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喷塑型液体石膏在急诊转送创伤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创伤的发生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据2002年有关资料统计,近5年来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每年增加10%,2001年发生交通事故72.4万件,死亡约10万人,伤52.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8亿元[1].
-
创伤救治的实践与研究
创伤是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造成组织结构完整性损害或功能障碍.创伤是人类生活中常发生的事件,是威胁人类生存的主要的杀手之一.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在人类的自相争斗和战争中经受了创伤磨难、获得了创伤知识和创伤救治经验.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交往前所未有的频繁,交通运输的多样化和日趋繁忙,各种交通意外伤害、工伤意外事故急剧增多.仅交通事故全世界每年死亡人数约70万人.我国每年仅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约9万人,占世界各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第一位.创伤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第一公害.
-
创伤急救的实践与探讨
创伤是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造成组织结构完整性损害或功能障碍.创伤是人类生活中常发生的事件,是威胁人类生存的主要的杀手之一.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在人类的自相争斗和战争中经受了创伤磨难、获得了创伤知识和创伤救治经验.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交往前所未有的频繁、交通运输的多样化和日趋繁忙,各种交通意外伤害、工伤意外事故急剧增多.仅交通事故一项全世界每年死亡人数约70万人.我国每年仅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约9万人,占世界各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第一位.创伤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第一公害.
-
严重多发伤的救治
严重多发伤是急诊常遇到的严重问题,是现代人类的主要死因之一.在美国创伤已成为死因第四位,在欧美等国家创伤成为40岁以下人口死亡的第一原因.2002年我国交通事故死亡11.6万人.近年来,建筑业、交通业的发展,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导致严重多发伤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脊柱脊髓损伤常是多发伤的一部分.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社会对创伤急救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殷切希望获得快捷、及时、有效的救治.进一步认识、研究严重多发伤,提高其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是急救医学、创伤外科和骨科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
交通事故伤院前抢救及护理工作体会
多年来交通事故死亡一直位居意外死亡之首,伤情复杂,救护任务繁重,在抢救交通事故伤员过程中,院前抢救十分关键,现将我们院前抢救交通事故伤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2011年山东省某县农村交通事故分析
目的 分析农村交通事故死亡的相关因素,探索干预对策.方法 以山东省某县2010年12月~2011年12月交通事故登记系统中数据为基础,录入SPSS数据库和EXCEL软件,针对某些特点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表明,每天6~9时、18~21时是交通事故死亡出现频率高时段;10月份死亡人数较多;死者总人数中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轿车和客货车出现交通事故的频率较高.结论 使用伤害流行病学的原理描述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及其分布,以期降低农村交通事故伤亡率.
-
文登市1183名意外死亡分析
对文登市1 183名意外死亡进行分析,结果:1997~1999年意外死亡率分别为273.65/10万(男性305.50/10万,女性241.00/10万)、486.39/10万(男性525.40/10万,女性446.35/10万)、500.02/10万(男性532.81/10万,女性466.41/10万)。意外死亡占死亡总数的14.24%,居我市总死亡数的第三位,死因顺位依次为自杀、机动车交通事故、溺水、意外跌落、酒精中毒、火灾和他杀。这七种死因占意外死亡总数的95.86%。标化死亡率男性为88.12/10万,女性为40.79/10万,男性是女性的2.16倍,男女之间意外死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死因的年龄段也不尽相同,交通事故死亡集中在20~60岁,自杀死亡集中在30~80岁,其它死亡各年龄组均有发生,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86.31%。 本资料显示,引起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自杀、机动车交通事故、溺水等,不同死因的年龄段也不尽相同,职业分布中以农民为主,男性高于女性。意外死亡占总死亡数的第三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已上升到不容忽视的死亡原因。分析原因,随着社会的进步,促使社会预值增加,心理冲突激化,竞争、压力与紧张、60岁以上由于丧偶致精神孤独等导致自杀增加;交通事故死亡主要是我市以农业为主,90%以上人口在农村,多为丘陵地带,沟壑较多。农村运输工具基本是农用机动车,且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驾驶技术不熟练,交通安全意识差,导致交通事故死亡增加。建议有关部门积极规划,将意外死亡的监测和防治纳入三级预防保健网任务中去,继续加强人群监测,研究致死因素,为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今后应在交通管理、特定人群的人生观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重点加强农村的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心理卫生、安全意识、健康教育,教育居民善待生命,珍惜生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交通安全意识,尽可能降低意外事故导致的死亡事件发生。
-
从预防医学角度研究汽车运输交通事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随着汽车交通运输及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汽车生产量大幅度增长,虽然有利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促进经济的发展,但造成的交通事故则带来了巨大危害,死伤人数逐年增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而我国的情况更为严峻,尽管中国的公路里程仅为世界的4.9%,汽车保有量仅占世界的1%,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14.3%,交通事故死亡增长率为77.6%,死亡率高达31.3人/万车,均居世界第二位,远远高于美、英、法、德、日等国.因此,减少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亦是预防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下从预防医学角度阐述有关问题.
-
240例交通事故法医学损伤特征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交通事故迅速增加.交通事故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问题,日益受到法医、交警、保险等专业人士的重视.交通事故法医学损伤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值得探讨.笔者从2000.4~2005.4月检验因交通事故死亡的尸体240具,并根据其损伤特征,损伤部位以及与事故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
交通事故致创伤性休克197例的紧急抢救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发展,许多疾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交通事故伤却有增无减.全球约有1亿家庭有成员因道路交通事故而致死致残[1].交通事故伞世界每年死亡人数约70万人,我国每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约10万人,占世界各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第1位[2].
-
加快创伤急救网络建设提高我国创伤急救水平
1背景近年来我国各种意外伤亡事故呈上升趋势,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统计,2003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963 976起,死亡136 340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667 507起,造成104 372人死亡、494 17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3.7亿元[1].我国近5年来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每年几乎呈10%的速度递增,意外事故已成为社会人口的第4~5位死因,且为45岁以下青壮年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意外伤亡曾被现代社会所忽视,不仅危及生命,更因为其致残率高(严重创伤达36.1%),伤后潜在寿命损失大,医治创伤所需的费用高,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是当今我国乃至全球严重的公害.所以,如何预防创伤和提高其救治水平是我国乃至全球所面临的艰巨任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创伤急救水平存在很大差距,抢救成功率和康复质量不尽人意.
-
宁波市镇海区1999~2003年居民交通伤害死亡分析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机动车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对市民的潜在危害性越来越大.为了解交通事故对居民生命的影响和交通事故死亡分布特点,为交通事故的预防提供依据,我们对1999~2003年宁波市镇海区死亡统计年报表和居民死亡医学证明卡片进行了分析.
-
绍兴市居民伤害死亡及相关因素分析
近年来一些伤害如交通事故死亡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由于其发生率、死亡潜在寿命损失率和后遗伤残率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与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共同构成严重的公共卫生热点问题[1].
-
我国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机动化程度迅速上升,随之而来的是不断上升的道路交通伤害(road traffic injuries).据统计,2001年我国机动车已有6852万辆,平均每天因交通事故死亡超过290人[1],为世界首位,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成为男性居民和城市人群的第一死亡原因,其所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也高居各种死亡之首[2].
-
道路交通伤院前医疗急救分析
2002年,全球因交通事故死亡118万人,伤2000~5000万人以上[1].我国自1987年以来,每年交通事故在25万起以上,死亡4.9~7万人,受伤15.9~2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30亿元以上,死亡人数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浙江省台州市2004年有806人死于交通事故.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疗体系的首要环节[2],如何使伤病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确切的救治措施,提高院前急诊创伤急救的成功率、减少死亡率,是创伤急救医学的一大课题.作者将本中心自2004年5至12月,因道路交通伤派出救护车2998次进行分析.旨在揭示院前急救对象的基本特点,了解影响院前急救工作的有关因素.
-
交通事故致颈椎损伤的现场救护方法
交通事故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灾害.重大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常导致颈椎损伤,颈椎损伤病情重,伤残率和死亡率较高,据报道我国每年每百万人口中有6.7人颈椎损伤,瘫痪率高达50%.及时、正确地进行现场抢救,可以使交通事故死亡和致残率降低10%以上[1].这就要求我们院前急诊急救人员在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迅速对患者病情做出评估,准确采取妥当的措施,以减少交通事故受害者的伤残或死亡率.作好这些患者的现场急救,无论对家庭和社会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
交警鼓励着艳装
在日本,交通事故死亡人中老年人的比例不断上升.日本警方统计,东京市内交通事故死亡者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大多数.专家对这些交通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交通事故的受害者中,几乎都是身穿黑色系列服装或茶色系列服装的人,由于这些颜色与周围色调极其相近,汽车驾驶员很难进行辨别.在老年人中,穿着黑色或茶色服装者较为普遍,所以这部分老年人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
多发伤的院前急救护理现状
随着社会进步、城市建设和交通的高速发展以及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多发性创伤的威胁日渐突出.目前已成为"世界的第一公害"[1].据统计.近5年来中国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每年增加10%,2002年发生交通事故77万余起,死亡约为11万,伤56万余人[2].
-
交通事故伤的院外急救护理
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约占十余万,伤者数百万,且主要伤残对象是青壮年,伤后潜在寿命损失和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远超过其他疾病[1].
-
交通事故死亡的法医检验
通过对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尸体检验情况,简单描述了道路交通事故常见的致伤方式和损伤形态及根据致伤方式和损伤形态来分析交通事故死亡的死因,为交通警察处理交通事故提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