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马拉色菌毛囊炎误诊2例分析

    作者:李晓宁;杨蓉娅;丛林;苏有明

    对马拉色菌毛囊炎误诊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23岁.于2007-05胸部出现一些米粒大红色丘疹,剧烈瘙痒.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痤疮,给予四环素口服,外用维A酸软膏.用药后症状未见好转,丘疹数量增多,病变范围扩大至双颌下、颈前、后背等处.

  • 难辨认性马拉色菌毛囊炎误诊1例分析

    作者:兰海梅;周金洁

    对难辨认性马拉色菌毛囊炎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65岁.面颊部、躯干部红色丘疹、结节6个月.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面颊部、前胸、后背出现簇集状红色丘疹、结节,粟粒至绿豆大小不等,基底红润,部分中心可见黄色脓点,无互相融合.

  •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误诊36例分析

    作者:刘纯卉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诊断能力,避免或减少初诊误诊的发生.方法:根据发病季节、患者的体质、工作环境、自觉症状及皮损的好发部位、皮损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本组36例初诊误诊为寻常型痤疮20例,细菌性毛囊炎9例,脂溢性皮炎4例,传染性软疣2例,慢性湿疹1例.给予抗真菌治疗,2周后临床治愈率97.2%.结论: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皮疹无特异性,早期易造成误诊,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到该病的发病率,对于初次就诊的患者应注意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及时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是提高该病诊断率,减少误诊、误治的必要条件.

  • 头面部垢着病样马拉色菌感染1例

    作者:郑方容

    1 病历摘要男,15岁.因头面部起浅褐色痂伴轻度瘙痒0.5 a余.患者0.5 a前无明显诱因于头顶部出现浅褐色痂,范围逐渐扩大至双侧面颊,用力清洗不易去除,表面粗糙,不痛微痒.曾擦过药膏(药名不详)无效.既往体健,无外伤史,于2006-10-04来我院就诊.

  • 下呼吸道分泌物中糠秕马拉色菌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陈东科;许宏涛

    目的 对痰涂片镜检可疑为马拉色菌的标本进行马拉色菌的分离培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系统鉴定.方法 收集2010年3月至201 1年9月卫生部北京医院经派克墨水染色镜检可疑为马拉色菌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133份,接种于含1%吐温60的科玛嘉琼脂培养基(即改良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于35℃大气环境中培养.挑取疑似菌落在含0.5%吐温40和0.5%吐温60的沙保弱平板上进行纯培养.采用传统的表型鉴定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包括染色镜检观察菌体形态及染色性、沙保弱培养基生长试验、吐温试验、七叶苷分解试验、过氧化氢试验、吐温沉淀试验和蓖麻油试验,可疑菌株采用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镜检可疑的下呼吸道分泌物中马拉色菌分离率为47.4% (63/133),63株分离菌经传统的表型鉴定方法结合l8s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均鉴定为糠秕马拉色菌.标本直接涂片,用派克墨水染色镜下可明显区分马拉色菌和念珠菌.结论 糠秕马拉色菌在改良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上的菌落呈粉红色,可明显区别于其他念珠菌菌落,用改良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可提高下呼吸道分泌物中糠秕马拉色菌的分离率.传统的表型鉴定结合基因序列分析可提高马拉色菌鉴定的准确性.

  • 派克墨水与氢氧化钾检测马拉色菌的比较研究

    作者:

    马拉色菌是人体体表的共生菌,可致马拉色菌性毛囊炎和花斑癣.为提高马拉色菌检出率,笔者对临床诊断为花斑癣、马拉色菌性毛囊炎的病例分别应用10%氢氧化钾(KOH)溶液制片直接镜检与派克墨水染色后直接镜检,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 马拉色菌的研究进展

    作者:任志欣;李东霞

    马拉色菌是一种嗜脂的酵母菌,亦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目前,分为7种类型.据报道在形态学、生理、生化及培养基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马拉色苗能像酯酶一样分解脂质,而且可引起角质形成细胞形态学改变和细胞凋亡,这些都是它的主要致病因素.大量研究表明,马拉色菌可引起花斑癣、脂溢性皮炎、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和银屑病等,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可加用抗真菌药物.

  • 除湿清热颗粒剂联合伊曲康唑和酮康唑洗剂治疗湿热蕴结型马拉色菌毛囊炎临床观察

    作者:孙凯亮;赵晔;梅淑清;王希晶;李忠明

    目的 观察除湿清热颗粒剂联合伊曲康唑和酮康唑洗剂治疗湿热蕴结型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1例湿热蕴结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予伊曲康唑胶囊口服、酮康唑洗剂外涂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除湿清热颗粒剂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真菌清除率100.00%、复发率8.00%,对照组分别为70.73%、75.61%、42.1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除湿清热颗粒剂联合伊曲康唑和酮康唑洗剂治疗湿热蕴结型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 头皮健康状况与头皮屑严重程度及头皮马拉色菌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熊琳;代亚玲

    目的:探讨头皮健康状况与头皮屑严重程度及头皮马拉色菌密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有头皮屑者和60例无头皮属者,用胶带法在头皮取材,做镜检和培养,比较无头皮屑者及有不同程度头皮屑者头皮马拉色菌的密度及培养阳性率.结果:无头皮屑者头皮马拉色菌密度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有头皮屑者,有不同程度头皮屑者头皮马拉色菌分布密度和培养阳性率随头皮屑严重程度加重而增加.结论:头皮屑严重程度与头皮马拉色菌密度及培养阳性率呈正相关关系.

  •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成本-效果分析

    作者:刘玉梅;邢蕴博;杨艳;师晋萍;周建芳

    目的:评价口服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及费用情况.方法:160例马拉色菌毛囊炎病人随机分为2组.伊曲康唑组85例,予伊曲康唑胶囊200 mg·d-1,口服,连续14 d;氟康唑组75例,予氟康唑胶囊150 mg·d-1,口服,连续14 d.治疗后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伊曲康唑组与氟康唑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74/85)和83%(62/75).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3.87和4.24,增量成本-效果比(△C/△E)为-3.16.敏感度分析结果与参数改变前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有较佳的成本-效果比.

  • 马拉色菌致病相关因子研究进展

    作者:占萍;李智华;耿承芳

    马拉色菌为人类正常皮肤寄居菌,但在一定条件下可导致疾病.其致病需要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自身致病因素包括侵袭性酶、代谢产物、表皮细胞的相互作用、酵母相和菌丝相的形态转变、自身细胞壁脂质层特殊结构等.宿主易感因素包括机体微环境改变、雄激素、机体免疫力低下等多环节.综述马拉色菌致病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 微量液基稀释法与琼脂稀释法测定马拉色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

    作者:徐圣经;曹双林;夏继宁;沈永年;吕桂霞;刘维达;傅琳玲;丁琦

    目的 比较微量液基稀释法与琼脂稀释法检测马拉色菌体外对氟康唑、酮康唑及伊曲康唑敏感性的差异.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5种27株马拉色菌,分别用微量液基稀释法与琼脂稀释法测定氟康唑、酮康唑及伊曲康唑对这些马拉色菌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微量液基稀释法显示氟康唑MIC值范围0.25~≥64 mg/L,酮康唑≤0.03~0.5 mg/L,伊曲康唑≤0.03~0.125 mg/L;琼脂稀释法显示氟康唑MIC值范围2~≥64 mg/L,酮康唑≤0.03~0.5 mg/L,伊曲康唑≤0.03~0.25 mg/L.两种方法测定3种唑类抗真菌药对马拉色菌的活性由高到低为:伊曲康唑、酮康唑、氟康唑.两种方法测得氟康唑、酮康唑及伊曲康唑MIC值符合率分别为78.8%、85.2%、88.9%,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88、0.80、0.76.结论 氟康唑、酮康唑及伊曲康唑对马拉色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以伊曲康唑对各菌种的抗菌活性强.微量液基稀释法与琼脂稀释法相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均适用于马拉色菌体外药敏试验.

  • 从花斑糠疹皮损分离的马拉色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研究

    作者:谢震;冉玉平;刘瑞;杨如学;李志瑜;代亚玲

    目的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方法 研究分离自花斑糠疹的马拉色菌种间和株间差异,了解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RAPD)与生理生化方法 在菌种分型上的差异及菌株DNA型别和菌种间的关系.方法 用氯化苄法提取马拉色菌标准株(10株7个种)和临床分离株(47株)的基因组DNA,其中临床株分离自34例花斑糠疹患者,经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方法 鉴定为5个种(合轴马拉色菌、糠秕马拉色菌、钝形马拉色菌、球形马拉色菌、限制马拉色菌),用4种随机引物(S22、SS24、S25、S33)对菌株DNA做PCR随机扩增,NTSYS软件自动生成树状分支图.结果 绝大多数标本均可被4种引物扩增而获得清晰条带,其中2种引物(S22、S24)的条带更为稳定、清晰.共82条DNA片段被扩增,所有菌株均可见种间和株间多态性.有4例患者皮损同时分离出不同种的菌株显示遗传相似性高,在树状图中归入一类.结论 来自同一宿主的不同菌株遗传趋同现象提示马拉色菌的种特异性、菌种演化与宿主间存在密切关系.

  • 马拉色菌在花斑癣色素改变中的作用

    作者:崔凡;余晓东;李筱芳;陈先进;沈永年;吕桂霞;刘维达

    目的 观察引起不同临床色素表现的马拉色菌与角质形成细胞(KC)共培养液对B16F10黑素瘤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及共培养液中与黑素合成相关的细胞因子产生情况.方法 将1×106/mL KC与分离自色素沉着区的马拉色菌(简称C株)、分离白色素减退区的马拉色菌(简称J株)按4个浓度比例(KC:马拉色菌为1:1、1:10、1:20、1:30)分别共培养,用MTT法测定KC增殖率.将C株或J株马拉色菌分别加入KC培养体系共培养,真菌孢子和KC密度均为1×106/mL(1:1),制备的培养液分5组,KC单独培养液、C株或J株马拉色菌与KC共培养液、C株或J株马拉色菌单独培养后再次培养KC的二次培养液,用上述各组培养液分别培养B16F10细胞,用MTT法测量各组B16F10细胞增殖率,NaOH裂解法测量黑素含量,Western印迹法测定酪氨酸酶和β-肌动蛋白的表达,多巴氧化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ELISA法测定各组培养液中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 KC与马拉色菌在1:10比例以下,KC的生长不受马拉色菌的影响.C株马拉色菌与KC共培养液引起B16F10细胞黑素含量、酪氨酸酶活性和酪氨酸酶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增殖率无明显变化.J株马拉色菌共培养液的作用与之相反.C株马拉色菌刺激产生的内皮素1显著高于J株马拉色菌(P<0.01).结论 马拉色菌通过与KC相互作用,影响B16F10细胞酪氨酸酶的活性和表达,调节黑素合成.内皮素1在花斑癣色素沉着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 厚皮马拉色菌引起面部疣状增生性结节一例

    作者:黄文明;樊翌明;李顺凡;吴国凤;赖宽;陈嵘祎;罗秀萱

    目的 报道1例由厚皮马拉色菌引起的面部疣状增生性结节.方法 采用真菌直接镜检与培养、温度试验、过氧化氢酶试验、皮肤病理检查、PAS染色和扫描电镜对1例面部疣状增生性结节女性患者分离出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皮损病理检查显示真皮内慢性炎症细胞弥漫性浸润,PAS染色见真皮内散在的孢子.皮损和宠物狗皮屑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大量革兰氏阳性酵母样孢子及芽孢.含橄榄油及不含油SDA 27℃培养2周,见乳白色酵母样菌落生长.该菌在含油SDA培养,27℃生长佳;过氧化氢酶试验阴性.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菌体较小,芽颈较宽,基围较厚,孢子呈球形、卵圆形、椭圆形等形态.上述结果提示该菌为厚皮马拉色菌.结论 厚皮马拉色菌引起面部疣状增生性结节为国内首例报道,氟康唑联合局部冷冻治疗获得良好疗效.

  • 马拉色菌在新生儿皮肤定植的研究

    作者:陈征;冉玉平;熊琳;代亚林;周光平

    目的探讨马拉色菌在新生儿皮肤的定植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含菜籽油培养基32℃培养.对拟自然分娩的母亲临产时取阴道分泌物接种于试管斜面,用无菌微孔透气胶带粘取新生儿(8处皮肤,从出生当时到出院)、母亲(胸部和手掌,分娩后第2天)及其护士(手掌,新生儿出生后第2天)皮肤标本,接种于平板,根据菌落形态及生理生化方法鉴定菌种.结果①52份母亲阴道分泌物培养阴性.②15名护士共104份手掌部皮肤标本培养阴性.③104例新生儿(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各52例)出生当时的皮肤标本培养阴性,但出生后第1天有28例(26.92%)培养出马拉色菌,到第8天上升到59例(56.73%),其中糠秕马拉色菌41例(69.49%).④从104例母亲皮肤上培养出马拉色菌65例(62.50%),其中糠秕马拉色菌49例(75.38%).⑤母亲和新生儿124株马拉色菌中菌种相同者92例,一致率为74.19%.⑥新生儿前额和面颊马拉色菌培养阳性率高.结论马拉色菌在新生儿皮肤定植早发生在出生后的第1天内,主要部位为额面部,主要菌种为糠秕马拉色菌,存在于母亲皮肤的马拉色菌可能是定植菌种的主要来源.

  • 马拉色菌临床株分类鉴定的研究

    作者:崔凡;陶诗沁;沈永年;吕桂霞;陈伟;李筱芳;胡素泉;杨丽佳;刘维达

    目的用PCR-RFLP方法对马拉色菌临床株快速分类,并结合生化鉴定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方法先用吐温试验和过氧化氢酶试验对74株分离自花斑癣的马拉色菌临床株和7株标准菌株进行分种,再用特异性引物扩增马拉色菌的28S rDNA,对扩增产物分别用Eco88 Ⅰ、Bsp143Ⅱ和BshN Ⅰ进行RFLP分析.结果3种限制性内切酶成功地将限制、钝形和厚皮马拉色菌鉴定出来,并发现限制马拉色菌在基因同源性上与其他6种马拉色菌存在较大差异.此外通过RF"法还纠正了生化分型的错误.结论PCR-RFLP法是一种有希望能够快速、准确对马拉色菌属进行种间分类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 马拉色菌与花斑癣色素改变的相关性初探

    作者:陶诗沁;陈炜;杨莉佳;陈伟;张海萍;吕桂霞;刘维达

    目的探讨马拉色菌与花斑癣皮疹色素改变及色氨酸产色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从花斑癣患者皮损分离马拉色菌株,采用国际通用的生化鉴定方法鉴定,然后在不同浓度L-色氨酸的培养基上培养7 d,观察产色反应.结果每个菌种均有产色反应阳性和阴性菌株,产色反应阳性菌株更易引起皮损色素沉着(P<0.005),且产色反应阳性标本颜色按色氨酸浓度递减而变淡.结论菌株的产色反应与马拉色菌的种属分类无必然的联系,色氨酸参与了马拉色菌产色反应.

  • 球形马拉色菌是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皮损毛囊内的主要菌种

    作者:熊心猜;冉玉平;代亚林;熊琳;周光平

    目的确定引起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主要菌种,比较皮损毛囊内和毛周表面皮肤菌种是否一致,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与分离菌种的关系.方法菜子油培养基培养,根据形态及生理生化特点进行鉴定.结果从毛周表面皮肤分离的319株菌中鉴定出合轴马拉色菌247株(77.43%)、糠秕马拉色菌40株(12.54%)、球形马拉色菌27株(8.46%)、钝形马拉色菌5株(1.57%);从毛囊内分离的314株菌中鉴定出球形马拉色菌252株(80.25%)、合轴马拉色菌57株(18.15%)、糠秕马拉色菌4株(1.27%)、钝形马拉色菌1株(0.32%),菌种构成差异有显著性(P<0.01).毛囊内菌种构成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有关,与病情无关.毛囊内和毛周表面皮肤同时阳性的279株中菌种不一致204株,菌种一致75株.结论马拉色菌毛囊炎毛囊内的主要菌种为球形马拉色菌,其表面皮肤则以合轴马拉色菌为主.

  • 从花斑癣患者的皮损区及非皮损区分离和鉴定马拉色菌

    作者:李志瑜;冉玉平;熊琳;代亚林;郭晓莉

    目的研究花斑癣患者皮损区及非皮损区马拉色菌菌种构成;不同解剖部位、皮损颜色及各菌种的分布情况;患者病情和年龄与菌种构成的关系.方法用无菌胶带粘取113例花斑癣患者皮损区及非皮损区共629个部位的皮屑,分别接种于含菜子油培养基中分离马拉色菌,用生理生化及形态学方法鉴定菌种.结果皮损区与相对应的非皮损区马拉色菌分离阳性率无差别,非皮损区额部和胸背部分离阳性率高于上、下肢.共分离到565株马拉色菌,鉴定出合轴马拉色菌(44.78%)、糠秕马拉色菌(32.94%)、球形马拉色菌(11.68%)、钝形马拉色菌(5.84%)及限制马拉色菌(4.76%)共5个种,有27处(5 01%)同时分离到两种菌.皮损区与非皮损区菌种构成无明显差别,限制马拉色菌主要从额部分离出.菌种构成与皮损面积无关,但与皮损颜色和患者年龄有关.皮损颜色与病程无关.结论花斑癣患者皮损区与非皮损区马拉色菌分离阳性率和菌种构成基本一致,与病情无关,而不同解剖部位、皮损类型及年龄患者的菌种构成有一定差异.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