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成人原发性盆腔腹膜后肿瘤18例分析

    作者:王义勇;渠时学;田庆忠

    目的:提高对成人原发性盆腔腹膜后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6~2006-06成人盆腔腹膜后肿瘤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经手术治疗.肿瘤全部切除16例,部分切除2例,联合脏器切除1例. 副损伤2例,大出血3例,复发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手术是盆腔腹膜后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应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路径,避免副损伤和大出血.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43例诊断和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胡明华;芮景;朱家胜;李仁志;王道明;许力;盛勇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首发症状及体征为腹痛、腹胀及腹部肿块.影像学检查对诊断和术前评估起重要作用.良性肿瘤16例,完整切除13例,复发再手术4例;恶性肿瘤27例,完整切除18例,复发再手术10例,合并脏器切除率高.结论:影像学检查对诊断和手术切除范围有重要意义.肿瘤完整切除是治疗的关键,对复发性腹膜后肿瘤应争取再次手术.

  • 巨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切除1例分析

    作者:纪沛君;陈丽

    对巨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切除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76岁.因发现右下腹包块1个月于2010-01-08入院,除饮食量较前减少外,患者无其他不适.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右下腹明显隆起,局部可扪及一10.0 cm×12.0 cm包块,质硬、边缘清楚、固定、无压痛.

  • 腹膜后化学感受器瘤切除术麻醉1例分析

    作者:刘宁;丁宝纯

    对腹膜后化学感受器瘤切除术麻醉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65岁,体重55 kg.因消瘦、乏力3个月入院.查体:T 36.4 ℃,P 117次/min,R 19次/min,BP 120/75 mm Hg到168/80 mm Hg(入院后1周内多次测量),心界正常,律齐,各瓣膜区无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CT:腹膜后平肾下极腹主动脉左侧肿瘤.

  • 腹膜后肿瘤的手术并发症及防治

    作者:孙孝国;田兴松;穆庆岭

    通过对15例腹膜后肿瘤的手术治疗,认为腹膜后肿瘤病程长、病情进度缓慢,与周围脏器易发生粘连及压迫,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中,操作轻柔、观察仔细、及时处理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 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14例

    作者:张智勇;卢绮萍;曹庭加

    回顾性分析14例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结果.结果示14例患者均以腹部包块就诊,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完整切除.病理诊断良性者为11例,恶性3例.随访12例0.4~10年,2例死亡.该病对化疗、放疗均不敏感,外科手术是惟一确切疗效的治疗方法.术前应肠道准备充分、备血,术中防止大出血、控制高血压,防止心跳骤停.

  • 腹膜后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一例

    作者:刘英;迟学成;赵炳林;高洪军

    1 病例报告患者男,63岁,因上腹部疼痛4 d于2002年11月13日入院.5年前曾患脑栓塞,当时血压290/160 mmHg(1 mmHg=133.322 Pa),口服硝苯定,血压控制在170/120~160/110 mmHg,1年前患“糖尿病”,口服美必达.入院查体(已停服药物3 d):血压230/160 mmHg,心率80次/min,血糖13 mmol/L,腹部CT中下腹部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前方,腹膜后可见5.0 cm×6.8 cm大小圆形高密度影像,边界清,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肿块血供丰富,呈向心性增强,密度不均,与双侧肾及肾上腺无关系,余未见异常.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76例报告)

    作者:白明东;彭淑牖;彭承宏;刘颖斌;柴福录;李文惠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6年来经手术治疗的7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8%可触及腹部(盆腔)包块,50.0%出现腹痛和腹部不适,平均病程8.2个月.B超和CT检查正确定位率分别为83.2%和89.8%.总切除率80.2%.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分别为12.1%和7.7%.恶性肿瘤切除率为69.5%,复发率40.0%.结论 B超检查和CT扫描对诊断有重要价值.术中活检应非常慎重和小心.首次手术完整切除对降低复发率十分重要.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61例临床分析)

    作者:叶长生;齐德林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术前采用影像学检查,经手术治疗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61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61例中良性37例,恶性24例.恶性肿瘤病程短仅3.4个月,瘤体较大达14 cm者,完整切除率仅45.8%,合并脏器切除率高达37.5%.良性肿瘤病程长达18.5个月,瘤体小至8cm者,完整切除率高达83.8%,合并脏器切除率较低,仅8.1%.结论 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SA)对术前评估有较大作用.手术完整切除是治疗的关键.

  • 腹膜后平滑肌瘤1例诊治分析

    作者:童晓雄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指发生在腹膜后间隙的肿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肿瘤.开始时多无明显症状,不少患者是因相邻脏器受压和刺激产生不适方才就诊.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发病率为0.3% ~3%,恶性肿瘤60% ~85%[1];良性肿瘤包括脂肪瘤、纤维瘤、神经节细胞瘤、囊性畸胎瘤以及化学感受器瘤[2].腹膜后平滑肌瘤极为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为子宫阔韧带平滑肌瘤、卵巢肿瘤、脂肪肉瘤、淋巴瘤、嗜铬细胞瘤、转移性肿瘤等[3].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对本科诊治的1例腹膜后平滑肌瘤,结合文献报道,分析如下.

  • 腹膜后肿瘤累及下腔静脉和髂静脉的外科处理(附12例报告)

    作者:郭学利;王子凡;时德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侵及下腔静脉或髂静脉时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1990~2001年12例累及下腔静脉或髂静脉的腹膜后肿瘤手术切除及血管重建方面的经验.结果对12例患者成功实施了腹膜后肿瘤(包括受累血管)完整切除和相应的重大血管重建,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侵及下腔静脉或髂静脉的腹膜后肿瘤应尽可能将肿瘤及受累血管完整切除,必要时行血管重建,可以减少术后局部复发及延长生存时间.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外科诊疗中的难点聚焦

    作者:童汉兴;邵叶波;张勇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PRPT)指来源于腹膜后潜在腔隙的肿瘤,包括血管、神经等来源肿瘤,但不包括腹膜后脏器来源的原发肿瘤.PRPT的发病率远远低于腹膜后脏器来源肿瘤,绝大多数为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并被公认为是唯一可能根治的手段[1-2],肿瘤能否完全切除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然而,由于临床症状隐匿,肿瘤确诊时体积往往巨大且与大血管关系密切,有时侵犯周围多个脏器[3],手术难度较高,对外科医生的能力和技术提出巨大挑战[4].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肖波;潘小季;易旭华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收治的48例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良性肿瘤25例,完整切除23例,大部分切除2例,其中联合脏器切除5例;恶性肿瘤23例,完整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16例,活检2例.随访时间0.5~7年,良性肿瘤除在术后1~4年死于并存病7例;恶性肿瘤患者死亡19例:1年内死亡4例,2年内死亡11例,3年内死亡3例,5年内死亡1例.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是保障手术顺利完成的前提,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及其受累器官和组织,可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对于术后复发的肿瘤也应积极手术,以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生命.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手术策略

    作者:何晓军;张辉;肖梅;张宏义;孔亚林;张洪义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外科手术的佳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09年5月经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78例临床资料.结果 恶性肿瘤38例,肿瘤大径3~25 cm,平均9.94 cm;良性肿瘤40例,肿瘤大径7~42 cm,平均18.36 cm.完整切除59例,姑息性切除15例,探查活检4例;完整切除组中联合脏器切除18例(30.51%),联合切除的器官依次为结肠、小肠、肾脏、胰腺和脾脏;血管重建3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恶性肿瘤完整切除者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8.04%,73.68%,42.10%,姑息性切除者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6.67%,33.3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术后复发再手术15例.结论 完备的术前准备、恰当的手术入路和受累器官的联合切除是手术治疗腹膜后肿瘤的关键,复发后积极再手术仍可提高生存率.

  • 累及重要血管的腹膜后肿瘤切除术

    作者:肖占祥;陈福真

    目的总结合并重要血管切除重建的腹膜后肿瘤切除经验.方法对16例累及重要血管的腹膜后肿瘤患者均采用合并重要血管切除重建的肿瘤切除术.血管重建方式:人工血管移植16例次,下腔静脉部分切除及修补3例次;其中动静脉联合重建6例次,合并其它脏器切除重建5例次.结果无手术死亡.随访14例,随访期3~71个月,平均30个月.随访期间死亡5例,其中12个月内死亡3例, 64个月内死亡1例,71个月死亡1例;随访期无血管阻塞.结论合并重要血管切除重建的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对累及重要血管的腹膜后肿瘤是安全有效的.

  • 原发性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93例分析

    作者:杜晓辉;李荣;宋少柏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原则,以提高手术切除率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年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神经源性肿瘤占同期腹膜后肿瘤的20.6%(93/452),其中神经鞘瘤24例(25.8%)、恶性神经鞘瘤19例(20.4%)、副节瘤14例(15.1%)、神经纤维瘤16例(17.2%)、其他少见肿瘤20例(21.5%).术前CT和MRI检查的诊断率分别为65.6%和73.9%.手术切除率为97.9%(91/93),2例行探查活检.良、恶性肿瘤术后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9%,80.1%和42.4%,10.5%.良性肿瘤术后复发8例,复发率为13.1%;恶性肿瘤复发14例,复发率为43.8%.结论CT和MRI对本病诊断有辅助意义;治疗首选手术切除.良性肿瘤预后良好,恶性肿瘤术后易复发.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

    作者:陈德;蒋小峰;李悦;焦兴元;胡以则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对59例经手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59例,恶性肿瘤为41例,完全切除15例(36.6%),大部切除8例(19.5%),手术探查活检18例(43.9%),完全切除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3.3%和26.7%,部分切除及探查活检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19.2%和7.7%; 良性肿瘤为18例, 完全切除14例(77.8%), 大部切除3例(16.7%),手术探查活检1例(5.6%),完全切除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2.9%和85.7%, 部分切除及探查活检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5.0%和50.0%.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主要措施,早期诊断和完全手术切除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 原发性腹膜后肉瘤的外科治疗

    作者:张云利;郭剑民;周立新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63例原发性腹膜后肉瘤(脂肪肉瘤和平滑肌肉瘤)的治疗效果、预后因素等临床资料. 结果肿瘤全切除率为88.2%,其中联合脏器切除为21.6%,无围手术期死亡.脂肪肉瘤的术后平均生存时间36.5个月,平滑肌肉瘤为27.6个月.高分化肿瘤术后平均生存时间37.4个月,中低分化肿瘤仅18.1个月(P<0.01).32例作再次手术,其中肿瘤完全切除率为62.5%(20/32),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19.8个月,其中28.1%术后病理类型发生变化. 结论手术切除整个肿瘤及侵及的周围脏器是治疗的佳手段,对局部复发的肿瘤争取再次手术,肿瘤的分化程度及能否完整切除肿瘤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75例诊疗分析

    作者:吴昌雄;王海东;周开伦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0年来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75例.结果术前确诊率为57.3%.B超及CT的诊断率分别为60.0%和84.0%.恶性肿瘤57例,占76.0%;良性肿瘤18例,占24.0%.肿瘤大小与良、恶性无关.肿瘤完整切除42例(56.0%).姑息性切除23例(30.7%),活检10例(13.3%).结论 B超、CT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术前准备后尽早手术,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有望获得长期生存.

  • 3次术后复发性腹膜后脂肪纤维肉瘤切除1例

    作者:陈星明;张继尧;暨登航

    患者女,43岁.因腹膜后脂肪纤维肉瘤第3次切除术后半年复发,于2001年11月28日入院.患者因右侧腹膜后巨大脂肪纤维肉瘤,于1999年12月10日在外院行腹膜后肿瘤连同右肾整块切除术,术后肿瘤反复复发,分别于2001年1月8日和2001年5月31日行第2,3次切除术.体查: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