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细胞DNA倍体图像分析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邵少慰;罗巧明

    目的 利用显微图像分析技术对宫颈脱落细胞做DNA倍体检测、分析,以探讨该技术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19例宫颈脱落细胞样本分别采用常规细胞学镜检和细胞DNA倍体分析法作检测,其中阳性样本患者行组织活检,并将3种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19例样本,常规细胞学镜检共检出ASC-US 42例、ASC-H 6例、LSIL 29例、HSILI8例;采用细胞倍体分析法检出DI≥2.5时,可见DNA倍体异常细胞(1~2个)的样本102例、DNA倍体异常细胞(≥3个)的样本41例、DNA倍体异常细胞(≥25个)的样本14例;48例组织活检样本检出炎症7例、CIN I 20例,CINⅡ13例、CINⅢ2例、IC 6例.CINⅡ~Ⅲ对应TBS系统中的HSIL计算灵敏度为81.0%;对应SIL和对应ASC+SIL的灵敏度分别为85.7%和100%.HSIL与CINⅡ~Ⅲ比较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CINⅡ~Ⅲ对应DNA倍体异常细胞(≥25个)计算灵敏度为66.7%;对应可见DNA倍体异常细胞(≥3个)的灵敏度为100% DNA倍体异常细胞(≥25个)与CINⅡ~Ⅲ比较也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细胞DNA倍体图像分析法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有较高的灵敏度,若联合常规宫颈细胞学检查,可明显提高宫颈癌筛查的质量控制水平.

  • 乳腺癌转移癌基因 C-erbB2蛋白表达及DNA图像分析对照观察

    作者:王明耀

    目的探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指标.方法对56例乳腺癌术后原位石蜡包埋切片,应用计算机癌细胞DNA图像分析系统,进行DNA定量分析及癌基因C-erbB2蛋白表达对照观察.结果在56例乳腺癌中术后病理诊断,前哨淋巴结(腋下淋巴结及内上象限淋巴结)转移的为39例,较非淋巴结转移的17例C-erbB2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有淋巴结转移的原位肿瘤C-erbB2阳性表达率为84.6%(33/39);而17例乳腺癌非淋巴结转移原位肿瘤C-erbB2阳性表达率仅23.5%(4/17).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DNA图像定量分析,DNA质量随淋巴结转移数的增多而升高;DI指数在1.32~1.43之间,癌细胞周期中S期为61%~64.42%,G2/M期1%~4.8%,DNA图像直方图倍体为异倍体(或多倍体5C~7C),表明预后差.结论侵袭性乳腺癌有淋巴结转移C-erbB2阳性过度表达具有重要意义,癌细胞DNA图像分析G2/M期细胞增高,可能是更有价值的预后指标.

  • DNA图象分析技术在肿瘤临床中应用

    作者:张勇;刘秀云;吴凯;王春海;李冠军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DNA图象分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DNA的原位定量是目前细胞化学定量研究多的一个方面.对肿瘤DNA直接定量不仅可以了解肿瘤DNA的改变,而且可用DNA直方图来显示肿瘤细胞群DNA的分布状况,并对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DNA倍体图像分析用于评价宫颈非典型不成熟化生

    作者:武杰;孙秀彬;孙育红;杨雷英;刘文君;王妍;衣向玮;秦晓敏;张娟;杨敏;张廷国

    目的:探讨DNA图像分析技术在评价宫颈非典型不成熟化生(AIM)生物学性质中的作用.方法: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宫颈非典型不成熟化生30例的DNA质量、非整倍体(AN)含量、DNA指数(DI),以40例良、恶性宫颈病变为对照,其中正常上皮组10例,CIN Ⅰ组10例,CIN Ⅲ组10例,宫颈鳞癌组10例.结果:DNA质量、非整倍体含量、DNA指数随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三者联合分析有助于评价病例的生物学性质,从30例宫颈非典型不成熟化生病例中筛选出2例,其DNA质量、非整倍体含量、DNA指数均达到CINⅢ组的均值水平,认为是高恶性潜能病例.结论:计算机分析技术方便客观,通过综合分析DNA质量、非整倍体含量和DNA指数有助于提示宫颈非典型不成熟化生病例的生物学性质,对高恶性潜能病例具有筛查作用.

  • 互补序贯初筛方案对提高大肠癌筛检率的价值

    作者:孟卫;李世荣;栗莉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无症状人群普查中大肠癌的检出率,降低普查费用.方法:在既往序贯粪隐血筛检方案(S方案)、粪隐血与微量白蛋白互补方案(SA方案)的基础上,探索了互补序贯筛检方案,即粪隐血与微量白蛋白互补→肠道脱落细胞序贯方案(SAD方案).结果:经392例已知患者验证,SAD方案大肠癌检出敏感性显著高于S方案(P<0.01),与SA方案无显著差异(P>0.01),特异性显著高于SA方案(P<0.01),在各方案中每检出1例大肠癌患者所用经费低(323.7元/例).结论:SAD方案筛检大肠肿瘤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效/价比优.

  •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DNA图像定量分析特征

    作者:王占祥;章翔;费舟;张志文;张剑宁;宋少军;张传山;晏培松

    目的研究DNA图像定量分析对中枢神经系统良恶性肿瘤的辅助判定和应用价值.方法组织细胞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测定肿瘤细胞DNA含量及DNA倍体细胞分布状况.结果①8组7种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细胞DNA相对含量和DNA指数分别为:良性肿瘤:脑膜瘤(3.30±1.17),(1.36±0.32);垂体腺瘤(3.52±1.14),(1.46±0.39);听神经瘤(3.18±0.94),(1.35±0.27);颅咽管瘤(3.44±1.04),(1.32±0.23);低度恶性肿瘤:室管膜瘤(4.40±1.43),(1.58±0.28);星形细胞瘤Ⅰ~Ⅱ级(4.41±1.10),(1.60±0.25);高度恶性肿瘤:髓母细胞瘤(5.62±2.11),(2.34±0.83);星形细胞瘤Ⅲ~Ⅳ级(6.62±1.42),(2.82±0.48).Q值法各组间两两比较显示:低度和高度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间存在显著的组别差异(P<0.01);低度恶性肿瘤与高度恶性肿瘤间存在显著的组别差异(P<0.05).②DNA倍体细胞分布百分率: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间,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肿瘤间存在显著的组别差异(P<0.01).结论由高分化肿瘤至低分化肿瘤DNA含量呈递增表现,肿瘤恶性程度与五倍体和超五倍体细胞百分率呈正相关.DNA图像定量分析技术是辅助判定中枢神经系统良恶性肿瘤的一种准确、简便,易于推广应用的方法.

  • 胃癌DNA含量和P53表达的意义

    作者:沙陨石;殷梅英;童淑兰;黄熙源;孙宏夫

    目的探讨胃癌DNA含量变化与P53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及预后关系.方法应用病理图像分析仪和即用型微波加热免疫组化法,对52例胃癌癌灶及癌旁组织进行细胞DNA含量和P53检测分析,并对49例进行随访.结果癌灶处异倍体细胞为96.15%,U值平均1.614,其中高二倍体癌细胞25%,U值平均1.336.癌旁2cm处,异倍体细胞25%,其中高二倍体92.31%,U值平均1.207;癌旁5cm处异倍体细胞3.85%.癌灶、癌旁2cm、5cm处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77%、9.62%和3.85%.癌细胞分化越差,细胞DNA倍体值和P53阳性表达越高,存活期越短.离癌灶越远,异倍体细胞越少,P53阳性表达率越低.结论细胞DNA含量和P53检测,可作为胃癌筛选,癌前病变、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有用指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