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Rv1813c在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白雪娟;梁艳;阳幼荣;吴雪琼

    目的 研究重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蛋白Rv1813c在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方面的价值.方法 20例结核潜伏感染者和79例健康志愿者均行胸部X线检查、PPD皮肤试验、结核抗体检测,同时应用ELISA联合重组融合蛋白CFP10-ESAT6和潜伏感染蛋白Rv1813c进行IGRA检测.结果 所有受试者中,PPD皮肤试验和抗体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0%和28%.Rv1813c刺激潜伏感染者后产生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5),其刺激PPD强阳性组(皮试直径≥15mm)产生的IFN-γ值低于弱阳性组(5mm≤皮试直径<15mm),但无统计学意义,而CFP10-ESAT6刺激PPD强阳性组后产生的IFN-γ值高于弱阳性组(P<0.05).CFP10-ESAT6和Rv1813c刺激抗体阴性及阳性组后产生的IFN-γ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Rv1813c诊断结核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4,特异性80%时,灵敏度为85%;特异性为90%时,灵敏度为45%.结论 同时检测Rv1813c及CFP10-ESAT6抗原特异的IFN-γ值有可能筛选出潜伏感染者中的活动感染人群,对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驻京某部队新兵结核潜伏感染人群筛查新方法研究

    作者:张云林;白雪娟;梁艳;郭景玉;王国营;何柳;杨淑梅;吴雪琼

    目的 了解2014年驻京某部队入伍新兵结核感染情况,同时对一种新的结核潜伏感染筛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194名入伍新兵,行胸部X线检查、结核菌素试验(PPD)、抗体检测,同时应用ELISA联合重组融合蛋白CFP10-ESAT6和潜伏感染蛋白Rv2628进行IGRA检测.结果 PPD皮肤试验和抗体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49.7%和15.5%.CFP10-ESAT6刺激后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检测发现194名新兵中潜伏感染率为22.2%.Rv2628刺激结核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人群后产生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5),其刺激PPD弱阳性组(5 mm≤皮试直径<15 mm)产生的IFN-γ值显著高于强阳性组(皮试直径≥15 mm)(P<0.05),而CFP10-ESAT6刺激后产生的IFN-γ水平在这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CFP10-ESAT6和Rv2628刺激后产生的IFN-γ水平在抗体阴、阳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Rv2628诊断结核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约登指数为0.621,此时特异度为94.7%,敏感度为67.4%.结论 联合检测抗原Rv2628及CFP10-ESAT6特异的IFN-γ值在鉴别结核活动或潜伏感染方面具有一定潜能和价值.

  • 结核分枝杆菌CFP10-ESAT6融合蛋白对不同分枝杆菌致敏动物的鉴别作用

    作者:都伟欣;陈保文;徐苗;王国治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CFP10-ESAT6融合蛋白对不同分枝杆菌致敏动物的鉴别作用.方法 以不同分枝杆菌分别致敏豚鼠,致敏成功后,每只豚鼠皮内分别注射结核分枝杆菌CFP10-ESAT6融合蛋白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用双盲法记录注射后24和48 h注射局部硬结的纵径和横径,计算其均值.结果 PPD对结核分枝杆菌活菌、死菌和卡介苗致敏豚鼠的皮肤反应均为阳性,局部硬结直径分别为(13.91±1.04)mm、(13.11±1.40)mm和(13.16±1.43)mm.结核分枝杆菌CFP10-ESAT6融合蛋白对结核分枝杆菌活菌致敏豚鼠的皮肤反应为强阳性(≥10mm),局部硬结直径为(10.53±2.66)mm;对结核分枝杆菌死菌致敏豚鼠的皮肤反应为弱阳性(≤5 mm)或阴性,局部硬结直径为(1.61±1.39)mm;对卡介苗致敏豚鼠的皮肤反应为阴性,局部硬结直径为0.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CFP10-ESAT6融合蛋白可鉴别结核分枝杆菌活菌、死菌和卡介苗致敏动物.

  • 结核分枝杆菌lhp-esat6融合基因穿梭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BCG中的表达

    作者:陈全;朱道银;骆旭东;蒋英;江山

    目的构建能表达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蛋白CFP10-ESAT6融合蛋白的重组卡介苗(recombinant BCG,rBCG).方法以pQE30-CFP10-ESAT6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扩增633bp lhp-esat6基因,将该基因定向克隆到穿梭表达载体pJCH02中构建重组pJCH02-CFP10-ESAT6质粒.用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导入BCG菌构建rBCG,将rBCG培养23天,于收菌前3天每天45℃热诱导45min,对表达产物作SDS-PAGE及免疫印迹分析.结果重组质粒pJCH02-CFP10-ESAT6经酶切及测序证实构建成功,并在BCG中经热诱导成功表达出了具有CFP10及ESAT6抗原性的CFP10-ESAT6融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能表达CFP10-ESAT6融合蛋白的重组BCG,为发展新型结核病疫苗奠定了基础.

  • 结核分枝杆菌cfp10-esat6融合基因重组穿梭质粒的构建及其在BCG中的融合与分泌表达研究

    作者:王晓樱;鲍朗;赵明才;张会东;龙洋

    通过SOE法(重叠延伸,Gene 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扩增cfp10-esat6融合基因,与穿梭整合质粒pMV361构建成重组质粒.另将BCGα抗原(α-A g) 信号肽序列与上述重组质粒构建成另一重组质粒.将两种重组质粒分别导入BCG菌构建融合型重组卡介苗和分泌型重组卡介苗,热诱导后分析其表达产物.本研究成功构建并表达了CFP10-ESAT6融合及分泌表达的重组BCG,为发展新型结核病疫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 结核分枝杆菌CFP10-ESAT6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作者:王晓樱;鲍朗;赵明才;张会东;龙洋

    目的高效表达结核分枝杆菌6kDa早期分泌性抗原靶(6kDa early secretory antigenic target,ESAT6) 和培养滤液蛋白10(culture filtrate protein 10,CFP10)的融合蛋白,通过免疫动物,获得CFP10-ESAT6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 H37Rv 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 cfp10-esat6 融合基因,将其与表达质粒pET32a(+)构建成重组质粒pET-cfp10-esat6.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带组氨酸标签的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得到纯化CFP10-ESAT6蛋白.用该蛋白免疫成年家兔,获得的抗CFP10-ESAT6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作Western-blot和ELISA分析.结果重组质粒pET-cfp10-esat6构建成功,融合蛋白CFP10-ESAT6大量表达,多克隆抗体制备成功(1∶106).结论成功构建并表达了CFP10-ESAT6融合蛋白,制备了大量的CFP10-ESAT6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为发展新型结核病疫苗和临床血清学检测奠定了实验基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