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与ADAMTS13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目的 了解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与ADAMTS13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9例,分成迟发性脑缺血组(DCI组)和非迟发性脑缺血组(无DCI组)、脑血管痉挛组(CVS组)和无痉挛组(无CVS组)、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并引入正常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均行CT、DSA和(或)CT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排除标准:(1)入院时发病已超过72 h或即将死亡患者;(2)在外院已接受手术、介入或内科保守治疗患者;(3)正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其他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4)有血液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近期有感染性疾病、孕期患者.分别在SAH后第1天、第4天、第10天收集静脉血,使用ELISA方法检测vWF抗原和ADAMTS13活性,观察其动态变化,TCD检测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VMCA),出院时行GOS预后评分.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行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血浆vWF水平在DCI组、CVS组及预后不良组第1天、第4天、第10天3个时间点均高于健康对照组,DCI组与无DCI组相比在第1天、第4天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天、第10天,CVS组与无CVS组,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CI组与预后不良组在T1时间点血浆ADAMTS13活性显著下降;而在是否发生CVS患者之间血浆ADAMTS13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血浆vWF水平升高、ADAMTS13活性下降与DCI发生有关,并日早期ADAMTS13活件下降与预后相关.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缺血(DCI)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aSAH患者106例,根据是否发生DCI,将患者分为DCI组(34例)与无DCI组(72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FNS)分级、急性脑水肿、早期(出血1~3d)低白蛋白血症、低血红蛋白血症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CI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DCI发生率为32.1% (34/106).DCI组Hunt-Hess分级≥Ⅲ级、改良Fisher分级≥Ⅲ级、WFNS分级≥Ⅳ级、急性脑水肿、低血红蛋白血症及低白蛋白血症的发生率均高于无DCI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别、年龄≥55岁、高血压病、糖尿病、低钠血症比例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将单因素分析中Hunt-Hess分级≥Ⅲ级、改良Fisher分级≥Ⅲ级、入院WFNS分级≥Ⅳ级、低白蛋白血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WFNS分级≥Ⅳ级(OR=8.02,95% CI:2.41 ~26.70)、改良Fisher分级≥Ⅲ级(OR =4.44,95% CI:1.38~ 14.32)、1~3 d低白蛋白血症(OR=5.42,95% CI:1.40 ~20.76)是aSAH患者发生DC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而Hunt-Hess分级≥Ⅲ级不是aSAH患者发生DCI的危险因素(OR=1.86,95% CI:0.39 ~ 8.88,P>0.05). 结论 aSAH后低白蛋白血症、入院WFNS分级≥Ⅳ级、改良Fisher分级≥Ⅲ级是患者发生DCI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诊治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延迟性脑缺血的CT灌注成像评价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延迟性脑缺血(DCI)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15年1至8月诊治的52例aSAH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发病6~8 d接受头部CT平扫、CT血管成像(CTA)及CT灌注成像(CTP)一站式检查.采用CTA观察颅内大血管的形态.CTP检查低灌注区域或aSAH周围及其镜像脑实质区域的灌注参数值,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计算低灌注区域或aSAH周围脑实质及其镜像脑实质区域的各参数比值,获得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及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根据有无发生DCI,将患者分为DCI组(12例)及非DCI组(40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低灌注区域或aSAH周围脑实质的rCBF、rCBV及rMTT相对均值的差异. 结果 CTA可以显示脑血管痉挛(CVS).CTP显示DCI组低灌注区域或aSAH周围脑实质的rCBF、rCBV及rMTT分别为0.75±0.22、0.96±0.23及1.6±0.4;非DCI组的rCBF、rCBV及rMTT分别为0.93 ±0.21、1.01 ±0.32及1.1±0.3.与非DCI组相比,DCI组rCBF降低、rMTF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CBF=-3.038,PrCBF=0.004;trMTT=4.679,PrMTT <0.01);两组间r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CBF和rMTT值在aSAH后的DCI患者中分别显著降低和延长,对诊断DCI有重要参考价值.
-
远隔缺血预适应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用的研究进展
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由Murry 等[1]于1986 年首先提出,指预先给予一个器官短暂非致死性的轻度缺血处理后,器官组织会对以后致死性的缺血产生耐受?1993 年,Przyklenk 等[2]提出了远隔器官IPC,即一个器官的短暂缺血会诱导另一个器官产生缺血适应
-
床旁TCD监测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床旁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监测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预测和发现脑血管痉挛,减少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DCI)发生的价值。
方法连续纳入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内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的完成床旁TCD监测的222例SAH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治疗及并发症。入院24小时内完成TCD基线监测,根据结果分成正常组85例、流速增快组14例、血管痉挛组123例,比较患者抗血管痉挛强化治疗的使用率、DCI及不良预后[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4~6分]的发生率和治疗改善率的差异。
结果3组患者比较,血管痉挛组和血流增快组的GCS评分低、Hunt-Hess分级Ⅰ~Ⅲ级比例少、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surgical Society,WFNS)分级Ⅰ~Ⅲ级比例少、改良Fisher分级3~4级所占比例多、颅内血肿发生率多,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血管痉挛组和流速增快组患者DCI发生率高于正常组(68.2%、35.7%、3.2%,P<0.01)。TCD流速增快组和血管痉挛组患者给予的抗血管痉挛加强治疗(70.6%、100%、4.1%)及脑脊液置换治疗(21.2%、7.1%、5.7%)多,临床缓解率(56.5%、28.6%、10.6%)高(P<0.01)。90天随访血管痉挛组和流速增快组预后不良高于正常组(30.6%、21.4%、15.4%,P=0.031)。
结论 TCD结果异常的患者(血管痉挛组和血流增快组)发病后的病情重,出血量大,尽管给予加强治疗,DCI的发生率及预后不良率仍高于正常组。床旁TCD监测能够筛查出DCI高危患者并评价治疗效果,是防治DCI所需的有效检测工具。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手术技术的提高虽然能够治疗动脉瘤,降低因再次出血而导致患者死亡的概率.但是,目前尚无有效的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的治疗方法.神经系统的炎症反应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研究已表明炎症反应与脑血管痉挛以及脑组织损伤相关.因此,大量的临床前研究也针对神经炎症与aSAH之间的相关性展开,并发现炎症介质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已知的aSAH后神经炎症反应及其发生机制作一综述.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神经炎症反应 迟发性脑缺血 -
破裂动脉瘤外科治疗后迟发性脑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与迟发性脑缺血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研究其发病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时各种临床特征和相关指标.根据是否发生迟发性脑缺血,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迟发性脑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193例患者符合研究标准,其中66例发生迟发性脑缺血,发病率34.2%.单因素分析结果示:发病后晚期手术、吸烟史、心电图异常、低钠血症、GCS评分低、Hunt-Hess分级高和Fisher分级高的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缺血的概率大(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有吸烟史(OR =9.462,95% CI:2.782,32.180)、低钠(OR=2 285,95% CI:1.232,4 235)、Hunt-Hess分级高(OR =2.223,95% CI:1.011,4 891)回归系数b>0、OR >1,为预示迟发性脑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吸烟史、低钠血症、Hunt-Hess分级高为迟发性脑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缺血 危险因素 吸烟 低钠 Hunt-Hess分级 -
关键词:
-
综合护理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缺血(DC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山东省莒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动脉瘤性SAH后D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好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动脉瘤性SAH后DCI患者实施综合护理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机制和治疗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的疾病.迟发性脑缺血(DCI)是导致患者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DCI的发病机制涉及脑血管痉挛、皮层扩散抑制、微血栓形成、微循环功能障碍等.治疗方法包括循环动力治疗、血管内治疗、尼莫地平、他汀类药物、硫酸镁及其他药物治疗.现主要从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对DCI予以综述.
-
介入栓塞与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迟发性脑缺血发生特征对比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介入栓塞与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迟发性脑缺血(DCI)发生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对我院2013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210例(介入组98例,夹闭组112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比较二组患者DCI发生率、动脉瘤不同位置及数量DCI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及预后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动脉瘤术后D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210例患者共有42例(20.00%)患者发生DCI,介入组DCI发生率(10.20%)低于夹闭组(28.57%),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20,P=0.001);二组患者单发动脉瘤及多发动脉瘤DCI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的颅内感染率高于介入组(P<0.05),二组患者预后不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共有24例(11.42%)患者死亡,其中介入组病死率高于夹闭组(P<0.05);开颅夹闭术(OR=1.983,95%CI;1.369~~2.873)、Fisher分级为Ⅲ~Ⅳ级(OR=1.902,95%CI:1.308~~ 2.766)、术后肺部感染(OR=1.754,95%CI:1.126~ 2.732)、手术时间距动脉瘤破裂≤10d(OR=2.041,95%CI:1.070~3.881)是颅内动脉瘤术后D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DCI是引起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死亡及致残的重要原因,其中开颅夹闭术后的DCI发生率高于介入栓塞术,且行开颅夹闭术、Fisher分级为Ⅲ~Ⅳ级、术后肺部感染、手术时间距动脉瘤破裂≤10d是D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改善颅内动脉瘤术后患者预后.
-
踝臂指数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梗死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踝臂指数(ABI)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迟发性脑梗死(DCI)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aSAH患者114例,根据DCI发生情况分为DCI组28例和非DCI组8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aSAH后DCI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价ABI对aSAH后DCI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体温≥37.4℃者所占比例、Fisher分级、A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男性比例、吸烟率、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动脉瘤位置、动脉瘤直径、Hunt-Hess分级及年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温≥37.4℃[OR=1.623,95%CI (1.118,2.355)]、Fisher分级[OR=1.742,95%CI (1.429,2.123)]、ABI[OR =0.719,95%CI (0.478,0.888)]是aSAH后DCI的影响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ABI预测aSAH后DCI的曲线下面积为0.669[95% CI (0.544,0.794)],佳截断值为0.965,灵敏度为0.872,特异度为0.429,约登指数为0.301.结论 ABI是aSAH后DCI的影响因素,其对aSAH后DCI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CTA联合CTP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与迟发性脑缺血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利用CT血管造影(CTA)联合CT灌注成像(CTP)方法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所致脑血管痉挛(CVS)与迟发性脑缺血(DCI)的相关性.方法利用CTA与CTP技术分析116例SAH病人,CTP指标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等,在病人入院时、病情恶化时间段及入院后14 d记录CTA图像显示的脑血管痉挛程度和迟发性局灶脑缺血的发生情况,评估发生痉挛的脑血管支配区域与脑灌注图上血流灌注面积间的相关性及不同程度脑血管痉挛导致脑血流灌注和DCI发生之间的差异.结果 45例病人无脑血管痉挛,占38.8%;51例病人发生中等程度脑血管痉挛,占44.0%;20例病人发生严重脑血管痉挛,占17.2%.61.2%脑血管痉挛病人,少的脑缺血灌注区域与痉挛严重血管的血流区域一致,无血管痉挛区域与严重脑缺血区域CBF明显不同.20例发生严重脑血管痉挛病人中14例出现迟发性局灶脑缺血;51例发生中等程度的脑血管痉挛病人中7例出现迟发性局灶脑缺血;45例无脑血管痉挛病人中4例出现迟发性局灶脑缺血.血管痉挛降低脑血流灌注,但只有66.67%病人脑血管痉挛与乏血供的灌注区域相一致,33.33%严重脑血管痉挛的病人无迟发性脑缺血.结论 虽然严重脑血管痉挛能降低脑血流的灌注水平,但血管痉挛不会直接导致迟发性脑缺血.
-
脑脉解痉汤减少微血栓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专方脑脉解痉汤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围术期DCI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术前予基础治疗+尼莫地平+脑脉解痉汤1号方;术后予基础治疗+尼莫地平+脑脉解痉汤2号方。对照组:基础治疗+尼莫地平。比较各组入院3 d、7 d、14 d 时DCI发生率及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微血栓数目、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二磷酸腺苷(ADP)水平;出院时、90 d 后的改良 Rankin 量表(mRS)评分以及总体死亡率。结果14 d时评价56例,死亡4例,其中治疗组2例,对照组2例90 d随访终点评价病例数为54例(治疗组28例,对照组26例),失访1例,死亡1例,均为对照组患者。治疗组DCI发生率、NIHSS评分、微血栓数目在7 d、14 d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7d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PAF水平在7 d、14 d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 ADP水平在7 d、14 d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计死亡5例,其中治疗组2例,对照组3例,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脑脉解痉汤结合常规西医治疗能够抑制PAF及ADP活性,减少微血栓的形成,降低aSAH 患者DCI发生率,减少神经功能缺损,从而改善预后。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机制研究进展
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特别是动脉瘤破裂所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尽管近年来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以及血管内栓塞治疗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药物治疗也有了新的发展[1].但是它仍具有很高的致死致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是迟发性脑缺血(DCI).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护理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患者4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Hunt-Hess分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Hunt-Hess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巴曲酶鞘内注射防治犬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巴曲酶鞘内注射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SAH-DCVS)及其所致脑水肿的作用.方法 "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犬SAH-DCVS动物模型,采用DSA等方法动态观察了巴曲酶鞘内注射对犬SAH-DCVS的脑血管口径大小的影响,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变化.结果巴曲酶组在枕大池注血后7d脑血管口径显著大于单纯注血组(P<0.01),而脑组织含水量则显著低于单纯注血组(P<0.01).结论巴曲酶可以防治SAH-DCVS及其所致的脑水肿.
-
心率变异性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迟发性脑缺血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 HRV)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迟发性脑缺血( DCI)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0-02~2013-02间我院收治的1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根据患者继发迟发性脑缺血的情况分为DCI组( n=42)和非DCI组( n=118)。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两年随访。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HRV与格拉斯哥评分( GCS)、两年生存率、死亡率等预后情况,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迟发性脑缺血患者HRV与GCS的关系,并采用进行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迟发性脑缺血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治疗前DCI组患者GCS、RR间期标准差( 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 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NN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高频谱功率(HF)和频谱功率( LF)等各项HRV指标均低于非DCI组,治疗后两组GCS和各项HRV指标均有所提高且非DCI组GCS和HRV指标均高于D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DCI组治愈率和2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非DCI组,而其病死率、并发脑梗死的患者比例以及再出血的患者比例则均显著高于非DCI组(P<0.01)。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平均动脉压、SDNN、SDANN、rMSSD、PNN50、HF及LF等各项HRV指标均与GCS呈负相关( r=-0.635,-0.725,-0.559,-0.621,-0.543,-0.582,-0.615和-0.658,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迟发性脑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有平均动脉压、SDNN、SDANN、rMSSD、PNN50、HF以及LF等各项HRV指标的升高(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迟发性脑缺血患者存在HRV的下降,HRV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其各指标的降低可用于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合并迟发性脑缺血患者提供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于2014年5月-2016年7月收治的78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合并迟发性脑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39例,常规组患者接受疾病一般治疗方法及护理服务,干预组做好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病情恢复有效率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结果:常规组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为84.62%,干预组为94.87%,干预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干预后机体健康状态、心理情绪、自理能力及家庭融入度等评分均较干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合并迟发性脑缺血患者加强早期护理干预,大部分患者表示生活质量较好,且病情恢复有效率较高.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缺血 护理 并发症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机制的研究进展
脑血管痉挛传统上被视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出现迟发性脑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并经常导致脑梗死和神经系统功能损伤,预后不良.近期研究认为,血管痉挛并不是引起迟发性缺血性并发症的唯一原因.调查结果发现,血管痉挛发生率的明显降低并没有使得迟发性脑缺血有所减少或预后有所改善,这促使研究方向转向了其他可能导致缺血性并发症的机制.早期的脑损伤、皮层扩散去极化、微血栓形成、微血管痉挛、脑血流自动调节失灵、细胞死亡、血脑屏障破坏和启动炎症级联反应都与迟发性脑缺血的发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