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跨理论模型及动机访谈对脑梗死患者饮食认知及行为改变影响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健康教育对住院脑梗死患者健康饮食认知及行为改变阶段的干预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住院脑梗死的患者60例,按照患者纳入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干预组患者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健康教育,主要针对健康饮食;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饮食教育.比较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组患者的知识和态度改变较自身干预前有显著改善,但干预组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以行为改变阶段为观察指标,比较干预组干预前后患者健康饮食行为阶段,干预前处于准备改变行为阶段仅有4例占13.3%,干预后处于准备改变行为阶段的上升到12例占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性访谈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认知、行为改变方法,动机性访谈健康教育是改善住院脑梗死患者的健康饮食认知及行为的有效措施.
-
悦纳访谈——健康适应不良行为的纠治艺术
动机访谈是目前西方国家行业协会推荐给广大非心理治疗专业医务人员或健康工作者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性沟通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心身医学关注的健康适应不良行为的纠治.悦纳访谈是在动机访谈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临床和教研经验,引入太极推手等中国文化元素,以“知己知彼,反应适当,真实和谐,悦纳进取”十六字诀为访谈基本原则,统领并整合动机访谈的基本精神、基本技术和基本程序,形成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或中国化的动机访谈.
-
动机访谈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动机访谈的理论内涵、沟通风格、应用步骤、技术方法和培训学习.动机访谈技术着重在改变式谈话、开放性的问题、肯定的应用、反馈式倾听、概括性小结、避免抵抗、意愿标尺、议题设置、典型一天、解决正反感情并存的矛盾心理等方法的应用.
-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访谈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目的 S分析基于跨理论模型(TTM)的动机访谈(MI)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64例肝癌介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TTM的MI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术后3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自我管理行为分量表(CDSMS-SMTB)评价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结果 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热、肝功能异常、肝区疼痛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CDSMS-SMTB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TM的MI能减少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
动机访谈干预对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动机访谈干预对提高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06~2015-05间收治的907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治疗时间将其分为两组.访谈组:457例,予以动机访谈行为干预;对照组:450例,行常规糖尿病健康宣传教育.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自我效能量表评分结果、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访谈组患者经动机访谈干预后,其各项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访谈组患者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动机访谈路线图是全面提升T2DM患者自我效能的良好工具与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
动机访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及血压控制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动机访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及血压控制的影响研究.方法 将本科室2016年6-11月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动机访谈教育,比较2组干预3个月后的健康知识掌握、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在疾病知识、用药、症状管理、饮食等方面的健康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的收缩压、舒张压、血压差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机访谈能够提高老年高血压的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提高血压控制水平.
-
动机访谈对社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和健康行为改变的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动机访谈对社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和健康行为改变的效果,为社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澳大利亚和中国专家共同设计的美好生活俱乐部调查问卷,以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部分社区287名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人口学资料、慢性病患病情况和健康相关指标,以及中老年人自我健康评价、心理压力测量、生活满意度量表、行为改变阶段评估.共回收有效问卷265份,有效率为92.3%.结果 经过动机访谈干预后的慢性病患者自报症状、生活满意度得分高于干预前(F=8.527,7.697;P<0.05),心理压力量表、行为改变阶段得分低于干预前(F=229.483,91.613;P<0.01),在身体状况自评、功能状态和社会功能评价这两个指标中的得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22,2.084;P>0.05).经过干预后,认为自己的健康程度在比较好及以上的从102人上升到114人、生活满意度中等及以上的人数从255人增加到265人;心理压力高度危险的从5人降低至1人;行为改变阶段中,处于行动期的人数从1人增加到20人、处于准备期的人数从138人上升到215人.结论 动机访谈技术能明显加强社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促进健康行为改变.但由于行为改变阶段的渐进、分阶段、螺旋式的复杂发展过程,有必要对社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持续的动机访谈支持,巩固其行为改变的成果.
-
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氧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家庭氧疗依从性.方法 将61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与干预组(33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家庭氧疗健康指导,干预组以动机访谈形式进行家庭氧疗健康指导,比较两组家庭氧疗依从性、家属参与度及氧疗疗效.结果 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家庭氧疗依从性和家属参与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各项临床指标显著改善(均P<0.05).结论 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COPD患者家庭氧疗依从性及疗效,有利于缓解COPD患者肺功能.
-
联合动机访谈与单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究动机访谈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的疗效与依从性.方法:全面收集关于动机访谈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随机对照研究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对符合条件的研究结果用Revman5.3软件从疗效、脱落率两个方面进行Meta分析,并对其增效机制进行综合概述.结果:共有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合并后效应量SMD=-0.54,95%CI[-0.85,-0.24];Z=3.53,P=0.0004.显示合并动机访谈组与单用认知行为治疗组在疗效上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合用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组.结论:动机访谈合用认知行为疗法组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认知行为疗法组.
-
动机访谈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动机访谈对提高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方法 将结肠造口患者在门诊复查顺序进行数字编号,双号为实验组38例,单号为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结肠造口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实验组实施动机访谈,干预前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ESCA)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ESCA总分及各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实验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优于对照组.结论 动机访谈可提高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
基于跨理论模型动机访谈对促进脑卒中患者服药自我管理的效果
目的 基于跨理论模型(TTM)动机访谈对促进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改变、服药自我管理水平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基于TTM模型的动机访谈,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两组干预前后分别评估健康行为阶段和服药自我管理水平.结果 干预组干预前后行为改变阶段显著改善,干预前处于前意向阶段13例(43.3%),干预后处于准备阶段或行为阶段的上升至20例(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4,P<0.05);干预组服药自我管理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基于TTM模型的动机访谈技术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改变和服药自我管理水平.
-
动机访谈对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动机访谈对终末期肾病(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5例经量表评估为透析治疗不依从的ESRD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其实施为期12周的动机访谈干预,使用MHD治疗依从性量表及相关生化检验指标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干预结束时和干预后3个月量表总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f =4.152、3.218,相关生化指标均在t=2.054~3.796.结论 动机访谈有效提高ESRD患者MHD治疗依从性.
-
动机访谈对卒中后焦虑抑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动机访谈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卒中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采用动机访谈的方法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 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情况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动机访谈后实验组的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动机访谈法能有效降低脑组转折的焦虑抑郁水平.
-
动机访谈路线图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动机访谈路线图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教育,实验组给予动机访谈路线图的糖尿病行为改变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生化指标和自我效能状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干预前(P<0.05),试验组自我效能总分及6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动机访谈路线图是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良好方法和工具,值得在临床健康教育中应用.
-
来访者动机: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来访者动机是影响行为改变和治疗结果的重要因素,是贯穿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的关键问题.自我决定理论(SDT)是关于动机行为的一种宽泛理论,将动机看成一个随自主水平变化的连续体,认为来访者自主水平越高,治疗效果越好,并强调治疗师的自主支持对来访者参与和坚持改变的重要性;动机访谈(MI)则是在成瘾行为治疗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临床技术和策略,遵循来访者中心的原则激发和增强来访者动机.在健康行为领域两种治疗模型有不同的起点、焦点和发展路径,研究者却发现两者可以系统而有机地整合,促进了有实证支持的实践发展.
-
动机访谈治疗的理论基础
动机访谈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治疗技术,它的优势在于整合了各类咨询理论和技术,在行为改变方面有突出功效.动机访谈主要借鉴了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通过改变来访者内在的动机以达到分阶段改变其行为的目的;同时借鉴了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认知失调理论对矛盾的处理方式,引发来访者自主改变行为的要求.在访谈过程中强调来访者的自我效能,以自我决定论的相关思想巩固治疗效果.动机访谈不但在个体行为矫治方面效果显著,亦有可能推广到团体治疗中.
-
动机访谈在糖尿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动机访谈在糖尿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口服药物失效的初始使用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分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动机访谈.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干预效果比较,观察组较优,差异突出,P<0.05.结论 动机访谈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效果显著,可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