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体位纠正联合麻醉镇痛矫正枕后位的效果观察

    作者:林开霞;顾晓花;胡金菊

    目的:探讨体位纠正联合麻醉镇痛矫正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进入临产的单胎头位初产妇80例,宫口开大2~3cm,经阴道或B超检查确认为枕后位。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实施麻醉镇痛并在产程中进行特殊体位矫正胎方位;对照组40例,未实施麻醉镇痛,自由体位,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未见发生新生儿窒息病例,而对照组有4例,占10.0%。观察组胎方位改变、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4.381和5.950,均P<0.05),而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0.933,P<0.05)。结论产程中体位纠正联合麻醉镇痛能及时矫正胎儿枕后位,提高阴道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 枕后位和枕横位产妇分娩中应用自由体位对产程的影响

    作者:何亚琴;章惠琴

    目的 探讨枕后位和枕横位产妇采用自由体位进行分娩对产程的影响.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三门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枕后位和枕横位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对照组采用截石位分娩,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以及分娩结局. 结果 观察组第一、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值分别为6.831、3.178、4.057,均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1,P>0.05). 观察组经阴道顺产率(88.78%)高于对照组(6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6.020,P<0.01). 观察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8.611、3.960,均P<0.05). 结论 枕后位和枕横位产妇在分娩中采用自由体位进行分娩具有加快产程、减少剖宫产和阴道助产率、更有利于母婴健康的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 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34例分析

    作者:李茂容

    目的:分析胎头旋转法治疗34例枕后位难产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妇产科收治的枕后位难产患者34例作为研究组,针对研究组给予胎头旋转法治疗;另外随机抽取2010年之前的34例未经胎头旋转法治疗的枕后位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顺产率、产后出血情况及新生儿评分。结果研究组34例患者进行胎头旋转法后29例为枕前位顺产,顺产率为85.3%,出现2例产后出血,两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此外,研究组新生儿评分优于对照组。所有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枕后位产妇进行胎头旋转法能有效的调整胎头位置,使胎儿顺利产生。

  • 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对持续性枕后位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

    作者:宋树叶

    胎位异常是造成难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约占10%.其中胎头位置异常居多,特别是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后位易造成产妇产程延长,剖宫产率上升,新生儿窒息率增加.

  • 侧俯卧位配合徒手矫正对头位难产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肖顺平

    目的:探讨产妇侧俯卧位同时结合徒手旋转胎头矫正枕横位、枕后位对于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分娩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7月我院产科93例由于持久性枕后位及枕横位导致头位难产产妇,采用侧俯卧位同时结合徒手旋转胎头矫正胎方位的临床分娩结局进行相关探讨.结果:93例产妇中,通过体位改变纠正胎方位者9例,配合徒手矫正胎方位成功的66例,失败的18例,成功者均阴道自然分娩,失败者均剖宫产终止妊娠,成功率80.65%,在75例成功分娩产妇当中,通过体位改变纠正胎方位者约占12.00%,配合徒手矫正胎方位成功的约占88.00%.采取侧俯卧位产妇与同时结合徒手旋转胎头方法的产妇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侧俯卧位同时结合徒手旋转胎头矫正枕横位、枕后位对于头位难产有着良好的临床分娩效果,可以缩短产程,大限度的降低产妇与胎儿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的提高产妇的临床自然分娩率,降低临床剖宫产率,减少手术对于产妇以及胎儿所造成的损伤,对于产妇的分娩结局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产程早期枕后位分娩结局临床观察

    作者:赵玉荣;董文兵

    目的:探讨产程早期枕后位的分娩结局.方法:选择在我院产科分娩,确诊为枕后位的初产妇为观察组,给予无创干预,选择同期阴道试严枕前位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枕后位组手术助产率、继发性宫缩乏力、产程停滞以及新生儿头皮血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两组剖宫产率,会阴裂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枕后位在难产中发生率较高,如及早发现,早期合理干预,可使胎头转位成功,阴道分娩率大大提高.

    关键词: 枕后位 分娩结局
  • 徒手纠正胎头位置异常50例体会

    作者:白银娥

    胎头位置异常是引起难产的重要原因,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是胎头位置异常中导致头位难产的原因之一.适时采用手法旋转枕横位、枕后位,可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痛苦[1-10].我们于2005年以来对50例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孕妇施行手法旋转,取得明显的实用效果.

  • 适宜体位在分娩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岩;李丹阳

    枕后位是头先露中一种常见的胎方位,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已跃居剖宫产指征的第2位[1],因此矫正枕后位对于降低剖宫产率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对178例待产妇实施产程中特殊体位指导,促使枕后位逐渐转至枕前位自然分娩,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 两种体位矫正持续性枕后位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及妊娠结局分析

    作者:王晓琳

    目的:研究两种体位矫正持续性枕后位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10例确诊为持续性枕后位的产妇,根据在分娩过程采用的不同体位而被分为侧卧组和仰卧组,分别为54例和56例。侧卧组产妇采取的体位为先同侧后对侧俯卧位或先对侧后同侧俯卧位,根据侧位的改变,根据重力因素以及子宫收缩力等合力改变胎头分娩的位置。仰卧组产妇则为常规的仰卧位。观察分娩状况和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侧卧组产妇的阴道自然分娩率高达66.67%,明显高于仰卧组产妇的30.36%,且侧卧组产妇的宫缩乏力率、阴道撕裂率显著低于仰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侧卧组阿氏评分较高,胎儿出生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少于仰卧组,产中、产后出血的概率也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分娩过程中,采用先同侧后对侧俯卧位或先对侧后同侧俯卧位的体位,可明显改善胎位,提高自然分娩的概率,减少胎儿和产妇的损伤,改善结局。

  • 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转位三步法"护理体会

    作者:王楠楠

    目的总结胎儿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产妇"转位三步法"的产科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产妇入院后护理。结果112例胎儿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产妇中有98例转位成功并自然分娩,14例转为剖宫产术。转位成功率87.5%。结论实施"转位三步法"并重视产科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产妇的自然分娩率。

  • 枕横位、枕后位产妇产程中护理干预分析

    作者:陈雪英

    目的 分析枕横位、枕后位产妇产程中的护理干预.方法 回顾2008~2011年近4年来我院收冶的50例枕横位、枕后位产妇临床资料,分析产程中护理干预对产妇的分娩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的产妇,产程缩短,生产痛苦减轻,且剖宫产概率下降.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枕横位、枕后位产妇产程有积极的帮助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妇生产过程中的并发症,减轻产妇痛苦,值得推广.

  • 徒手旋转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的应用体会

    作者:杨玉琴

    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是头先露中一种常见的胎方位,占头位难产的首位.降低持续性枕横位(简称持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简称持后位)的发生率是降低头位难产的关键.本文选择96例进入活跃期后产程阻滞的持横位和持后位实施了经阴道徒手旋转方法纠正胎头枕位异常,成功率达87.5%,效果明显,现报导如下.

  • 头位难产346例分析

    作者:秦润花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的原因、处理、及预后,寻求降低手术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5年2月-2008年10月我院346例头位难产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结果:头位难产发生率22.40%.胎头位置异常是引起头位难产的重要原因,占69.07%.其中以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为多见,占63.87%(枕横位占28.05%,枕后位占33.03%):其次为产力异常,占24.50%;再次为产道异常,占11.50%.及早识别、正确处理头位难产,可以降低手术产率,使剖宫产率降低为16.76%.结论:早期识别头位难产信号,进行综合分析,适时干预和处理,改变产力和胎头位置异常这两个可变因素,尤其是经阴徒手旋转胎头联合腹部旋转胎背纠正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使部分头位难产转化为顺产,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缺氧及新生儿窒息率.

  • 产钳致新生儿角膜损伤及防治

    作者:郑金森;翁美媛

    例1男,足月,因持续枕后位、胎儿宫内窘迫行产钳助产术.术后发现左眼角膜混浊呈灰白色,左前额、左鼻翼及下睑皮肤处见浅层伤痕,左眼鼻侧、及下方球结膜见出血,诊断:左眼挫伤(左角膜混浊、左球结膜下出血).给50%葡萄糖和氟哌酸眼药水点左眼,1%阿托品眼膏涂左眼,素高睫疗眼膏点眼.一周后角膜混浊大部分吸收,左结膜下出血范围变小,颜色变淡,一个半月后复查左眼角膜清晰,结膜下出血已吸收.

  • 综合方法矫正胎位异常体会

    作者:周迎平

    胎位异常是指枕后位外其它的胎位,可分为胎头位置异常、臀位、横位及复合先露等.胎儿以臀部或下肢为先露部位者称为臀位,发生率约占3%,是异常胎位中常见的一种.臀位者在妊娠28周前,因羊水相对较多,胎位多不固定,日后-般均可自行转为头位.而妊娠30周后,臀位仍不能自然转正者,应矫正为头位.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矫正胎位异常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 产程中实施特殊体位矫正枕后位的探讨

    作者:黄隽;张励;许友珍

    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而枕后位是头位难产之首[1],并可引起诸多母儿并发症,已跃居剖宫产指征的第2位.因此矫正枕后位是目前降低围产期母婴发病率.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我科在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60例产妇在产程中实施特殊体位护理,促使枕后位逐渐转至枕前位自然分娩,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 胎儿持续性枕后位16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文仙

    枕后位是常见的头位异常,临产早期的发生率为33.09%,其中53.13%自然转至枕前位分娩,29.69%持续为枕后位[1].持续性枕后位导致母儿并发症增加,及时处理并选择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2].本文对160例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特点,探讨持续性枕后位的处理方法.

  • 体位和分娩球干预对枕后位产妇分娩时的护理研究

    作者:曾艳

    目的:分析枕后位产妇分娩应用体位和分娩球干预时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我院收治的6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在助产护理中是否应用体位和分娩球干预进行分组;对照组33例,采取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35例,应用体位和分娩球干预;以产痛、焦虑水平、分娩控制感得分作为观察指标,并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VAS、VRS、PPI、VAS-A得分均低于对照组,LAS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枕后位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体位和分娩球干预,可有效提高产妇舒适度,显著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对于促进分娩、改善妊娠结局均具有积极作用.

  • 应用站立式体位纠正产妇产程活跃期枕后位的效果观察

    作者:林先

    目的:探究应用站立体位纠正产妇产程活跃期枕后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阴道试产,产程中出现枕后位而后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侧卧位纠正胎头位置,观察组采用站立式纠正胎头位置.对比干预后两组的顺产率、剖宫产率、产程进展及胎头位置纠正情况.结果: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头位置纠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枕后位产妇采用站立式体位干预可有效纠正胎头位置,缩短产程时间,优化分娩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 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效果

    作者:沈燕

    目的:探析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妇产科接诊的86例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产妇,采用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处理,研究组实施徒手旋转抬头术,比较自然分娩率、产伤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伤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徒手旋转胎头术应用于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中可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减少分娩损伤,改善新生儿健康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257 条记录 12/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