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运动干预

    作者:周亚军;钟晓东;华远峰;邵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将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甚至失明,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可以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早发现、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阻止其发展非常重要.我们在临床上采取对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干预,对5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运动干预,较好地延缓了老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现介绍如下.

  • 饮食与运动干预在社区高血压病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刘清莲

    目的 科学的饮食运动干预在社区高血压病管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危险因素及不良生活方式的状况调查,并对所获信息进行了评估和分析,为患病率高的高血压病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并实施饮食与运动干预.监测干预前和2个月后的血压、体重指数、血脂、血糖相关指标.结果 经过2个月的严格饮食治疗和步行锻炼干预后,血压、体重指数明显低于干预前,血脂、血糖水平稳定,有所下降.结论 饮食和运动干预治疗能够降低高血压患者的体重指数和血压水平,并能降低稳定血糖,纠正血脂紊乱.有效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和治疗率,进一步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 运动与饮食干预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影响

    作者:于连英

    目的:探讨在社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运动与饮食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卫生院的糖尿病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实施特定运动、饮食干预方案,比较运动饮食干预前后血糖及依从性情况。结果所选患者经过3个月干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较干预前明显降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较干预前增加,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运动饮食干预,能促进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利于血糖控制,从而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社区推广应用。

  • 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跌倒预防运动干预效果评估

    作者:曹志娟;王书梅;郑文娟;郭家宁;曲爽笑

    目的:评估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跌倒预防的运动干预效果,为发展更有效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模式提供线索。方法研究设计为干预前后自身比较研究,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收集有关老年人跌倒发生情况和运动情况等信息,通过卡方检验和非参数K-S检验比较干预前后差异,进而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干预后,71~80岁组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从6.8%下降到3.4%;80岁以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从9.3%下降到5.8%。能够规律锻炼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较干预前增加,老年人对运动的看法及运动自我效能得分较干预前均增高。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跌倒运动干预在预防老年人跌倒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降低了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改善了老年人运动行为和相关信念,是行之有效的干预模式。

  • 居家老年人运动功能评估与干预专家共识

    作者: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龄健康服务与标准化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1.背景我国界定老年人的年龄是60岁. 老年人的生理机能衰退速度较快,范围较广,直接影响了老年的日常行为、生活,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还不够发达、物质条件尚不充裕的情况下到来的. 居家养老符合我国"未富先老"的社会特点. 居家养老服务具有成本较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等诸多优点,但同时带来的是老年人的足难出户,缺乏运动,导致居家老年人患病的风险增加.

  • KCNJ11基因多态与糖尿病前期人群运动干预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夏小慧;夏惠芸;刘荣娟;王新忠;张祖花;张翔

    目的 研究钾离子通道蛋白KCNJ11基因区的3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及其组成的单体型与糖尿病前期人群运动干预前后糖脂代谢相关指标变化的关系,探讨其作为糖代谢异常人群对运动干预敏感的分子标记. 方法 对70名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为期12周的有氧耐力运动干预,测定其干预前后糖脂代谢相关生化指标.采用MALDI-TOF MS方法解析受试者基因组DNA多态位点基因型,分析干预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与单个位点及多个位点组成的单体型的相关性. 结果 rs5219位点的CC基因型与HOMA-IR、TC、TG指标的下降、与HDL-C指标的升高相关,rs2285676位点的GG基因型与FPG、HbA1c、HOMA-IR、TC的下降相关;rs5219-rs2285676-rs5218位点组成的T-A-G单体型与HOMA-IR的下降相关,C-G-A单体型与TC指标的下降相关,rs5219-rs5218位点组成的C-A单体型与FPG的下降相关,rs2285676-rs5218位点组成的G-G单体型与HDL-C的升高相关. 结论 KCNJ11基因rs5219位点的CC基因型、rs2285676位点的GG基因型及部分单体型与运动干预前后糖脂代谢的不同指标变化有相关性,可作为评价糖尿病前期人群对运动干预敏感性的参考指标.

  • 6分钟步行试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卜晓佳;梁涛

    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功能的评估,除要考虑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外,一般还应有运动耐量的指标。作为评估运动耐量的金标准,心肺运动测试(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因设备复杂、需要专业人员参与及要求患者达到大运动量,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了限制。而6分钟步行试验简便易行、运动强度接近人体日常活动,临床上易被患者接受,对评估患者运动耐量具有一定的作用。近年来,6分钟步行试验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应用,不仅用于CHF患者心功能的评定,其应用领域已逐渐扩展到预测患者预后及评价心衰治疗效果。近,国外有研究试图将6MWT作为一种运动干预手段应用于CHF患者尤其是老年心衰患者中,并取得了较好效果,这一点值得国内借鉴。现将6MWT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 健康老年人的摄氧能力与其认知功能的关系

    作者:赵丽娟;车琳

    目的:研究认知老化敏感年龄段(65~75岁)健康老年人的摄氧能力与其认知功能的关系,探讨有氧运动干预认知功能的机制及时机。
      方法:对来自上海市静安区的92名研究对象进行一般人口学资料采集、MMSE量表评定、血生化检查。对符合入组标准、不符合排除标准的87名研究对象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检测其心肺功能;进行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量(RBANS)A套测试评估其认知功能。根据VO2peak/VO2maxPred值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正常摄氧量组(VO2peak/VO2maxPred≥84%)和低摄氧量组(VO2peak/VO2maxPred<84%)。

  • 饮食及运动可提高肥胖HFpEF患者的耐力

    作者:

    研究者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的Dalane W Kitzman及其同事入选100例合并慢性稳定性HFpEF的老年肥胖患者,将其随机分配至运动干预组(n=26)、饮食干预组(n=24)、运动+饮食干预组(n=25)或对照组(n=25)干预20周.受试患者中,女性占81%,约半数为白种人,平均年龄为67岁,平均BMI为39.3 kg/m2,平均体重为105 kg.终共计92例患者完成研究,干预20周后,对照组、饮食干预组、运动干预组及联合干预组的体重平均减轻1kg、7kg、4kg和11kg.

  • 老年人肌肉衰减综合征运动干预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锋;吴雪萍

    肌肉衰减综合征是一种进行性的、全身广泛性的骨骼肌纤维体积和数量(质量)减少、骨骼肌力量下降以及功能减退的综合征,其会导致老年人增加罹患其他疾病的概率,造成老年人失能、生活质量下降和死亡.运动干预对老年人肌肉衰减综合征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本文对肌肉衰减综合征运动干预方法新研究进行综述,发现抗阻训练、有氧训练、全身振动训练等方法应用较为广泛,运动结合营养和药物干预逐渐成为新的有效途径.其结果可为我国老年人肌肉衰减综合征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并为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老年人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参考.

  •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

    作者: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

    一、背景
      近二十年来,我国超重/肥胖的患病率逐年增长,呈流行态势。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CHNS)的数据显示[1],从1993年至2009年的17年间,成年人超重/肥胖的患病率从13.4%增加至26.4%,总体呈线性增长;成年人腹型肥胖的患病率从18.6%增长至37.4%,平均年增长1.1%,显著高于超重/肥胖的增长速度。肥胖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潜在危险因素。减重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膳食和体育运动)调整、内科药物及外科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科学合理的营养治疗联合运动干预仍是目前有效、安全的基础治疗。近年来,国际上对肥胖/超重的营养管理已经形成了一些共识[2-3]。然而,以营养和生活方式干预为核心的肥胖/超重管理必须与特定的地域性饮食习惯及社会文化相适应。为更好地发挥医学营养治疗在肥胖防治中的作用,结合国内外发表的诸多证据和专家的集体智慧,特制定本共识,以便使医学减重更加科学、规范和易于实施。

  • 乳汁行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影响

    作者:李敏

    目的 通过用乳汁代替传统的生理盐水对早产儿实施口腔运动干预,有望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起到改善和促进作用.方法 将2015年11月至2017年1月份入住我科的早产儿,按照非便利抽样法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在孕周、出生体重、阿氏评分、男女比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采用乳汁进行口腔运动干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两组患儿在补液天数、恢复出生体重、出院体重、住院天数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比对结果提示:使用乳汁进行口腔运动干预的患儿,各项评价指标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 使用乳汁对早产儿实施口腔运动干预,通过乳汁的嗅觉和味觉刺激,能更快更好的激发患儿进食的欲望,加快实现早产儿经口喂养的进程.

  • 中低强度跑台运动结合低频振动干预对阿霉素诱发的心脏毒性作用和骨质疏松的影响研究

    作者:傅文生;张庭然

    目的 探讨运动干预对于阿霉素引发的机体性毒性和骨质疏松的影响效果,为具有癌症患者体适能的恢复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运动处方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50只小鼠,将所有小鼠进行1周的适应性喂养并在这一周内对小鼠骨密度和骨质代谢进行前测(骨密度、骨质代谢);对小鼠进行分组:安静对照组(control group,C组,n=10)、阿霉素对照组(Dox group,D组,n=10)、跑台运动+阿霉素组(run+Dox group,RD组,n=10)、振动训练+阿霉素组(vibration+Dox group,VD组,n=10)、跑台+振动+阿霉素组(run+vibration+Dox group,RVD组,n=10)组,RD组、VD组、RVD组开始执行运动方案,C组和D组小鼠在笼内正常喂养活动;在D组、RD组、VD组、RVD组在进行运动干预的第15天开始,每天腹腔注射方式对小鼠进行Dox给药,连续10 d.C组小鼠在同一周期内每日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整个实验周期为8周,8周后进行后测(骨密度、骨质代谢、心脏超声波图像、心脏功能).结果 心室后壁收缩(PWs)、心脏后壁舒张(PWd)指标,D组心室厚度显著低于C组,RD组、VD组厚度显著高于D组,且显著低于C组;RVD组心室厚度显著高于D组.心室间隔收缩(IVSs)指标、D组心室厚度显著低于C组,RD组、VD组厚度显著高于D组,且显著低于C组后壁舒张;心室中膈壁舒张厚度(IVSs),心室内径收缩(IDs),心脏收缩时心室壁相对厚度(RWTs)各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骨密度指标D组、RD组、VD组后测结果显著低于前测.C组、RVD组后测与前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D组后测结果显著低于C组.RD组、VD组后测结果显著高于D组,且显著低于C组;RVD组后测结果显著大于D组.Ca2+、ALP、BGP、TRACP5b指标,D组、RD组、VD组、RVD组后测结果显著高于前测.D组后测结果显著低于C组,RD组、VD组后测结果显著低于D组,且显著高于C组;RVD组后测结果显著低于D组、RD组、VD组、显著高于C组.结论 低强度跑步运动结合低强度振动训练对于利用阿霉素进行治疗的癌症患者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且其能够对阿霉素诱发的骨质疏松具有较好预防和治疗作用.

  • 加强保健对象慢性病运动干预的思考

    作者:李金明;冯大跃;严鹏飞;张敏;王茜

    本文分析了当前慢性病运动干预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强化保健对象的慢性病管理、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干预方案进行了思考.

  • 运动干预对40~49岁男性运动中心电风险指标的影响

    作者:黄剑雅;曹建民;苏浩;林家仕;谢敏豪

    目的:通过对40~49岁男性进行为期12周不同运动量的运动干预,探寻改善运动中心电风险指标的佳运动干预方式.方法:24名40~49岁的城市健康男性,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9);小运动量组(n=7),运动量为1200 kcal/wk;大运动量组(n=8),运动量为2000 kcal/wk.运动组的运动强度均为65% ~ 80%VO2max,在标准的400米跑道上进行持续12周的运动干预.运动过程中佩戴加速度计和心率表进行监控,运动量通过运动距离和时间控制,强度通过靶心率控制.干预前后对受试者进行递增负荷实验,实验中同时采用12导联心电测试仪记录受试者运动时心电图的ST段下压幅度、校正后的QT间期离散度(QTcd)指标.结果:(1)比较干预前后运动测试完成时心电图指标发现,干预前后各组ST段下压幅度没有产生显著变化,而小运动量组和大运动量组心电图指标QTcd干预后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2)通过对运动中心电图指标差值分析比较发现,小运动量组QTcd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大运动量组QTcd下降幅度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ST段下压幅度差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2周强度为65%~80%VO2max、运动量为1200 kcal/wk和2000 kcal/wk的运动干预对运动中心电ST段下压幅度没有显著影响,两种运动量均可以使运动中心电图QTcd显著降低,进而降低运动诱导产生的心肌缺血的风险.

  • 早期运动干预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作者:王宗兵;乔德才;刘晓莉

    目的:观察早期运动干预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探索运动保护DA能神经元的电生理机制.方法:清洁级SD大鼠40只分为4组:假手术组(Control)和假手术运动组(Control+Ex)各8只、PD组(PD)和PD运动组(PD+Ex)各12只.6-OHDA单侧前脑内侧束注射建立PD模型大鼠,运动组术后24h开始进行跑台训练,以11 m/min,30 min/day,5day/week训练,共4周.采用玻璃微电极在体细胞外记录法,观察运动对大鼠黑质DA能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结果:PD组大鼠黑质DA能神经元爆发式放电频率和百分比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放电间隔(ISI)相应缩短(P< 0.05);PD+Ex组爆发式放电频率和百分比显著低于PD组(P<0.05),ISI有一定延长(P<0.05).阿扑吗啡(APO)诱导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能力检测发现,4周后PD组大鼠净旋转圈数为261.0±27.1转/30 min,PD+Ex组为230.1±11.4转/30 min,PD+Ex组大鼠异常旋转次数较PD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早期运动干预可部分抑制PD模型大鼠黑质DA能神经元兴奋性,改善PD模型大鼠行为功能.推测早期运动干预引起黑质DA能神经元兴奋性改变的机制可能与运动保护DA能神经元,降低6-OHDA对神经的易损性有关.

  • 运动干预通过减缓纹状体多巴胺丢失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行为功能的研究

    作者:刘晓莉;陈平;林湘明;乔德才;姜启凡

    目的:探讨跑台运动干预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行为功能、纹状体多巴胺(dopamine,DA)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安静组(Control组)、假手术运动组(Control+Ex组)、6-OHDA安静组(PD组)、6-OHDA运动组(PD+Ex组).依据实验设计要求,PD和PD+Ex组右脑内侧前脑束(MFB)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建立偏侧PD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于相同位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造模后的第7天颈部皮下注射阿朴吗啡(APO)进行旋转行为测试,评价PD模型的可靠性,不符合PD模型标准的大鼠剔除.运动组术后1周开始进行跑台训练,运动方案为11m/min,30 min/day,5 days/week,共4周.采用旷场试验评价PD模型大鼠的自主活动能力;微透析-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联用技术检测纹状体DA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纤维的表达.结果:PD和PD+Ex组移动距离较Control组显著降低(P<0.01);PD+Ex组第3、4周移动距离较PD组显著增加(P<0.01).PD和PD+Ex组纹状体DA含量较Control组显著降低(P<0.01);但PD+Ex组第3、4周纹状体DA浓度较PD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PD模型大鼠总移动距离与纹状体DA浓度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且二者均随6-OHDA药物及运动干预持续时间延长出现“时序性”变化特征.运动干预通过减缓纹状体DA丢失改善PD模型大鼠自主行为功能,推测其机制可能与运动的神经保护作用减轻了6-OHDA神经毒素对DA能神经元的毒性损伤、促进其存活有关.

  • 12周不同强度运动干预对大鼠心肺耐力的改善效果

    作者:许杰;谢敏豪;严翊;林家仕;曹友祥;沈文清

    目的:探究12周不同强度的运动干预对心肺耐力的提升效果,为改善心肺耐力的有效运动负荷评价提供理论支持.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小强度组(50%VO2max)、中强度组(65%VO2max)、大强度组(80%VO2max),每组10只.安静组不运动,运动组适应性训练3天后测试大摄氧量,之后每隔两周测试1次.运动组大鼠每天训练lh,每周5天.12周运动干预后,进行超声心动测试,测试各组大鼠心脏形态学及功能学指标.结果:(1)经过12周训练后,小强度组和大强度组大鼠体重显著低于安静组(P<0.05,P<0.01).(2) 12周运动干预后,3个运动组大鼠VO2max都显著高于安静组(P<0.01).中强度组和大强度组VO2max提升效果较快,分别在第8周末和第6周末达到峰值.而小强度组在第10周末明显提升,并于12周末达到峰值.(3)大强度组左室收缩末内径显著低于小强度组(P<0.05),而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则显著高于小强度组(P<0.05).结论:(1)不同强度的运动都可以改善大鼠的心肺耐力,但相比中强度和大强度运动,小强度运动对心肺耐力的改善所需的运动干预时间更长.(2)只有大强度运动可以改善心脏泵血功能.

  • 运动干预通过纹状体MSNs结构可塑性改善PD模型大鼠行为功能

    作者:陈巍;时凯旋;刘晓莉

    目的:通过观察运动干预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行为功能、纹状体中等棘状神经元(MSNs)树突棘密度及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amino-3-hydroxy-5-methy1-4-isoxa-zolep-propionate,AMPA)受体亚基表达的影响,揭示运动改善PD行为功能障碍的相关机制.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安静组(Control组)、假手术运动组(Control+Ex组)、帕金森安静组(PD组)、帕金森运动组(PD+Ex组),每组14只.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于内侧前脑束单点注射的方法建立PD大鼠模型,假手术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术后24h对运动组大鼠进行4周运动干预,运动方案为11 m/min,30 min/day,5 days/week.大鼠在造模后第7、14和28天颈部皮下注射阿朴吗啡(APO)进行旋转行为测试评价模型可靠性,并结合圆桶试验评价PD大鼠行为功能.采用高尔基染色技术观察纹状体MSNs树突棘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纹状体GluR1和GluR2表达变化.结果:第14天和第28天APO诱导的旋转行为能力检测结果:PD运动组旋转次数较PD组显著减少(P<0.05).圆桶试验结果:在侧前肢接触壁次数PD组(15.35±5.21%)较假手术安静组(49.82±8.41%)和PD运动组(26.24±6.96%)显著降低(P<0.01),且PD运动组较PD组显著增加(P<0.05).高尔基染色结果:PD运动组大鼠纹状体MSNs树突棘密度较PD组明显增加(P<0.05).免疫组化结果:PD运动组大鼠纹状体GluR2表达较PD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纹状体MSNs形态结构重塑可能是运动改善PD大鼠行为功能障碍的重要途径之一.运动调节纹状体AMPA亚基表达可能介导了这一过程.

  • 老年人跌倒与运动干预研究现状

    作者:庄洁;陈佩杰;邓晓敏

    跌倒是导致老年人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据WHO报告,2000年中国因跌倒而产生的疾病负担为世界重[1],在老年人意外伤害所使用的医疗费用中,跌倒所占的开支比例高,并且随着跌倒的频率和受伤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长.

355 条记录 4/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