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进护士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应付方式关系及其意义

    作者:刘莉;黄伦芳

    [目的]探讨新进护士所处自我同一性状态、应付方式特点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基本人口学问卷、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对湖南某三所三级甲等医院新进317名护士进行测试.[结果]①新进护士自我同一性处于延缓状态、获得状态、扩散状态和早闭状态的比例分别为:35.9%、12.2%、34.0%和17.9%.②新进护士使用成熟应付方式的频率较高,使用非成熟应付方式的频率相对较低.③同一性扩散和早闭的新进护士更多地使用自责、幻想和退避的应付方式;同一性延缓和获得的新进护士则倾向于使用问题解决和求助的应付方式.[结论]新进护士自我同一性状态能够部分预测其应付方式,自我同一性发展越完善的个体越能更多的使用成熟的应付方式.

  • 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作者:李红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我市3家综合医院院急诊科86名护士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所测总均分及阳性项目数与常模相比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得分上,急诊科护士明显高于常模,其他因子无明显差异.[结论]急诊科护士与常模相比,在SCL-90症状量表上总均分及阳性项目数均高,导致其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管理者应重视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

  • 急诊科护士情绪状况和工作压力的调查研究

    作者:胡忠满

    急诊科是紧急救治危重病人的主要工作场所.急诊科护士与普通病房的护士相比,其工作环境更加特殊,工作节奏更快,工作风险更高,因而承受了更大的身心和工作压力.

  • 门诊护理工作人员心理状态及满意度调查分析

    作者:黄嘉;郑祖英;黎蓉;李泽贵

    目的 观察门诊护理工作人员心理状态及工作满意度.方法 2015年9~12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Stamps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心理压力源调查表对该院门诊部33名护理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33名护理工作人员满意度评分为(145.19±29.35)分.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门诊部门、工作性质、月收入等因素均可影响护理工作人员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婚姻状况对满意度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护理工作人员SCL-90总分和9个纬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门诊护理工作人员心理状况的心理压力源从高至低分别为职业前景差、工作量超负荷、工作模式单一、社会支持不足、人际关系复杂、个人经济压力、医院体系压力.结论 门诊护理工作人员存在工作满意度低、心理健康水平差等问题,应给予充分重视,建立健全干预措施可增加护理工作人员满意度和归属感,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 人性化管理提高护士心理健康的应用

    作者:王建华

    通过调查该院护士心理健康现状发现,护士心理健康程度和生活质量均低于国内常模;影响护士心理健康因素包括特殊工作环境与服务对象、轮流工作制、客观社会形势等;提出相关预防措施包括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影响下属行为、适当的心理疏导、加强社会支持、正确引导护士应对压力源等.

  • 急诊室护士在小儿静脉滴注中的压力分析及应对方式

    作者:薛亚云;肖燕;丁永和

    目的 探讨急诊室护士在小儿静脉滴注中的压力及应对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000例小儿静脉滴注患儿对28名急诊室护士的压力影响.结果 急诊室护士在小儿静脉滴注中的压力分别表现在穿刺失败,工作量过大,连续工作时间过长,工作环境不良,工作家庭冲突,工资及其福利待遇低等,针对这些压力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结论 呼吁社会重视护士,切实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注重护士实际困难,使护士在身心健康的环境下工作、学习和生活.

  • 急诊科护士压力源与对策

    作者:陈小露

    对急诊科护士所面临的各种职业压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方法 ,使急诊科护士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采用各种方式减轻压力,不仅有利于护士自身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充分提高工作效率.

  • 临终护理中护士的心态调查

    作者:刘晓琴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临终患者日益增多,临终患者也逐渐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临终护理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希望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身心照顾与支持,以满足晚期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要求.临终护理作为现代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新的医学模式[1-2].为了加强对临终患者的护理,现对3所二甲医院及4所社区养老院的护理工作人员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 老年科护士元担忧与情感平衡的关系研究

    作者:何莉

    目的 探讨老年科护士元担忧与情感平衡的关系,为护理管理者保持老年科护士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对109名老年科护士运用《元担忧量表》和《情感平衡量表》进行测试.结果 元担忧分数为(131.53±10.62)分,情感平衡分数为(6.13±1.19)分,元担忧与情感平衡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科护士元担忧处于较高水平,情感平衡低于一般水平;元担忧与情感平衡显著相关.护理管理者应采取应对方法保持老年科护士的身心健康.

  • 遵义市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特点研究

    作者:谢琴红;豆金兰;何静

    目的 通过对遵义市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遵义市护士职业倦怠的特点和原因,为医院管理者从实际情况出发改变经营策略和组织管理方法,提高医疗品质,促进医院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马斯勒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SS)问卷对遵义市随机抽取的250名护士进行调查,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13份.结果 有73.2%的护士表现出情绪衰竭(EE),44.6%的护士表现出去人情味(DP),97.2%的护士表现出低成就感(PA);二级医院护士在EE、DP维度上得分均高于三级医院,已婚护士在EE、DP维度上得分均显著高于未婚护士,而工龄对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无显著影响.结论 遵义市护士职业倦怠状况不容乐观,医院级别、婚姻状况对护士的倦怠状况有影响,医院及相关部门应根据其倦怠特点制定相关措施以改善护士的倦怠状况,提高护士的身心素质及医疗效率.

  • 某市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霞;陶新陆

    目的 了解某市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探讨引起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马氏人际工作者倦怠量表、一般资料问卷对某市4所综合医院的53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职业倦怠程度呈中等水平,其中情感耗竭处于中等水平,去人格化处于低度水平,个人无效感处于高度水平.工作满意度、医院等级和科室是影响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重视长沙市护士群体职业倦怠状况,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职业倦怠.

  • 护士长管理对护士心理压力水平及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作者:白超群

    目的 探讨护士长管理对护士心理压力水平及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外一科3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并于2016年1~6月加强护士长管理,主要措施有分层次培训、加强对护士的自我管理、组织集体活动等.对比分析管理前后护士心理压力水平、工作积极性及离职意愿的变化.结果 实施护士长管理后护士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管理前,而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他评和自评)高于管理前,离职意愿低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长管理能够降低护士工作中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减轻其离职意愿.

  • 韶关市180名精神专科护士睡眠质量和情绪控制情况调查研究

    作者:曹志良;张程赪

    目的 调查精神专科护士的睡眠质量及情绪控制情况.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简式简明心境问卷(POMS-SF)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应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韶关市6所医院180名受教育程度中专以上精神专科护士的睡眠质量与情绪控制策略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专科护士平均PSQI为(5.4±2.7)分,其中115名(63.9%)护士睡眠质量良好,65名(36.1%)睡眠质量有问题.遇到负性生活事件后,受访者CERQ因子得分从高至低依次为积极重新评价[(65.6±16.5)分]、重新关注计划[(63.8±13.6)分]、积极重新关注[(55.7±16.2)分]、换角度思考[(52.3±15.5)分]、接受[(50.2±15.3)分]、沉浸[(46.1±14.1)分]、自我责难[(46.8±13.3)分]、责难他人[(42.6±14.8)分]、灾难化[(40.6±14.5)分].结论 受访精神专科护士睡眠质量问题及主观失眠现象较多见,多能积极调节情绪;主观失眠者有更多灾难化、沉浸的消极运用.

  • 护士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

    作者:汤华军;程艳;范光碧;郑宇杰;周正丽

    目的 了解护士社会支持的现状和特点.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两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60名护士社会支持的相关情况.结果 不同工作年限、婚姻状况、科室和技术职务的护士在社会支持的各个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工作5年以下护士的社会支持水平显著低于工作20年以上的护士(F=6.611,P=0.000);离异护士社会支持水平显著低于已婚护士(F=15.161,P=0.000);儿科护士社会支持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室护士(F=8.983,P=0.000);护士社会支持水平显著低于主管护师(F=11.408,P=0.000).结论 应当重视护士各种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有效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

  • 急诊护士的心理压力调查分析及对策

    作者:付维宏

    目的:了解急诊护士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以解除或缓解心理压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一所三甲级医院工作的50名急诊护士进行了调查。结果期精神高度紧张,担心潜在传染病,护理操作的风险是造成急诊护士出现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结论根据工作实践,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对策,达到缓解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目的。

135 条记录 7/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