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硬化性血管瘤CT误诊6例分析

    作者:陶学伟;吴艳红;冯二英

    对我院肺硬化性血管瘤(sclerosing hemangioma of the lung, SHL)CT误诊6例分析如下.

  • 周围型肺癌1例X线追踪分析

    作者:陆瑾;费美娟

    对周围型肺癌1例X线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84岁.2003年体检透视发现右上肺前1、2肋间小片絮状阴影,X线平片可见1.5 cm×2.0 cm大小圆片状影密度不均浅淡.患者咳嗽略有咳痰.

  • 肌无力4年PET-CT查出肺癌1例分析

    作者:范维玲;史洪润;窦伟

    对肌无力4 a PET-CT查出肺癌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 男,68岁.双上肢上抬不能4 a,双下肢行走困难1 a,加重0.5 a入院.初为双上肢上抬无力,渐不能上举,行走困难;其后站立或行走不能抬头,腰部不能伸直,卧位不能起立.无肢痛、麻木、二便障碍.有高血压病史8 a.查体:BP 140/100 mm Hg,皮肤无异常,表浅淋巴结不大.心肺腹均无异常.神经系统检查:颅神经正常.双手鱼际肌、双侧肩部肢带肌萎缩,无肌肉压痛及肥大.四肢肌张力正常,近端肌力Ⅳ-级,远端Ⅴ-级,无肌束震颤,共济运动检查完成困难.感觉无障碍.腱反射(+),病理征阴性.

  •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范风云;张丙芳;彭勇;陈名声;惠延平;黄颖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在CT定位下,采用弹簧芯状活检针对335例肺部肿块穿刺活检和病理分析,并检测部分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结果:335例肺穿刺取材的成功率为100%.检出恶性肿瘤283例(诊断率84.5%),其中肺腺癌135例,鳞癌71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8例,肺泡癌19例,胸膜间皮瘤5例,肺转移癌25例.良性病变49例,其中肺结核39例,肉芽肿样炎症和其他10例;未定论3例.活检后并发轻度咯血27例(8.1%),气胸22例(6.6%).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质蛋白19片断(CYFRA21-1)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51.9%、45.8%和62.8%.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肺癌,特别是对周围性肺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血清CEA、NSE和CYFRA21-1对肺癌也有辅助诊断价值.

  • 周围型肺癌的螺旋CT征象及病理特征与MMP-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志刚;高剑波;牛松涛

    目的:研究MMP-2(基质蛋白酶-2)在肿瘤浸润和转移过程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周围型肺癌螺旋CT征象及病理学的关系.方法: 收集周围型肺癌57例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及病理、MMP-2免疫组织化学资料.结果:57例周围型肺癌中,MMP-2阳性表达35例,阳性率为61.40%,MMP-2的表达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MMP-2在肿瘤直径>3 cm的表达强度高于肿瘤直径≤3 cm者.与肺癌CT征象中深分叶征、棘突征、纵隔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没有相关性(P>0.05).周围型肺癌的强化程度与MMP-2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 .结论: MMP-2的异常表达与周围型肺癌的病理分级相关,提示MMP-2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促进作用;MMP-2异常表达与螺旋CT 征象中肿瘤直径的大小、深分叶征 、棘突征、纵隔淋巴结转移相关,是其形成的分子生物学基础.MMP-2的表达与螺旋CT征象相关,可以在蛋白表达上判断周围型肺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

  • 肺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闫玉山;孙彦水

    肺原发性淋巴瘤,发病率低,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有一定的特征,现将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综述如下.

  • 肺癌影像诊断与细胞分子生物学因素

    作者:孟女;张铎;杨海山

    影像学表现的基础是肺癌的大体和组织病理, 而细胞分子生物学因素控制着肺癌的生物学行为, 决定了其大小形态、生长方式、浸润转移和预后等重要信息.因此研究肺癌影像学表现与其细胞分子生物学因素的关系,有利于通过无创性手段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有助于解释肿瘤影像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综述如下.

  • 肺内结核球病灶CT误诊肺癌18例分析

    作者:郭俊;王家林

    目的 分析肺内结核球病灶CT误诊原因并吸取经验教训.方法 对安顺市西秀区人民医院肺内结核球CT误诊为肺癌,后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并进行诊断性抗痨治疗的18例患者CT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结果 18例患者中CT表现有分叶征者11例,有毛刺征者7例,且有4例伴分叶,3例伴胸膜凹陷征.4例患者可见不规则厚壁空洞,4例30~42 Hu CT增强扫描后表现为不均匀强化,无包膜样强化.结论 分叶征、毛刺征为肺结核球不典型CT征象,医师认识不足而易被误诊为肺癌.对肺内肺块的CT诊断要纵观全局,注重与患者病情病史的结合方可减少误诊.

  • FDG PET显像结合增强CT扫描在肺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

    作者:马海涛;吴翼伟;秦涌;何靖康;李忠诚

    目的:研究18 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结合胸部CT在原发性肺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对术前CT分期、FDG PET结合CT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4例全身PET显像发现远处有18 F-FDG摄取增高者放弃手术,28例开胸手术中,FDG PET诊断肺门、纵隔恶性淋巴结的灵敏度与准确度显著优于CT检查,P<0.05;FDG PET结合CT检查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92.9%)较CT检查有显著意义的提高,P<0.05.结论:FDG PET结合CT检查能提高术前肺癌分期的准确率,有助于改进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并指导手术操作的进行.

  • PET/CT对NSCLC前哨淋巴结转移预测价值的分析

    作者:郝少雨;张百江;张为迪;宋平平;张曙光;付政;刘希斌;王国范

    目的:分析18F-PET/CT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前哨淋巴结(SLN)和非前哨淋巴结(Non-SLN)转移情况的应用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随机选择可手术切除的周围性NSCLC患者60例,患者手术前全部行18F-PET/CT检查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18F-PET/CT判断淋巴结转移标准为SUV≥2.5,术中肺癌SLN应用亲脂的异舒泛蓝染料法进行识别,将所探测的淋巴结分别切除后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PET/CT和SLN终以病理诊断为标准.结果:60例NSCLC患者中有37例成功识别出蓝染SLN,SLN检出率61.7%(37/60).成功识别SLN的37例患者中,术前经18F-PET/CT诊断为N0患者共18例,清除SLN 31枚,转移8枚;清除Non-SLN 195枚,转移17枚,SLN的转移度明显高于Non-SLN(20.5% vs8.0%,P<0.05),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7% vs 7.2%,P>0.05).结论:18F-PET/CT能较准确的诊断SLN转移,但存在一定的漏诊率,将PET/CT和肺癌前哨淋巴结结合,有助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诊断.

  • FDG-PET及PET-CT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宋平平;贾慧;张百江

    综述了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FDG-PET)及多功能分子成像系统(PET-CT)显像在肺癌的诊断、临床分期、疗效评估方面的应用,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CT)等相比有明显的优势.

  • 高分辨CT在肺弥漫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夏丽天;李而周;龚静山;杨东;孙黎民;徐坚民

    目的探讨高分辨CT(HRCT)对肺弥漫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50张正常胸片、常规CT以及HRCT对肺小叶的显示,对38例肺弥漫性结节的结节形态、分布以及内部结构的HRCT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胸片未能显示正常肺小叶结构,常规CT显示20%,HRCT显示50%,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38例肺弥漫性结节中,间质结节19例,位于肺间质内、小叶间隔和胸膜下,HRCT显示其沿支气管分布,结节边缘清楚;气腔结节4例,病灶以气腔实变为主,胸膜下及小叶间隔无结节.HRCT显示其质地均匀,边缘模糊;随机分布结节15例,结节呈随机分布,HRCT显示其一般密度较高,大小不一,边缘清楚. 结论 HRCT能显示肺弥漫性结节的分布特点、结节内结构及背景,有助于肺弥漫性结节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在中央型肺癌分期中的应用

    作者:王建卫;吴宁;朱强;黄遥

    目的利用螺旋CT及MPR、VRT、SCTA对中央型肺癌(CLC)行术前分期并与横断面图像对比,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6例CLC行前瞻性的CT检查,取得气管支气管树及纵隔、肺门大血管MPR和VRT图像.盲法阅片,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横断面图像和后处理图像对于T分类的准确性分别为82.6%(38/46)和95.7%(44/46),χ2=4.039,P= 0.044,差异有显著性.N分类中,除4例N3未证实外,其余42例的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 26.9%,准确性为45.2%.横断面分期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为58.7%(27/46),后处理图像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为67.4%(31/46),χ2=0.746,P=0.338,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图像后处理技术在中心型肺癌 T分类中与病理的符合率显著高于横断面,对淋巴结的定位也有一定意义.

  • 肺癌薄层CT增强扫描与病理对照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振峰;张承惠;吴沛宏;阮超美;郑列;张伟章;李家尧;伍尧泮;蔡培强

    目的定量对比分析周围型肺癌和肺炎性假瘤、肺结核球的CT强化程度和病灶内血管的关系,探讨肺癌病灶内血管结构对其CT强化水平的影响.方法以薄层CT扫描研究肺癌、肺炎性假瘤和肺结核球强化后的平均CT增值;用电脑图像分析仪计量病灶内小血管数(内径0.02~0.1 mm)、较大血管数(内径>0.1 mm)及其血管床总面积,以统计学处理其CT增值与血管计数、血管床面积的相关性.结果 (1)增强扫描后,病灶的平均CT增值在肺癌、肺炎性假瘤和肺结核球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小血管数、较大血管数及血管床面积在三种病变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5);(3)肺癌CT增值与小血管数和较大血管数具有相关性,且与小血管数相关性较大;(4)三种病变CT增值与较大血管数、血管总数及血管床面积具有相关性.结论 (1)CT强化程度的分组,对肺癌与肺炎性假瘤、肺结核球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2)肺癌与肺炎性假瘤、肺结核球的平均CT增值与病灶内的血管数和血管床面积呈正相关;(3)肺癌病灶CT增值可反映癌灶内血管性状及其血供情况.

  • 多排螺旋CT显示支气管与外周肺癌关系的价值

    作者:强金伟;周康荣;蒋亚平;叶宣光;王群;徐松涛;谭黎杰

    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MSCT)显示支气管与外周肺癌关系中的价值.方法采用MSCT对53例外周肺癌行层厚为0.5 mm 的容积靶扫描,通过多层面或曲面重建(MPR or CMPR)以及表面遮盖显示(SSD)的方法,显示支气管与外周肺癌的关系.将结果与手术标本、病理切片对照.结果(1)全部第3~7级支气管均全程清晰、完整的显示,肿瘤与支气管有关系者:30例腺癌中29例(96.7%),17例鳞癌中13例(76.5%).(2)肿瘤-支气管关系分为4型:Ⅰ型:支气管被肿瘤截断;Ⅱ型:支气管进入肿瘤锥状中断;Ⅲ型:支气管在肿瘤内保持通畅;VI型:支气管紧贴肿瘤边缘走行,形态正常或受压移位.(3)Ⅰ型发生率为58.5%(31/53),其中鳞癌略多于腺癌;Ⅱ型和Ⅲ型均为15.1%(8/53),仅见于腺癌;Ⅳ型为28.3%(15/53),腺癌略多于鳞癌.(4)与第4级支气管相关的肿瘤,鳞癌多于腺癌;与第6级支气管相关的肿瘤,腺癌多于鳞癌.结论采用MSCT,超薄层靶扫描后行MPR、CMPR和SSD重建能准确地显示肿瘤-支气管关系,反映一定的病理改变.

  • 螺旋CT肺三期扫描对直径≤3 cm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谭理连;李扬彬;李树欣;江金带;李志铭;黄世章;彭品贤

    目的探讨螺旋CT肺三期扫描对直径≤3 cm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60例患者的孤立性肺结节(SPNs,直径均≤3 cm)病灶行螺旋CT动态强化扫描,根据主动脉、肺动脉强化CT值的特点,建立螺旋CT肺三期扫描时相,分析60例SPNs肺三期扫描强化形态与程度.结果螺旋CT肺三期扫描延迟时间:肺动脉期15 s,支气管动脉期36 s,平衡期90 s.肺癌螺旋CT肺三期扫描病灶强化变化的主要形式为无明显强化、显著强化和中等强化,肺炎性结节肺三期扫描病灶强化变化的主要形式为轻度或中等强化、显著强化和显著强化.肺结核球及转移瘤肺三期扫描密度变化较小.本组82.9%的肺癌支气管动脉期可见不规则条状及斑点状强化血管影.结论螺旋CT肺三期扫描能反映直径≤3 cm周围型肺癌支气管动脉供血及其强化的变化状况,有助于病变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

  • 非小细胞肺癌影像学与病理学靶区关系的研究

    作者:李万龙;于金明;刘国华;仲伟霞;李文武;张百江

    目的通过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影像学肉眼肿瘤区(gross tumor volume,GTV)与病理学GTV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明确NSCLC患者影像学GTV与病理学GTV之间的关系,明确NSCLC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电镜下侵袭关系,以精确确定CTV边缘.方法 2001年2月~2002年2月间4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术前行CT检查,确定肿瘤在冠状轴(X轴)、矢状轴(Y轴)、人体长轴(Z轴)三维径线上的大小;术后病理检查,确定肿瘤在X、Y、Z轴径线上的大小及各径线上的侵袭距离.结果在不考虑电镜下侵袭的情况下,影像学的GTV与病理学的GTV在三维方向上是基本吻合的;腺癌平均侵袭范围为2.18 mm,鳞癌为1.33 mm(P=0.001).腺癌的侵袭范围95%在7 mm之内,鳞癌为5 mm.结论影像学的GTV与病理学的GTV是基本吻合的,在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靶区定位时,可以用影像学的GTV代替病理学的GTV.从GTV到临床靶区的扩充区,腺癌需要7 mm包括95%的侵袭范围,而鳞癌仅需5 mm.

  • 15?mm以下周围型小肺癌的影像学检出和诊断

    作者:韩玉成;袁越;初建国;大松广伸;永井完治;西脶裕

    目的评价胸部平片、常规CT(CCT)、螺旋CT(SCT)和高分辨率CT(HRCT)等各种影像学手段对15?mm以下周围型小肺癌的检出和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mm以下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表现及胸部平片、CCT、SCT和HRCT等的检查结果。因咳嗽、咯血等症状就医发现5例,由健康体检发现37例,因其他疾病检查发现17例。病理Ⅰ期53例,Ⅱ期以上6例。结果胸部平片的假阴性诊断率为47.5%,CCT的假阴性诊断率为17.6%,只有SCT可以检出全部病例而未发生漏诊。HRCT在显示肿瘤密度和各种征象细节的能力和准确性方面均优于胸部平片和CCT。15?mm以下周围型小肺癌在HRCT征象方面与较大肺癌比较有明显差别。结论 SCT、HRCT是检出和诊断15?mm以下周围型小肺癌的佳影像学手段。应当提倡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

  • 螺旋CT气管重建技术评价肺癌与气管支气管的关系

    作者:李相生;张挽时;宋云龙;熊明辉;时惠平;王东

    目的 探讨螺旋CT气管重建技术在评价肺癌与气管支气管的关系中的价值. 方法 对34例拟手术的病例和5例已手术的病例进行CT扫描,在工作站上进行重建处理,重建方法 包括MPR,SSD及VR,分别分析轴位图像和重建图像并进行对比. 结果 在显示狭窄部位方面,重建图像优于轴位图像,可纠正轴位图像错误3例.在显示肿瘤与支气管的空间关系方面,重建图像可以非常清楚显示,而轴位图像没有一例可以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在显示狭窄程度方面,轴位图像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7.4%, 75.3%; 重建图像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6.2%, 83.2%.在显示支气管侵犯范围方面,轴位图像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2.4%,66.5%;重建图像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为89.3%, 90.4%. 结论 螺旋CT气管重建技术对判断肺癌与气管支气管的关系很有帮助.

  • 肺部粟粒状阴影23例误诊为粟粒型肺结核临床分析

    作者:李赛春;皮银珍

    X线表现为粟粒状阴影的肺部疾患有80余种,临床较常见者为粟粒性肺结核,诊断比较容易,而其他具有肺粟粒状阴影的疾病容易误诊为粟粒性肺结核.我院1989年1月~1996年12月收治的肺部粟粒状阴影误诊为粟粒型肺结核23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70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