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12例临床分析

    作者:常保国;苏云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的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日趋增高,并日益受到骨科医师的关注.其手术治疗已较普遍地开展,大多数疗效满意.但术后症状未缓解或复发而需再手术等情况时有发生,使部分患者对手术治疗产生误解,给临床工作带来不便.本文就资料完整可靠的12例再手术病例作一总结分析.

  • 显微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下纤维环缝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作者:牛玉珍;李功伟;杨吉风

    纤维环为结缔组织,血液循环差,因此损伤后愈合缓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愈合,根据以往显微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后纤维环未缝合3~6个月复发的病例再手术的情况来看仍有纤维环未愈合的或者愈合未牢固的,说明纤维环愈合缓慢是患者早、中期复发的原因之一。再者,术后纤维环不缝合,纤维环切口自然回缩,切口增宽,髓核腔暴露,髓核组织对神经根有刺激作用,导致自身免疫炎症反应,引起神经根的疼痛和水肿反应,增加术后用药,延缓患者的康复。另外纤维环自然愈合后将会形成一个较大的瘢痕以及易与神经根黏连,对疗效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总之,显微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后,纤维环不缝合会增加手术的复发率,术后的疼痛、酸困等反应,增加术后的用药。纤维环缝合器的出现,使纤维环得到缝合,使纤维环表面光滑,促进纤维环早期愈合,降低复发率,减轻术后疼痛反应,减少术后用药,使显微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技术更趋完善。

  • 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胃出血再手术15例临床分析

    作者:武永明;孙利平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虽然大多数患者术后顺利恢复,远期疗效良好,但术后也可出现不同的并发症,一部分并发症是手术方法本身的缺点,大部分并发症则与手术操作技术不当有关,是可以避免的.重视和了解这些并发症,不仅可以预防其发生,而且可以在出现后及时作出正确诊断,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2001-2006年共做胃大部切除术1 122例,术后早期胃出血21例,其中15例经保守治疗无效而再次手术.本文结合实例为合理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并发症作一分析.

  • 后路椎间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刘建彬;张建新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管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我院2008-2013年共收治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管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进行再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2个月.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椎间植骨融合良好,优良率83.33%.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植骨不融合现象及再复发情况.结论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管减压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是目前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 肝胆管结石病再次手术的体会

    作者:陆劲松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的再手术方式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死亡患者,疗效优良10例,差1例,优良率为90.9%术后并发症少.结论:胆道再手术病因复杂,以肝胆管结石复发和结石残留居多,在治疗中,精湛的肝脏外科手术技术和个体化治疗方案和手术方式,是开展复杂胆道外科手术、并保证手术成功的基础.

  • 肝胆管结石病再次手术的体会

    作者:陆劲松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的再手术方式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死亡患者,疗效优良10例,差1例,优良率为90.9%;术后并发症少.结论:胆道再手术病因复杂,以肝胆管结石复发和结石残留居多,在治疗中,精湛的肝脏外科手术技术和个体化治疗方案和手术方式,是开展复杂胆道外科手术、并保证手术成功的基础.

  • 发育性椎管狭窄前路手术失败的再手术

    作者:岳立群;王少波

    目的报告发育性椎管狭窄前路手术失败后再次后路手术的疗效.方法对11例发育性椎管狭窄经过前路手术术后病情复发的病人,行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合并不稳则行侧块钢板固定,前方间盘较大偏于一侧则单开门同时行神经根管扩大术.结果随访了3~24个月,术后7日平均改善率61.42%,术后3个月平均改善率70.84%,无神经根及椎动脉损伤.结论发育性椎管狭窄行前路手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才是根本治疗措施.

  •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13例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王星;蔡洪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并制定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原因.结果脑脊液漏2例,椎间隙感染1例,原位处理不当5例,神经根粘连4例,硬膜外血肿1例.结论术前认真分析CT片,注重合并症的治疗;术中仔细操作,彻底止血,有限椎板切除;术后充分引流是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关键.

  • 胆色素结石形成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冯阳;李广阔;李力

    胆石症目前在世界上仍然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我国各胆石的发病率中,虽然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胆固醇结石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胆色素结石的发病率逐渐下降,但因胆色素结石好发于肝胆管系统,疗效尚不满意,表现为外科手术难以取净,保守治疗难以溶净、排净,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手术率较高。因此,研究其病因及发病学规律,对于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本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色素石中绝大部分是胆红素钙结石,本文讨论色素石成因时主要以胆红素钙结石为重点。

  • 肠结核并发肠梗阻再次手术的临床分析(附12例报告)

    作者:常华;石川;曾畅;孟若兮;杨明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肠结核并发肠梗阻,进行二次手术治疗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患者中,男7例,女5例,年龄16~63岁,中位年龄32岁;均在术中或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肠结核.12例患者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术式包括:发生完全性肠梗阻6例,其中行开腹肠粘连松解术4例,肠管部分切除一期吻合术2例;发生腹腔或盆腔脓肿无局限倾向而引起腹膜炎2例,均行开腹脓肿清除、腹腔引流术;出现肠穿孔4例,其中行肠管切除一期吻合术3例,腹壁双口造瘘、机体好转后行二期手术1例.12例患者术后均给予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随访6个月均未再次出现肠梗阻.笔者认为,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及手术前后正规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是治愈结核性肠梗阻的关键.

  • 胆囊切除术后近期再手术23例报告

    作者:王保强;杨全会;曹立瀛;郭振武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对胆囊切除的术前诊断、术中操作、术后治疗水平,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1987-01/2001-06 835例单纯开腹胆囊切除术后23例近期(3个月)再手术的回顾性分析,总结胆囊切除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结果胆囊切除术后近期再手术率为0.275%(23/835),再手术原因分别为胆道损伤、胆总管结石、胆汁漏及急性胰腺炎等.结论重视胆囊切除术前全面检查、正确诊断,熟悉胆道解剖及其变异,术中仔细操作对于预防胆囊切除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 腹部手术后早期再手术的原因与预防

    作者:李树河;侯栋;杨福兰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再手术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8年间腹部手术后早期再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26例,再手术原因主要为胃肠梗阻(7例)、出血(6例)、脓肿(4例)、切口裂开(4例)、漏诊(3例),其中2例经受3次手术.病死率11.5%(3/26),主要死因为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结论全面细致的探查,手术操作精细、熟练,严格的围手术期管理,是减少再手术的关键.

  • 胃切除术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再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杨文斌

    目的:分析再手术治疗胃切除术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胃切除术后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46例,均行再次手术治疗。观察再次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再次手术后,痊愈31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95.6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5%。结论:再手术是治疗胃切除术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有效方法。

  • 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

    作者:张洪奎

    肛周脓肿是肛肠外科常见的临床疾病,患者疼痛较剧,易引起全身感染,很难自愈,保守抗炎治疗易复发引起肛瘘,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式,脓肿一旦早期切开,减低肛周张力,阻断其扩散和蔓延.传统术式单纯切开脓肿,减轻症状,待形成肛瘘后再手术,此法为姑息性达不到预期根治目的,不仅病程长,反复发作.而第2次肛瘘手术,又增加了患者痛苦,远较脓肿根治更为麻烦,且增加患者医疗费用及时间,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68例术后均获一次性根治,通过临床观察,凡手术中找到内口的病例,炎症3~5天基本消退,7天左右脓液渗出减少,具有治疗短时间、痛苦小、愈合快,治愈率高的优点.

  • 中国大陆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术后退行性颈椎病再手术发生率的Meta分析

    作者:段芳芳;吕艳伟;王立芳;李东航;曾成;田伟

    目的 了解中国大陆人工颈椎间盘置换(CDR)治疗退行性颈椎病术后再手术的发生率.方法 2016年10月利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和"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等检索词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Ovi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等多个数据库.对于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文献,提取基本信息、方法学特征、干预特征和再手术发生情况等信息,采用Stata 12.0对纳入文献中不同随访时间的再手术发生率进行合并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31篇,其中随机对照试验8篇,类试验6篇,病例系列17篇,共1105例研究对象.报告随访12,24,36,48,60和72个月再手术发生情况的文献分别有10、13、4、4、3、3.合并分析结果显示,CDR术后12,24,36,48,60和72个月再手术发生率分别为1.3%(95%CI:0.1% ~2.5%),1.2%(95%CI:0.3% ~2.2%),1.0%(95%CI:-0.5% ~2.6%),1.5%(95%CI:-0.3% ~3.3%),1.7%(95%CI:-0.3% ~4.1%),4.8%(95%CI:0.5% ~9.2%).结论 中国大陆人群退行性颈椎病患者接受CDR后再手术的发生率较低,再手术主要发生在CDR术后1年内,随后至术后第6年再手术的发生率有轻度升高.

  • 人工关节外科非计划二次手术的分析及对策

    作者:翁习生;梁锦前;林进;金今;钱文伟;冯宾;王玮;范彧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外科非计划二次手术的发生概率及原因,为人工关节外科非计划二次手术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住院电子病案系统对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关节病房住院患者的病例信息进行检索,对其中非计划二次手术的病例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本研究入选人工关节外科开展手术病例2 941例,其中发生非计划二次手术24例,发生率为0.81%.发生非计划二次手术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67岁,其中男9例,女15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44.58d.经描述性分析发现,术后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假体脱位是发生非计划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分别占29.2%(7/24)、20.8%(5/24)、25.0%(6/24).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血友病或者因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系统疾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或者糖皮质激素是发生非计划二次手术的高危因素.建议在完善术前检查和相关科室会诊的同时,术前应当与患者及家属充分宣教及沟通,告知可能出现的非计划二次手术的风险.

  • 彻底减压及三维固定治疗腰椎间盘再突出

    作者:向选平;杜远立;武斌;金涛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再手术的原因及手术方式.方法:分析我院2003~2005年间11例腰突症复发再手术病人的体征、影像学资料及手术中所见,剖析再手术原因,并重点介绍一种手术方法(彻底减压、TSEH后路及TElAMON椎间植骨融合三维固定术).结果:本组11例,随访时间6~20月,平均9.5月.8例症状完全消失,2例轻微腰部酸胀,1例残留趾端足背麻木.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90.9%.影像资料显示置入物无一例滑脱.随访3个月,均取得骨性融合.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原因主要是髓核摘除不彻底,其次有侧椎管狭窄、定位错误及椎间隙感染等.同时,采用彻底减压、TSEH后路及TElAMON椎间植骨融合三维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再突出,既能达到术中充分解除神经的压迫,又能重建脊柱的稳定性,疗效显著,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 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手术治疗

    作者:占蓓蕾;叶舟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11年3月,采用手术治疗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患者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48~72岁,平均55.3岁.术后通过JOA评分、影像学检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1.8 ~7.2年,平均3.6年.病变节段减压充分、脊髓膨隆良好,内固定无松动,无颈椎节段不稳发生.术后神经根性痛消失,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术前、术后3d、末次随访JOA评分分别为9.15±3.46,13.96±2.79,13.52±2.91,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于有脊髓神经症状体征的相邻节段退变应尽早手术治疗,以解除脊髓压迫,重建脊柱稳定,根据受压部位不同,采用合理的手术方法大多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 侧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后路术后再次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姚辉;徐义春;陈碧英;侯刚;赵慧清

    目的:探讨侧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在腰椎后路术后再次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根据纳入标准,筛选14例腰椎后路术后需要再次手术的患者,应用TESSYS治疗.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27~84岁,平均(50.4±18.9)岁.观察比较手术前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并采用改良的Macnab标准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27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及术后1周,3、6个月的VAS分别为6.79±1.31,2.50±1.29,2.21±1.53,1.64±1.08,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OA评分分别为12.43±1.95,21.50±3.78,21.93±4.55,23.36±4.33,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按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优5例,良7例,可1例,差1例.1例穿刺过程中损伤L5神经根,其余患者无并发症.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在腰椎后路术后再次手术中应用TESSYS治疗,可以成功避开初次手术瘢痕,减少并发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S-ROM股骨假体在髋关节翻修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朴尚;周勇刚;杜银桥;马海洋;孙菁阳;高志森;彭亚文;吴文明

    目的:探讨在髋关节翻修中使用S-ROM股骨假体重建股骨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S-ROM假体进行股骨重建的患者21例21髋,男5例,女16例;年龄29~73岁,平均48.33岁.股骨翻修原因:无菌性松动13例,假体周围感染占位器植入术后4例,粗隆下截骨处骨不连2例,反复脱位1例,外伤致大粗隆骨折1例.初次关节置换原因: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12例(其中CroweⅣ型9例),股骨颈骨折5例,股骨头坏死2例,感染致股骨近端畸形2例.Paprosky股骨缺损分型:Ⅱ型11例,Ⅲa型9例,Ⅲb型1例.比较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评分及疼痛评分、髋关节屈曲度,记录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主观满意度.结果:手术时间125~290 min,平均189 min.术中出血量200~2 000ml,平均867ml.随访时间12~97个月,平均53.14个月.疼痛评分由术前17.14±9.56提高至末次随访的41.71±2.03(t=11.42,P=0.00);功能评分由术前24.01±11.02提高至末次随访的49.95±5.38(t=9.73,P=0.00);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41.15±14.81提高至末次随访的91.67±5.83(t=15.33,P=0.00).髋关节屈曲度由术前(93.10±27.27)°提高至末次随访的(121.90±16.62)°(t=4.59,P=0.00).患者平均主观满意度9.48分(10分制),其中14例完全满意.末次随访X线片显示21例均为骨长入,其他股骨柄无明显松动或下沉.股骨近端袖套有5例周围形成骨锚定征.股骨近端术中骨折5例,3例为小粗隆骨折,2例为大粗隆骨折.因股骨髓腔狭窄,为预防假体植入发生骨折,小粗隆预捆扎钢丝4例.1例因外伤导致股骨假体远端斜行骨折,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其他患者无神经损伤、关节脱位、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S-ROM假体在PaproskyⅡ、Ⅲ型股骨缺损的髋关节翻修术中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特别对于CroweⅣ型先天性髋发育不良等股骨近端畸形的翻修患者可以获得良好初始稳定性,减少并发症,实现远期生物固定.

2059 条记录 1/103 页 « 12345678...10210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