说乃指没有实在病灶,而机能呈虚性兴奋者.如气虚之火、阳虚之火、血虚之火、阴虚之火及五志之火等等.实者为阳,可称"阳火",虚者为阴,故称"阴火".狭义而论是指内伤脾胃,中气不足而产生的内热证候,如李东垣云:"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可见李东垣所称"阴火"之阴字,是"内"或"里"的互词.所以"阴火"一词,无疑是一个病理学名词,系指多种致病因素而致脾胃气衰而出现内脏机能虚性兴奋之"火".简言之"气虚有火",此狭义"阴火"之谓也.
-
基于关键词的易水学派研究文献分析
目的 基于文献探讨易水学派研究的特征及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纳入1980年1月至2014年12月易水学派相关研究文献,采用文献内容分析法,以关键词为基础对易水学派的研究领域、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并对关键词词频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2925篇,入选关键词17 253个,独立关键词3529个.将关键词分类汇总,出现频次高的前3位依次为病症(2503)、古代医家(2393)、治法治则(2090);从各类前10位高频关键词占比分析,古代医家(85.37%)和学派学说(83.86%)占比高,而病症占比(14.50%)低.研究关注的病症是脾胃病、内伤疾病以及虚证症状,关注的医家是李东垣和张介宾,关注的学说是阴火学说和脾胃学说.年度词频相关系数较高(r>0.7)的关键词涉及了易水学派中重要的著作(《脾胃论》)、重要的医家(李东垣)、重要的理论(阴火、相火)、重要的治则治法(甘温除大热、温补、升阳法)以及重要的方剂(升阳散火汤).结论 易水学派研究内容及所涉病种广泛,当前研究集中于李东垣的学术思想,其在中药理论、用药规律、组方特征等方面的研究仍有待深入.
-
李东垣“阴火学说”对治疗白血病化疗后患者的启示
“阴火论”是金元医家李东垣《脾胃论》的核心思想之一,即由于脾胃内伤,元气不足,阴火上冲所引起的内伤发热.文章通过对白血病化疗后出现的临床症状分析探讨,发现这些症状以脾虚为基础,从病因病机上均符合李东垣“阴火”之说,而提出从“阴火学说”出发辨证施治白血病化疗后患者的观点.
-
李东垣"阴火"学说发微
对李东垣<脾胃论>提出的"阴火"病机、治则进行探讨,认为脾胃气虚是"阴火"的病理基础,甘温除热是治疗"阴火"的主要原则,并从病位、病机、症候特点、实质、治疗等方面对李东垣"阴火"与阴虚火旺、阴盛格阳所出现的假热症加以比较区别,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临床.
-
阴火学说临床运用三则
阴火学说为金代著名医学家李东垣所创,是东垣整个学术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南京市名中医鲍正飞主任研究东垣学说经年,尤善治疗内伤脾胃所致之阴火证.兹整理其验案三则,以餉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