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度百草枯中毒、肺间质纤维化抢救成功1例分析

    作者:唐石铜

    百草枯中毒死亡率极高,国外文献报道中毒患者一旦肺损害,死亡几乎不可避免.我科成功抢救重度百草枯中毒并发肺问质纤维化、呼吸衰竭1例,分析如下.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洪伟;孙戈新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清、缺乏治疗手段的致命性弥漫性肺间质疾病,其病理特征是肺泡上皮的损伤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并形成成纤维细胞灶(fib roblast foci)[1],近年来国际上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研究和认识进展很快, 现就病理学特征、基础和临床研究及影像学在IPF中的应用进行如下几点概述.

  •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肺胸膜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赵燕凤;卢美萍;陈志敏

    目的:了解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肺胸膜病变受累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10年,收住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初诊的非感染性SLE患儿133例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肺胸膜病变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133例SLE患儿中并发肺胸膜病变者45例(33.83%),其中有呼吸系统表现者30例(66.67%),无呼吸系统表现者15例(33.33%);呼吸系统常见临床症状为咳嗽咳痰(55.56%),其次为呼吸困难和胸痛(15.56%和11.11%);只有28.89%急儿肺部可闻及干和/或湿性罗音.肺胸膜病变类型以胸腔积液/胸膜炎多(32例,71.11%),其次为支气管肺炎样改变(21例,46.67%)和肺间质病变(13例,28.89%).与无肺胸膜病变组比较,肺胸膜病变组患儿白细胞减少、补体C3减低、抗dsDNA抗体(+)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沉、C反应蛋白及血小板异常,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异常,以及抗核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Sm抗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SLE累及肺胸膜病变发生率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部分病例可无呼吸系统症状或体征,但白细胞减少、补体C3减低、抗dsDNA抗体(+)的SLE患儿肺胸膜病变发生率较高.建议SLE患儿常规行胸片或HRCT检查.

  • 非典型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五例分析

    作者:五例分析;谢才元;曾春光;段绍斌;李军;彭佑铭

    临床上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逐渐增多,占急性间质性肾炎的50%以上,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具有药物过敏症状如发热、皮疹、关节痛等.其典型症状的病例报道较多,而不具过敏表现的非典型病例报道较少,作者等收治不典型病例5例,现报道如下.

  • 慢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与临床特点

    作者:孙岩;刘伏友;孙林

    慢性间质性肾炎(CIN)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以间质单核细胞浸润、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为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又称慢性肾小管间质性疾病(Chronic Tubulojnterstitial Disease).近期的研究表明10%以上的ESRD是由CIN所致[1,2].

  • 10例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伴肺间质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作者:卢燕鸥;曹兰芳;薛海燕;赵瑜;李亚琴;林凌华

    目的 了解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伴肺间质病变(SOJIA-ILD)的发生率及影像学改变.方法 对46例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患儿进行胸部X线和肺高分辨率CT(HRCT)检查,分析其影像表现的改变.结果 影像学确诊SOJIAILD患儿10例,占21.7%,30.0%(3/10)的出现呼吸系统症状或阳性体征;肺HRCT诊断SOJIA-ILD优于胸片,可将SOJIA-ILD患儿分为临床前期型8例(80%),急性肺泡炎型2例(20%),未发现有慢性肺间质病变型的病例.结论 SOJIA-ILD的发生在儿童中并不少见,肺HRCT对发现早期肺间质病变、临床分型及预后判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肺间质病变32例临床分析

    作者:高泽林;王新宏

    目的:探讨肺间质病变的病因、基本病理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选择肺间质病变患者32例,其易患因素主要有吸烟14例,煤尘及石棉接触史4例,风湿性关节炎3例,肺结核2例.病理上急性肺间质疾病5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19例,过敏性肺泡炎3例,结缔组织所致肺纤维化3例,药物性肺纤维化2例.临床特点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杵状指,咳嗽咯痰,间断发热,双肺可闻及干、湿罗音.32例X线检查有不同程度的两肺下野毛玻璃样改变伴两肺弥漫网状条索状阴影,肺容积缩小29例,有蜂窝改变16例.治疗上采用泼尼松、环磷酰胺(CTX)、甲氨蝶呤(MTX)、柳氮磺胺吡啶(SASP)、NTX、雷公藤、复方丹参注射液、红霉素等抗生素联合治疗.结果:痊愈5例,缓解6例,进行性呼吸困难丧失劳动能力3例,死亡13例.结论:肺间质病变病因为感染、肿瘤、风尘吸入、含铁血黄素沉着、网状内皮细胞增多症、类脂质代谢障碍等,病理改变以肺泡壁和肺泡腔具有不同形式和程度的炎症和纤维化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丧失为特征.基本X线表现为磨玻璃征、间质结节征、网状征、网状结节征等.治疗常见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等,但药物治疗效果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