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创治疗透明隔囊肿的临床研究

    作者:明杨;陈礼刚;刘洛同;何健

    目的 神经内镜造瘘术与立体定向穿刺术分流治疗透明隔囊肿的疗效对比研究.方法 应用神经内镜系统经侧脑室行透明隔囊肿造瘘15例,立体定向技术行透明隔囊肿穿刺分流术22例.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1周复查头颅CT,两组有26例囊肿明显缩小(囊肿缩小>50%),多数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3个月后回访神经内镜手术组,CT显示13例患者(86.7%)囊肿明显缩小,自觉症状改善者有增加,该组患者1例颅内出血,经保守治疗后完全治愈;立体定向手术组患者,CT显示10例患者(47.6%)囊肿明显缩小,自觉症状改善者亦有增加,1例失访,本组患者无并发症.结论 神经内镜下透明隔囊肿造瘘治疗透明隔囊肿的近期疗效与立体定向穿刺术差异无显著性,但后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可能较小.

  •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

    作者:陈东亮;彭涛;谢庆海;谢观生;吴明伟;霍永强;吴京展

    目的 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及其适应证.方法 对10例LAC的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10例术后均恢复良好,出院后随访3~36个月,6例头痛消失,4例头晕及注意力不集中伴记忆力下降症状消失,2例癫痫消失或明显缓解;3例颅骨局部隆起消失,外观对称,3例共济失调伴下肢活动障碍明显改善.头颅CT或MRI复查,随访10例IAC均显著缩小,效果达100%,其中7例LAC消失;受压脑组织复张并有良好的生长发育.结论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LAC损伤小、效果好,恢复快.

  • 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入路治疗颅咽管瘤

    作者:刘洋;邓侃;冯铭;包新杰;幸兵;连伟;王任直;姚勇

    目的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术中能够直视肿瘤、无脑组织牵拉,已广泛应用于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而扩大经鼻蝶窦入路突破了传统的限制,提高了鞍上肿瘤及海绵窦区域肿瘤的切除率.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是目前关注的重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神经内镜下行扩大经鼻蝶窦入路鞍区病变切除,结合国内外该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20例均实现肿瘤全切除,无死亡病例.15例无任何并发症,4例出现1项并发症,1例出现2项并发症.仅1例术后新发视力、视野损伤;2例新发一过性尿崩;2例出现新发垂体功能减退;2例术中保留垂体柄,垂体功能并未见明显变化;2例术后感染,予抗生素治疗控制良好.术后随访:2例在术后8、18个月垂体核磁示可疑复发,其余长随诊时间12个月复查时没有任何复发迹象.保留垂体柄的患者术后7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未出现复发.结论 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入路切除颅咽管瘤的安全性、有效性均比较乐观.颅底重建技术的发展极大降低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为手术提供了支持与保障.

  • 显微镜联合神经内镜下创伤性脑组织鼻漏手术治疗探讨

    作者:常会民;胡辉华;彭卫华;胡海文;姚雪峰;邱炜;苏军;林鹏;王军胜

    目的 探讨显微镜联合神经内镜行颅底重建治疗创伤性脑组织鼻漏的手术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警广东总队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6例创伤性脑组织鼻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显微镜下采用带蒂骨膜筋膜瓣和钛网、生物胶等行颅底重建,再用神经内镜经鼻腔检查、完善,术后随访5~3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16例患者中13例恢复良好,未再出现脑脊液漏和脑膜膨出;1例因原发脑损伤伤情过重死亡;2例出现脑脊液漏,其中1例因原发脑损伤伤情重和颅内感染死亡,1例经腰大池置管引流2周后治愈.结论 在显微镜和神经内镜联合下行颅底重建对脑组织或脑脊液鼻漏的疗效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 神经内镜手术与传统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价值比较

    作者:胡伟;李航;谢卓常;刘琦;李雄飞;毛进鹏;陶治鹤

    目的:探讨及比较神经内镜手术与传统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2月于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8例垂体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显微手术组)29例和观察组(神经内镜手术组)29例,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血清应激、激素指标及增殖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应激、激素指标及增殖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不同时间观察组的血清应激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血清激素及增殖相关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血清激素及增殖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价值相对高于传统显微手术,其在保证病灶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应激相对更小.

  • 透明隔囊肿所致精神障碍6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林;杨德兰;符巍

    目的 了解透明隔囊肿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60例透明隔囊肿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此类患者可有多种精神障碍的表现,但无一般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透明隔囊肿与临床诊断无特异性对应关系;病情轻者药物治疗效果好,病情重者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透明隔囊肿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易被误诊,病情重者神经内镜手术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 神经内镜手术与常规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作者:孟凡鹏;吴海远;田素臣;杨书光;唐文海;陈显金;李杰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行神经内镜手术与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将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和对照组(行常规开颅手术治疗)各39例.观察两组手术指标、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NIHSS评分及BI评分均改善,但研究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整体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GOS预后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常规开颅手术,神经内镜手术可显著减少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提高血肿清除率,且预后效果好,更利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活动能力提升.

  •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蝶单鼻孔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作者:宋黎;唐太昆;毛希宏;李建辉

    目的 介绍经单鼻孔人路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疗效及体会.方法 11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此手术方法予切除.结果 内镜下肿瘤全切8例,部分切除3例,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术后随访6~12月.4例视力、视野障碍显著改善,3例月经恢复,泌乳停止,2例肢端肥大骨痛症状明显好转,1例视力下降改善不显著.结论 单鼻孔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视野广、照明好、并发症少、病人恢复快等优点.

  • 神经内镜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

    作者:李本强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间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恢复指标、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评分等差异。结果1)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肢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2)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NIHSS评分及SF-36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神经内镜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可以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优化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

  •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底肿瘤的应用研究

    作者:路平

    目的 分析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底肿瘤的方式,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在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颅底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显微镜手术方式,观察组采取神经内镜手术方式,对两组患者的肿瘤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随访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有肿瘤全切除28例,次切除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4/30);而对照组中有全切除21例,次切除7例和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67%(1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底肿瘤,不仅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提高肿瘤切除率,而且还有效的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神经内镜与锁孔显微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卢乐年;许小兵;骆实;郑大海;容耔耘;林发牧;柯以铨

    目的 分析神经内镜与锁孔显微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治疗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62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2组,内镜组(35例)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锁孔组(27例)采用锁孔显微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术前、术后7 d GCS评分变化;术后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2组的预后情况.结果内镜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短于锁孔组,术中失血量少于锁孔组,血肿清除率高于锁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锁孔组(5.71%vs.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内镜组GCS评分等级优于锁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镜组预后效果优于锁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锁孔显微手术相比,神经内镜治疗基底节脑出血可缩短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提高血肿清除率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低.

31 条记录 2/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