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1例新生儿苯巴比妥中毒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护理
苯巴比妥(鲁米那)是临床上新生儿常用的抗惊厥药和镇静剂,因此药导致新生儿中毒报道较少.若抢救不及时,可引起中枢神经高度抑制,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1].我院2001年11月5日收治1例苯巴比妥中毒的新生儿,经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后,住院8天,痊愈出院.现将有关情况及护理介绍如下.
-
有创与无创血压监测在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比较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监测在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11例新生儿高胆红素患儿换血治疗中进行109组有创和无创两种测压方法的监测,比较两种方法在换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患儿换血治疗中无创血压平均值为(50.38±1.76) mm Hg,有创血压平均值为(48.06 ±2.18)mm Hg,无创血压平均值略高于有创血压平均值,两种方法所测量数值之间呈正相关(r=0.82,P<0.05);出生体重越小,两种测量结果的差异越大(t=-2.53,P<0.05).结论 有创血压监测能更准确提供患儿血压的变化值,为疾病预测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还可避免反复穿动脉穿刺,具有良好的临床监测效果和可行性.
-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可行性研究
目的:观察使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方式,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并分析其可行性。方法36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患儿,采取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观察新生患儿的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对比换血前后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情况。结果治疗后所有新生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情况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方式,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能够有效保障患儿的身体和生命安全,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由此证明其具有非常高的可行性,在临床上有非常积极的重大影响力。
-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尿酸、肌酐、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尿酸(UA)、肌酐(Cr)、胱抑素C(CysC)及β2微球蛋白(β2-MG)的影响.方法 51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行蓝光治疗,观察组在蓝光照射基础上实施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UA、Cr、CysC及β2-MG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r、CysC、β2-MG水平分别为(33.96±10.01)μmol/L、(1.01±0.29)mg/L、(1.71±0.56)mg/L,均低于对照组的(1.81±0.45)μmol/L、(1.81±0.45)mg/L、(3.29±1.69)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可有效降低患儿Cr、CysC及β2-MG水平,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方法:对42例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了经外周同步换血疗法,即外周静脉输血、输液泵控制速度为300~400 ml/h,外周动脉抽血,速度参照输入速度,出入速度均衡,换血前后行血常规、血生化、肝功能、血气、血糖等检查,以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情况,在新生儿辐射抢救台上保暖环境中进行.结果:42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在换血前为(460.75±148.52)μmol/L,换血后为(162.52±37.57)μmol/L,换血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胆红素换出率为67.76%,血清钾、游离钙略有下降,经及时处理后恢复正常,血糖应激性增高均于12 h后恢复正常.结论: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效果好、快捷、安全、并发症少,是抢救、预防新生儿核黄疸的有效措施.
-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疗症20例疗效观察
目的:对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例,对所有患儿实施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对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血糖、电解质以及血常规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患儿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显著下降,血糖上升,白细胞以及血小板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血红蛋白轻微下降,血钾、血氯、血钙、血钠水平没有明显变化,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实施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效果明显,对机体影响不大,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值得普及和应用。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护理体会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之一,未结合胆红素明显增高可导致胆红素脑病并发后遗症,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快速有效的方法,可换去游离的红细胞和血清中免疫性抗体,终止红细胞的溶血,及换去游离的胆红素,使其降低到安全水平,防止核黄疸的发生[1].我院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20例,现将换血疗法的方法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外周动静脉自动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自动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采用外周动静脉自动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比较外周动静脉自动同步换血前后血清胆红素、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换血术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明显下降,白细胞、血小板均有下降,红细胞、血红蛋白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外周动静脉自动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可靠,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护理效果的观察,来探讨护理对策及预防.方法 2006 年6 月至2010年5 月在本科室实施外周静脉同步换血的45 例患者中7 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对其不良反应临床护理进行回顾分析,分析、总结发生原因、处理及转归.结果 4 例发生类休克样症状,暂停换血,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进行保暖、吸痰、吸氧以及遵医嘱药物处理,症状缓解;2 例动脉穿刺点近周皮肤发白,暂停抽血并减慢换血,实施保暖的同时局部按摩3~5min 后,症状缓解;1 例因局部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穿刺点在拔针后出血不止,进行加压包扎止血的同时采用血凝酶静脉推注后缓解.术后经护理无不良现象出现.结论 临床治疗迅速、有效,操作简单,但是实际操作中的情况相对复杂,有一定的不可测性,因此,应在高度重视护理工作,预防不良状况发生.
-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10例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疗效.方法 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状况下,对10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结果 换血前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下降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 0.01).换血治疗后,血常规中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有显著下降,红细胞无明显下降.血电解质中血钾、钙、血钠无明显变化.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能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对机体内环境影响小,副作用少,是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治疗方法.
-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在新生儿溶血症中的应用
新生儿溶血症是新生儿科的危急重症,如果抢救及时,方法得当,将能大限度减少高胆红素血症对小儿生命的威胁和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新生儿换血是其中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我院自2005年11月起开展了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在生命体征监护下,对12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加强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结果:12例患儿顺利安全完成换血治疗,未发生并发症,换血后血清胆红素明显低于换血前(P<0.01).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医护密切配合及术后细致的护理是换血成功的关键.
-
新生儿无肝素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无肝素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效果.方法:对15例高胆红素血症符合换血指征的新生儿进行同步换血疗法,将作为输出途径的动脉穿刺置管不连接肝素冒、三通活塞管及延长管,穿刺成功后直接接输血管用输液泵调控输出速度作为输出途径;建立头皮静脉通路以换血,整个换血过程无肝素抗凝.结果:本组患儿换血后生化指标均明显改善,均1次换血成功.结论:无肝素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与肝素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同样安全有效,且可大限度地避免传统的肝素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可能带来的出血并发症.
-
40例新生儿换血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换血术是新生儿重症监护中重要的抢救技术之一,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主要的方法.当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严重高胆红素血症,为了避免脑组织损伤及其后遗症的发生,新生儿换血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抢救手段.溶血病换血可及时换出抗体和致敏的红细胞,减轻溶血,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核黄疸,同时纠正贫血.我科自2006年以来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抢救新生儿A B O溶血症24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16例,均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
早产儿应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护理20例
在2002年7~12月我科收治的231例早产儿中,对应用换血疗法的20例患儿在换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护理介绍如下.
-
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目的:探讨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52例采用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比较分析其换血前后的生命体征、胆红素等生化指标、pH值及血常规变化.结果:换血前后患儿的呼吸、心率、血压未见显著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后的TBIL、IBIL、AST较换血前显著下降(P<0.01),而K+、Ca2+、Na+、Glu、pH值换血前后则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后WBC、PLT较换血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多在正常值范围,Hb换血前后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能安全、快速降低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胆红素水平,操作简单,值得有条件的医院推广.
-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2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换血对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我们对静脉红细胞压积在60%~64%无临床症状者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生理盐水或血浆等稀释疗法,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对静脉血红细胞压积≥65%,不论有无临床症状或静脉红细胞压积在60%~65%之间有临床症状者均采用部分换血治疗.结论:疗效满意,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
-
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新生儿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溶血病等疾患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使用的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方法,则有效地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临床观察效果报告如下.
-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收治的45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全部患儿均实施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情况.结果 治疗后,血胆红素水平、血常规指标等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显著.
-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对新生儿机体内环境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对新生儿机体内环境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 60例重症黄疽患儿予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换血过程持续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在换血前、后分别做血胆红素、血常规、血气分析、血糖及血生化检测,同时观察换血引起的不良反应.结果 换血后患儿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P<0.01),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换血后也有提高.而换血前后生命体征、血气分析、血生化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能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对机体内环境影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