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灌注显像优化肺癌放射治疗计划减轻放射性肺炎的研究

    作者:连相尧;宋利剑;张立广;胡潺潺

    对于局部晚期或者不能手术的肺癌患者,目前放射治疗仍是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有研究发现肿瘤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生存率的提高与放疗剂量密切相关,但是随着放射治疗剂量的增加,必然增加正常组织受量,引起急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纤维化[1].

  • Eclipse放疗系统混合云平台应用研究

    作者:邹炼;谢朝;刘湘乡;胡金有;张薇莎;谢耀钦

    本文构建Eclipse 11.0临床放疗系统与私有云组成的混合云平台环境,实现"私有云+医疗软件"混合云新模式.基于开源OpenStack云计算架构,利用XenServer GPU虚拟化技术,在多核CPU戴尔服务器上建立云基础架构服务,产生了3类可迁移和生命周期可管理的虚拟机:科研教学虚拟机、Eclipse工作站虚拟机和Eclipse计划系统分布式计算虚拟机,并使用高级远程桌面访问工具NoMachine远程访问各种虚拟机.安装有NoMachine和获得远程访问授权的电脑接入私有云局域网都能轻松访问Eclipse软件,能克服空间限制,并且为科研人员和临床工作者提供了科研开发平台,为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调强优化和剂量计算提供了计算资源.Eclipse放疗系统混合云平台,能有效提高软件利用率,解决医疗软件的高成本低利用的状况,优化放射治疗计划流程和提高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效率.

  • 肿瘤病人放射治疗皮肤反应的防治护理进展

    作者:卢幻真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不断上升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仪器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放射治疗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放射治疗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对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命起到重要作用[1],但是,放射线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正常细胞,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2],房彤[3]报告因放疗所致皮肤损伤而被迫中断治疗的发生率为51.8%,这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也严重者影响放射治疗计划的顺利实施,降低疗效和肿瘤的局控率.如何预防和避免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仍是当今临床亟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和减少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放射治疗计划的神经网络优化算法

    作者:吴新根;罗立民;鲍旭东;吕维雪

    本文针对常用的治疗计划线性规划法,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优化算法.与传统方法相比,神经网络优化算法可以克服传统算法求解时出现的问题,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非线性动态系统的特征,可以减小问题的规模(待求的自由变量个数).文中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神经网络模型的正确性.

  • 18F-氟脱氧葡萄糖PET/CT在肺癌三维适形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

    作者:林琳;郑容

    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为三维适形放疗的靶区勾画提供了代谢信息,但在其图像上勾画肿瘤边界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就近年来关于18F-FDG PET/CT图像上肿瘤边界的阈值的确定、如何改善呼吸运动所致的PET与CT图像融合不佳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 基于MIMI模体对Truebeam加速器影像系统的质量保证

    作者:张基永;吴丽丽;林珠;彭逊

    目的:通过MIMI模体对Truebeam加速器影像系统进行常规的质量保证,验证Truebeam加速器影像验证系统几何中心及治疗床移床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将MIMI模体通过CT扫描得到其参考图像,并将参考图像传至治疗计划系统,制作简单的影像验证计划,然后将MIMI模体摆位到加速器上分别执行MV曝光、KV曝光和锥形束CT扫描,将曝光和扫描后得到的影像分别与其参考图像进行配准,得出影像系统的几何位置误差。结果通过持续6个月的测量验证,Truebeam加速器影像系统几何中心各方向上误差和治疗床移床误差均值未超过1 mm,测量验证的稳定性也比较满意。根据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第142号报告的建议,开展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手术和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加速器影像系统几何中心误差和治疗床移床误差应小于1 mm。结论 Truebeam加速器影像系统的几何中心及治疗床的移床精度安全可靠,建议Truebeam加速器影像系统几何中心及治疗床移床误差的质量保证可以每月进行一次测量验证,不需要每周都进行测量验证。

  • MRI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谭文勇;邱大胜

    MRI在肿瘤的诊断、治疗过程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放射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多种放射治疗技术基本上均依赖于先进的影像技术包括MRI。MRI技术几乎可整合到肿瘤放射治疗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治疗前中后的诊断分期、治疗选择、预测预后,本文综述基于MRI模拟定位、照射剂量计算和肿瘤/正常组织的动态监测与校正,MRI相关软件与直线加速器整合成全新的放疗设备用于精确施照。

  •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正常组织放射反应研究进展

    作者:贡海;汪延明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是一种针对肿瘤放射治疗靶区的低分割大剂量的放射治疗的方法.SBRT利用精确的立体放疗定位系统,其放疗计划与以往的放射治疗计划相比较定位及照射剂量更精确,靶区周围的正常组织累及低剂量的照射剂量,肿瘤靶区能够实施低分割大剂量的放射治疗[1-2].SBRT能够给予局部肿瘤大剂量的放射治疗,使局部肿瘤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并大限度地降低正常组织的放射反应的毒副作用.但其前提是肿瘤体积要适合,高剂量靶区内避免照射重要的器官组织[2].

  • 剂量断桥征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作者:尹岗;张红涛

    目的 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中,部分计划等剂量分布图存在局部等剂量线显示与实际剂量不符的现象即剂量断桥征,本文主要对其进行研究及临床应用.方法 分析2016年09月至2016年12月期间95例治疗计划,选择存在剂量断桥征现象的计划,对其剂量准确性进行评估,找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并对方法的正确性及可行性进行论证.结果 通过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对三种方案进行处理比较,各方案中剂量断桥征处剂量曲线均显示相同,但方案一与方案二出束时间相比较为Ta>Tb,表明方案一实际照射剂量偏高;方案二与方案三出束时间相比较为Tb=Tc,表明方案三与方案二实际照射剂量相同.方案三既能避免常规处理方案的剂量偏高,又能与理论优方案剂量相同,满足了实际治疗的可实施性.结论 利用剂量断桥征,能快速判断治疗计划是否存在问题,避免常规处理方法造成的剂量不准确,确保治疗计划剂量的准确,保障病人治疗的安全.

  • 立体定向放疗再程治疗局部晚期复发胰腺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沈钰新;朱晓斐;居小萍;曹洋森;清水汪;曹飞;耿杨杨;赵宪芝;方芳;贾臻;顾蕾;张火俊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疗(SBRT)再程治疗局部晚期复发胰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4年至2017年间上海长海医院收治7例接受两次SBRT的Ⅲ期胰腺癌患者,均采用G4系统射波刀进行治疗,首程SBRT中位剂量为35 Gy/5~7 fx,再程SBRT治疗中位剂量为31 Gy/5~8 fx.除1例拒绝化疗外,余6例均接受吉西他滨或者替吉奥为基础的序贯化疗.结果 7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47~70岁,中位总生存期(OS)为30个月,两次SBRT治疗时间间隔中位值为10个月.SBRT再程治疗后的中位OS为13个月,中位局部无复发生存期(LFRS)为11个月.再程治疗后3个月3例(42.9%)部分缓解,4例病情稳定.4例患者SBRT再程治疗结束时疼痛消失,2例患者治疗后1月疼痛明显好转.两次SBRT治疗中7例患者均未出现3级或3级以上的不良事件.结论 接受SBRT再程治疗的局部晚期复发胰腺癌患者可耐受不良反应,SBRT再程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 胰腺癌射波刀治疗计划中不同Auto-Shells及优化步骤的应用

    作者:曹洋森;李健;于春山;孙永健;居小萍;朱晓斐;耿杨杨;汤寅;张火俊

    目的 在胰腺癌射波刀治疗计划中采用7 shells的1步优化的剂量分布方法(Cao法),并与4 shells的3步优化方法(Blanck法)进行对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射波刀治疗的胰腺癌患者,行CT模拟定位并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分别使用Blanck法和Cao法进行剂量优化和评估.比较两种优化方法计划靶区(PTV)的适形指数(CI)、新适形指数(nCI)、均匀指数(HI)、梯度指数(GI)、覆盖率、剂量体积和危及器官受量.结果 与 Blanck法比较,Cao法 PTV的 CI值、nCI值减小(1.11 ± 0.05比1.15 ± 0.05,1.20 ± 0.06比1.23 ± 0.06),GI值增大(3.22 ± 0.19比3.11 ± 0.19),靶区覆盖率减少[(92.48 ± 1.85)%比(93.53 ± 2.15)%],100%及30%处方剂量包绕体积减小(36.46 ± 16.64比38.19 ± 17.68,286.19 ± 126.52比320.93 ± 154.82),机器跳数减小(56369 ± 20019比57814 ± 205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危及器官受量空回肠全局大剂量(Dmax)增加(21.17 ± 2.90比20.63 ± 3.13),胃10 cm3体积剂量(D10cc)、十二指肠 D5cc和 D10cc、脊髓 D0.35cc均降低(12.78 ± 2.57比13.11 ± 2.43,11.01 ± 3.45比11.50 ± 3.25,9.30 ± 3.31比9.78 ± 3.07,6.09 ± 0.98比6.59 ± 0.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余观测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腺癌射波刀治疗计划中使用7 shells的1步优化方法可以获得更优的剂量分布.

  • 老年人晚期胰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丁田贵;尹立杰;彭兆祥

    目的探讨老年人晚期胰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对我院采用立体定向伽玛射线放射治疗的65例老年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放射治疗后疼痛缓解或消失53例(92.9%),体重增加≥7%者19例(29.2%),卡氏评分较入组前上升超过20分以上者28例(43.1%),临床受益反应率为61.2%;完全缓解(CR) 4例(7.0%),部分缓解(PR) 21例(36.8%),CR+PR为25例(43.8%).中位生存时间9.3个月.结论老年人晚期胰腺癌的立体定向伽玛射线放射治疗近期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 精确放射治疗在脊柱转移瘤中的临床应用及个体化选择

    作者:王冰;于秀淳;徐明;郑凯;陈宇

    目的 探讨精确放射治疗在脊柱转移瘤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脊柱转移瘤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自2011年5月至2015年8月应用精确放射治疗的脊柱转移瘤患者共29例,其中男20例,女9例;平均年龄58.0±71.0(23~80)岁;利用Tomita评分和修正的Tokuhashi评分评估患者生存期,SINS评分评估脊柱稳定性,Frankel评分和ESCC评分估计神经损伤及脊髓压迫程度:预期生存<3个月患者给予单纯放疗以减轻患者疼痛,>3个月患者根据脊柱稳定性以及脊髓压迫程度,选择不同的精确放疗与外科手术结合治疗.结果 29例中随访26例,3例失访,平均随访14.8±27.7(3~60)个月.单纯行放疗治疗11例,术前+术后放疗2例,术前放疗4例,术后放疗13例.应用放疗手段包括:射波刀(Cyber-Knife)12例,三维适行放疗(3D-CRT)13例,三维调强放疗(IMRT)4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该组1年生存率为68%,2年生存率为22%.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Tomita评分和修正的Tokuhashi评分是脊柱转移瘤预后的影响因素,危险度HR分别为4.445和2.238,而SINS评分并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干预的时机和放疗方式的不同均与脊柱转移瘤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确放射治疗结合外科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能够达到脊柱稳定,保护神经功能,控制肿瘤进展以及缓解疼痛的目的.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利用各项评分系统进行综合评估,以选择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ADAC逆向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验证

    作者:尹勇;于金明;奚越;韩廷芒;卢洁;王亚彬;刘同海

    目的:验证ADAC逆向调强治疗计划系统的物理精度.方法:用胶片和电离室,检测IMRT 的MLC形状、空间点的绝对吸收剂量和等剂量曲线.结果:IMRT的 MLC形状符合度误差1 mm,空间点绝对吸收剂量与计划计算的误差3.6%,等剂量曲线分布的胶片测量结果与计划计算的很接近.结论:ADAC逆向治疗计划系统符合临床要求.

  • 宫颈癌调强放疗膀胱受照剂量的评价

    作者:肖锋;宋晖;魏丽春;刘隽悦;谭丽娜;石梅

    目的:研究宫颈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中膀胱壁与膀胱受照剂量的差别,从而在计划设计中正确设置和评价膀胱的限制剂量.方法:随机选取19例宫颈癌病例,为其设计调强计划.为了便于比较,分别给19例患者设计第一程全盆照射计划,处方剂量50 Gy/25次,利用DVH图分别评价膀胱和膀胱壁的受量.结果:调强计划中膀胱、膀胱壁的小剂量、大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膀胱平均剂量、D70、D50、D40和D30分别为38.45、30.07、38.68、43.90和47.54 Gy,膀胱壁平均剂量、D70、D50、D40和D30分别为40.97、32.80、45.83、49.16和50.24 Gy.用膀胱所受剂量评价膀胱壁剂量,膀胱壁平均剂量、D70、D50、D40和D30分别被低估6.55%、9.08%、18.49%、11.98%和5.68%.结论:在宫颈癌调强计划设计中,简单的用整个膀胱受量评价膀胱壁受量,将会低估膀胱壁的真正受量,从而加大膀胱并发症的概率,对膀胱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 多发性肝癌质子放射治疗剂量学研究

    作者:张建光;黄术林;赵继国;孙成;刘丽;李建彬

    目的 被动散射质子治疗(passive-scattering proton therapy,PSPT)是临床常用的质子放疗方式.调强质子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proton therapy,IMPT)实现了剂量强度的调制,能进一步优化剂量分布,但在多发性肝癌中是否有优势尚不明确.本研究比较PSPT和IMPT在多发性肝癌中靶区剂量分布和正常肝脏受量的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剂量学参考.方法 2013-08-10-2015-11-25淄博万杰肿瘤医院诊断为多发性肝癌患者10例,CT定位扫描,勾画靶区和周围正常组织,分别制定PSTP计划和IMPT计划,两个计划的处方剂量均为60 Gy.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DVH)比较2种不同质子治疗技术靶区的剂量分布和正常肝脏组织的受照剂量.结果 IMPT计划靶区的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t=3.563,P=0.006)和适形指数(conformal index,CI,t=-7.444,P<0.001)均优于PSPT计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MPT计划正常肝脏V5(t=6.751,P<0.001)、V10(Z=-2.803,P-0.005)、V15(t=7.232,P<0.001)、V20(t=9.694,P<0.001)、V25(Z=-2.803,P=0.005)、V30(t=8.407,P<0.001)、V35(t=11.667,P<0.001)、V40(Z=-2.803,P=0.005)和正常肝脏平均剂量(mean dose to normal liver,MDTNL,Z=-2.803,P=0.005)均明显低于PSP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MPT能改善多发性肝癌靶区的剂量分布,并降低正常肝脏的受照剂量,为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IMPT有望提高多发性肝癌放疗疗效并降低并发症.

  • 乳腺癌术后胸壁切线野与容积弧形调强技术的剂量学比较

    作者:杨勇;柳先锋;何亚男;谢悦;杨丁懿;罗茜;王颖

    目的:分析比较乳腺癌术后胸壁辅助放疗采用容积弧形调强技术与传统的胸壁切线野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随机选择需要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例,左右侧各5例,采用Eclipse计划系统为每位患者分别设计传统的胸壁切线野与容积弧形调强两套放射治疗计划,处方剂量均为DT50 Gy/25次.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靶区、心脏和肺受照射剂量和体积等参数的差异.结果:2种技术均能满足胸壁靶区剂量分布要求.与常规切线野相比,容积弧形调强技术使左侧乳腺癌患者的心脏平均V30由15.87%减少到1.58%(P=0.00),心脏平均V10由22.41%增加到37.82%(P=0.00);左肺平均V20由25.72%减少到11.350(P=0.00),左肺平均V30由22.79%减少到4.23%(P=0.00).右侧乳腺癌患者右肺平均V20由28.23%减少到13.55%(P=0.00),右肺平均V30由25.31%减少到5.77%(P=0.00),右肺平均V10由33.26%增加到42.08% (P=0.01).无论左、右侧乳腺癌,容积弧形调强技术对于身体的低剂量照射范围均大于传统切线野.结论:乳腺癌术后胸壁辅助放疗采用容积弧形调强技术相对于传统的胸壁切线野,能明显减少心脏和肺的高剂量受照体积,却增加了低剂量区范围.

  • 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治疗计划比较

    作者:李玉锋;李建彬;卢洁;邢军;丁兆军;张可

    目的:对比研究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正向调强(fIMRT)及逆向调强(iIMRT)放疗计划特点,为中心型NSCLC放疗计划制定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拟行根治性放疗的21例中心型NSCLC患者进行3D-CRT、fIMRT和iIMRT治疗计划设计,对3种治疗计划的相关剂量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3D-CRT、fIMRT 和iIMRT治疗计划的适形指数(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均匀性指数(HI)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32.全肺V20和全肺平均受照剂量(ML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96和0.926;全肺V10和全肺V3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和0.022;全肺V15和全肺V30组间差异为临界值,P值分别为0.058和0.051.心脏Dmea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9;心脏V40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934.食管V4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8.脊髓Dmax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6.结论:对中心型NSCLC而言,采用iIMRT可以获得更好的靶区适形度,但iIMRT计划的剂量均匀性优势并不显著.iIMRT对中心型NSCLC正常肺组织的影响需要辨证看待,其并没有显著降低全肺V20和MLD而且增加了全肺V10、V15及键侧肺V5、V10、V15,但其显著降低了全肺V30.iIMRT没能使中心型NSCLC患者心脏、食管及脊髓受照剂量显著下降.

  • 乳腺癌锁骨上淋巴引流区照射方式的探讨

    作者:徐本华;宋建元;陈远贵;陈明秋;李小波;黄妙云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锁骨上淋巴引流区简单合理的照射方法.方法:选择30例乳腺癌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患者行CT模拟定位,并勾画出锁骨上淋巴引流区.测量锁骨上淋巴引流区的大深度及体积,分析其与身体指数(BMI)的相关性.在DRR图像上分别模拟设计2个常规放疗计划.计划A:单-6 MV光子线;计划B:6 MV光子线与12 MeV电子线混合.根据勾画的锁骨上淋巴引流区制定计划C(6与15 MV光子线混合).采用2个指标评价各个计划90%等剂量线包绕靶区体积(V90)和105%刺量线的靶区体积(V105).结果:锁骨上淋巴引流区大深度变化范围为2.9~5.0 cm,平均为3.9 cm,体积17.1~38.4 cm3,平均26.3 cm3.BMI与淋巴引流区大深度密切相关,P=0.039;与体积无关,P=0.92.计划A的V90及V105分剔为92.1%及(21.2±8.6)%,计划B分别为93.0%及(3.5±3.3)%,计划C分别为99.4%及(3.3±2.6)%.结论:乳腺癌术后锁骨上淋巴引流区照射,不论是采用单光子线或光子线与电子线混合的常规照射方式均不能得到良好的靶区剂量分布.采用权重4:1的6与15MV光子线混合可以获得良好的剂量分布,尤其是对于肥胖惠者更有意义.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1):69-71

  • 应用超全向楔形板概念设计治疗计划

    作者:戴建荣;傅卫华;胡逸民

    目的运用超全向楔形板概念,结合计划系统优化照射野权重的功能,来同时优化照射野权重、楔形板角度和方向.方法分5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根据超全向楔形板概念,在每个照射野方向布置4个60°楔形板照射野,楔形方向分别是"LEFF"、"IN"、"RIGHT"、"OUT";第二步是根据每个计划系统优化权重功能的特点,定义优化问题(包括优化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第三步是启动优化过程;第四步是当优化问题有解,并且评价优化结果满意时,进到第五步,否则回到第二步修改优化条件;第五步是将超全向楔形板的照射野变换为全向楔形板的照射野,以减少照射野数目,继而减少治疗时间.结果将该方法运用到1例食管癌和1例脑瘤.与手工计划相比,计划靶区剂量更均匀,危及器官受照剂量更低.结论对于复杂布野情况,运用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计划质量,而且可以缩短计划设计时间.

130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