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实时心肌超声造影在评价冠状动脉再通前后心肌血流灌注及随访中的价值

    作者:吴迪;姚克纯;李利;邵波;张龙方

    目的 探讨心肌超声造影(MCE)在评价冠状动脉再通前后心肌灌注及其在临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患者均在冠状动脉再通前、后及随访6~12月分别行实时心肌声学造影检查,根据造影剂的充盈程度进行评分并与相应阶段造影和/或冠脉增强CT(CTA)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心肌超声造影后受损节段与未受损节段的对比增强,治疗前受损心肌的造影记分指数前后均低于正常心肌,冠脉再通后自身对照血流灌注明显改善,左室心内膜边界显示清晰.超声造影结果与再通治疗前冠脉造影符合率为88.9%(32/36),与再通治疗后靶血管供血支配区符合率为77.8%(28/36).结论 实时心肌超声造影可评价心肌微循环血流灌注,随访观察冠状动脉再通后心肌血流灌注改善情况,可以减少冠脉造影及CTA检查,避免副损伤和并发症.

  • 老年超声二次谐波心肌造影的护理配合

    作者:郑渝娜;王新明;李晓霞;智光

    目的超声二次谐波心肌造影的护理配合.方法对行超声二次谐波心肌造影的30例患者进行观察.结果 30例冠心病患者经超声二次谐波心肌造影检查后均得到明确诊断.结论熟悉超声二次谐波心肌造影操作过程;做好声学造影剂的选择、用量及配合注射;加强心理护理;术中连续监测心电变化,密切观察合并症,对于保证超声二次谐波心肌造影的准确顺利完成是非常重要的.

  • 超声造影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前筛查冠心病的初步研究

    作者:唐红;解俊敏;张尔永;彭勇;王芳;白文娟

    目的 研究心肌超声造影(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用于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筛查合并冠心病(coronaryartery disease,CAD)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 对16例中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行MCE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作为参考标准进行分组,观察指标包括:A、β和A×β值,建立ROC曲线并计算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A×β预测中老年瓣膜病合并CAD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0,以A×β值≤2.12预测其敏感性71.0%,特异性60.9%.将CAG结果阴性者,按照瓣膜病变累及部位分组比较,A、β、A×β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CAG相比较,MCE定量分析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以作为中老年瓣膜病合并CAD的术前筛查手段.

  • 心肌超声造影评价兔心肌梗死与存活性

    作者:徐亚丽;高云华;谭开彬;赵洋;李福平;杨希

    目的 探讨心肌超声造影(myocardial contrast enhancement,MCE)评价兔心肌梗死及心肌存活的价值.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of coronary artery,LAD)结扎法建立兔心肌梗死模型.建模1周后心肌超声造影,左室乳头肌短轴观显示局部心肌血流灌注情况.梗死区心肌组织行Masson三色染色后与MCE进行对照.结果 MCE显示模型兔左室前壁、前间隔灌注缺损与灌注不良或延迟的节段数分别为18、14,与邻近正常灌注区灰阶值比较,差异有十分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染色判断梗死与存活节段对比,MCE预测心肌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2%、80 %和83.3%,对心肌存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0%,88.2%和85.7%.结论 MCE判断兔心肌梗死与心肌存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较高.

  • 心肌超声造影结合计算机灰阶分析技术对兔心肌灌注的研究

    作者:杜国庆;田家玮;郭延辉;任敏;姜双全;王影

    目的 探讨心肌超声造影(MCE)联合计算机灰阶分析技术定量评价心肌灌注的应用价值.方法 30只兔根据阻断和再灌注冠状动脉左室支时间不同分为两组:阻断30 min再灌注60 min(Ⅰ组)和阻断120 min再灌注60 min(Ⅱ组).于阻断时和再灌注后行MCE,造影图像经自制计算机辅助灰阶分析软件处理后,自动得出每个节段心肌的标化灰阶造影剂密度(CI),并对心肌灌注进行彩色编码.根据心肌灌注缺损(MPD)和异常的彩色编码区分别计算出危险心肌和梗死心肌面积,分别与荧光微球染色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TTC)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再灌注后,Ⅱ组危险节段的标化CI值比非危险节段明显减低(P<0.01),而Ⅰ组危险节段的标化CI值与非危险节段间无明显差异.以标化灰阶CI为-70 pix为截断值,识别梗死节段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87%.阻断时,MPD和异常彩色编码测量的危险心肌面积与荧光染色呈正相关(r=0.84,P=0.003和r=0.91,P<0.001);再灌注时,MPD和异常彩色编码测量的梗死心肌面积与TTC结果呈正相关(r=0.75,P<0.001和r=0.89,P<0.001).结论 心肌超声造影联合计算机灰阶分析技术可以定量评估心肌灌注,识别危险和梗死心肌区域.

  • 心肌超声造影现状和展望

    作者:王浩

    超声造影是当前超声医学的热门研究课题,超声造影剂与造影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超声造影已从基础研究进入到临床应用阶段.

  • 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评价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的心肌灌注

    作者:杨鸿

    目的:探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对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心肌灌注的评价。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4月~2016年3月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脉三支病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再通术后再行实时心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心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分析显示,68个室壁运动异常节段的MBP(平均动脉压)值为(1.79±1.10),明显低于237个无室壁运动异常节段的(10.93±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狭窄程度的血管床横截面积以及心肌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狭窄程度在70%及以下的心肌局部血流速度为(1.46±0.41),明显高于狭窄程度在70%以上的心肌局部血流速度(1.04±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室壁运动异常区域中,患者冠脉狭窄程度与冠脉远端血流速度有关,狭窄程度严重的患者其血流速度更慢。对冠脉三支病变患者采用实时心肌超声造影能够评价其局部心肌灌注状况。

  • 基于中智相似积分算法的心肌超声造影分析系统自动评价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室收缩功能

    作者:郑雅朦;王飞;张运帷;孙智超;王爽;吴言;郭延辉;田家玮;杜国庆

    目的 探讨基于中智相似积分(NSS)算法的心肌超声造影(MCE)分析系统自动计算心肌梗死模型左室收缩功能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SD大鼠制成心肌梗死模型,根据结扎位置高低分为较大梗死面积(MI-L)组和较小梗死面积(MI-S)组,分别于术前、术后7 d 、术后28 d行MCE检查.体外实验:基于NSS算法自动分割心内膜边界,并与人工描记计算机图像分割结果进行比较.体内实验:分别应用NSS的MCE分析系统、双平面Simpson法和心导管(PV-loop)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获得NSS-LVEF 、 Simpson-LVEF和 PV-LVEF;行 Masson和 HE染色计算心肌梗死面积.应用Bland-Altman评估三种LVEF计算法的一致性;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MCE分析系统的重复性.结果 ①MCE分析系统自动分割获得心内膜边界在三种算法中测值小;②同组间三种方法测得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 =0.028,P =0.973),而MI-L与MI-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78.61,P <0.01) . NSS-LVEF与Simpson-LVEF和PV-LVEF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③NSS算法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的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96和0.98,说明NSS法的重复性良好;④与术前及术后7 d相比,MI-L组和MI-S组术后28 d LVEF均明显下降( P <0.05),尤以MI-L组下降为明显( P <0.01);且LVEF与心肌梗死面积呈明显负相关( r = -0.917,P <0.01) .结论 基于NSS算法的MCE分析系统可以实现对左室心内膜的自动准确识别,能较客观地评估实验大鼠左室收缩功能.

  • IL-8单克隆抗体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孙月;徐丽荣;朱桂敏;杨寒凝;杨莉红;陆永萍

    目的 探讨携IL-8单克隆抗体微泡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坏(ultrsound 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UTMD)对减轻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 IRI)炎症反应的应用价值.方法 42只兔随机分为关胸对照组(7只)、开胸对照组(7只)和缺血再灌注(I/R)组(28只);I/R组随机平均分为再灌注30 min组、再灌注60 min组、再灌注120 min组和再灌注180 min组,每组7只.MIRI后各组兔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病理组织学检查.UTMD前后对兔心肌行心肌超声造影,ELISA法检测IL-8含量.结果 心电图及室壁运动于再灌注60 min时恢复正常.靶向MCE结果显示I/R损伤后,再灌注区心肌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视频强度逐渐增高,再灌注120 m in及再灌注180 m in时达高峰;U T M D治疗后视频强度有所减低,再灌注30 m in时视频强度变化率高于其他再灌注组(均P<0.05).ELISA结果显示IL-8的含量及其中和率与心肌超声造影的视频强度及变化率相符.HE染色及扫描电镜均显示I/R组有心肌损伤的病理表现,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损伤程度逐渐加重,辐照治疗后损伤有所减轻.结论 IL-8单克隆抗体联合UTMD可减轻M IRI,具有无创、高效等优点,为治疗M IRI提供了新的途径.

  • 心肌超声造影对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灌注的评价

    作者:钱大钧;吴小庆;王强;羊镇宇;薄小萍;顾向红

    经静脉心肌超声造影(intravenous 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IMCE)是采用超声方法评估微循环水平心肌灌注的新技术.本研究旨在探讨该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肌再灌注的评估价值.

  • 心肌超声造影评价蛋白激酶C在硝酸甘油诱导顿抑心肌微血管内皮功能延迟保护中的作用

    作者:李玉宏;陈昕;杨军;唐力;马春燕;章志伟;任卫东

    本研究采用心肌超声造影技术(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定量评价蛋白激酶C(protem kinase C,PKC)在硝酸甘油诱导顿抑心肌延迟保护中的作用.

  • 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振洲;李泉水

    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也称为心肌超声造影.自1980年De Maria等[1] 首次实现了对犬的心肌超声造影后,随着相关基础理论、超声造影剂以及显像技术的迅速发展,MCE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特别近年来对无创性经静脉注射造影剂心肌造影的深入研究,使MCE发展到经静脉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intravenous 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IMCE),成像质量也逐步提高,并且逐渐扩展到治疗领域,进入临床应用的可能性大为增加.本文就其对冠心病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 心肌超声造影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苏莉;尹立雪;王志刚

    超声微泡造影剂被应用于临床心肌造影距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几个时期的飞跃式发展.到目前为止,超声微泡造影剂已不仅限于增强心肌显影效果,还被应用于微泡携基因或药物的靶向治疗,其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因此,超声微泡造影剂的心血管应用研究始终是当前国内外超声医学界研究的热点.

  • 心肌超声造影在心脏疾病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景香香;王志刚

    近10年来,心肌超声造影(MCE) 技术发展迅速,随着性能稳定的新型超声造影剂的出现,各种超声显像方式的应用以及造影剂从有创的冠状动脉(冠脉)直接注射发展到无创的由外周静脉注射,MCE已成为很有前途的无创检测技术[1,2].目前,MCE从定性到定量研究,从体外到体内研究,从实验到临床研究,并逐渐从诊断方面扩展到治疗方面.

  • 心肌声学造影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作者:童晓明;张运

    心肌声学造影,亦称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yocardial contrast edrtocflrdiography,MCE),它是将含有微小气泡的溶液经血管快速注入冠状动脉微循环而产生心肌超声造影效应的新技术,是近年来在冠心病(CAD)的研究领域中发展为迅速的课题之一.

  • 心肌超声造影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作者:刘丹丹;苏茂龙

    心肌超声造影(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是90年代初发展并逐渐成熟起来的一种应用超声造影剂研究心肌血流灌注的新技术.随着造影剂与造影技术的迅速发展,超声造影已从基础研究进入到临床应用阶段.

  • 心肌超声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研究初析

    作者:解俊敏;唐红

    目的:探讨心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0例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患者行MCE,从时间-强度曲线中获得造影剂再灌注强度峰值(SIpeak),再灌注时间(Rt),再灌注率(b)和心肌血流量(SI*b).同一检查对象不同心肌节段的4个参数(SIpeak、Rt、b和SI*b)均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SIpeak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SIpeak预测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2,佳临界值为64.4,以SIpeak≤64.4来预测冠心病,敏感性83.3%,特异性69.0%.利用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能够较满意地显示心肌灌注状态,初步研究表明通过MCE及Qon-trast多参数定量分析软件可以评价心肌梗死区和缺血区的血流灌注.

  • 实时心肌超声造影及其在冠心病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莉;陆堃

    实时心肌超声造影利用高能量超声破坏微泡后再充盈速率和平台信号强度反映心肌微循环.该技术操作方便,可同时获得灌注和功能信息,对于检测冠心病、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价心肌存活性、确定危险或梗死区面积、评价梗死后心肌再灌注以及无复流或低灌注现象等提供了重要手段.

  • 经静脉心肌超声造影对心肌梗死患者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心肌微循环的评价

    作者:羊镇宇;钱大均;吴小庆;王如兴;薄小平;王强;李坚;张常莹;李肖蓉;周新;穆会君

    目的 利用经静脉心肌超声造影(IMCE)观察心肌梗死患者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术前后心肌微循环的变化.方法 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病情稳定后7~10 d,行延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随机分成骨髓细胞移植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术前、术后1月、术后6月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IMCE,测量平台期的心肌显像增大强度A,曲线上升平均斜率β及A与β之积在手术前后的变化.结果 移植组LVEF由术前的(37.26±4.21)1月后上升到(54.42±5.26)(P<0.05);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38.86±4.63对40.28±4.56)(P>0.05).LVDd移植组术后6月与术前比较差异不显著(50.23±3.42对52.48±3.26)(P>0.05);而对照组(50.96±2.68对64.31±3.28)(P<0.05)心脏有扩大趋势.IMCE示手术后相关心肌节段的A、β及A·β均较术前显著增加.其中A·β(dB/s)移植组由术前的2.37±0.16(dB/s)增加到术后的15.60±0.24(dB/s);较对照组(2.06±0.12至7.98±0.23)增加更为明显(P<0.05),示急性心肌梗死延迟PCI术后梗死相关节段心肌血流灌注速度和灌注量均有增加,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组增加更明显.结论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可改善梗死区心肌微循环,明显增加心肌血流量.

  • 急性心肌梗死延迟PCI术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左室功能与心肌灌注的影响

    作者:羊镇宇;薄小平;吴小庆;王强;钱大均;李坚;张常莹;李肖蓉;周新;穆会君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延迟PCI术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心肌灌注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病情稳定后7~10天,行延迟PCI术.随机分成骨髓细胞移植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的经静脉心肌超声造影(IMCE).结果:移植组LVEF由术前(37.26±4.21),1月后上升到(54.42±5.26)(P<0.05);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38.86±4.63)vs(40.28±4.56)](P>0.05).LVDd移植组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不显著[(50.23±3.42)vs(52.48±3.26)](P>0.05);而对照组[(50.96±2.68)vs(64.31±3.28)](P<0.05),心脏有扩大趋势.经静脉心肌超声造影(IMCE),A·β(dB/s)移植组由术前的(2.37±0.16)增加到术后的(15.60±0.24);较对照组(2.06±0.12至7.98±0.23)增加更为明显(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延迟PCI术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可改善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延缓左室扩大;可改善梗死区心肌灌注,明显增加心肌血流量.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