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共激活分子及相关因子对机体抗肿瘤免疫的调节作用
肿瘤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细胞转化产生的基因毒性应激和微环境的破坏,可激活具有抗肿瘤能力的效应细胞刺激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触发T细胞和B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机体尽管存在免疫监视机制,但肿瘤的存在提示了瘤细胞逃避免疫反应的能力,其中包括各种逃避免疫识别的策略,例如表达死亡配体排除病灶的免疫细胞[1],通过降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或共激活分子削弱免疫原性,以及干扰自然杀伤细胞(NK)和NKT细胞的识别能力.尽管面临诸如此类的问题,现代免疫治疗在治疗恶性疾病方面仍然显示出发展的前景.
-
PlncRNA-1与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 prostae cancer , PCa )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美国肿瘤协会(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报道新诊断前列腺癌217730例,占男性肿瘤的25%,位于男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死亡32050例,位于癌症死亡率第二位[1]。在我国,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和预期寿命的延长,目前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早期前列腺癌具有独特的雄激素依赖特性,阻断了雄激素-雄激素受体的信号途径就可以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和消退。目前,激素治疗仍然是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经激素治疗(去除雄激素或者应用雄激素受体的拮抗剂)后大部分患者可获得病情好转,然而,在经过中位时间为18~24个月后,原来对激素治疗敏感的前列腺癌患者,几乎都可能会转变为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 hormone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 HRPC)[2]。一般情况下,HRPC患者的生存期很少超过12个月,因此如何针对这部分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成为了泌尿外科医师面临的棘手问题。目前,前列腺癌由激素依赖向非依赖转化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归纳起来看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①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 AR)途径,包括AR配体结合区突变或AR基因扩增,增加肿瘤对肾上腺源性的低水平雄激素的敏感性;突变的AR能对其他类固醇,甚至抗雄药物产生应答;通过改变AR与共激活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突变或非突变的AR被肾上腺雄激素活化,或通过改变某些肽类生长因子或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与功能,使AR非正常活化;②非AR途径,包括肿瘤细胞神经内分泌化、凋亡基因异常等[3,4]。以上这些途径并非相互排斥,任何单一途径均不能完全解释HRPC的发生机制。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NCI)曾于2004年邀请26名国际知名学者共同讨论雄激素与PCa的关系,探讨雄激素对PCa的病理生理的影响,期望找到更为有效的防治PCa的对策,与会学者一致认为:雄激素受体AR增多,转录功能增强,并非失去了对雄激素的依赖,而是对雄激素更加敏感,除雄激素外,雄激素受体AR尚能接受其他信号的刺激,如IL-6、MAPK (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抗凋亡蛋白( AKT)等进行转录。因此治疗PCa的关键是如何减少雄激素受体AR,降低AR功能,雄激素受体AR仍是治疗前列腺癌(PCa)的唯一致命靶标[5]。与此同时,自然医学( Nature Medicine )杂志也发表专家述评,再次强调了雄激素受体AR在HRPC研究中的重要性[6]。科学(Science)杂志也报道第二代雄激素受体AR拮抗剂RD162和MDV3100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非常有前景的药物[7],提示雄激素受体靶向治疗对雄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仍然有效。
-
032 CD40-CD40L与疾病
T淋巴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调控着免疫系统的发展,其中CD40与其配体CD40L(CD154)的相互作用,不仅对T细胞活化和效应功能的表现起重要作用,且在抗感染、抗病毒及抗肿瘤和动脉粥样硬化症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CD40-CD40L与人类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