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同型半胱氨酸、胆红素、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

    作者:马海峰;蔡尚郎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同型半胱氨酸、胆红素、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对368例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患者,分别测定同型半胱氨酸、胆红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根据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冠状动脉狭窄< 50%),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后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完全闭塞组.根据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由轻到重、病变支数由少到多,HCY 、hsCRP水平逐渐增高,TBIL 、IBIL水平逐渐减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BIL水平变化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DBIL外,HCY 、hsCRP、TBIL和IBIL均可作为冠心病的评估预测指标.

  • 急性白血病患者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作者:余晓敏

    目的:研讨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检测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挑选了48例患者作为实验组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测,再选择2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记录实验组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在治疗前的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和对照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实验组治疗前后及复发等各个阶段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对2组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实验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复发时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仅略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测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复发诊断有较好的辅助判断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后超敏C反应蛋白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作者:廖艳丽

    目的:探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另选同时期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治疗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检查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3.0 mg/L患者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3.0 mg/L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经介入治疗后,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提升,且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对患者预后效果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 急性白血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作者:皮爱荣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患者68例,将其设为实验组,并随机选取同期就诊的68例健康体检者,将其设为对照组,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探讨其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症状出现明显缓解,缓解率为77.94%(53/68),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出现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对于急性白血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临床上可根据其水平完善相关检查,及早诊断、及早采取行针对性的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对抗抑郁药物疗效的预测作用

    作者:庄二阳;耿德勤;赵后锋;周勤;胡维;朱冬冬;李浩

    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对抗抑郁药物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120例抑郁症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伴有躯体症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另取60名健康人士作为正常组.对照组给以舍曲林治疗,观察组给以度洛西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基线hs-CRP水平及抑郁严重程度.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5.68±3.36)和观察组(5.71±3.41)的血清基线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9,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基线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仍高于健康组hs-CRP水平(2.04±1.35),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6,P<0.05);治疗前,对照组(32.17±3.22)分和观察组(31.93±3.45)分的HAMD-2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9,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24评分(15.13±3.3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19.59±4.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36,P<0.05).结论 通过施药物治疗,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的hs-CRP水平、HAMD-24评分,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且度洛西汀治疗效果优于舍曲林.

  • 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王蕾

    目的 本文主要就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展开分析讨论.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相关科室所收治的37例冠心病患者,35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两组对象的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可知,冠心病组37例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比35例健康者高,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所以,需在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工作中多加注意.

  •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素梅;王建伟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将收治的1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各45例,对上述患者进行hs-CRP水平的检测.比较不同病情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水平情况.结果 重度脑梗死患者在入院时、治疗7天后、治疗14天后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水平显著高于中度、轻度急性脑梗死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情越重,hs-CRP水平也越高(P<0.05).结论 hs-CRP水平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评估、临床预后较为有效的敏感性指标,值得临床选择.

  • 超敏C反应蛋白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

    作者:边双双

    目的 探讨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对心力衰竭的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方法 测定心力衰竭组(295例)和对照组(94例)患者血清hsCRP水平,并对不同心功能组因心力衰竭30天内再次住院率及心脏性死亡进行对比,结合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血浆B型尿钠肽(BNP)的水平,评价其对心力衰竭的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的意义.结果 心力衰竭组血清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随心功能的下降而升高(P<0.05),其水平与原发病无关(P>0.05).随着hsCRP水平的升高,因心力衰竭30天内再次住院率及心脏性死亡增加(P<0.05),hsCRP水平较高者LVEF低、BNP水平高,与CK-MB水平无关.结论 血清hsCRP有助于心力衰竭的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

  • 不同程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晓东;秦海东;沈华;鲍磊;肖峰;张宏亮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将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不同程度分为为A、B、C组,健康组另选同期健康者41例,检测四组患者血清Lp‐PLA2、hs‐CRP。结果:健康组血清Lp‐PLA2,hs‐CRP水平分别为131.43北53.34ng/ml ,2.35北1.30mg/L ;A、B、C三组的血清Lp‐PLA2、hs‐CRP水平分别为297.45北120.45ng/ml ,11.39北3.74mg/L ;A、B、C三组患者血清Lp‐PLA2水平、hs‐CRP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A、B、C三组患者血清 Lp‐PLA2水平分别为228.43北51.23ng/ml ,239.45北71.57ng/ml ,356.56北99.13ng/ml;A、B组患者血清Lp‐PLA2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C组患者血清Lp‐PLA2水平高于A、B两组患者(P<0.05);A、B、C三组患者hs‐CRP水平分别为5.46北1.50mg/L ,6.76北2.53mg/L ,13.56北3.21mg/L ;A、B组患者hs‐CRP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 C组患者hs‐CRP水平高于A、B两组(P<0.05);患者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与血清Lp‐PLA2、hs‐CRP水平呈正相关,患者病情越严重,血清Lp‐PLA2、hs‐CRP水平越高,三组患者 r分别为0.73,0.63,0.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Lp‐PLA2、hs‐CRP水平的相关测试,可以评判、分析患者病情,有利于临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关系分析

    作者:高博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关系.方法 从我院接收的经由冠脉造影诊断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14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为低水平组(<1.43mg/L)43例、中水平组(1.43 ~4.90mg/L) 45例和高水平组(≥4.90mg/L) 49例,判断其与冠心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同时随访中发现69例患者出现不良心血管时间,观察对比其与未发生不良心血管时间患者之间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结果 高水平组患者狭窄评分高于低水平组和中水平组,且相较于低水平组,中水平、高水平组患者LVEF较大,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相比,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狭窄评分较高,LVEF较低,P<0.05.结论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是影响冠心病程度的主要因素,且在预测冠心病患者不良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冠心病临床诊治的关键依据.

  • 急性白血病患者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作者:吕松林

    目的:探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急性白血病中具有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实验组,另外选取45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定量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对两组患者的hs-CRP以及实验组在治疗前、后的hs-CRP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实验组患者发生hs-CRP升高的比例为93.3%,对照组未有hs-CRP升高对象,两组的血清hs-CRP水平及阳性率差距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32例病情得到完全缓解,未出现hs-CRP升高现象,与治疗前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白血病的诊治过程中,hs-CRP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