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富含益生菌酸奶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长期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富含益生菌的酸奶在改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降低发生肝性脑病风险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择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38例和酸奶组36例,常规组患者给予保肝、利尿等常规治疗;酸奶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增加富含益生菌的酸奶,饭后30 min后食用.治疗2周后比较常规组和酸奶组患者慢性肝病问卷评分(CLDQ)、血粪氨含量、粪便pH值以及肠道常见菌群含量.结果 治疗后酸奶组患者CLDQ各项目评分均有提高,尤其在腹部症状、焦虑状况以及乏力方面,治疗后CLDQ评分分别为(5.78 ±0.81),(5.91±0.81),(5.66±0.61)分,治疗前分别为(4.77±0.50),(4.93±0.97),(4.89±0.67)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5,2.46,2.67;P <0.05);而常规组无明显变化.酸奶组患者的血氨、粪氨浓度以及粪便pH值均下降;有益菌得到增长,致病菌菌落数减少.结论 富含益生菌酸奶可以参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长期辅助治疗.
-
慢性肝病问卷在乙肝病毒携带者中的初步试用
目的:初步评价Younossi的慢性肝病问卷(CLDQ)试用于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生存质量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CLDQ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调查.结果:共108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完成调查.研究结果显示CLDQ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与其他研究一致;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有6个,能解释总方差的66.89%;结构效度分析未与原量表设计完全一致.结论:CLDQ用于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生存质量评价时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但仍需改进,并对其用于此部分人群时的修改提供了建议.
-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冷球蛋白血症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生存质量的变化
目的 探讨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CHC)合并冷球蛋白血症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2月至2014年10月在河北省玉田县医院及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就诊的CHC合并冷球蛋白血症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40例为治疗组,采用常规保肝治疗的35例为对照组,疗程48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48周时生化、病毒学指标及慢性肝病问卷(CLDQ)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治疗24、48周时ALT、TBIL值及HCV RNA载量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治疗组治疗48周时冷球蛋白检出率为42.5%(17/40),病毒学应答率(HCV RNA <103拷贝/ml)为72.5% (29/40);而对照组两者均无变化.(3)治疗组治疗48周时CLD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治疗48周时腹部症状、全身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治疗24周时乏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腹部症状、全身症状、活动、情感功能、焦虑评分差异不明显(P均>0.05),治疗48周时乏力、全身症状、活动、情感功能、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但腹部症状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抗病毒治疗可以明显改善CHC合并冷球蛋白血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调查比较
目的 通过慢性肝病调查问卷,比较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对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与指导.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非酒精性肝病患者63例,按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临床类型分组,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19例,采用慢性肝病问卷量表进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调查.比较两组患者评分负担总体情况和在腹部症状、疲劳、全身症状、活动、情感功能、焦虑6个维度的分布.在组内分别评估性别、病程时间、肥胖、代谢性疾病等对患者慢性肝病问卷评分的影响.结果 63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问卷评分在各个维度综合评分为(5.66±0.50)分.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评分低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4),以焦虑(P=0.0081)、活动(P=0.0275)、情感功能(P=0.0243)维度为突出.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肥胖(P=0.0135)与慢性代谢性疾病(P=0.0162)患者问卷评分更低;但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组,病程>6个月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对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高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其差异主要体现在活动、情感和焦虑纬度.可以对不同临床特点患者在相应维度进行针对性干预.
-
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生存质量的变化
目的 调查肝硬化患者肝移植前后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移植中心行首次肝移植手术的68例肝硬化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0~6个月、7~12个月、12个月以上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健康调查简表(medical outcome study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与疾病专用调查表--慢性肝病问卷(chronic liver disease questionaire,CLDQ).结果 在肝移植术前,肝硬化患者的SF-36和CLDQ各维度评分均偏低.术后各时段SF-36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和CLDQ的腹部症状、乏力、全身症状、活动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均为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0~6个月SF-36的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和CLDQ的情感功能、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术后7~12个月、术后12个月以上述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表各维度得分逐步升高.结论 肝硬化肝移植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术后早期以生理功能方面改善明显,随时间的推移,生存质量其他指标如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也得到明显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