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民族地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实践与探索

    作者:古贤德

    目的 探索与评价2009年7月~2011年12月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管理模式.方法 新模式的主要做法有:(1)充分发挥县和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组织、协调职能,调动多部门在抗病毒治疗工作中的积极性; (2)明确县、乡镇、村三级医疗机构职责和任务,采取三位一体的医疗服务网络管理摸式,实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 (3)加强对治疗病人的依从性教育,采取“人盯人”方式,提高艾滋病人服药依从性; (4)针对特殊病人,按月分装药品,提高治疗质量; (5)将入院治疗机会性感染的病人纳入抗病毒治疗对象.结果2009年7~12月,新增治疗153人,2010年新增治疗532人(其中:儿童治疗8人),2011年新增治疗501人(其中:儿童治疗33人);累计抗病毒治疗1 224人,治疗人数和质量逐年上升.结论 新的医疗网络管理模式,有效地推动了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开展,为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摸索出了一套较为成功的经验.

  • 四川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会支持现况研究

    作者:高晓凤;刘梦芸;段云;米色木日作

    目的 了解四川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对凉山州西昌市扶贫搬迁移民和相邻的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易地扶贫搬迁移民207人,当地居民60人.搬迁移民的客观支持得分为10.21±3.15、主观支持得分为22.89±4.65、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为6.77±2.50、社会支持总分39.88±7.43.扶贫搬迁移民的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全国社会支持常模(P<0.05),但与当地居民的社会支持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扶贫搬迁移民的主观支持得分与其民族、婚姻状况及文化程度有关(P<0.05),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与民族、性别及文化程度有关(P<0.05),而社会支持总分与其民族有关(P<0.05).结论 四川民族地区扶贫搬迁移民的社会支持水平整体较低,可通过提高扶贫搬迁移民的受教育水平来进一步改善.

  • 水族、布依族、毛南族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林先燕;杨胜文;韦亚丽;周全湘;何绍前;韦学团;莫晓刚;杨香秀;陆兴斌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流行现状,为农村民族地区老年人慢性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抽取2个县3个乡镇8个村的60岁以上老年人作为调查研究对象.结果 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2.27%,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07,P>0.05);毛南族、布依族、水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38,P<0.05);不同性别、民族、文化程度、空巢老人、婚姻属性、年均经济收入的老年人的多种慢性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慢性病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加强基层卫生队伍的慢性病宣教水平与指导能力,提高老年人对慢性病的防治知晓率,对保护和促进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减少过早死亡和致残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 甘孜州卫生学校与康定中学学生乙肝流行动态及应对策略

    作者:张喜岗;谢宇;王进;冯华云;番晓英;李薇薇

    目的 分析甘孜州在校中学生(含中专学生)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及动态,为制定有效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2015级初、高中阶段学生问卷调查和每年同期体检乙肝报告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5126名中学生中抗-HBs阳性2367人(46.18%),HBV感染301人(5.87%),HBsAg阳性144人(2.81%),近期HBsAg阳性19人(77.30/万).HBV感染:高中(6.99%)高于初中(3.15%),农村(6.99%)高于城市(3.69%),彝族(17.78%),藏族(5.46%),其他民族(4.63%),汉族(3.26%),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近期HBV感染:彝族(5.39%),其他民族(1.82%),藏族(1.18%),汉族(1.14%),近期接种HepB,HBsAb阳性者,无HBV感染;反之,HBV感染率为1.87%,其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学校建立健康档案,加强传染源和学生宿舍管理,进行预防接种,普及健康知识,增强防病意识,并由学校向家庭社区覆盖.

  • 四川民族地区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现状调查

    作者:王建华;蒋亚林;刘毅

    目的 分析民族地区县级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现状,为民族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甘孜州6个县级人民医院的484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甘孜州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总得分为78.64分,属于基本满意.工作环境与条件、报酬方面不满意,人际关系、工作安全感满意度高;男性满意度水平高于女性;中专生的满意度低;工作年限越长、职称越高,满意度越高.结论 建议通过改善工作条件,重点关注年轻医务人员、低学历人群、医生和护士的需求,提高民族地区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 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现况调查分析

    作者:刘瑾;刘毅

    目的 了解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探讨卫生人力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方法 方便抽样结合问卷调查,对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村和村卫生室共245名卫生人员进卫生行调查,并采用定性访谈深入了解.结果 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乡镇每千人口拥有0.26名卫生技术人员;平均每个村卫生室1名村医,每千人口拥有村医0.27名.卫生人员学历以中专为主,30%的村医仅有初中学历,高、中、初级职称比为1∶11∶20.乡镇卫生院每名卫技人员和村卫生室每名村医年卫生诊疗服务量分别为1 608.61人次和2 371.53人次,每名卫技人员提供年住院服务量为110.48人次;75%卫生人员月收入低于2 000元.结论 目前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存在卫生人力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和卫生人力不稳定等问题.通过政策引导增加卫生人力数量的同时,优化卫生人力质量,加大对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保障力度,从而达到稳定卫生人才队伍的目的.

  • 四川藏区首例HIV感染者的发现与调查分析

    作者:戈德崇;柳锡云;胡志林;刘远夏;陈小华;何志强;谭勇

    2002年9月29日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甘孜州艾滋病综合监测组发现了甘孜州首例艾滋病感染者,并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藏族 HIV
  • 在民族农村地区开展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4维模式

    作者:薛启华;马建奎

    1背景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四川西南部,面积60423 km2,是我国大的彝族聚居区.全州辖16个县、1个市、541个乡、74个镇、9个街道办事处、3713个村委会,全州人口总数410万,其中彝族占48.45%,汉族占52.9%,其它民族占3.6%.

  • 甘孜州藏民族地区开展性病艾滋病防制健教干预策略经验浅析

    作者:泽仁曲珍;叶萍;郭友珍;毕素华

    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四川西部,是"老少边穷"的民族地区,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因长期以来受历史、地理、经济、文化、交通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滞后、信息闭塞,接受健康教育的机会少.康定某乡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纯牧区,具有藏区一定的代表性,是甘孜州开发的旅游景点之一.

  • 民族地区性病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作者:刘远夏;戈德崇;许光荣;蔡海燕;徐克均;谭勇

    性传播疾病在甘孜州流行历史悠久,由于历史上奴隶主、土司、头人强占妇女、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姐妹共夫、兄弟共妻、走婚等现象的存在,梅毒、淋病十分普遍;1952年中央民族卫生工作队,就当时流行的"梅毒、淋病"等性病进行过诊治,使性病患病率降至较低水平;但因历史的原因,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文化交流差,教育水平滞后;加之受宗教、民族生活习俗的影响,特别近几年经济活动的增加,商务活动和人口流动频繁,性传播疾病在甘孜州流行呈上升趋势,1997年甘孜州石渠县上报牧民"淋病"40例,患病率高达64/10万,高于经济发达地区;1992-2002年性病报告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另外医务、防保人员缺少培训和知识更新,误诊、漏诊十分普遍.疱疹、HIV感染者以前甘孜州没有报告过的病种,现在有病例报告.

  • 四川省甘孜州艾滋病综合监测试点项目简况

    作者:甘孜州艾滋病综合监测试点项目组

    甘孜藏族自治州(俗称康区、康巴地区),位于四川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毗邻云南省、西藏自治区与青海省,全州总面积15.3 km2,辖18个县,州府驻康定.

  • 试论民族地区医院的品牌建设

    作者:杨新平

    通过对医院品牌、内涵和医院品牌建设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民族地区医院只有树立医院品牌理念、明确医院品牌定位、建立医院品牌建设的策略体系和持续不断实施医院品牌维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四川省民族地区卫生发展状况研究

    作者:沈骥;郑小华

    文章采用社会调查及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卫生发展的现状与特点,阐明其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卫生服务因素、卫生政策因素对农村卫生发展和居民健康状况带来的影响,由此提出通过文化渗透、卫生资源合理布局、加强卫生投入、建立以健康问题为中心的疾病防控体系、发展远程医疗等策略促进民族卫生发展.

  • 贵州省民族地区村医队伍现状及对策分析

    作者:胡健;武飚

    民族地区村医队伍的状况关系到解决少数民族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了解村医队伍现状,为制定民族地区村医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2010年在贵州省民族地区普安县、三穗县及凯里市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村医队伍人员数量、结构、分布及收入与社会福利状况,并提出加强贵州省民族地区村医队伍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 四川省民族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者:景琳;黄艳玲;徐保华;刘莉;陈春素

    了解四川省民族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条件和基本职能开展情况,分析民族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针对性地提出加强民族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三点建议,为制定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 四川省民族地区精神卫生防治体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作者:王军;杨幼平;颜丙约;徐保华;陈珊

    目的:了解四川省民族地区精神卫生防治机构的资源配置、能力建设与工作开展情况,为推进该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结果:各级政府对民族地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投入不足,且存在机构布局不合理,服务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薄弱,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建议应强化政府领导职责,构建精神卫生防治三级网络,加强房屋设施及基本设备建设,提高对重性精神疾病的防治与管理.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精神卫生
  • 四川省某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随访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作者:曾亚莉;谭勇;杨薇;黄俊;喻航;袁风顺;冯燎;范道勇;谢晗;李春英;赖文红

    目的:综合评价四川某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随访管理工作现状,为提高随访质量,减缓艾滋病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四川省某少数民族地区及当地艾滋病报告病例数高的两个县,采用现有资料收集,座谈、个人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艾滋病随访工作现况进行分析.结果:由疾控中心1名专职人员负责随访管理在内的所有艾滋病相关工作,各县随访经费使用不一致;首次随访主要采用面对面,后续主要以电话随访、集中检测的方式;2012年~2014年全州随访CD4 +T淋巴细胞检测率在29.35%~39.80%之间;得知感染后与配偶/固定性伴每次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32.35%.结论:该地区随访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人力不足,缺乏激励机制;随访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得知感染HIV后,感染者/病人仍发生非保护性性行为.建议落实首诊负责制,完善转介网络,加大对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投入,在经费使用上实行目标管理,提高随访质量.

  • 四川省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彭美华;朱才华;赵晓光;李玉强;张连帅;陈春素

    目的:通过对四川省三个民族自治州地区新农合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民族地区的完善对策.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等.结果:发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新农合参合率呈现快速上升,但参合率不高;新农合资金结余率高,使用率低;有一半的资金流向县外医疗机构.结论:贫困人口参合需要更多的关注,针对民族地区,应加快卫生事业发展,优化补偿方案,减少沉淀基金,加大制度保障力度,提高保障水平.

  • 民族地区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干预

    作者:张元芳

    民族地区看病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糖尿病患者往往是以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而就医,从而失去佳的治疗时期.家庭护理是延缓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

  • 护生临床实习管理方法探讨

    作者:朱建军

    我院是四川省民族地区唯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医院,长期以来以较强的临床教学能力和规范的管理,被多所学校指定为临床实习基地.为保证护生临床实习质量,笔者完善了管理方法,既保证按计划完成实习,又较好地保障了护理安全,现报道如下.

273 条记录 9/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