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放疗在乳腺癌保乳术后的应用30例分析

    作者:顾小伟;茅卫东

    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局部复发率和生存状况与根治术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1].2000-06/2005-08我们收治早期乳腺癌实施保乳术患者30例,术后采用放疗,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乳腺癌术后放疗的副作用及其护理

    作者:李建媛;张丽莎;阮红

    我院2003-12~2004-12收治乳腺癌105例,现就在放疗期间出现的副作用及其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103例,年龄25~67岁,平均46岁.本组1个疗程照射次数为25次,每周5次,周六、周日休息,分为4个照射野,照射剂量为5 000 cGy.

  • 左侧乳腺癌调强照射与适形放射剂量学的比较分析

    作者:赵克岭;黄玉堂

    目的:评价乳腺癌调强放疗和适形放疗靶区剂量分布的优缺点.方法:使用Eclipse Version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27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靶体积≥400 cm3分别行调强放射治疗和适形放射治疗两种治疗计划的制定.比较两种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分布和肺组织、心脏组织的受量.结果:处方剂量为50 Gy时,调强放射治疗和适形放射治疗靶区剂量分布是95%、105%及110%以上的相应等剂量线包围的体积V95%、V105%、V110%分别为97.8%、15.2%、0.5%和95.5%、28.6%、4.2%;肺组织的V20、V30、V40值分别为21.6%、12%、7%和27.6%、19.2%、17.4%,心脏的V20、V30、V40值分别为14.1%、4.3%、2.3%和30.1%、19.2%、13.2%.结论:靶区体积(PTV)≥400 cm3的乳腺癌患者行调强放疗的靶区剂量分布比适形放射治疗更理想,且肺、心脏受照射的剂量和体积也明显少于行适形放射治疗.

  • 乳腺癌患者放疗知识需求调查

    作者:韦薇;张艳芳;高玲

    目的:了解乳腺癌放疗患者对放疗相关知识的需求,为今后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65例乳腺癌放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乳腺癌患者对放疗相关知识的指导需求为97.85%,自我护理指导知识需求为97%,健康教育的方式93.85%的患者选择发放健康小册子.结论:护士对乳腺癌患者放疗知识需求的准确把握,才能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 乳腺癌放射治疗的护理体会

    作者:阮迎新

    放射治疗是乳腺癌治疗中常用的局部治疗方法之一,在各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 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现状

    作者:刘吉升;王传省;孙波;肖华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及内分泌治疗能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术后放疗能降低局部复发率,但对生存率的影响仍未明确.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结果的出现,使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概念和模式也随之改变,现综述如下.

  • 乳腺癌术后放疗对局部复发的影响

    作者:曹霞;金和坤;周卫兵

    目的:评价乳腺癌术后放疗的作用.方法:选择117例根治术后乳腺癌患者,用χ2检验比较3年局部复发率.结果:全组3年局部复发率12.8%,无内乳、腋窝复发患者.胸壁复发占局部复发的80%(12/15).无腋窝淋巴结转移,但乳腺肿块位于内象限、中央区或腋窝淋巴结转移1~3个的80例中,3年局部复发率为8.75%,对于接受或未接受术后放疗患者分别为10.3%、7.3%,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于乳腺肿块<5 cm或≥5 cm患者分别为3.17%、 29.41%,差异有显著性(P=0.004).结论:无腋窝淋巴结转移但乳腺肿块位于内象限、中央区或腋窝淋巴结转移1~3个可不作为术后常规术后放疗指征,但此种情况下若乳腺肿块≥ 5 cm,或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尤其当腋窝淋巴结转移>10个时,应该进行包括胸壁照射在内的术后放疗.

  • 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42例报告

    作者:李文萍;王颀;许娟;张安秦;陈中杨;杨剑敏;施军涛;郭庆禄

    目的:研究乳腺癌保乳手术的近期效果.方法:对0期(导管内癌)、Ⅰ期和部分Ⅱ期乳腺癌患者共90例进行非随机对照研究,观察保乳术(42例)和全乳切除术(48例)的近期效果.结果:保乳术占同期乳腺癌手术的19%,保乳术组中位随访28个月,有2例局部复发(4.8%),均为0 期乳腺癌,年龄均<40岁;全乳切除术组中位随访31个月,无局部复发,但1例发生对侧乳腺癌(2.1%);两组均无远处转移及死亡病例.保乳术组美容效果满意率为92.9%.结论:保乳术也适于中国乳腺癌患者,美容效果满意,但存在一定的局部复发率,导管内癌局部处理较浸润癌更应慎重.

  •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外照射加组织间插植放疗

    作者:杨文;杨享贤

    1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乳房肿瘤扩大切除术后,配合外照射加组织间插植高剂量率近距离放疗,患侧胸壁外照射剂量40~57 Gy,局部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剂量6~22 Gy/1~4 F.8例随访满5年,5年生存率8/8,局部控制率91.7%(11/12),1例出现照射野内一处肋骨骨折,1例乳房胸壁纤维化,美容效果满意率91.7%(11/12).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早期乳腺癌保守手术后外照射加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生存率与根治术相同,而且美容效果好.

  • 三乙醇胺治疗乳腺癌改良术后胸壁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列;朱远

    为了观察三乙醇胺治疗乳腺癌改良术后胸壁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将26例乳腺癌改良术后胸壁放疗患者予三乙醇胺涂用.放疗期间胸壁皮肤放射性损伤发生率Ⅰ级为57.7%;Ⅱ级为30.8%;Ⅲ级为11.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三乙醇胺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改良术后胸壁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程度,促进损伤修复,且无明显毒副反应,安全可靠.

  • CT-Sim技术在乳腺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戴堂知;李慧;廖东彪;任素蓉;李雪松;周筱秋

    用大恒STAR-2000三维放射治疗系统、GE双螺旋CT、国产北医BJ-6B型加速器对乳腺癌患者实施精确定位、虚拟计划设计、射野间无缝连接照射,可提高患者重复摆位的精度定位时间短,射野间衔接好,患者皮肤反应轻,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下降.

  • 保留乳房术后放疗锥形束CT引导系统摆位误差预测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孔玲玲;程健;李宝生;李洪升

    目的:探讨保留乳房术后放疗过程中应用初始分次放疗的锥形束 CT 引导数据预测和校正系统摆位误差的可行性.方法:20例保留乳房术后行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的患者入组.每分次放疗前行在线CBCT扫描,与计划CT图像配准,记录前后、头脚和左右方向的配准差值.分别以初始5次和10次差值的平均值作为预测值校正后续治疗的系统摆位误差.校正系统摆位误差后的残余误差定义为每日实际偏差值与系统预测值之间的差值.比较未进行在线摆位校正、应用5次校正法或10次校正法进行在线摆位校正放疗过程中的群体化系统、随机摆位误差以及三维残余误差.结果:未校正组在前后、头脚和左右方向上的群体化系统摆位误差分别为2.91、3.38和2.33 mm,群体化随机摆位误差分别为2.56、2.87和2.51 mm;应用5次校正法在前后、头脚和左右方向上的群体化系统摆位误差分别为2.26、2.03和1.96 mm,群体化随机摆位误差分别为2.48、2.80和2.37 mm;应用10次校正法在前后、头脚和左右方向上的群体化系统摆位误差分别为2.37、1.66和1.51 mm,群体化随机摆位误差分别为2.39、2.70和2.46 mm.平均三维残余误差分别为6.1(未校正)、4.9(5次校正)和4.7 mm(10次校正).与未进行在线摆位校正比较,应用5次校正法,平均三维残余误差>6 mm的患者比例由40%降低至25%,>7 mm的患者比例由30%降低至5%,放疗分次比例由34.19%降低至19.70%.10次校正法与5次校正法相比,未显示出明显的改善.结论:利用初始5次放疗在线CBCT配准差值预测并校正系统摆位误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每日摆位准确度.然而,在开发出更准确的图像引导策略之前,每日进行在线摆位校正仍然是有必要的.

  • 适度深吸气呼吸控制状态下全乳腺正向调强外照射的剂量学研究

    作者:何振宇;迟锋;李凤岩;王俊杰;吴三纲;管迅行

    目的:评估适度深吸气(mDIBH)呼吸控制状态下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全乳正向调强外照射的剂量学优势.方法:入组的18例乳腺癌保留乳房术患者,在自主呼吸控制技术配合下进行CT定位扫描,获得1幅自由呼吸(FB)及1幅mDIBH的图像.采用Pinnacle7.4f治疗计划系统,分别在FB的图像上和mDIBH的图像制定全乳腺正向调强外照射计划,比较2个计划的正常组织和靶区的受照射情况.结果:FB状态下的计划靶区剂量均匀性及适形性与mDIBH状态下的计划相似(1.08±0.01 vs 1.09±0.01,P=0.776;0.59±0.08 vs 0.60±0.04,P=0.821);FB状态下患侧肺V20和V30分别为(13.07±3.93)%和(11.68±3.90)%,均较mDIBH状态下的(9.75±3.58)%和(8.12±3.23)%高,P=0.000.9例左侧乳腺癌患者在FB状态下心脏的V20和V30分别为(5.42±3.21)%和(3.70±2.84)%,均较mDIBH状态下的(2.73±1.95)%和(1.48±0.22)%高,P<0.05.结论:与FB状态相比,mDIBH呼吸控制状态下可减少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全乳腺正向调强外照射的肺和心脏受照射剂量.

  • 乳腺癌术后胸壁切线野与容积弧形调强技术的剂量学比较

    作者:杨勇;柳先锋;何亚男;谢悦;杨丁懿;罗茜;王颖

    目的:分析比较乳腺癌术后胸壁辅助放疗采用容积弧形调强技术与传统的胸壁切线野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随机选择需要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例,左右侧各5例,采用Eclipse计划系统为每位患者分别设计传统的胸壁切线野与容积弧形调强两套放射治疗计划,处方剂量均为DT50 Gy/25次.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靶区、心脏和肺受照射剂量和体积等参数的差异.结果:2种技术均能满足胸壁靶区剂量分布要求.与常规切线野相比,容积弧形调强技术使左侧乳腺癌患者的心脏平均V30由15.87%减少到1.58%(P=0.00),心脏平均V10由22.41%增加到37.82%(P=0.00);左肺平均V20由25.72%减少到11.350(P=0.00),左肺平均V30由22.79%减少到4.23%(P=0.00).右侧乳腺癌患者右肺平均V20由28.23%减少到13.55%(P=0.00),右肺平均V30由25.31%减少到5.77%(P=0.00),右肺平均V10由33.26%增加到42.08% (P=0.01).无论左、右侧乳腺癌,容积弧形调强技术对于身体的低剂量照射范围均大于传统切线野.结论:乳腺癌术后胸壁辅助放疗采用容积弧形调强技术相对于传统的胸壁切线野,能明显减少心脏和肺的高剂量受照体积,却增加了低剂量区范围.

  • 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放射治疗规范与进展

    作者:于金明;李建彬

    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在我国已有迅速普及推广的趋势,为了规范保留乳房术后放射治疗指征及技术,介绍了此方面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自己的临床经验.

  • 高剂量表阿霉素化放疗综合治疗晚期乳腺癌

    作者:郭福榕;刘秀英;刘建

    目的:研究高剂量表阿霉素对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采用二种剂量表阿霉素化放组(50 mg/m2)和高剂量化放组(90 mg/m2)为主方案化放综合治疗64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结果:①化放组:CR 8例,P 12例,NR 11例,PD 1例.有效率为62.50%.高剂量化放组:CR 14例,PR 13例,NR 5例.有效率为84.37%.P<0.05.②化放组和高剂量化放组两组消化道反应、肝功能肾功能影响及心脏毒性无明显差别.③白细胞系统随EPI剂量增加发生率有所增高,一般发生于用药后10~20 d.高剂量化放组Ⅲ,Ⅳ级白细胞下降高于化放组P<0.05.结论:高剂量表阿霉素(90 mg/m2)的应用是安全地,可在临床进一步试用.特别是应用于难治性、复发性乳腺癌时,增加表阿霉素剂量对疗效有明显提高.

  • 可手术的乳腺癌术后放化疗的远期效果

    作者:周素珠;余其昌

    目的:探讨术后放化疗对可手术乳腺癌的远期效果.方法:可手术的乳腺癌27例,分为两组,术后放化组(A组)13例;术后化疗组(B组)14例.A组于术后两周内放疗,休两周行化疗;B组术后休两周行化疗.两组化疗方案和完成周期相同.结果:Ⅲ期患者中,A组5年生存率(OS)61.5%,无病生存率(DFS)53.8%,均高于B组14.3%和7.14%(P<0.05).结论:可手术的Ⅲ期乳腺,术后放疗+化疗可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

  • 乳腺癌术后分阶段放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兆禄;尹凤玲;路中;戚丽;邵学叶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持续化疗与不同放疗方案的佳组合,以求在不影响全身治疗和局部复发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放疗的肺损伤和其他毒副反应.方法:临床病例选择后,根据不同的放化疗过程分为4组(A组:化疗+锁骨上野、腋窝野及胸壁切线野同时放疗+化疗组;B组:锁骨上野、腋窝野及胸壁切线野同时放疗+化疗组;C组:化疗+锁骨上野、腋窝野及胸壁切线野同时放疗组;D组:化疗+锁骨上野、腋窝野及胸壁切线野分阶段放疗组),并进行随访追踪.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均随访3~5年.结果:A组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高,而D组发生率低,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C、D组与A组比较,P值分别为0.023、0.011和0.000,D组与B、C组比较,P值分别为0.015和0.007;4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5年生存率及骨髓抑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皮炎发生率A组高,D组低,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C、D组与A组比较,P值分别为0.033、0.042和0.014,D组与B、C组比较,P值分别为0.023和0.019.结论:乳腺癌术后化疗同时设野分阶段放疗可明显降低放射性肺损伤及其他毒副反应发生率,且不影响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5年生存率.

  • 乳腺癌锁骨上淋巴引流区照射方式的探讨

    作者:徐本华;宋建元;陈远贵;陈明秋;李小波;黄妙云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锁骨上淋巴引流区简单合理的照射方法.方法:选择30例乳腺癌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患者行CT模拟定位,并勾画出锁骨上淋巴引流区.测量锁骨上淋巴引流区的大深度及体积,分析其与身体指数(BMI)的相关性.在DRR图像上分别模拟设计2个常规放疗计划.计划A:单-6 MV光子线;计划B:6 MV光子线与12 MeV电子线混合.根据勾画的锁骨上淋巴引流区制定计划C(6与15 MV光子线混合).采用2个指标评价各个计划90%等剂量线包绕靶区体积(V90)和105%刺量线的靶区体积(V105).结果:锁骨上淋巴引流区大深度变化范围为2.9~5.0 cm,平均为3.9 cm,体积17.1~38.4 cm3,平均26.3 cm3.BMI与淋巴引流区大深度密切相关,P=0.039;与体积无关,P=0.92.计划A的V90及V105分剔为92.1%及(21.2±8.6)%,计划B分别为93.0%及(3.5±3.3)%,计划C分别为99.4%及(3.3±2.6)%.结论:乳腺癌术后锁骨上淋巴引流区照射,不论是采用单光子线或光子线与电子线混合的常规照射方式均不能得到良好的靶区剂量分布.采用权重4:1的6与15MV光子线混合可以获得良好的剂量分布,尤其是对于肥胖惠者更有意义.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1):69-71

  • 组织间插植放疗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韩伟;刘锦新;汤力;陈军;唐志英

    国外采用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己是一项成熟的技术,疗效明显,但将放射性125I粒子应用于其他恶性肿瘤的报道不多,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3年始将放射性125I粒子插植放疗应用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结果报道如下.

141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