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牙周炎和慢性牙周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IL-2、IL-4、IL-6、IL-10、IFN-γ及TNF-α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悦颖;林梅;王蕾;王左敏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和慢性牙周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IL-10、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朝阳医院31例慢性牙周炎合并COPD患者设为A组、31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设为B组,另收集同期31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抽取各组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以细胞因子微球检测技术(CBA)测定血清炎性因子指标(IL-2、IL4、IL-6、IL-10、IFN-γ、TNF-α)水平,并统计对比各组牙周情况[菌斑指数(PLI)、临床附着丧失(CAL)、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p)、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结果 B组PLI、CAL、PD、BI大于对照组,A组各指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FEV1%prep、FEV1/FV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指标小于B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IL-4、IL-6、IFN-γ、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A组各指标水平高于B组;B组血清IL-2、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A组各指标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牙周炎及慢性牙周炎合并COPD患者牙周状况及肺功能状况不佳,血清IL-4、IL-6、IFN-γ、TNF-α水平增高及IL-2、IL-10水平降低可能为慢性牙周炎及COPD发病和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可通过检测上述指标水平调整治疗方案.

  • 慢性牙周炎和慢性牙周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IL-2、IL-4、IL-6、IL-10、IFN-γ及TNF-α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悦颖;林梅;王蕾;王左敏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和慢性牙周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IL-10、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朝阳医院31例慢性牙周炎合并COPD患者设为A组、31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设为B组,另收集同期31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抽取各组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以细胞因子微球检测技术(CBA)测定血清炎性因子指标(IL-2、IL4、IL-6、IL-10、IFN-γ、TNF-α)水平,并统计对比各组牙周情况[菌斑指数(PLI)、临床附着丧失(CAL)、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p)、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结果 B组PLI、CAL、PD、BI大于对照组,A组各指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FEV1%prep、FEV1/FV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指标小于B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IL-4、IL-6、IFN-γ、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A组各指标水平高于B组;B组血清IL-2、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A组各指标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牙周炎及慢性牙周炎合并COPD患者牙周状况及肺功能状况不佳,血清IL-4、IL-6、IFN-γ、TNF-α水平增高及IL-2、IL-10水平降低可能为慢性牙周炎及COPD发病和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可通过检测上述指标水平调整治疗方案.

  • 胃癌患者血清IL-6、IL-8水平变化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关系

    作者:杜三军;吕启斌;李多;高会斌;沈金库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和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临床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在本院确诊的62例胃癌患者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未接受抗肿瘤治疗,依据是否合并Hp感染将研究组患者分为Hp阳性组(53例)和Hp阴性组(9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同年龄段正常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IL-6和IL-8水平,比较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因子水平变化,并比较Hp感染U值,确定两因子在胃癌患者中表达水平和Hp感染U值的临床关系.结果 研究组血清IL-6、IL-8水平和Hp感染U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上述指标数据均显著高于Hp阴性组(P<0.05);血清IL-6和IL-8水平与Hp感染U值呈明显正相关(r=0.457、0.531,P<0.05).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群,且与Hp感染呈明显正相关,临床上可提高Hp根除率,以改善胃癌患者治疗效果.

  • 阿片类药物对心脏手术患者cTnⅠ、IL-6的影响

    作者:谭义文;田毅;林赛娟;黄运佰;蔡仁贤;侯春燕

    目的 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 Ⅰ)、白介素-6(IL-6)的变化,比较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该类患者心肌保护及炎症抑制的程度.方法 选择心脏换瓣术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n=16):瑞芬太尼组(R组)、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三组患者均全凭静脉麻醉,麻醉药包括咪达唑仑、阿片类药物、丙泊酚、维库溴铵;三组患者的阿片类药物分别是:R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2 μg/kg诱导,1~4 μg/(kg·min)维持麻醉;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2tμg/kg诱导,1~4 μg/(kg·h)维持麻醉;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5~ 10 μg/kg诱导,10~ 30μg/(kg·h)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前(T0),升主动脉开放后20 min(T1),术毕时(T2),体外循环停止后6 h(T3)和24 h(T4)抽静脉血测cTnⅠ、IL-6浓度.结果 与T0比较,三组cTn Ⅰ、IL-6在T1、T2、T3持续递增(P<0.05),cTn Ⅰ于T4达到峰值(P<0.05),IL-6在T3达到峰值(P<0.05);与F组比较,R组和S组cTn Ⅰ、IL-6于T1、T2、T3和T4均明显较低(P<0.05).结论 在减轻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方面,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比芬太尼的作用更具优势.

  • 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炎症因子和脑钠肽的影响

    作者:董海霞;吕玉凤

    目的 通过对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HD)和高通量血液透析(HFD)患者透析前后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脑钠肽(BNP)的变化比较,探讨高通量透析对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和BNP的影响.方法 按纳入标准选择2013年南京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5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HD组25例、HFD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首次治疗后、6个月透析前患者CRP、IL-6、TNF-α、BNP的血清水平,探讨高通量透析对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和BNP的影响.结果 HD组首次治疗后及6个月后CRP、IL-6、TNF-α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首次治疗后及治疗6个月后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HFD组首次治疗后CRP、IL-6、TNF-α轻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变化不明显,治疗6个月后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治疗后及治疗6个月后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组间、不同时点以及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更明显的清除CRP、IL-6、TNF-α等炎症因子,血清BNP水平有助于及时调整干体重,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亦是减少透析患者心力衰竭发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能够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预后,具有临床运用价值.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清IL-6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晓溪;刘俊林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对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为OS-AS的102例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不伴认知功能障碍组(n=47例)和伴认知功能障碍组(n =55例);3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对象血清IL-6水平;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伴认知功能障碍OSAS患者分为轻(n=15)、中(n=16)、重度(n=24),分析不同程度OSAS患者的MoCA评分及IL-6之间的差别;将OSAS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IL-6水平与患者MoCA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OSAS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IL-6水平[(197.3 ±72.58) pg/ml]显著高于不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55±39.3)pg/nl]及健康对照[(87.39±33.44)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认知功能障碍的OSAS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MoCA评分逐渐降低,血清IL-6水平逐渐升高(P<0.0l);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伴认知功能障碍的OSAS患者血清IL-6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65,P<0.01).结论 OSAS患者血清IL-6水平在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显著升高;伴认知功能障碍的OS-AS患者的AIH分度越高,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血清IL-6水平越高;血清IL-6水平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

  • 脓毒症大鼠血中炎症介质水平和心肌损伤的关系

    作者:刘丹;向兵

    目的 探讨脓毒症大鼠血中炎症介质水平和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脓毒症(T0、T24、T48、T72)组,脓毒症模型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在造模0、24、48、72 h抽取静脉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心肌钙蛋白(cTnI)、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指标变化,采动脉血测乳酸(Lac)的变化.结果 与脓毒症T0组及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组各组大鼠血中TNF-α、IL-6、cTnI、NT-proBNP、Lac明显升高,均随时间延长而变化明显(P<0.05).结论 脓毒症可能通过大量炎性介质的释放,直接或通过血液循环间接对心肌造成损伤.

  • 非诺贝特对大鼠颅脑损伤后核转录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孙长忠;王永青;彭余江;邵波;余智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干预对大鼠颅脑损伤后脑组织中NF-κB p65、IL-6和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98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诺贝特组( n =49)及对照组( n =49),前者通过改良Feeney法建立颅脑损伤模型后立即予以非诺贝特60 mg/(kg? d)灌胃,对照组则建立模型后予生理盐水2 ml/( kg? d)灌胃,以后各组分别每24小时灌胃一次等量非诺贝特/生理盐水,直至动物被处死,根据伤后处死时间分为1、3、6、12、24 h、3 d和7 d共7个亚组,每亚组各7只。取损伤灶周围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并比较挫伤灶周围脑组织中NF-κB p65及IL-6蛋白表达情况,同时采用TUNEL法观察并比较脑挫伤灶周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非诺贝特组NF-κB p65及IL-6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 P <0.05),且两组中二者均呈正相关( P <0.01);同时非诺贝特组脑组织细胞凋亡数量较对照组也有所下降( P <0.05)。结论颅脑损伤后非诺贝特可能通过降低NF-κB p65活性,控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从而对颅脑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 GSH-Px、IL-6及NF-κB在急性血糖波动的大鼠主动脉中的变化

    作者:张微;赵晟;李艳;韩萍

    目的 探讨急性血糖波动对主动脉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细胞介素石(IL-6)水平及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间断或持续48 h静脉输注50%葡萄糖注射液,建立急性血糖波动和高血糖动物模型.采用比色法检测主动脉匀浆中GSH-Px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IL-6的水平;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主动脉内皮细胞核中NF-κB表达.结果 急性血糖波动组主动脉中GSH-Px[(6.26±0.38) nmol/mgprot]表达较持续高糖组[(8.98±0.56)nmol/mgprot]及对照组[(10.02±1.10) nmol/mgprot]显著降低,急性血糖波动组IL-6[(20.56±3.78) pg/ml]水平较持续高糖组[(16.35±2.45) pg/ml]及对照组[(9.82±0.61) pg/ml]显著升高,NF-κB表达也显著升高.结论 急性血糖波动能导致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升高;启动NF-κB信号通路,炎症因子表达增加,从而损伤动脉.

  • 乙酰半胱氨酸对肥胖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重建的作用

    作者:韩伟;李双保;唐华平;陈凯;苏毅

    目的 探讨乙酰半胱氨酸对哮喘气道炎症和重建的影响.方法 60只雌性C57/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哮喘组(A组),肥胖哮喘组(B组),治疗组(C组),对照组(D组),每组15只.经腹腔注射与雾化吸入卵蛋白(OVA)制作慢性哮喘模型,高脂饮食制造肥胖模型.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及分类,ELISA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中IL-6和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肺组织切片观察各组小鼠病理变化,并测定气管壁面积(WAt)、气管平滑肌面积(WAm)、管腔基底膜周长(Pbm).结果 A组、B组小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肺组织IL-6水以及病理切片中气管壁厚度(WAt/Pbm)、气管平滑肌厚度(WAm/Pbm)均较D组明显增加,且B组IL-6和WAt/Pbm较A组进一步增加(P<0.05).C组小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IL-6和WAt/Pbm均较B组明显下降(P<0.05).四组小鼠肺组织匀浆8-iso-PGF2α水平按D组、C组、A组、B组依次升高,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8,P<0.01).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8-iso-PGF2α水平与肺组织IL-6水平和WAt/Pbm和呈正相关(r=0.817、0.737,P<0.01).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能够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抑制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建.

  • 生脉散对大肠杆菌脂多糖诱导慢性肝衰竭大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徐文军;周小舟;马文峰;孙新锋;黄俏光;周大桥

    目的 探讨生脉散对慢性肝衰竭大鼠大肠杆菌脂多糖(LPS)诱导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CCl4混合液腹腔注射复制慢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观察LPS诱导2 h后生脉散后对血清内毒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 CCl4混合液能明显增加大鼠血清IL-6[(64.50±18.79)pg/ml vs (4.79±0.57)pg/ml]、ICAM-1[(25100.00±5258.85)pg/ml vs (4215.50±942.79)pg/ml]和TNF-α[(17.55±2.39)pg/ml vs (10.92±5.02)pg/ml]水平(P<0.05),但对血清LPS水平无明显影响[(0.058±0.007)EU/ml vs (0.040±0.002)EU/ml,P>0.05];中药生脉散能显著降低CCl4慢性肝衰竭大鼠血清IL-6、ICAM-1和TNF-α水平[分别为(17.20±3.12)pg/ml、(9490.00±2725.78)pg/ml、(3.00±1.00)pg/ml,P<0.05].LPS攻击2 h后能明显升高CCl4混合液大鼠血清LPS、TNF-α、IL-6、ICAM-1水平[分别为(0.501±0.019)EU/ml、(19750.00±9655.17)pg/ml、(5615.00±490.50)pg/ml、(41000.00±589.88)pg/ml,P<0.01].结论 在慢性肝衰竭模型中,LPS能增加TNF-α,IL-6和ICAM-1等炎症因子水平,中药生脉散可降低LPS水平,并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因子水平,阻断了炎性介质及LPS本身对机体的损伤.

  • 文拉法辛对伴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炎症细胞因子及疗效的影响

    作者:杨佳;徐细平

    目的 探讨文拉法辛对伴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的炎症细胞因子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9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SDS、SAS评分,评分阳性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随访12周,观察降压效果,并分别测其血浆IL-6,TNF-α,血清CRP的水平.结果 (1)高血压焦虑抑郁实验组与对照组SBP、DB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或P<0.05);(2)两组治疗后SDS、S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但实验组的SDS、SAS评分较对照组的显著下降;(3)高血压焦虑抑郁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浆IL-6、TNF-α、CRP的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高血压焦虑抑郁实验组治疗后血浆IL-6、TNF-α、CRP的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抗焦虑抑郁药物协同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提高降压效果,同时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而且是安全的.

  •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大血管病变影响的研究

    作者:蒋晓真;陈蕊华;顾哲;顾佩莉;周斌;朱震宏;徐凌燕;邹宇峰

    目的 研究小剂量阿司匹林对2型糖尿病伴亚临床大血管病变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 TNF-α)脂联素(APN)、瘦素(LE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平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 通过颈动脉彩超筛查获得C-IMT≥0.9 mm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入阿司匹林(0.1g,1次/d)实验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1年.分别观察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和hs-CRP、IL-6、TNF-α、APN、LEP血清浓度及C-IMT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1年观察发现,实验组hs-CRP、IL-6、LEP较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TNF-α、AP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C-IMT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在1年以后的C-IMT有增厚(P<0.01),两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具有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反应,延缓亚临床大血管病变进展的作用.

  • 小儿脓毒症致肝功能损害对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影响

    作者:杨龙贵;黄建宝;张新萍;熊裕娟;祝益民

    目的 探讨小儿脓毒症致肝功能损害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比值变化的关系.方法 分析本院PICU脓毒症组(34例)和非脓毒症组(36例)患儿肝功能、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比值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障碍有无差异及对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脓毒症组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脓毒症组及肝功能障碍组IL-6、IL-10、IL-10:IL-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脓毒症致肝功能障碍,其白细胞介素IL-6及IL-10在脓毒症及肝功能损害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心房颤动患者血清IL-6和CRP水平变化及影响

    作者:邱燕妮;欧细平

    目的 探讨炎症因子IL-6、CRP在风心瓣膜病房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4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分为窦性心律组17例、阵发性房颤组8例、持续性房颤组21例,另取窦性心律健康者对照组20例,取血清标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IL-6、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浓度.结果 IL-6的水平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47,P<0.01),持续 性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和窦性心律组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持续性房颤组和阵发性房颤组IL-6水平高于窦性心律组(P<0.01).CRP水平的变化在各组中也呈现出同样趋势.IL-6与CRP呈正相关(r=0.924,P<0.01).血清CRP水平是影响风心病患者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炎症因子的改变在风心瓣膜病房颤发生中可能有一定作用.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IL-18、IL-6及TNF-α的水平及意义

    作者:张红梅;张茜

    目的 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MM患者血清IL-18、IL-6、TNF-α及CRP的浓度及治疗前后变化.结果 MM初诊未治疗组患者IL-18、IL-6、TNF-α及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化疗后完全缓解组(CR)IL-18、IL-6,TNF-α及CRP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未缓解组(NR)(P<0.01).MM患者血清IL-18、IL-6、TNF-α及CRP水平与骨髓中骨髓瘤细胞的数量呈正相关(r=0.512,0.635,0.462,0.438,P<0.05).结论 MM患者血清IL-18、IL-6、TNF-α及CRP高表达,并与MM的发病、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等因素密切相关.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IL-18、IL-6及TNF-α的水平及意义

    作者:张红梅;张茜

    目的 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MM患者血清IL-18、IL-6、TNF-α及CRP的浓度及治疗前后变化.结果 MM初诊未治疗组患者IL-18、IL-6、TNF-α及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化疗后完全缓解组(CR)IL-18、IL-6,TNF-α及CRP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未缓解组(NR)(P<0.01).MM患者血清IL-18、IL-6、TNF-α及CRP水平与骨髓中骨髓瘤细胞的数量呈正相关(r=0.512,0.635,0.462,0.438,P<0.05).结论 MM患者血清IL-18、IL-6、TNF-α及CRP高表达,并与MM的发病、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等因素密切相关.

  • 大肠癌肝转移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4、6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刘伟平;杨继武;周业庭;张立飞

    目的 探讨大肠癌肝转移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4、6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45例大肠癌患者进行血清中IL-4,IL-6水平含量测定.结果 大肠癌肝转移组和大肠癌无肝转移组血清中IL-4,IL-6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肠癌肝转移组血清中IL-4,IL-6水平明显高于大肠癌无肝转移组(P<0.01).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中IL-4,IL-6水平变化可对大肠癌肝转移早期诊断可能有筛选作用.

  • 术前新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疗效的影响

    作者:袁世立;赵昌学;周斌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8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的患者术前未进行化疗直接采用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MVP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采用手术治疗.观察麻醉诱导前(T0)、开胸后2 h(T1)、术毕(T2)、术后6 h(T3)和术后24 h(T4)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及1、2、3年生存率.结果 两组T1、T2、T3、T4时TNF-α和IL-6与T0时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与同期对照组比较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丁对照组(P<0.05).观察组1、2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但亦会增加患者手术过程中炎症反应和围手术期并发症,临床应用新辅助化疗时应考虑其增加炎性反应的问题.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作者:高琼;张玉磊;陈晓琴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26例ICP孕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ICP者52例,重度ICP者74例,同期纳入48例乙型肝炎女性为肝炎对照组,50例正常体检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分析三者水平与母婴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 肝炎组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ICP组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ICP组与对照组(P<0.05),ICP组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分级ICP组比较,重度ICP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ICP组(P<0.05),IL-10水平明显低于轻度ICP组(P <0.05);ICP组产妇羊水污染、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ICP组产妇羊水污染、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ICP组(P <0.05);ICP组中不良妊娠结局者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结局者(P<0.05),IL-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结局者(P<0.05).结论 IL-6、IL-10、TNF-α水平与ICP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母婴结局有关,推测三者对于母婴结局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5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