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牙本质肩领形态及纤维桩的长度对患牙抗折强度影响的研究

    作者:唐昊喆;刘伟;许方文;乔蕾

    目的:评价不同牙本质肩领形态及纤维桩的长度对患牙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80颗新近拔除的单根下颌前磨牙,经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8组,每组10颗.A1组:牙本质肩领-无纤维桩,A2组:牙本质肩领-5mm纤维桩,A3组:牙本质肩领-7mm纤维桩,A4组:牙本质肩领-9mm纤维桩; B1组:无牙本质肩领-无纤维桩,B2组:无牙本质肩领-5mm纤维桩,B3组:无牙本质肩领-7mm纤维桩,B4组:无牙本质肩领-9mm纤维桩;所有样本经复合树脂堆核后进行烤瓷冠修复.使用万能材料测试机对样本进行抗折强度测试,并采用SPSS 13.0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牙本质肩领组的患牙抗折强度显著高于无牙本质肩领组(P.<0.05),牙本质肩领组患牙抗折强度由大到小排序为A4>A3>A1>A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牙本质肩领组患牙抗折强度由大到小排序为B4>B3>B2>b1,B1-B2组,B3-B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量保留剩余牙体组织,来提高根管治疗后患牙的抗折强度.当无牙本质肩领存在时,可通过增加纤维桩的长度来增加修复体的固位力,并提高其抗折强度.

  • 纳米金刚石改性核树脂与三种纤维桩粘结的超微形态学研究

    作者:彭娟红;刘学恒;王勇;王新知

    目的:对比研究自行合成的改性纳米金刚石核树脂(UFD-C)和商品Luxa-Core(L-C)核树脂与石英纤维桩、玻璃纤维桩、碳纤维桩进行微拉伸粘结强度测试后试件的断裂类型,研究粘结界面和断裂面的超微形态特征,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UFD-C、L-C分别与石英纤维桩、玻璃纤维桩、碳纤维桩制作的微拉伸粘结试件各15个,用微拉伸仪进行微拉伸粘结强度测试,用体视显微镜现察断裂类型,用环境扫描观察粘结界面和断裂面的超微形态特点.结果:UFD-C、L-C核树脂与3种材料纤维桩断裂类型92%为粘结界面断裂,2种核树脂与3种纤维桩粘结面超微形态无明显差异.结论:纳米金刚石改性的核树脂(UFD-C)、Luxa-Core(L-C)核树脂与3种纤维桩的粘结面粘结良好,核树脂和纤维桩类型对断裂模式无明显影响.

  • 自粘接树脂用于纤维桩修复的三年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李祎;师晓蕊;刘峰;程亚丽;刘诗铭

    目的:通过与粘接系统粘接纤维桩的临床操作时间、3年内的临床存留率进行比较,自粘接树脂用于纤维桩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就诊的100个前牙纤维桩核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个修复体,实验组采用自酸蚀自粘接树脂(EMBRACE CORE)粘结纤维桩并形成树脂核,对照组采用自酸蚀粘接系统(DC Bond和DC Core)进行树脂粘接并形成树脂核,记录两组的临床操作时问,并追踪1年、2年、3年的临床存留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操作时间为87.38±8.21sec,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5.56±10.04sec;实验组和对照组在1年、2年、3年的临床存留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粘接树脂用于纤维桩粘接临床操作简便、用时较短,临床存留率与采用自酸蚀粘接系统相似,可成为临床常规应用的操作方法.

  • 三种树脂水门汀与纤维桩粘接强度的研究

    作者:高凯;张保卫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粘接系统的树脂水门汀与纤维桩的剪切粘接强度.方法:将30颗完善根管治疗后的离体牙分成三组(n=10),分别使用全酸蚀(One-Step Plus/Duolink,OD),自酸蚀(ParaCore Automix,PA),自粘接(RelyXTM Unicem,RU)三种粘接系统的树脂水门汀粘接玻璃纤维桩进行修复,经水浴冷热循环5000次后,采用微推出法比较这三种树脂水门汀与纤维桩的剪切粘接强度,并在电镜下观察粘接界面的破坏模式.结果:OD组(10.50±2.97MPa)与RU组(9.58±2.36MPa)的剪切粘接强度明显大于PA组(8.43±2.79 MPa)(P<0.05);OD组与RU组的剪切粘接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粘接界而的破坏模式之间无差别(P>0.05).结论:不同粘接系统的树脂水门汀对纤维桩的剪切粘接强度有影响,全酸蚀系统的剪切粘接强度大,全酸蚀系统的剪切粘接强度小.

  • 两种石英纤维桩机械性能与结构特征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倩;向荣;冯青

    目的:对比研究两种石英纤维桩的机械性能和结构特征.方法:选择锥形石英纤维桩D.T.Light post(DT)和表面带固位凹槽的锥形石英纤维桩Macro-Lock post(ML)各15根用作实验研究对象.万能测试机测试其机械性能,扫描电镜观察纤维桩结构,Image J软件分析纤维直径及含量.结果:DT和ML纤维桩的断裂载荷分别是116.70±12.55N、105.71±4.82N;弯曲强度分别是881.08±94.75MPa、798.13±36.40MPa;弹性模量分别是25.07±3.64GPa、19.75±2.25G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桩加载后断裂模式不同,DT组多在加载点处断裂,ML组易在固位凹槽处裂开.结构上,DT组纤维大小较ML组均匀,两组纤维平均直径分别是17.45±0.7um、16.90±2.2um;纤维含量73.47±2.27、72.84±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纤维桩的机械性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构影响机械性能.

  • Multilink(R) Automix粘结系统对玻璃纤维桩的粘结研究

    作者:靳晓晨;张桂荣;俞红;周团峰

    目的:扫描电镜下观察和比较两种粘结系统粘结玻璃纤维桩后的牯结界面.方法:选取因牙周病拔除的单根管上前牙6颗,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Multilink(R) Automix和One Step(R) bonding system 2种粘结系统粘结玻璃纤维桩,切割后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果:扫描电镜下,Multilink(R) Automix牯结系统与牙本质和纤维桩都形成紧密粘结.结论:自酸蚀、自固化牯结系统Multilink(R) Automix适合玻璃纤维桩的粘结.

  • 偶联剂和不同粘接剂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

    作者:陆支越;林南雁;朱姗姗

    目的:利用薄片推出实验比较硅烷偶联剂和三种树脂粘接剂对纤维桩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60颗因牙周病等原因拔除的上颌单根前牙,根管治疗后行纤维桩修复的桩道预备.随机分为5组,每组12颗牙.分别采用下列粘接剂粘接Matchpost纤维桩:A组:Paracore粘接剂+偶联剂;B组:Paracore粘接剂;C组:Panavia F粘接剂+偶联剂;D组:Panavia F粘接剂;E组:Multilink N粘接剂+偶联剂.纤维桩粘接后,在牙根中部横向切割1.0mm层厚切片2个,在Zwick Z100材料试验机上行薄片推出试验(Push-Out Bond Test),记录失败载荷,计算剪切粘接强度,体视显微镜观察粘接失败类型.结果采用SPSS 11.5进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五组样本的剪切粘接强度(MPa)分别为A组:14.69±2.76;B组:9.46±3.11;C组:13.12±3.10;D组:10.40±3.30;E组:13.86±3.81,方差分析提示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采用偶联剂处理时,Paracore粘接剂和Panavia F粘接剂与纤维桩间的剪切粘接强度均高于未用偶联剂处理者(P <0.05).采用偶联剂处理时,三种树脂粘接剂与纤维桩的剪切粘接强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五组粘接失败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未采用硅烷偶联剂处理纤维桩表面者,出现纤维桩-粘接剂界面失败者增多.结论:在树脂粘接前,玻璃纤维桩表面氢氟酸酸蚀后,采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可显著提高纤维桩与树脂粘接剂间的剪切粘接强度.

  • 硫酸钡改性纤维桩与树脂核材料的粘接强度研究

    作者:张益琳;于卫强;张富强

    目的:研究硫酸钡改性纤维桩与3种树脂核材料的微拉伸粘接强度.方法:自研制硫酸钡改性玻璃纤维桩(J Fiber-post,JFP)与商品纤维桩(DT Light post,LP)各12根,随机分成3组.桩周分别用2种双固化树脂 Clearfil DC core(CD),Rebilda DC (RD)与光固化树脂/粘接剂:Z100 Restorative/Adper Prompt(ZR)进行充填.低速锯沿纤维桩外周平行片切,再垂直牯接面片切成1±0.1mm2的柱状试件用于微拉伸强度测试,并对断裂而进行光镜及扫面电镜观察.结果:两种纤维桩与3种核材料的粘接强度相近.JFP-ZR组粘接强度为7.481±1.607MPa 显著高于LP-ZR组5.848±2.114MPa(P<0.05).结论:硫酸钡改性纤维桩与树脂核的微拉伸粘接强度与商品纤维桩相当,满足临床需要.

  • 不同表面处理技术影响纤维桩与树脂核粘结强度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峻岭;张强

    目的:研究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对纤维桩-树脂核两者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石英纤维桩与树脂核牯结前分别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和喷砂处理,然后制备成粘结强度检测试件用以检测粘结强度,并观察断裂模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和喷砂均提高了桩-核粘结强度并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效果明显(P<0.01);所有组别断裂模式无差别(P>0.01).结论: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和喷砂均有改善桩-核粘结强度的作用.

  • 不同粘固材料对纤维桩固位力的影响

    作者:张文云;吴雨耘;杨立斗;郭海;孙林辉;李南

    目的:研究纤维桩钉在用5种不同粘固材料的固位力,为临床选择纤维桩粘固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将纤维桩用5种粘固材料(HY-BOND玻璃离子水门汀;PermaCem双固化树脂水门汀;LuxaCore双固化树脂;Dulink双固化树脂水门汀;Rely-X Unicem双固化树脂水门汀)粘固于离体人牙根管内,万能电子力学试验机测试其固位力,电子探针分析界面情况.结果:纤维桩在用不同粘固材料的固位力由大到小顺序为:Dulink组、PermaCem组、LuxaCore组、Rely-X Unicem组、HY-BOND玻璃离子组,各组间固位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类型粘固材料对纤维桩的粘结力不同,树脂水门汀固位力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且显示了良好的粘结完整性.

  • 纳米金刚石改性核树脂与纤维桩的微拉伸粘结强度研究

    作者:彭娟红;刘学恒;彭东;王新知

    目的:测试自行合成的纳米金刚石改性的核树脂(UFD-C)与三种材料纤维桩的微拉伸粘结强度.方法:选择石英纤维桩、玻璃纤维桩、碳纤维桩各10个,每种随机分成2组.在桩周分别用UFD-C或Luxa-Core(L-C)商品核树脂充填,用低速锯沿纤维桩外周平行片切,再垂直粘结面片切成约0.9mm×0.9mm的长方形柱状试件,每组共15个试件.测试其粘结强度,并观察其断裂类型.结果:UFD-C与三种纤维桩的微拉伸粘结强度分别为20.08±2.79 MPa、17.78±5.70 MPa、20.12±3.78 MPa;L-C与三种纤维桩的微拉伸粘结强度分别为21.09±3.64 MPa、23.55±3.41 MPa、18.12±3.80 MPa.L-C与玻璃纤维桩的微拉伸粘结强度高于UFD-C与玻璃纤维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核树脂与石英纤维桩和碳纤维桩的粘结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体视显微镜观察92%试件是粘结界面的断裂.结论:纳米金刚石改性核树脂与石英纤维桩、碳纤维桩的微拉伸粘结强度与商品Luxa-Core核树脂相当,能满足牙体缺损修复的要求.

  • 新型MACRO LOCK固位增强型石英纤维桩生物安全性的初步评价

    作者:徐迈;法永红;薛丰收;王红梅

    目的:评价新型MACRO LOCK固位增强型石英纤维桩特定范围内的生物安全性.方法:通过细胞毒性试验(MTT法)、溶血试验、短期全身毒性试验(经口途径),评价新型石英纤维桩特定范围内的生物安全性.结果:细胞毒性试验显示该材料无细胞毒性;材料溶血率为1.76%,小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规定的 5%,认为该材料未引发溶血现象,对凝血功能无影响;短期全身毒性实验的受试小鼠无一死亡,其体重相对增长率和食物利用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心、肾、肝等重要器官肉眼观察无异常改变,其组织切片未见病理改变.结论:新型MACRO LOCK固位增强型石英纤维桩在特定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

  • 三种复合树脂与玻璃纤维桩的微拉伸强度研究

    作者:马永刚;邓旭亮;安靖;先锋;杨威

    目的:3种复合树脂材料与玻璃纤维桩微拉伸粘结强度的对比研究.方法:45个Parapost玻璃纤维桩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3种不同的复合树脂:可乐丽菲露AP-XTM、Ceram-X、ParaCore双重固化复合树脂桩核材料粘固制成桩核样本,制备好的样本切割成截面为1.0mm×1.0mm的条状试件用于微拉伸强度测试.结果:ParaCore与Ceram-X的微拉伸粘结强度显著高于AP-XTM(P<0.05),ParaCore和Ceram-X与纤维桩的微拉伸粘结强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araCore与Ceram-X与玻璃纤维桩的粘结性能较好,适于临床塑核使用.

  • 不同充填体系根管充填后纤维桩修复的根尖封闭能力比较

    作者:周静;冯云枝

    目的:比较不同根管充填体系进行根管充填后行纤维桩修复的牙体根尖微渗漏情况.方法:收集32颗下颌第一前磨牙,截冠、拔髓,随机分成3组(GP组,R/E组,F组,n=10),根管预备后,分别采用牙胶+ AH-plus、Resilon/Epiphany、Fibrefill充填根管并行即刻桩道预备和粘固纤维桩;印度墨水染色并透明处理后显微镜下测定根尖微渗漏的长度并统计学分析.另外两颗做为阳性对照.结果:GP组显示出高渗漏发生率(100%),F组低(60%);GP组的渗漏长度明显高于R/E组(P =0.002)和F组(P =0.001),R/E组与F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879).结论:Resilon/Epiphany系统和Fibrefill系统对于根管治疗并纤维桩修复的牙体较牙胶有更好的根尖封闭性能,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 牙本质肩领高度对上颌中切牙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作者:康成容;魏素华;周折冲;吴妹娟;张美超;潘宣

    目的:应用有限元法研究牙本质肩领高度对纤维桩核冠修复的上颌中切牙应力大小和分布的影响.方法:通过螺旋CT扫描和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牙本质肩领高度(3mm、2mm、1.5mm、1.0mm、0.5mm、0mm)的纤维桩+全瓷冠修复的上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咬合加载,记录牙本质、全瓷冠、纤维桩、树脂粘接剂,以及牙周膜和牙槽骨的Von Mises应力和大拉应力.结果:当牙本质肩领从3mm降至1.5mm时,牙本质和全瓷冠的Von Mises应力和大拉应力变化不明显,从1.5mm降至0mm时,应力值逐渐增大并出现应力集中的趋势,尤其是从0.5mm降至0mm时明显;随着牙本质肩领高度降低,纤维桩、树脂粘接剂、牙周膜和牙槽骨的应力大小和分布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牙本质肩领结构可以降低牙本质和全瓷冠的应力峰值;修复严重缺损上颌中切牙时,建议至少保留0.5mm的肩领结构.

  • 纤维桩与金属桩核修复磨牙牙体缺损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

    作者:田力丽;粱伟;李凌曼;麦汉超

    目的:通过对磨牙牙体破坏较大的牙体缺损,采用纤维桩与铸造镍铬合金桩核、金合金桩核修复进行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运用逆向工程技术法建立上下颌第一磨牙牙尖交错<牙合>及尖对尖咬合状态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于上颌第一磨牙牙颈部平面施加均布载荷,进行静力与冲击动力计算,观察牙本质Molar应力值的变化.结果:静载及动载下3种桩核修复,牙本质大Mohr值均小于牙本质拉伸极限强度;牙本质大Mohr值均位于根分歧部位,以纤维桩修复者为小;金合金桩核对减轻牙颈部应力明显;冲击载荷较静载下的应力变化一冲击系数均接近1.结论:3种桩核修复在临床上虽均可行,但建议临床上除牙颈部的的牙体组织过于薄弱或修复牙体组织缺损时固位需要外,尽量不使用桩核;其中,以纤维桩和金合金桩核为好;在有限元应力分析中,静载的研究是可行的.

  • 纤维桩修复上颌第一前磨牙剩余不同数目侧壁的应力分析

    作者:姚丽英;缪羽;昭日格图;刘利军

    目的:研究上颌第一前磨牙在剩余不同数目的侧壁时,是否应采用纤维桩修复.方法:在建立左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有限元模型后,利用软件模拟出该牙齿分别在缺少0-4个侧壁时打桩和不打桩的模型.针对这五种情况,分别在中央窝行90°垂直加载和功能尖45°斜向加载150N的均匀力量,观察每种状态下打和不打纤维桩时剩余牙本质的应力分布状况,同时利用统计学软件统计五组模型打桩和不打桩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5组模型图中,在使用纤维桩的情况下,应力主要分布在纤维桩的顶端及牙颈部所对应的纤维桩处,应力从高应力区向桩尖方向逐步减小,在不使用纤维桩的情况下,牙本质的受力较小,而在力量加载相对的牙本质处,使用纤维桩比不使用纤维桩时应力有所增加;垂直加载情况下,在无侧壁和剩余1个侧壁时,P<0.05,打纤维桩和不打纤维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剩余侧壁数为2-4个时,P>0,05,打纤维桩和不打纤维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模型进行45°斜向加载情况下,无论剩余几个侧壁,P<0.05,提示打纤维桩和不打纤维桩均是有差别的.结论:临床上上颌第一前磨牙做过根管治疗后,均应使用纤维桩来修复.

  • 不同数目纤维桩修复上颌第一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作者:俞灏;杨安;赵丹;胥春

    目的:建立不同纤维桩数目修复上颌第一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为进一步的生物力学分析奠定基础.方法:运用Mimics软件处理断层影像数据、三维重建,采用Geomagic软件分别创建烤瓷牙冠、金属基底冠、牙本质、纤维桩、树脂核、牙胶尖、牙周膜及牙槽骨的各个三维模型组件,完成NURBS曲面拟合,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各个组件实体化,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各组件进行装配,完成网格划分,定义材料属性,设定载荷条件.结果:建立了不同数目纤维桩修复上颌第一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4个,分别为:单根桩模型,双根桩模型(近中颊、腭根),双根桩模型(远中颊、腭根),三根桩模型.结论:提供了建立不同纤维桩数目修复上颌第一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新方法,为今后对纤维桩修复体进行力学分析提供基础.

  • 乙醇湿粘接技术对纤维桩在根管内的粘接效果评价

    作者:熊洁;谌礼佩;罗斌;江青松

    目的:本研究评价乙醇湿粘接技术的两种方式(简化处理程序,标准处理程序)对纤维桩在根管内粘接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42颗单根管离体人牙,于釉牙骨质界处截除牙冠后对根管进行常规根管治疗和桩道预备,根据粘接处理方式不同分为3组(n=14):A:以商品粘接剂All-Bond 3作为传统的水湿粘接的对照组;B:简化步骤的乙醇湿粘接组:99.9乙醇(30sec,3次)进行根管内牙本质脱水,实验性疏水粘接树脂系统进行粘接;C:标准步骤的乙醇湿粘接,浓度递增的乙醇(50%,70%,80%,90%)处理30s,99.9%乙醇(30sec,3次)进行牙本质脱水,其余步骤同组B.Duo-link进行根管内纤维桩粘接.各实验组根据是否进行冷热循坏(浸泡在人工唾液中24h或冷热循环10000次)随机分为2组,观察评价各组的微推出粘接强度、粘接界面以及纳米渗漏并统计学分析a=0.05.结果:就粘接方式而言,标准乙醇湿粘接的粘接强度均值高于水湿粘接法,但无论老化前后均没有统计学意义,老化后简化乙醇湿粘接显著低于标准步骤的乙醇湿粘接法(P<0.05).就冷热循环对粘接强度的影响而言,A、B、C三组老化后粘接强度较老化前均有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乙醇湿粘接技术对于纤维桩在根管内的粘接相较于传统水湿法粘接技术并无显著优势;不同程序(简化脱水和标准脱水)的乙醇湿粘接技术在根管内的粘接效果在冷热循环后具有显著差异.

  • 影响上前牙自体断冠再接预后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作者:戴杰;罗旭明;章永平;阮方超

    目的:通过对冠折上前牙自体断冠再接后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上前牙冠折后自体断冠再接患者64例(86颗牙),其中树脂粘接组28例(40颗牙)采用Super-Bond C&B树脂粘接剂和RelyXTM Unicem Aplicap自粘接树脂型水门汀再接自体断冠,纤维桩粘接组36例(46颗牙)在树脂粘接基础上加用纤维桩加强再接自体断冠.经过4年的随诊观察,采用Cox回归进行生存分析.结果:经过4年的随诊复查,40颗树脂粘接中15颗成功,22颗再次折断;46颗纤维桩粘接病例中28颗成功,10颗再次折断.有无纤维桩加强(RR-0.433,95% CI:0.202-0.929)、咬合关系(RR=4.171,95%CI:2.016-8.631)、折断线位置(RR=2.840,95% CI:1.363-5.916)是影响断冠再接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断冠再接的应注意纤维桩加强、咬合关系和折断线位置对预后的影响.

638 条记录 5/32 页 « 12345678...313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