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藐小棘隙吸虫尾蚴生物学研究

    作者:肖祥;李承邰;方国仁;汪天平;吕大兵;吴维铎

    本研究在室内及自然条件下对藐小棘隙吸虫尾蚴在其第一中间宿主铜锈环棱螺体内形成、逸出节律及影响因素以及尾蚴的行为进行了系列观察.在露天实验池4~5月份投放虫卵感染阴性铜锈环棱螺,经103~140 d尾蚴从宿主螺体内逸出;9~10月份投放虫卵,直到第2年8月前后才有尾蚴逸出,需300多天.在现场对铜锈环棱螺逐月检查结果表明,螺体内尾蚴检出率呈明显的年周期变化:每年7月底尾蚴出现,12月初消失,检出高峰在9~11月.10月份(平均气温为23.2℃),每只螺平均每天逸蚴209 200条.在自然条件下,尾蚴逸出数量呈日周期变化:尾蚴逸出时间主要集中在8:00~16:00,逸出高峰在10:00~12:00,夜晚几乎无逸出.4×4拉丁方实验和2×2析因实验显示,温度、光照强度是影响尾蚴逸出的主要因素,但两者无交互作用.当温度、光照强度恒定时,尾蚴原先的逸出节律(日周期变化)消失.尾蚴具趋光性,新近(12 h内)逸出的尾蚴主要分布在水体的上表层6 cm以内.对尾蚴寿命的观察显示,在6℃、15℃、20℃、25℃、30℃和37℃恒温条件下尾蚴的半数死亡时间分别为259 h、139.7 h、105.9 h、83.7 h、69.2 h和12.3 h;尾蚴寿命与水温呈负相关关系(r=-0.968,P<0.01).尾蚴感染金鱼后1 h即在鱼鳃中发育为成熟的囊蚴.尾蚴对金鱼的感染力与其时龄有关:在25℃的水中,刚逸出的尾蚴对金鱼的感染力仅为35%;逸出后9 h 其感染力超过64%;以后逐渐下降,逸出后24 h、48 h、72 h感染力分别为22.5%、16.5%和0.5%.在相同温度下尾蚴寿命远远超过其感染力的维持时间.

  • 福建棘隙吸虫病发现及病原生物学与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程由注;林金祥;许国防;张耀娟;李友松;林陈鑫;陈宝健;方彦炎;郭忠福

    棘隙吸虫隶属棘口科棘隙属,由食鱼引起的寄生虫病,重度感染者可导致人畜死亡.1987~1988年,我们在龙海县动物体内发现一种棘隙吸虫,认为是尚未被描述过的新种,为进一步确证,通过生活史人工感染实验,结果发现该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铜锈环棱螺.1989年在龙海县开展调查,查出人群感染病例,同时收集感染者虫卵,重复进行了生活史实验研究,结果又相互印证.所获研究资料与近似种作鉴别比较和讨论分析,为确立新虫种的独立性提供科学依据.本新种经我国著名棘口吸虫学家汪溥钦教授鉴定,命名为福建棘隙吸虫,这一发现系国内外首次纪录,也是作者继发现日本棘隙吸虫病后,又发现可引起人类腹泻等疾病的棘隙吸虫一新种.鉴于棘隙吸虫寄主人体的危害,且鱼类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与水产商品广为流通,为食源性寄生虫提供了更多感染机会,因此本新种的发现及其系列研究,有重要科学意义与实用价值.这一发现,亦为以后开展的病原生物学、生态学、生活史、超微形态学、流行病学和病原诊断与药物治疗等研究以及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特别近年来分子生物技术迅速发展,推动了寄生虫遗传变异分子分类学研究.在整体生物学研究基础上应用DNA(RAPD)分析技术,对我国尚存在争议病原虫种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三种淡水螺与广州管圆线虫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吕山;张仪;王显红;刘和香;朱丹;殷位刚;周晓农

    目的 比较福寿螺、中国圆田螺、铜锈环棱螺等3种食用淡水螺与广州管圆线虫的相容性.方法 在相同条件下,用广州管圆线虫福建株感染3种螺,1、3、6、12及24 h后,随机抽样各20只,分别饲养于置有滤水器、水温(24±1)℃的玻璃缸内.记录感染2周内各组螺死亡数.第15天开始解剖,记录螺软体重量和感染虫数.同时设不感染螺对照组.结果 3种螺感染后第1周死亡数达高峰.感染率和死亡率与螺的种类及感染时间均无相关性.虫负荷与虫密度,福寿螺感染6、12及24 h均显著高于感染1 h的(P值均<0.05);铜锈环棱螺,感染24 h的均显著高于感染1、3、6及12 h的(P值均<0.05);中国圆田螺,感染1、3、6、12及24 h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福寿螺感染6、12及24 h的虫负荷均显著高于铜锈环棱螺和中国圆田螺(P值均<0.05).感染6、12及24 h,福寿螺及铜锈环棱螺虫密度均高于中国圆田螺(P值均<0.05).结论 3种螺对广州管圆线虫均易感并有较高的相容性,其中福寿螺的相容性较强.

  •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对长江下游南京段沿江湿地生物毒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杭德荣;游本荣;黄轶昕;梅巧芳;景世保;胡恒光

    目的 了解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对长江湿地生物的影响,为钉螺控制措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长江下游南京段中华绒毛蟹、克氏原螯虾、淡水糠虾和铜锈环棱螺作为受试生物,观察不同浓度氯硝柳胺乙醇胺盐浸泡后受试生物的死亡情况,计算受试生物死亡率和LC50.结果 克氏原螯虾在氯硝柳胺乙醇胺盐400 mg/L浓度浸泡96 h仅死亡1只,死亡率为8.33%;中华绒毛蟹在氯硝柳胺乙醇胺盐640 mg/L浓度浸泡96 h无死亡;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对淡水糠虾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2.170 4、1.303 6、1.013 1、0.720 5 mg/L;对铜锈环棱螺24、48、72h的LC50分别为1.173 5、0.642 1、0.477 3 mg/L.结论 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对湿地生物影响不同,中华绒毛蟹和克氏原螯虾对氯硝柳胺乙醇胺盐有较强的耐受性;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对铜锈环棱螺和淡水糠虾毒性较大.

  • 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作为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的发现

    作者:林金祥;周晓农;李莉莎;张仪;程由注;张榕燕;李燕榕;林陈鑫;陈宝建;李友松;戴梅英

    目的确定铜锈环棱螺是否为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方法收集人工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大鼠粪便,分2批对铜锈环棱螺进行人工感染试验.2次定性感染成功后,再捕捉现场的铜锈环棱螺检查自然感染情况.然后从铜锈环棱螺中分离的广州管圆线虫第3期幼虫感染大鼠,以证实之.结果 2批铜锈环棱螺均检及广州管圆线虫第3期幼虫,感染率分别为34.31%(35/102)与34.15%(42/123);闽侯、连江两县现场标本的自然感染率,分别为3.85%(2/52)与2.37%(5/211).分离的第3期幼虫感染大鼠,亦获得发育成熟的成虫.结论铜锈环棱螺经人工和自然感染调查,证实可作为广州管圆线虫的良好中间宿主.

  • 进食铜锈环棱螺引发广州管圆线虫病报告

    作者:曾国彬;李友松

    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引起人体嗜酸性脑膜炎为主要的症状者以往多因未能检及病原体而混淆遗漏,福建省2001年报告首例患者[1],此后有个例及集体暴发者[2-3].由于宿主众多,感染方式多样,发病后症状险恶而引人关注.现将因进食铜锈环棱螺引起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报告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