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二甲硅油散在食管癌术后肠内鼻饲中的应用

    作者:杨广义

    目的:通过对食管癌术后鼻饲二甲硅油散和未鼻饲二甲硅油散的病人观察,总结食管癌术后鼻饲二甲硅油散的价值。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腹胀情况、术后首次大便时间、术后呼吸功能障碍的发生、术后肝肾功能异常情况。结果:研究组综合情况明显优于未鼻饲的观察组。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鼻饲二甲硅油散可以明显减轻腹胀,术后首次大便时间提前,减少术后呼吸功能障碍的发生明显减少,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 循证护理在食管癌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作者:王海梅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食管癌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食管癌术后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接受普通护理,研究组接受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将循证护理运用在食管癌术后能够明显减少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

  • 食管癌术后化疗配合四君子汤疗效观察

    作者:李兰霞

    目的:验证食管癌手术后化疗配合四君子汤的临床疗效。方法:把60例胃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注意分组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公平,选用随机的分组方法。首先在化疗前后,分别测定60例食管癌患者体内的白细胞数量,T细胞亚群和血N K细胞的活性,观察组在食管癌术后化疗配合四君子汤治疗,对照组在食管癌术后化疗不加任何药物处理治疗只进行全身静脉滴注。结果:食管癌术后化疗配合四君子汤治疗的30例干预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体内的白细胞数量明显下降,并且T细胞亚群和血NK细胞的活性明显提高。结论:食管癌术后化疗配合四君子汤治疗的效果显著。

  • 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食管癌术后腹胀的疗效观察

    作者:郭玉娟;郭晖;赵亭娴

    目的:寻找有效缓解食管癌术后腹胀的方法,为中西医综合治疗食管癌术后腹胀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胸腔镜食管癌术后患者80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腹部按摩,3次/日,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腹胀缓解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结论:整肠散穴位贴敷结合艾灸能缩短食管癌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有效地缓解腹胀。

  • 探条扩张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32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成

    随着食管癌和贲门癌发病率的逐年增高,经外科手术根治肿瘤导致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病例也越来越多,使其成为临床常见疾病.由于不能进食而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导致营养不良等并发症.该院2002年3月~2005年10月应用探条扩张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3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老年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李荣;张秀英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将本院6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胃肠外营养(TPN).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胃肠道形态及功能的恢复、正氮平衡及并发症发生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能有效增强患者体质.

  •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玉玲;窦丽华

    食管癌病人由于吞咽困难,肿瘤本身造成的代谢紊乱,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术后禁食,手术创伤,使病人营养不良及免疫抑制更为明显,增加了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术后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应加强早期肠内营养病人的护理.

  • 优质护理在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

    作者:谢美玉;赖气治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对肠内营养支持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有效地护理并对并发症采取及时处理措施.结果:本组75例患者留置营养管,其中有1例脱管,3例堵管.结论: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密切观察肠内营养支持的症状,做好精心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对和谐护理、减少纠纷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162例食管癌术后护理体会

    作者:胡西香

    食管癌是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在人体消化系统癌瘤中居第2位. 山东省曲阜市人民医院自2001~2003年共开展食管癌根治手术162余例,现将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 食管癌术后 护理
  • 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作者:田美芹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食管癌术后患者40例进行研究讨论,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未进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术后早期的肠内营养液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患者的治疗后7天内的血清白蛋白值、血红蛋白以及氮平衡的值。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值、血红蛋白以及氮平衡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食管癌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增强机体的营养需求,为患者疾病康复创造条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食管癌术后留置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护理体会

    作者:刘燕英;温小媚

    目的 观察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病人,术前将十二指肠营养管和胃管同时置入胃中,术中将鼻肠营养管置入Treize韧带(或吻合口)远端20-30cm.术后第1天从鼻肠管泵入肠内营养液,从每天500ml开始逐渐加量,滴速为60-80ml/h,如无发生不良症状,第3天开始,使用全量EN,运用时间7-10d.用输液泵匀速输入.结果 46例患者中无一例死亡.其中8例发生腹胀,5例发生腹泻,1例胃潴留,1例恶心难以忍受,予以减慢输液速度,降低浓度后症状缓解.结论 术后食管癌早期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安全可行,易于掌握和实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经鼻置管引流治疗14例临床分析

    作者:闻东

    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1],其发生率为3.4%-4.8%[2],由于瘘口周围及邻近组织弥漫性炎症反应、漏液积聚,使瘘口难以愈合,进食障碍导致严重营养不良,危及患者生命,是食管癌术后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充分的漏液引流和良好的营养支持是吻合口瘘发生后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3].2006年7月至2011年12月我们对食管癌术后并发胸内吻合口瘘的患者,行DSA下经鼻放置瘘口引流管行充分引流,有效的治疗了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现报道如下.

  • 早期抬臀运动对食管癌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伦雪萍;陈娇香;谢春玲;李小金

    目的 探讨早期抬臀运动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84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方法上于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床上早期抬臀运动,10-20次/轮回,3-5轮回/d,直至肛门排气.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明显减少,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提前,拔除胸腔引流管、胃管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抬臀运动可促进食管癌患者手术后的康复水平,尤其是肠功能的恢复.

  • 中药外敷对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作者:缪卫华;唐爱琴;汪荫华;缪春润;冯欣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的疗效.方法:选食管癌术后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外敷神阙穴及以其为中心的腹部.结果:治疗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胃管引流量、胃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48.6±6.1)h、(605±60)mL、(76.6±3.8)h、(8.6±2.8)日;对照组分别为(66.7±5.9)h、(1 065±95) mL、(98.7士6.1)h、(10.7士3.0)日;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中药外敷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体现在缩短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减少胃管引流量、缩短胃管留置时间、减少术后住院天数.

  •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及护理

    作者:赵小燕;王小青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根治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达57.5%[1]176-179,发生率为3.4%~26%[2],常引起患者全身中毒症状,加上食管癌患者营养状况差,极易引起循环、呼吸衰竭.因此,积极妥善地预防和护理对于食管癌术后的预后至关重要.

  • 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护理

    作者:陈方红

    我院于2003年-2007年收治食管癌患者310余例,其中食管癌切除后胃经食管床颈部食管胃吻合243例,并发吻合口瘘12例,现报道如下.

  • 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5例观察与护理

    作者:张瑜春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切除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术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93%~30%,死亡率更高达50%.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共发生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5例,现将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作者:王瑾;郭建波;黄飘

    目的通过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观察,探讨其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为肠内营养的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对56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从术后6小时开始由手术中留置的十二指肠管内注入适量的全流质营养液.手术后14天测定患者的血浆白蛋白(ALB)、肱三头肌皮褶厚度(FSF)、外周血淋巴细胞、转铁蛋白等指标,并与术前比较.结果 56例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护理满意,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转铁蛋白等有明显改善.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方法简单、安全、无副作用,且费用低,能改善术后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强治疗效果.

  • 食管癌术中胸导管常规结扎预防术后乳糜胸212例报告

    作者:蔡中立

    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是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我院胸外科自2001年1月-2007年5月,在212例食管癌根治术中对包括胸导管在内大块组织束结扎,术后无1例发生乳糜胸,现报告如下.

  • 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术后的应用和体会

    作者:何国宝;程琴珍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 55例食管癌患者术前或者术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24 h开始缓慢滴注或者推注温盐水;第2天开始缓慢滴注或者推注营养液,每天逐渐增量,直至术后14 d流质饮食无出现呛咳等不适,拔管出院.结果 55例患者全部置管成功,基本耐受;大多能改善营养状态、早期下床活动;2例少量胸腔积液并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愈;1例轻度腹胀,2例腹泻经减慢和减少营养液的滴速和浓度症状消失;1例腹部切口局部皮下脂肪液化引流处理;1例肿瘤浸润支气管并发术后支气管瘘自动出院;没有出现吻合口瘘病例.结论 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开展早期肠内营养,能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的营养,为术后及时放化疗等治疗奠定基础,降低术后并发症,应该在基层医院得到普遍重视和推广应用.

596 条记录 9/30 页 « 12...6789101112...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